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边城》word说课稿.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37622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边城》word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边城》word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边城》word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边城word说课稿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被誉为“田园诗的杰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边城写湘西边城一个恋爱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淳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远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小说在这三角恋爱的种种纠葛中,通过男女之爱、祖孙之情、兄弟之亲、睦邻之意,生动表现了边城人民健康、优美、质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节选部分叙述在两年前的端午赛龙舟盛会上,翠翠邂逅傩送,从此种下情种。而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整个故事由此徐徐展开。课文较长,不宜精讲细析,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品味、感悟。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边城电影片断,或者播放一些湘西风情的图片,调动学生的钻研兴趣。这篇课文重点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可把本课当作欣赏课来上,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注重情节和细节,二是把握主题和人物形象,三是品味语言和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让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品味小说的语言。教学以通过人物语言揣摩翠翠的心理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以同龄人的身份感受翠翠的心理,进而体悟文中所表现的人性美、人情美。欣赏小说的语言,必须细细咀嚼,细心品味,通过联系语境,想象情景,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之处,领悟其言外之意、含蓄之美,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 1.欣赏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2.小说怎样表达普通生活中的爱。教学难点 1.体会小说的情感境界和人性之美。2.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影响。教具准备 1.教学电影。2.投影仪。3.幻灯片。课时安排 2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2.品味作者文白杂糅,丰富多变、古朴而典雅的现代典范小说语言;3.通过小说所描写的人物间各种感情,感受湘西民间独特的风俗美、民情美。过程与方法1.把握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进而探寻小说所表现的人性美;2.揣摩小说中节制与含蓄的表达方式,细细索解,准确把握人物的关系及其心理活动;3.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树立学生爱世界、爱人类、爱生活的高尚情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1.有条件的学校可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边城。若条件不允许,准备湘西风光图片。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对话描写和环境描写,初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感知沈从文作品的风格。3.语言积累蘸()酒茶峒() 老鹳()河傩()送 气氽() 碧溪岨(j)鞶(pn)鼓 镇筸(gn) 糍()粑()导入新课导入1:“风声水声歌声谈话声啜泣声声声惊残楚,乡情民情爱情手足情骨肉情情情乱痴心”这副对联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个丰富可感的画面,带我们走进了一段段感人的情感。它也是对沈从文先生作品的一个最好的诠释。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副对联构建的世界,去体会此情此景。导入2:(激趣导入)听黄磊歌曲等等等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翠翠美丽而又忧伤的故事。推进新课作家作品知识多媒体课件显示:1.沈从文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苗族。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十三岁就参加预备兵训练,后正式入伍,其早期创作大多是写童年生活和青少年行伍生活,具有浓郁的湘西乡土气息。1931年以后的创作转向现实生活,在理想化的牧歌情境中表现着作家所向往的人情和人性美。