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52834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是A. 十分缓慢 B. 速度加快 C. 迅速增加 D. 停止增长【答案】C【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原因,世界人口迅猛增长。故答案选C项。2. 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取决于A. 人口迁移数量 B. 人口性别结构 C. 人口年龄结构 D. 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答案】D【解析】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即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D正确;人口的大量迁移,影响到的是人口的机械增长,A错;人口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不会影响到人口的自然增长,B、C错。故答案选D项。3.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大多数国家处于A. 原始低增长阶段 B. 加速增长阶段 C. 增长减缓阶段 D. 低速增长阶段版权所有【答案】C【解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观念、家庭观念的变化,社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人口增长就进入到缓慢增长阶段,很多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因此,现阶段人口的增长速度开始缓慢,故答案选C项。4. 不是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是A.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 B.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C. 0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 D. 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答案】B【解析】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人口自然增长快,因此在人口的年龄结构中,0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因此ACD错误;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属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特点,故答案选B项。点睛:人口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粮食供给不足;教育、就业问题突出;人民生活贫困化;人口素质偏低;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应对措施主要是实施计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影响: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问题;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应对措施主要是鼓励生育,接纳移民等。5. 有关世界老年人口的年龄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65岁以上 B. 60岁以上 C. 65岁及65岁以上 D. 70岁及70岁以上【答案】C【解析】老年人,按照国际规定,65岁及65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故答案选C项。6. 标志着老龄化开始的老年人口比重为A. 5 B. 6 C. 7 D. 10【答案】C【解析】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志是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占7,故答案选C项。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8. 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7. B 8. C【解析】7.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读图分析可知,乙国的人口出生率约4.1%;死亡率约1.3%;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符合“高低高”模式,故答案选B项。8. 我国现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图中丙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故与丙点相似。故答案选C项。点睛: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年净增人数与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或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某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统计表9. 该地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年份为A. 1950年 B. 1955年 C. 1965年 D. 1970年10. 21世纪以来,该地人口A. 出生率下降 B. 死亡率上升 C. 自然增长率上升 D. 人口数量减少【答案】9. B 10. C【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9.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直接计算即可。10. xx年以后,该地区的出生率低于死亡率,出现人口负增长,即人口数量减少。11. 甲市xx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甲市可能是A. 西宁 B. 延安 C. 上海 D. 广州【答案】C【解析】甲市xx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自然增长率为-0.074%,可以发现该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且是负增长,人口总数大约为1384万人,所以符合的是上海。选择C项。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A. 美国 B. 印度C. 日本 D. 英国13. 甲、乙两国相比A. 甲国人口出生率低 B. 乙国劳动力资源丰富C. 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 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答案】12. B 13. C【解析】试题解析:12. 甲国人口年龄结构中,青少年人口比重大,自然增长率高。老年人口比重低,死亡率低,人口再生产类型为传统型,甲国应该为发展中国家。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答案选B。13. 甲、乙两国,甲国的青少年比重大,人口出生率高,A错;乙国的青少年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劳动力缺乏,B错;甲国的老年人口比重小,死亡率低,因此自然增长率较高,C对;乙国经济发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达,老年人寿命延长,人口平均寿命较长,D错;答案选C。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4. 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时期A. 19591961年B. 19611971年C. 19801992年D. 19491951年15. 我国人口进入高速增长时期A. 19591961年 B. 19611971年 C. 19801992年 D. 19491951年【答案】14. A 15. B【解析】14. 图中反映的是人口自然变动的曲线,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即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人口出现负增长,说明人口的死亡率大于人口的出生率,读图分析可知,在19591961年我国的人口的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现负增长,故答案选A。15. 由上题分析可知,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当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大于人口死亡率,说明在不断人口增长,差值越大,说明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读图分析可知,从1961到1971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因此人口增长最快,故答案选B项。16. 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A. 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 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 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D. 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答案】C【解析】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旅游、购物及出差等,也涉及人口地理位置的变化,但这种地理位置的变化是临时性的,不属于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也没有具体距离的界定。故A、B、D错误;出国留学,这种居住地地理位置的改变,相对来说属于长期性的改变,故属于人口迁移,所以该题选C。17. 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云南香格里拉,这种现象属于A. 国际人口迁移 B. 国内人口迁移 C. 省际人口迁移 D. 人口流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关系。人口迁移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移动或者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人口流动是指人们以不改变常驻地位目的的越过一定区域界限的移动。本题“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云南香格里拉”这种现象属于人口流动。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8. 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A. 25万 B. 30万 C. 35万 D. 45万【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是指当地资源、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而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而持续利用资源,保持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故为最适宜人口数量。