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37475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案三维目标:1.了解成语的来源。2.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认识成语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3.梳理学习过的成语,做到能正确运用成语。4.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词典。5.教学时数 2课时一、编写意图中国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那么这文化中究竟描绘了怎样的景观呢?今天,我们将从成语的学习中获得一些启示。选择成语作为知识梳理的对象是很有必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语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我们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中华文化的全貌。什么叫成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同学们整理学过的汉语成语,不仅是对知识进行积累和梳理的过程,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巡礼。梳理,就是对过去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通过梳理,学生对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从中掌握了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可以说,梳理带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二、教学建议(一)梳理成语,可以采用下边的方法:1、呈现方式:列表、做卡片、写目录、作论文等。2、内部分析:溯源、叙流、找特点、分类等。(二)教学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1.教学时间:建议本课内容的教学时间为1至2课时。2.参考资料:建议教师向学生展示常用的几种成语工具书。3.学习方式:建议将学生分组讨论交流。4.活动时间:建议学生的活动时间不少于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5.教学评价:建议教师采用记分制,即小组长将每个学生的活动情况按5分制作记录,最后由教师和小组长商议确定学生的得分。小组长实行轮流制。打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自主、合作、质疑、创新、效果。(三)如何利用教材?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属于知识性材料,教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为梳理打下基础。但是,教师不必局限于教材,可以扩展。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四)下列表格教师可以参考使用。使用时注意:学生必须先阅读教材;学生根据表格诸项填写并交流;“成语的特点”一栏有难度,教师适当加以点拨。成语梳理(之一:属性)成语的来源成语的特点成语的结构1.神话传说1.约定俗成1.主谓关系2.寓言故事2.修辞作用2.并列关系3.历史事件3.文言特点宾语前置词类活用状语后置成分省略互文3.偏正关系4.文人作品4.动宾关系5.外来文化5.补充关系成语梳理(之二:分类)成语百科举例衣食类 住行类 动物类 植物类 兵器类 礼俗类 文学类 艺术类 科学类 法律类 教育类 治国类 做人类 民主类 成语梳理(之三:运用)问题举例读音 字形 含义 得体 辨析 感情色彩 第一课时 成语梳理与文化探究一、趣味导入1、歇后语:老鼠啃碟子口口都是瓷(词)2、语文知识谜语01闻所未闻新闻 09鹦鹉学舌拟人02窃窃私语小说 10明知故问设问03痴人说梦童话 11不容置喙反问04水到渠成顺叙 12泾渭分明对比05本末倒置倒叙 13以点代面借代06节外生枝插叙 14烘云托月衬托07说长道短议论 15层层深入递进08故弄悬虚夸张 16双水分流并列三、成语概述1、“成语词典”大展览:汉语成语研究史式、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刘杰修、成语探源辞典朱瑞玟、成语马国凡、汉语成语英译词典喻家楼、汉语成语与汉文化莫彭龄、莫彭龄成语与做人成语与科学成语与文学成语与艺术、成语故事吴兆基、李新武、藏在成语中的古代兵器刘克定、趣味学成语张履祥、姚建宏。2、汉语成语数量众多,包罗万象。常用的汉语成语有4000条左右,其中四字成语占96%,其余是两个字到14个字的。成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的源于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有的源于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叶公好龙、愚公移山、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买椟还珠。