作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就是他创作成熟后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沈从文文学创作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70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八骏图都市一妇人,中篇小说神巫之爱边城,长篇小说长河,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在文学态度上,沈从文一直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和商业的影响。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创造了一个湘西世界,表达了对故乡人民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他的作品,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2.解题“边城”边地的小城。指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从时间、文化上考虑,“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是沈从文先生在体会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城里人“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之后,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沈从文先生在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里说:“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先生的艺术观就是在表现一种人性美,他在自己的创作之中努力的实践着这一目标。感体感知,理清文中人物与情节1.明确主要人物与情节。2.快速浏览全文,然后给各部分命一个耐人品味的小标题。明确:第三章 风情民俗第四章 往事如梦第五章 心事有谁知第六章 心头涟漪3.仿照下边句子用一句话点评。要求概括出小说的主要基调。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本设计旨在让学生初谈感受,初步领会小说的主要风格,同时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参考答案:边城是一幅斑斓的民俗风情画。边城是一首哀婉的抒情诗。边城是老妪絮絮讲的一个完美的童话。边城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4.给“边城”加上一个恰当的定语,要求概括出小说所写的主要方面。明确:风光秀丽的边城 民风淳朴的边城真情相待的边城 人性美好的边城合作探究翠翠形象分析1.请学生谈谈看过电影或了解整篇小说梗概后对翠翠的初步印象,完成对翠翠形象的整体感知。生 美丽、善良、至纯至真明确: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2.重点赏读第四章,抓住翠翠的语言与心理,感受她的心理活动,体会她对祖父的感情。(1)“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过不久爷爷总会来找来的。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表明翠翠对爷爷的信任和依恋,仿佛一离了爷爷便不知何去何从。写出一个娇羞可爱的小女孩形象。(2)当爷爷问翠翠敢不敢一个人看龙船时,“翠翠说:怎么不敢?可是一个人玩有什么意思?”潜台词就是要爷爷陪着一起去,但同时表明要爷爷去不是因为自己胆小,聪明可爱。同时也隐隐道出了翠翠内心深处的孤寂。(3)翠翠找不到祖父,当“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翠翠望着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这个念头也让读者一惊,这是翠翠的心事和惧怕,反衬着她对爷爷深厚的情感,同时又一次表明她内心的孤苦无依,爷爷是她生活的依靠,更是她心灵的依托。(4)当天色已晚爷爷还没出现,“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总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翠翠的乖巧跃然纸上。(5)翠翠被人送回家,“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这一段凸显出乖巧的翠翠调皮、活泼的一面。她不是真的生祖父的气,只是表现出一种小女孩特有的娇气和顽皮,让人忍俊不禁。另外,翠翠第一次在吊脚楼下见到傩送二老,二老邀请她去家中做客。翠翠误会了,骂了他一句。二老说,你在这里,当心河里的大鱼咬你。翠翠说,大鱼咬不咬我不关你事。联系此细节,翠翠对爷爷说自己被鲤鱼吃去,实际上是对邂逅二老的情景的一个不自觉的温柔回忆。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出翠翠对二老的喜欢,虽然这种喜欢是淡淡的。“大鱼咬你”这句话对翠翠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温柔的回忆,而且,这句话颇带俏皮味,也成了翠翠和二老以后相爱的一个隐喻。3.课文节选部分是这个爱情故事的开端,试讨论课文中是怎么样体现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的情愫的。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找出文中有关语句,并加以评判。教师点拨:主要从课文中的语言等细节体会翠翠微妙的心理。明确:沈从文描写翠翠这个人物,是从心理描写入手,把这个小女孩从情窦初开这一页慢慢翻开,完成了一部爱情心理觉醒之书。翠翠初见船总家的二老,是在两年前的五月端午看龙船,相逢不识,只当是一般轻薄男子,没给人好脸色看。过后得知,此人就是众人口里神一样的傩送。沈从文用他特有的含蓄之笔只写了一句,说翠翠为了某一件只属于自己的事“沉默了一个夜晚”,引发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留下了无穷的心理空间。以后经历的两个新年,“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又含蓄地传达出翠翠内心萌动的情愫。正因为二老引发了翠翠的情思,她才会无缘无故地突然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爷爷的船当然不会在青浪滩,只有傩送的船才在那儿呢!