下图为“我国城乡15一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9. 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A. 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B. 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C. 乡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小于城市D. 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20.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A. 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B. 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C. 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D. 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答案】19. D 20. A【解析】19. 认真阅读三个类型聚落的受教育人口比重可以看出,农村以初中及其一下文化程度为主,D正确;农村人口并未体现出没接受教育的人数,A错误;城市中则是以初中和高中、大专文化程度为主B错误;乡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与城市相当,C错误;故答案选D。20.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有利于大力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A正确;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有利于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从事其他行业。但是会造成农村劳动力减少,B、D错误;目前由于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和大量建筑占地,加上水蚀、风蚀与沙漠侵呑等自然灾害和生态退耕,我国的耕地面积很难增加, C错误;故答案选A。 21. 下表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资料”。读表完成下题。引起该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气候、资源 B. 资源、政策 C. 政策、经济 D. 气候、经济【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图示反映当地的总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可见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入,而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由于改革开发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点睛: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迁入地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 图示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 日本 B. 英国C. 美国 D. 法国23. 从图中可以看出A. 中国和印度城市人口数量相同B. 巴西和美国城市化速度相同C. 发展中国家间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D.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均高于发展中国家【答案】22. B 23. C【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22. 图示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是英国。23. 图示反映中国和印度的城市人口比重一致,由于中国的人口总数更多,故A项错误。B项图示美国和巴西的城市化水平相当,而不是城市化发展速度;错误。C项图示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均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正确。D项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均为发达国家,而阿根廷为发展中国家,但阿根廷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很多发达国家;错误。24. 读图,完成下题。下列有关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吉林市的服务范围较长春市小B. 农安县提供的服务种类较四平市多C. 长春市与松原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D. 桦甸市和四平市城市服务功能相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城市体系,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城市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等级越高,拥有的数量就越少,其服务的范围就越大。吉林市的服务范围较长春市小;农安县提供的服务种类较四平市少。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25. 下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处中,最有可能为商业区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B【解析】图中乙地位于两条交通干线交汇处,交通通达性最高,地租最高,最有可能是商业区,B正确。下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6. 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A. 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B. 交通通达度提高C. 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D. 城市规模缩小27. 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A. 矿区 B. 奶牛养殖基地 C. 商品粮基地 D. 高新技术开发区【答案】26. B 27. D【解析】试题分析:26. 图是坐标图,横坐标是距离城中心的距离,纵坐标是地价。和课本不同的地方就是本图给了两条不同时期地价变化曲线。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出,无论是市区还是郊区,地价都有所上升,并且郊区上升幅度比较大,因此可以排除选项A;而D城市规模缩小不合常规,也可以排除;如果人口向市中心集中,则市中心地价应该上涨幅度更大,因此也可以排除。B正确。27. 题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处地价比周围地区上涨幅度更大,而商品粮基地应该在农村,郊区本来就是郊区农业,因此奶牛场可能性不大,商品粮基地根本不可能,至于发现了新的矿产,形成了新的矿区,也有可能,但是考虑到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高新技术开发区当然成了最佳选择【考点定位】城市地域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特征及影响因素纽约曼哈顿有两个中心商务区,一个是华尔街地区,白天人来人往,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另一个是以洛克菲勒大厦为中心的商业区,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8. “空心城”反映中心商务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B. 建筑物高大稠密C. 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 D. 内部分区明显29. “不夜城”和“空心城”说明纽约的A. 逆城市化现象 B. 城市功能区分化明显C. 城市化速度快 D. 城市经济活动畸形发展【答案】28. C 29. B【解析】28. 纽约曼哈顿的华尔街地区,白天人来人往,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所以说“空心城”反映中心商务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故答案选C项。.30. 下表为“四聚落服务职能情况表”,表中“”表示聚落具有的职务职能。据此完成下题。等级最高的聚落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了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级别越高,服务种类越多,城市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级别越低,服务种类越少,城市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读图分析可知,乙聚落具有的职务职能最齐全,因此等级最高。故选B。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 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答案】正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问题以及带来的影响。人口老龄化现象出现说明,人口的出生率较低,人口增长缓慢,老龄人口比重较大,从而会导致青壮年负担过重,劳动力严重不足,国防兵员短缺,社会抚养成本增加,经济发展趋缓等问题。因此该说法是正确的。3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中定居移民的比值增加。【答案】错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二战前,国际迁移主要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进行,而二战后,经济因素是引起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国际人口迁移主要有经济落后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形式为劳务输出,定居居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因此该题说法是错误的。33.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城市较高的收入对我国的“民工流”来说,是其流动的推力。【答案】错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城市较高的收入对我国的“民工流”来说,是其流动的拉力,农村地区的生活困难,工作困难,经济收入较低是人口流动的推力。点睛:人口迁移的动因迁出地迁入地高原、山地、丘陵等地形区;干旱、湿热气候区地势平坦,气候暖湿,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国家政策、战争、政治变革国家政策好、社会稳定经济落后、收入低、农业成本高、劳动力过剩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生活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文化教育落后、家庭、婚姻文化教育发达、家庭、婚姻经济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因34.