有的源于历史事件,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草木皆兵;有的源于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动辄得咎、行云流水;有的源于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火中取栗、以眼还眼,以牙还牙。3、成语有明显的特点。结构形式固定,不能随意改变。“一诺千金”不能改成“一诺万金”,“抱薪救火”不能改成“抱柴救火”。具有修辞作用。比如“胸有成竹”的意思是“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考虑”,若解释成“肚子里长着一根竹竿”就大错特错了。“穿云裂石”用来形容声音高亢激越,带有浓厚的夸张色彩。其它振聋发聩、暴跳如雷。保留了古汉语的语法特点。A.宾语前置,如惟命是从、唯利是图、马首是瞻、时不我待、马首是瞻;B.词类活用,如不耻下问(意动)、虎踞龙盘(名词作状语)、祸国殃民(使动)、衣锦还乡(名词动用)、披坚执锐(形容词用作名词、借代修辞);C.状语后置,如重于泰山、嗤之以鼻;D.成分省略,如逍遥(于)法外、盲人(骑)瞎马;E.互文,如善男信女、行尸走肉、拐弯抹角。4、语法结构多样。有主谓关系的,如人定胜天、毛遂自荐、风度翩翩;有并列关系的,如情投意合、行尸走肉、防微杜渐、不徐不疾;有偏正关系的,如世外桃源、一盘散沙、庞然大物、后起之秀;有动宾关系的,如平分秋色、不见经传、好为人师、大显身手;有补充关系的,如无动于衷、轻于鸿毛、遗臭万年。有的成语相当于复句的紧缩,如承接关系(马到成功)、转折关系(不约而同)、递进关系(得陇望蜀)、选择关系(宁死不屈)、因果关系(温故知新)、条件关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目的关系(守株待兔)、假设关系(有闻必录)和让步关系(插翅难逃)等。另外,有极少数成语,它们无法进行语法分析,如胡说八道、大大咧咧等。5、保存古汉语语素,如正襟危坐,“危”,端正。6、成语既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精华。中华文化的内涵有多丰富,成语的内涵就有多丰富。成语探源辞典收成语5000多条,考据出处涉及中国古代文献200余种。另外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收成语7600余条,引证古代文献更是浩如烟海。分类汉语成语大词典收成语9400条,按内容分成50类,丰富多彩,应有尽有。可以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找出一部分成语,然后指出出处,并进行分类。请看下面简单的分类:成语与衣食:(锦衣玉食)衣冠楚楚 衣锦还乡 凤冠霞帔纨绔子弟布衣蔬食残羹冷炙山珍海味钟鸣鼎食 粗茶淡饭箪食瓢饮花天酒地布裙荆钗脍炙人口狼吞虎咽成语与住行:(安步当车)登堂入室窗明几净雕梁画栋高枕无忧金碧辉煌鲁殿灵光美轮美奂蓬门荜户瓮牖绳枢跋山涉水车水马龙披星戴月登山临水颠沛流离成语与动物:狐假虎威狼心狗肺鹤立鸡群凤毛麟角飞蛾扑火井底之蛙黔驴技穷如鱼得水惊弓之鸟一丘之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趋之若鹜莺歌燕舞成语与植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岁寒三友势如破竹雨后春笋姚黄魏紫春兰秋菊藕断丝连桃红柳绿指桑骂槐芒刺在背如火如荼枯木逢春披荆斩棘投桃报李良莠不齐成语与兵器:(刻舟求剑)自相矛盾折戟沉沙大刀阔斧刀光剑影唇枪舌剑一箭双雕横槊赋诗枕戈待旦图穷匕见炮火连天丢盔卸甲强弩之末枪林弹雨盘马弯弓成语与礼俗:彬彬有礼知书达礼礼尚往来宾至如归八拜之交五体投地张灯结彩秦晋之好洞房花烛月下老人明媒正娶入土为安断发文身披麻戴孝成语与文学:(妙笔生花)春秋笔法点铁成金韩海苏潮行云流水元轻白俗红豆相思红叶题诗人面桃花旗亭画壁七步之才梅妻鹤子郊寒岛瘦江郎才尽洛阳纸贵成语与艺术:(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曲高和寡高山流水余音绕梁滥竽充数煮鹤焚琴长袖善舞手舞足蹈粉墨登场梨园弟子画龙点睛妙手丹青双管齐下力透纸背颜筋柳骨成语与科学:(讳疾忌医)病入膏肓 炉火纯青 斗转星移日上三竿月满则亏百炼成钢半斤八两锱铢必较 刀耕火种钻木取火风云莫测雷霆万钧水滴石穿沧海桑田成语与法律:(逍遥法外)法不阿贵令行禁止明镜高悬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铁面无私赏罚严明格杀勿论屈打成招以身试法绳之以法执法如山有案可稽杀一儆百成语与教育:(三人行,必有我师)春风化雨良师益友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教学相长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一傅众咻有教无类薪尽火传名落孙山青出于蓝断机择邻言传身教成语与治国:(拨乱反正)长治久安、富国强兵、国泰民安、革故鼎新、道不拾遗、日理万机、无为而治力挽狂澜、疮痍满目、政通人和、分崩离析、半壁江山、民怨沸腾、生灵涂炭成语与做人:(痛改前非)高风亮节浩然正气相忍为国光明磊落两袖清风孤芳自赏人面兽心利令智昏恬不知耻口蜜腹剑同流合污吮痈舐痔颐指气使飞扬跋扈成语与天文气象:寥若晨星 牛郎织女 气冲斗牛 青天白日 暴风骤雨 参商永离 日月经天春风化雨 飞沙走石 气贯长虹 树大招风 雨后春笋 未雨绸缪 粉妆玉琢风雨如晦 风雨如磐 冰天雪地 天寒地冻 风和日丽 莺歌燕舞 红杏出墙成语与民主:(文化背景?)三个臭皮匠,合一个诸葛亮 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四、成语的文化特色1、成语中体现民族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这在成语中有集中的体现。