一句无意的问话,袒露了一个少女的情怀,一位娇羞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看到新嫁娘后,翠翠人“同祖父留在船上,感情仿佛追着那唢呐声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才回到自己身边来”,到了家边,又急急地请祖父吹娘送女曲子。字里行间给我们透露这样一个信息:翠翠长大了,有了女儿家的心事了。以上几处文字,写出了有一个男子到心上时,少女暗暗的痴迷、幻想与心神不定。二老对于翠翠就是爱的诱惑,懵懵懂懂引发她的情感,点燃她的希望,却又使她飘飘荡荡无处归依。仿佛有无穷幻想围绕着她,快要将她化作一团炽热的幻影,支撑她的却只是一个沉默而不可揣测的愿望,既无凭据,也没回音。可在寂寞的天地中,爱已经不顾一切地弥漫开,心神也在寂寞之上飞旋。少女一向紧闭的身心,此时也如花蕾,烟雨中将开未开。此时定格于翠翠心中的爱情是具体的,也是飘忽不定的,让她把捉不定,少女的羞涩,不可知的未来又让她不敢敞开心扉。于是,这个灵秀、乖觉、明慧、清纯的少女既表现出了不加修饰的生命本色,又在其人生道路迈出的第一步中混入了一丝淡淡的愁绪,预示着结局的悲剧。这是沈从文的一种生命意识的体现。4.延伸扩展:试把翠翠心理与以下诗歌的主人公心理相比较(以学生讨论方式进行)。多媒体课件显示: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明确:诗经郑风子衿表明一位女子对情人的爱怨和期盼的心情,“悠悠我心”表明绵长的忧思,表明女子内心对情人想念不已。上邪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选取了五种根本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来表达主人公对爱情的炽烈。应该说这位女子是非常大胆和直白的。翠翠和以上两位女子比,显得含蓄、羞涩。翠翠内心萌动的感情始终没有直接外露,连她最深爱的爷爷也没有启齿。翠翠仿佛活在梦幻中,她的内心世界是复杂微妙的,是别人,包括爷爷所无法体会的。这也是造成日后悲剧的一个原因。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二,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2.继续赏读课文,重点体会小说中体现出来的人性美、风情美和语言美。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关于边城的创作动机,沈从文先生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其中体现的人类的“爱”。合作探究分析讨论人性美1.节选部分主要表达了人类哪些“爱”?明确:翠翠与祖父的祖孙情、翠翠对傩送的爱情、边城百姓间的睦邻之情。2.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学生找表现祖孙亲情的文段,体会这种真挚亲情。 明确:(1)翠翠对祖父的爱:翠翠深爱祖父,深深地依恋祖父,但她对祖父的爱带着一些调皮、一些娇气。(第一课时中已做探讨)(2)祖父对翠翠的爱:祖父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他对孙女亲情无限,在生活上,他对翠翠关怀无比,为陪翠翠进城看赛龙舟,他“赶夜到城里去商量,请那老人来看一天渡船”;节选部分已初步显示他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他试探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因为女儿和女婿的悲剧,在他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爷爷怕翠翠再遭当年的不幸,所以节选部分以后老人家战战兢兢地看守着孙女,他善良朴实的性格中也因此多了几分谨慎与多疑。他下决心一定要给翠翠找个好人家,尽好这份最大最后的责任。最后天保的死造成孙女的悲剧,他又无能为力,不能向任何人求助诉说,只能撒手而去。可以说他是在孤独中死去的。可以说爷爷一辈子为翠翠操碎了心。3.翠翠和傩送的爱情。 这是一种纯洁朴实的爱情。(主要体会翠翠情窦初开的娇羞心理,略)4.睦邻之情。作者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这里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学生相互合作找出文中表现睦邻之情的文句,分析点评。明确:傩送看翠翠一人在河边,就派人送翠翠回家,表明他的善良;顺顺见翠翠祖孙日子拮据,就送了好些粽子给他们,表现他的慷慨好意;过渡的人感激祖父的热诚尽责,给他钱,爷爷俨然生气似的,硬追着把钱还给人家,末了还给人家一大束烟草,表现了邻里之间的真诚、质朴之情。5.重点赏析老船夫身上的人性美。明确:老祖父忠厚善良,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端午龙舟,令人神往,他却忠于职守,寂寞地守着渡船。即使是为了陪翠翠而请人帮忙看船,也时时挂念朋友的孤单,即刻回去替换。他古道热肠、重义轻利,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老船工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美”。风情美的赏析1.边城还充分地描绘了湘西边地风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文中集中描写环境的文句或段落,边诵读边体会其意境的作用。2.师生研讨,欣赏两幅画面,思考这些风俗描写有何共同特点?又有何作用?龙舟竞渡图:“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五百响鞭炮。”那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的龙船,船上蓬蓬镗镗的锣鼓声,那用雄黄酒在额上画“王”字的看龙船的妇女和小孩,那雄健的桨手和鼓手,还有赛船后泅水能手抓雄鸭的表演,写得绘声绘色,交织成一幅湘西边地健美多姿的“龙舟竞渡”风俗图,充满了诗情画意。正是在这幅画面背后,作者不露神色的使两位男主人公出场了。元宵烟火图:“两个新年虽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和各乡来的狮子龙灯俨然毫不在意的样子。”这又是一幅充满湘西特色的民情风俗图,极写元宵放烟火的热闹,但翠翠虽也看过这样的热闹,却总觉得“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映衬出翠翠内心朦胧而甜蜜的感情。