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43497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程标准学法指导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列表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以及影响。2.运用对比法,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3.联系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以及工业革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程和影响。知识点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背景:欧美各国科学家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2.时间:19世纪中后期。3.特点: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4.成就领域成就电的广泛使用(1)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成功研制发电机(2)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研制成功(2)新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研制成功化学工业的发展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化学物质,制成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传统工业的进步由于炼钢技术的改进,钢铁工业有了新的进步知识点二垄断组织的出现1.原因(1)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2)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重化工业生产规模扩大。(3)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由于工厂规模的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引起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2.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3.影响: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知识点三世界市场的发展1.条件(1)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2)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电报、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2.表现:世界贸易额的增长;国际分工日益明显。3.影响(1)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2)资本主义国家既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又直接输出资本。(3)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4.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图解历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名师点拨】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在重大发明中起了主导作用,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误区警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轻纺工业为支柱的工业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重化工业为支柱的工业化。【历史纵横】 (教材第36页)这段文字以美孚石油公司为例,阐述了垄断的特征。美孚石油公司几乎垄断了美国从石油生产到石油产品销售的所有环节,体现了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特点。【名师点拨】 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或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同时垄断并未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加激烈。【图示巧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思维导图】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示意图主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史料探究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史料注:从图片内的文字信息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主要集中在电和内燃机的使用上。发明国家主要是德国和美国。思考依据图片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有哪些?主要发明于哪几个国家?提示成就:电的广泛使用和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主要国家:美国和德国。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史料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注:“科学走到前面”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特点。“实际的应用和发明”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的成果。思考依据史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提示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取得巨大成果。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史料列宁曾将垄断称之为规模极大的技术生产单位,认为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注:说明垄断的产生更有利于社会化的大生产。思考依据史料分析垄断的影响。提示垄断适应了社会化的大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史论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得到了生动体现。(2)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部门。(3)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4)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俄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2.影响(1)从经济结构上来说,产生了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等,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2)从生产关系上来说,出现了垄断及垄断组织,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3)从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来看,国际垄断组织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侵略扩张的步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整个世界的经济成为一个整体。(4)从世界关系格局来看,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世界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改变,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趋向尖锐。主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史料探究1.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条件史料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 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都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信网络得以形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注:中“运河”、中的“轮船”、中的“电缆”“洲际铁路”和中的“世界通信网络”分别说明了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思考依据史料分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条件有哪些?提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器材的出现;运河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世界通信网络的形成。2.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影响史料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注:“增加”、“加强”分别说明世界市场发展的表现。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依赖加强,推动了整个世界向近代社会转型。思考依据史料分析世界市场发展的表现及其影响。提示表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国际分工的扩大。影响:推动了整个世界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史论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1)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局部性的国际交流发展为全球性的沟通,分散的、局部的世界变为互动的、连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一体化过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一步。(3)世界一体化,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也带来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促进了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4)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5)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一、学思之窗(教材P37)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看法。提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以及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列强之间因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段材料反映了19世纪末新兴的德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崛起,在对外政策上由原来的大陆霸权发展到追求世界霸权,使英德矛盾日益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二、本课测评(教材P37)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提示(1)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都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2)不同点: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一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产业结构侧重点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重点,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如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是“蒸汽时代”和“纺织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广度及深度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三、学习延伸(教材P37)请你结合图文,发表自己的感想。