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二首教案2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47852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二首教案2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二首教案2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二首教案2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二首教案2北师大版设计理念 古诗的教学尤其要注重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与文本进行自由、充分的对话,在阅读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验,再现诗中情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出学习内容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古诗吧?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咱们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如果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 (课件演示:春晓咏鹅登鹳雀楼没难倒你们,咱再来一首有一定难度的,想挑战吗?接着演示:古朗月行) 2老师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了。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板书题目:鸟鸣涧 暮江吟) 设计意图: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尝试着说说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评价是否读得正确,适时指导学生学会6个生字。 3齐读两首古诗,读后思考:这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 4交流读后收获: (1)作者都是唐代诗人。(可让学生再说说自己对唐代诗人和唐诗的了解。) (2)两首古诗都是写景的。 (3)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4)鸟鸣涧写的是春天的景物,暮江吟写的是秋天的景物。 设计意图:知人论诗、整体观照乃古诗学习的重要门径,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即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在借助课文注释初知大意的基础上聚焦古诗同异,这样的设计将同一主题古诗的学习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三、分步解读,体察诗韵 (一)学习鸟鸣涧 1过渡语:唐代诗人王维描写山水的诗歌很多,尤其对明月情有独钟,他写的鸟鸣涧就描绘出了一幅山村月色图,想去看看吗? 2品读鸟鸣涧,想想古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3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意思。 (1)寂静山村,人已入睡,在这样的夜里,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板书:夜静)后来诗人听到了鸟鸣(板书:鸟鸣),诗人认为是什么使鸟儿受惊了呢?(月亮出来,照亮了大地)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月亮,但是却说月亮出来后使鸟儿受到了惊吓,那你认为这月亮是什么样的呢?(肯定分外明亮,板书:月明)你认为这声音破坏了原先那种宁静安逸的意境了吗?(没有,有静有动,反而是更加使诗人陶醉于其中)你认为这样的环境怎么样呢?这时候,如果你置身其中,你的心情又会如何呢?(板书:境美) (2)观看课件,展开想象,再现诗人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并和同桌交流:说说你看到的和想到的情景。 (3)在这样的情境中,诗人深深陶醉了。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呢?(舒缓,悠闲,沉醉)谁来读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 4参读鹿柴,拓展理解。 (1)课件出示鹿柴,对比“空山不见人”与“夜静春山空”,“但闻人语响”与“时鸣春涧中”,你发现有什么异同之处呢?(体会王维诗作的意境美) (2)诗人笔下的景物都是那么美丽,来说说你对王维的评价吧。 (3)王维的诗作人们非常推崇,后人对其诗作的评价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如何呢? (4)请闭上眼睛,听课件吟诵这两首诗,在头脑中再现诗中描写的情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古诗描写的情景,通过比较参读和课件演示的形式再现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二)学习古诗暮江吟 1过渡:一轮冉冉升起的明月,让王维陶醉其中,而白居易也在江边流连忘返,他在欣赏什么美景呢?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2学生读诗。读后质疑、讨论: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白居易在江边都看到了哪些景物?你最喜欢哪样景物呢?和同学讨论交流。 3师生对话交流,在对话交流中引导理解: (1)为何不说“残阳照水中”而用“铺水中”呢?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看图理解这个词: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看上去就像铺在水面上一样。板书:残阳铺) (2)“瑟瑟”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语的呢?(看插图结合注释理解: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绿色(江水的原色)。受光多的地方呈现出红色(阳光的颜色)。 (演示课件: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板书:江水瑟瑟) (3)“可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可爱)那诗人为什么不用“可爱”而用“可怜”呢?(“可怜”不仅有可爱的意思,还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怜惜之情。) (4)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样的呢?(板书:露水珍珠月亮弓)这样的景色是多么美丽。(板书:景美) 4这样迷人的景色确实容易使人陶醉其中,难怪诗人白居易流连而忘归呀!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首诗美美地多读几遍,然后闭上你的眼睛用心感悟,再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结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反复吟读,近距离触摸古诗所描写的景物,感悟景物之美,体会诗人内心的感受。 四、整体回顾,感悟诗情 同样是借景抒情,两位诗人却分别用“境美”和“景美”来表达,当两处美景分别展现在你的眼前,你有何感想呢?你想说什么呢?(自由畅谈,体会两首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在索解两首古诗的内在联系上再次整合,体会诗人借景抒情之妙,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五、积累诗句,迁移诗境 1古往今来,一轮明月曾让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与月亮有关的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借明月思故乡;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以月为友留佳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描写的海上月)想必大家意犹未尽吧。我这里为同学们推荐一些与明月有关的古诗:关山月(李白)、中秋月(苏轼)、霜月(李商隐)、江楼月(白居易)等,大家可以去读读背背。 2布置自选作业。 (1)自由选择文中的一首古诗,将其改写成一篇文章。 (2)自由选择文中的一首古诗,将描写的景色画出来。 (3)祖国山河无限美,你的身边(生活中、家乡、家里、学校等)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吗?将你所看到的美景结合你的想象将其创作成古体诗或现代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