比如“愚公移山”“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披星戴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赴汤蹈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勇敢;“高瞻远瞩”“过目成诵”“心灵手巧”“远见卓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成语(每项不少于两个):表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成语:愚公移山 废寝忘食 夜以继日 披星戴月 一日千里 出类拔萃 脱颖而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生生不息 百折不挠 发愤图强 夙兴夜寐 废寝忘食戴月披星 坚持不懈 苦心孤诣 风雨无阻 水滴石穿 勇往直前 脱颖而出表现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成语:拾金不昧 童叟无欺 赤诚相待 诚心诚意 言而有信、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一言为定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表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成语:赴汤蹈火 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 大义凛然 勇者无惧 冷面寒铁 无所畏惧。表现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成语:高瞻远瞩 心灵手巧 远见卓识 标新立异 革故鼎新 独树一帜 改天换地洗心革面 别具匠心 推陈出新 吐故纳新 标新立异 毛遂自荐 革放鼎新2.成语反映古人日常生活古人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可以通过成语来了解。比如说“衣冠楚楚”,“衣”在古代指上衣;下衣叫“裳”,并不是裤子,而是裙。现在衣、裳合在一起,泛指衣服。“冠”是帽子。贵族才有帽子,庶人只有头巾。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楚楚”是整齐漂亮的意思。“衣冠楚楚”出自诗经曹风蜉蝣,原文是“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意思是蜉蝣的翅膀,就像鲜明可爱的衣裳。后来就用“衣冠楚楚”形容穿戴得十分整齐漂亮。元曲选冻苏秦衣锦还乡中有:“想当初风尘落落谁怜悯,到今日衣冠楚楚争亲近”。2、成语的文化内涵:(1)成语与自然文化:江山如画、凄风苦雨、傲霜斗雪小结:这类成语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在探索自然、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那细腻的情怀,勇毅的精神。(2)成语与服饰文化凤冠霞帔(pi)、珠围翠绕、荆钗布裙、披红挂彩、披麻戴孝小结:服饰是古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志趣节操、思想情感等的外在表现。(2)成语与建筑文化:雕梁画栋、曲径通幽小结:中国古代的楼台宫室建筑,不仅突出地表现了古人在建筑设计上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等级制度和经济地位上的鲜明不同。 (3)成语与文学艺术:烘云托月、入木三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小结:文学、绘画、音乐、书法等都是汉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汉语言中有大量反映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成语,从中可以比较系统、完整地了解它们的基本面貌。(4)成语与教育:因材施教、青出于蓝、循序渐进、言传身教小结: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语言以其珍贵的精神营养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5)成语与爱情浓情蜜意、山盟海誓、纸短情长、魂牵梦萦、鸿雁传书、月下老人的传说小结:人们借有尽的文字传达无尽的情思,寄托对爱情的美好愿望。(6)成语与做人:高风亮节、浩然正气、光明磊落、两袖清风3、成语反映古代科技发展水平成语中的古代科技一书中写了这样的内容:“炉火纯青”,一般解释为:原指古代道士炼丹成功的火候,后演变用以比喻技艺或学问、修养达到精粹完美的境界。古代炼铜远早于炼丹,故“炉火纯青”最早是指古代冶炼青铜的火候。该成语的相关出处可见先秦时期的手工艺著作考工记。该书记载铸造青铜器时写道:“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这段文字被冶金史界认为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光测高温技术的记录。其中关于颜色的递进变化(黑浊黄白青白青)与合金光辐射规律完全符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验的总结,智慧的结晶。中国古代医学发达,有关医学知识的成语很多。