3.讨论并小结:环境描写的共同点和作用。明确:端午节的龙船、元宵的烟火,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湘西边陲特有原始自然的民情风俗图,表现出湘西边地风俗古朴纯真的美。这些抒情诗般的风景风俗画卷,构成了小说中人物活动的背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还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这风景美、风俗美又与种种光彩夺目的人情美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把一个美好的边城点染得充满了诗情画意。赏玩品味,品味语言美1.沈从文自己称边城为“乡土抒情诗”。小说的语言也与所表现的内容和谐统一,质朴、清新、自然、含蓄,处处蕴含着浓郁的诗情,字字浸渍着作家的温爱。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乡土抒情诗的语言,请同学们说说,读后最喜欢的是哪些文字?为什么?(学生自行讨论,然后交流,各抒己见)2.讨论归纳课文的语言特色。明确:沈从文有“文字魔术师”之称,他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1)典雅性。典雅性主要体现在作者的描述性语言上,这种语言有着诗歌的意境,哲理的隽永,而且其中自然夹杂着的一些文言词语,更具有一种古典的精美。作者“极力避去文字表面的热情”。很少议论和直抒胸臆的抒情,对湘西边地的风景、风俗和人情娓娓道来,使你不知不觉被引进一个特异的艺术境地,被陶醉感染,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2)口语化。小说中大量使用口语,即作者说过的那种“水上人的言语”和“充满泥土气息”的语言,句子简短,呈现出单纯古朴的美,适应了小说淳厚古朴的内容。诸如“大老”“二老”“过路”(路过)“闪不知”(突然)等等。这些语言是构成小说风俗人情画卷的重要形式,又使小说散发出浓烈的湘西边地的泥土气息。“在素淡之中自有明澈的光辉,质朴之中自有蕴藉隽永之致”。归纳主题思想表现湘西的人情美、人性美。表现湘西的淳朴风情、民情。表现翠翠和祖父的心灵、人性。课堂小结通过这两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品析了沈从文先生明净潇洒的文字美。在这种文字美中,更感受到一种似乎已为我们所陌生的自然优美健康的人性,那种如大自然本身一样凝重明慧而又本色真实的人生形式。因此,读这样的作品,我们获得的不只是文学艺术的美的享受,更有着对我们心灵人性的滋养与疗救。读边城如此,读沈从文的其他优秀作品也如此。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人类所特有的“爱”呢?这是值得每位同学深思的问题。作业布置1.课后阅读边城全文。2.写一篇有关“爱”的小短文,可选取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多种情感来写,注意突出细节,表现真情实感,恰当运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板书设计边城人性美风情美语言美活动与探究探究:作品的结尾采用了西洋小说中常见的开放式结构,以翠翠在白塔下渡口边守着渡船等待傩送归来作结,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让无数的读者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1.你喜欢这个结尾吗?说说它的妙处?(本活动让学生深入探究小说在结构艺术上的美)2.设想翠翠等待的结果,按照沈从文的艺术风格,给小说续上结尾。(虽有画蛇添足之嫌,但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增强他们学小说的兴趣)习题详解一、提示:这道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主题,主要从小说中翠翠、爷爷、顺顺等人温顺、善良、热情的性格以及湘西古地淳朴的民风等角度来分析。可参见第二课时对人性美和风情美的分析部分。二、体会翠翠微妙的内心,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二要注意生活在湘西古地这样一个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中的翠翠的内心和都市少女的区别。1.翠翠和祖父的对话一方面凸显出乖巧的翠翠调皮、活泼的一面。她不是真的生祖父的气,只是表现出一种小女孩特有的娇气和顽皮,让人忍俊不禁。另一方面,说自己被河里的鲤鱼吃去实际上是对刚刚邂逅傩送二老的情景的一个不自觉的温柔回忆。由此可见翠翠对二老萌动的感情。2.顺顺的大方和大老的好,是爷爷所知道的,他由此下结论说“这一家人都好”,但“这一家人”中还有一个二老呢,爷爷是不认识他的,当然无从知道他好不好。但翠翠却是认识他的,心里却是明白的,她的这句抢白言下之意是“我倒是认识这一家全部的人的”表明她内心对二老甜蜜的想望,对两人一年前邂逅的时时回忆。3.表明翠翠的羞涩。在爷爷看来是翠翠对谈及婚事的不高兴,实际上翠翠内心的秘密是爷爷不知道的,她真正生气的是爷爷把她和大老联系在一起了。4.表面上是说不稀罕大老送的那只肥鸭,实际上也是在说她根本不在乎大老,她在乎的是那个正下青浪滩的人,所以紧接着她没头没脑地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说明翠翠的心此时正在飞向滩边。三、提示:探究性阅读,先让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查阅资料,然后进行讨论,最后可让学生分组选题并形成论文的形式。可参阅以下资料:(1)沈从文小说评选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2)从沈从文先生的人格看他的文艺风格朱光潜 (3)边城题记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4)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刘洪涛(5)中国现当代文学30年200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6)梦断边城沈从文边城分析文化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