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纬60度之间的大陆沿海地区。【答案】错误35. “多子多福”的世俗观念,影响了我国人口的发展。【答案】正确【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的人口问题是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人口素质较低,贫困人口多,人口结构不合理。因为“多子多福”的世俗观念,导致我国增长速度快,人口素质低,人口结构不合理。所以说“多子多福”的世俗观念,影响了我国人口的发展。所以本题叙述是正确的。36. 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则表明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答案】错误【解析】试题分析:环境人口容量是该地区的极限值和警戒值,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其人地关系已经开始出现不协调。考点: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37. 地域文化会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答案】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发展历史不同导致城市景观差异: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和教堂,北京市中心为皇宫建筑群;统治权力不同导致城市格局不同:北京市中心为皇宫建筑群,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所以地域文化会对城市空间结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题叙述正确。38. 当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普遍高于发达国家。【答案】错误【解析】本题考查了当前城市化的特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大,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城市发展不合理。所以本题叙述错误。39. 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广。【答案】正确【解析】试题分析:成都hi规模越大,一般等级越高,则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广。考点: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掌握掌握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注意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服务种类之间的关系。40. 城市主要有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三大功能区,各功能区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答案】错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原则,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为各类城市所共有。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故该题说法错误。三、综合题41. 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回答问题。(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 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 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 地区与 地区。(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 地区与 地区向 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其流动的社会背景是: 。【答案】(1)东部、中部 中部 东北(2)西部 中部 东部 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拥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拥向沿海各大中城市;国家户籍政策的许可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与人口流动以及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需要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根据图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东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东部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中部地区。(2)由题干分析可知,题目问的是“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即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流入区和流出区的分析。仔细读图分析可知,从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流动规模最大,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人口流动的背景主要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户籍政策的放开,以及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因此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拥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拥向沿海各大中城市。42. 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区占地面积最大。(2)现拟在、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 ,理由是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该城市适宜在 方向植树造林。理由是 。【答案】(1)文教区、住宅区(2) 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城市外围,地价低(3)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4)西南 减少风沙对城市的危害;涵养水源,改善城市环境。【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城市功能的分类,分布和选址的条件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1)在城市功能区里,属于公共服务事业用地的是政府,医疗,文教。因此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有文教区在城市功能区里,住宅区的占地面积最大,分布较广,是城市最主要的城市功能区。(2)建立大型批发市场额原则是:必须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即沿铁路和告诉公路;位于城市的外围边缘,地价较低,批发市场占地面积较大。因此地适合。(3)化学工业污染大气和水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工业区位于河流的下游,因此对城市的水源污染较少;甲处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即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的空气污染较少;位于铁路沿线交通便利。(4)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绿地的建设。读图分析可知,该地的西南部为荒地,土质疏松,而且从风频图上来看,该地的盛行风向为西南风,因此风沙会对城市产生危害,因此在西南方向植树造林,一方面可以减少风沙对城市的危害;另一方面可以涵养水源,改善城市环境。43.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城市功能区看,甲处最有可能形成 区。(2)流经甲城市的河流在城市起源中的作用一方面 ;另一方面 (3)下列最能够反映从A到B一线地租变化情况的是 。(4)城区的北边有一片低山丘陵区,从保护生态环境考虑,该土地最适宜发展 业,其生态价值是 。农民在该地种上了经济林,为了让它既发挥生态价值,又发挥了 价值。【答案】(1)商业 (2)为城市提供水源;成为人员和货物的集散地。(3)b(4)林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以及城市的合理规划。(1)甲位于城市中心,且面积小,故判断为商业区。(2)河流为城市区位,河流因供水功能和运输功能来促进城市的形成。城市人口众多,河流可以为城市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甲处为河流的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交通便利,成为人员和货物的集散地,从而促使城市形成。(3)城市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度有关。城市地租分布的一般规律: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向外逐渐递减;而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地租较高。故选b线。(4)城市远郊的丘陵地带,由于地形崎岖,易产生耕水土流失,因此从保护生态环境考虑,该土地最适宜植树造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既发挥生态价值,又发挥了生态价值。点睛:城市的合理规划:(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2)合理城市规划的作用:具有超前性,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3)城市的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态有集中紧凑与分散疏松两类。在我国,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有些大城市为了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可以分散城市布局。(4)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工业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区位;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需劳动力多的工业区接近居民区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污染大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远离城市,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在防护带中一般可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留有发展余地。(5)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得到最优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