比如“岐黄之术”“吐故纳新”“起死回生”“对症下药”“病入膏肓”“以毒攻毒”“杏林春满”等。有关地理学的成语有“沧海桑田”“经天纬地”;有关气象学的成语有“雷霆万钧”“蜀犬吠日”“迅雷不及掩耳”等;有关天文学的成语有“斗转星移”“杞人忧天”“日上三竿”“月满则亏”等等,真是不胜枚举。可以说,一部汉语成语词典简直就是一部简明百科全书。4、成语涉及大量古代典籍学习成语,我们可以知道很多重要的古书。据统计,出自诗经的成语有177条,出自论语的成语有173条,出自孟子的成语有136条,出自“春秋三传”的成语有255条,出自庄子的成语有161条,出自史记的成语有265条,出自汉书的成语有158条,出自唐诗的成语有310条,出自宋代诗词的成语有140条。反过来说,我们通过学习成语,可以了解以前并不知道的古代典籍。下面举一个例子:“兴高采烈”是一个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成语,出自文心雕龙一书。原文是“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意思是嵇康俊迈豪侠,因此他的作品意趣高超,文笔犀利。嵇康是三国时魏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人,字叔夜,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因不满司马氏统治,被司马昭杀害。有著作嵇康集。现在这个成语已经演变为兴致高,情绪热烈的意思了。那么,文心雕龙是一部什么书呢?查阅辞海,我们知道文心雕龙是南朝梁刘勰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既系统又完备的古代文学评论集。书中较全面地总结了前代的文学现象,把文学理论批评推向新的阶段,成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著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成语具有索引的作用。“精卫填海”“画龙点睛”“五雀六燕”这三个成语分别涉及我国古代地理学著作、绘画著作和数学著作,请同学们查找一下,写出这三部书的书名(山海经北山经、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九章算术方程)。成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准确而全面地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我们是炎黄子孙,所以应该学好、用好成语,将其文化内涵得以传承。第二课时 成语应用与趣味练习一、成语运用中注意的问题学习成语主要是运用。运用成语应该注意下列问题:1.注意读音。如人才济济(j)、乳臭(xi)未干、图穷匕见(xin)、虚与委蛇(y)、大腹便便(pin)、如法炮(po)制、参差(cnc)不齐。容易读错。2.注意字形。如相形见绌(拙)、病入膏肓(盲)、草菅(管)人命、如火如荼(茶)、沧海一粟(栗)、火中取栗(粟)锋芒毕(必)露、添油加醋(蜡)。很容易写错。3.注意感情色彩。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成语、贬义成语和中性成语。比如下面一句话中成语的感情色彩就不合适: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贬义褒用)其它应注意的色彩问题:如贬义词。趋之若鹜、大而无当、大言不惭、明目张胆、明哲保身、忘乎所以、始作俑者、好高骛远、邯郸学步、如丧考妣、一丘之貉、道貌岸然、趾高气扬、巧舌如簧、一团和气、孤芳自赏。褒义词。拭目以待、神机妙算、名不虚传、沁人心脾、沁入肺腑、别有天地、风毛瞵角、洋洋大观、别出机杼、有头有脸。褒贬相对。见机行事-见风使舵;无微不至-无所不至;绞尽脑汁费尽心机;从容不迫-故作镇静;情投意合-臭味相投;一得之见一孔之见;深思熟虑-处心积虑;昂首阔步-趾高气扬;侃侃而谈夸夸其谈;再接再厉-变本加厉;开山鼻祖-始作俑者。4.使用要得体。有些成语往往具有特定的使用范围,面对特定的对象。如果不注意,就会出笑话。看下面的例子:您刚刚乔迁新居,房屋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要注意成语的含义,如:望洋兴叹、文不加点、不足为训、因人成事、弹冠相庆、久假不归、司马青衫、数典忘祖、炙手可热、明日黄花、火中取栗、万人空巷、不刊之论、目无全牛、不为已甚5.注意辨析成语。“不胫而走”和“不翼而飞”看上去似乎意思相同,其实差别很大。前者形容消息传播很快,后者更多用来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还有大量近义成语,往往有细微差别,使用时要格外注意。再如:望其项背-望尘莫及。6.弄清成语的含义:字面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字面义是成语的基础,引申义和比喻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有的成语可以望文生义,如“力不从心”“事与愿违”。有的成语意思不止于字面意义,还应深入一步。如“粗茶淡饭”,字面义是“简单的、不讲究的饮食”。但仅这样理解还很不够,它还有“指简朴、清苦的生活”。“叶公好龙”仅仅解释字面意义是不行的,它比喻有的人口头说爱好,其实并非真爱好。附:高考成语题主要设置误区举例:(1)望文生义;(2)轻重失度;(3)褒贬误用;(4)语义重复;(5)谦敬错位。我们离开时,这个服装个体户非要送我们几套高档服装不可,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指专家学者或内行人,属书面用语,如贻笑大方等。