提示工业革命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构复杂的机器取代了简单的手工工具;蒸汽、煤炭取代了人力、畜力、风力、水力,成为最主要的动力能源;钢铁及各种人工合成材料取代了石块、木头等自然原材料;火车、汽船取代了马车、牛车和帆船;喧闹、拥挤、快节奏的城市取代了宁静、闲散的乡村,自然环境也被污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要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课堂小结知识网络答题术语1.电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的趋势,垄断组织出现。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2017南昌高一检测)近代以来,世界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下图中虚线所示的交通工具是()A.轮船 B.火车 C.汽车 D.飞机解析根据图片分析,虚线所代表的交通工具出现于1900年以后,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轮船、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交通工具,故A、B两项错误;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和速度可以判断是汽车,故C项正确;飞机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但是速度明显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2.(2017四川学业水平)1902年美国已有发电厂3 621座,总装机容量121.2万千瓦;1907年德国已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使用电动机。这预示人类进入到()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 D.智能时代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答案B3.(2016福建学业水平)下图是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主要得益于()A.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B.最早进行殖民扩张掠夺C.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D.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答案C4.(2017成都高一检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发展是()A.雇佣关系出现 B.手工工场出现C.自由资本主义产生 D.垄断组织形成解析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形成。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5.(2017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其表现为()A.轻纺工业占据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B.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成分C.信息技术产业成为领先行业D.环保产业崛起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D出现在21世纪初。故答案为B项。答案B6.(2017运城高一检测)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世界范围内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并进行投资,这标志着()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新航路已经开辟成功解析材料中“可以从世界范围内”反映了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答案C7.(2016云南学业水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类别时间国家发明者发明成果备注能源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电动机1882年美国爱迪生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第一座中心发电厂交通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和戴姆勒汽车最早的汽车1893年德国本茨开始生产四轮车现代汽车工业兴起1894年美国福特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飞机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联系大为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出的新能源有哪些?结合表格及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解析第(1)问,材料一的图片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其影响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新能源结合表格中的信息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结合表格中“美国”“德国”信息得出相应的答案。第(3)问,结合材料中“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公司”“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逐一得出答案。答案(1)影响: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近代工厂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剧了殖民扩张。(2)能源:电、石油。特点:以美德为中心,同时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3)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交通运输和通讯革命。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8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时代。下列能够体现其时代特征的发明是()A.飞梭 B.轮船 C.火车 D.电灯解析飞梭、轮船、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出现的发明,故A、B、C项错误;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电气时代的重要标志,故D项正确。答案D2.(2018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有两个国家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它们是()A.英国、法国 B.法国、德国C.英国、美国 D.德国、美国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首先在美国和德国开始,并且主要发明集中于这两个国家,故D项正确。答案D3.(2018湖南永州高一下学期期中)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电力时代,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下列发明或创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本茨研制成三轮汽车瓦特改良蒸汽机A. B. C. D.解析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时代”的成果,不属于电力时代,错误;西门子制成发电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时代的成果,正确;本茨研制成三轮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时代的成果,故正确;瓦特改良蒸汽机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时代”的成果,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4.(2018山西晋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B.大企业时代到来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解析根据材料“工业研究”“仪器”“科学家”体现科学研究对技术的推动,得出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故A项正确;大企业时代,是指工业发展所伴随的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企业规模的扩大,与材料并不相关,故B项错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材料中强调的是科学与技术,与市场无关,故C项错误;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只体现技术,不能全面体现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答案A5.19世纪后半期,股份公司大规模发展,广泛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股份公司的分布范围从金融、交通和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向钢铁、机器制造和商业扩散,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这一“发展”客观上反映了()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B.科研与生产的直接结合C.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D.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要求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于是出现材料中的现象。答案A6.(2018广东佛山高一下学期期中)下面是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相当于百万吨煤)对比表。由此可知()国家1890年1910年英国145171德国71112法国3647.9奥匈帝国19.729俄国10.930意大利4.55A.意大利工业生产率最高B.德国成为工业后起之秀C.各国工业化水平不平衡D.英国工业保持领先地位答案C7.(2018河南平顶山高一下学期期中)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代,“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到三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C.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 D.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解析1880年代后欧美国家相继进行并完成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生产发展实现工业化,因而是造成材料欧美国家与第三世界收入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答案D8.(2018四川资阳高一下学期期中)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他们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A.城市化进程B.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C.社会生活的变迁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解析材料“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有关,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材料二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等(1)材料一中的“卡特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工业部门。(2)依据材料二,归纳1870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中“管理的集中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得出“卡特尔”是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第(2)问,第一小问,由于国家统一和新技术的运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增速超过英法老牌国家;第二小问,结合材料“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和所学回答即可。答案(1)垄断组织。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汽车工业。(2)特点:经济飞速发展,增速超过了英、法老牌殖民国家;1913年,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超过英国。原因:德国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德国殖民地少,所占世界市场的份额相对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