当改为“大方之人”避免望文生义。李大夫用针灸疗法,只用了一个疗程就把张大娘的风湿病治好了,真是起死回生啊! “起死回生”用于治疗风湿病属明显夸大。当改为“妙手回春”看清使用范围。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用来形容科学家的勇气,自然不当。当改为“无所畏惧”防止褒贬失当。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的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冠绝。夺胜过。“苍山”“洱海”并非人工所造,成语使用不合此语境。应该改为鬼斧神工。鬼斧神工也作神工鬼斧,形容技艺精妙、高超,几乎不是人工所能制作的。细致分析语境。面对无数个因豆腐渣工程而无辜伤生的人,面对他们的亲人撕心裂肺的痛哭,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注意前后搭配,当改为“哭声?”。在书籍的浩瀚海洋里,学会使用书目,常常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辨析逻辑错误。当改为“事半功倍”。二、趣味练习1、下面的成语是初中语文课本上的,请在空格处填写正确的汉字。忍不禁明察心神来顺受重远见思齐枯烂白过隙谈笑开笑然而止参不齐叱咤浑身数语无次来迟石天面面相循蹈惟惟肖声迹在难逃抑扬制造马革尸正襟凌人苦心诣莫一是一视同2、六畜成语六畜就是:豕(sh猪)、马、牛、羊、鸡、犬(狗)等六成语填空种牲畜的合称,并泛指农家所饲养的各种家禽、家畜而言。下列成语中都含有六畜的名称,你是否能把这些空格填入正确的答案昵?塞翁失 顺手牵 偷摸 汗充栋 尾续貂 亡补牢鸣盗 人仰翻 入虎口 鹤立群 不宁 3、量词填一填下列成语皆有一字空自,必须填“单位量词”!试试自己的实力喔!形单影 人桃花 水车薪 文不掉 金榜名 单枪马一散沙 六清静 一之鹤 金玉叶 门当对 金玉律舍逐末 有不紊 信雌黄 杯狼藉 守口如4、填成语,记市镇若将每个成语的空格填好字后,将会发现前一成语的最后一字,再加上后一成语的第一个字,恰好能组一个地名喔!快来大展身手吧!一技之风化雨 沙里淘可罗雀 声东击居乐业奇珍异毛蒜皮 秋水长津乐道 后来居阔天空5、填成语,猜谜语请完成以下成语填空,然后将所填的字组成一首小诗,再猜这个谜语。针引线 上添花 冠禽兽 披星月 颜薄命 言巧语苦连天 目了然 东击西 天动地 马奔腾 喻户晓(穿锦衣,戴红花。叫一声,惊万家。公鸡)6、以“水”为中心字写成语: 如 鱼 得望 穿 秋 水 落 石 出 到 渠 成(跋山涉水、高山流水、巴山蜀水/水滴石穿、水深火热、水土不服、水来土掩 兵来将挡)7、成语新貌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乐在骑中”“默默无蚊”等广告语,你能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几例吗?明确:别具一革(格)、随心所浴(欲)、食(十)全食(十)美请问:你如何看待成语的这种新面孔?点拨:这些借双关、谐音等手法创作的广告语,含蓄幽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谐音广告的泛滥破坏了汉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对人们产生误导和影响。8、用十二属相填写成语目寸光老舐犊视眈眈守株待望子成画添足到成功顺手牵尖嘴腮闻起舞急跳墙狼奔突9、成语数学请写出开头是“一”至“十”的10个成语。一穷二白、二、三心二意、四季来财、五光十色六畜兴旺、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牛一毛、十全十美。请写出以“百”“千”“万”开头的成语(每个数字至少写5个成语)。百、百、百、百、百、百(百依百顺/百折不挠/百依百顺/百年大计/百般刁难/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千、千、千、千、千、千(千言万语/千头万绪/千疮百孔/千载难逢/千愁万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万、万、万、万、万、万(万紫千红、万水千山、万山红遍、万籁俱寂、万古长青、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每个空格中填写一个数字。心意令申面方光色头臂上下全美牛毛(三心二意/三令五申/四面八方/五光十色/三头六臂/七上八下/十全十美/九牛一毛)10、写出与下列歇后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或直接根据意思写出成语)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成语:居心叵测刀尖上翻筋斗玩命的事。成语:铤而走险篱笆配栅栏再合适不过了。成语:郎才女貌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成语:每况愈下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火车上演戏载歌载舞。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孙悟空变戏法无中生有。11、看成语说故事下列成语都源于一个故事。你最熟悉的是哪一个?请讲给同学听听。门可罗雀(注意此故事与莎士比亚的一部剧作内容相近)、三人成虎、负荆请罪、两袖清风、图穷匕见、按图索骥、安步当车、二桃杀三士12、中外成语比较下列中外成语意思相同,不同的是什么?雨后春笋(汉语成语)雨后蘑菇(俄语成语)非驴非马(汉语成语)非鱼非肉(俄语成语)如履薄冰(汉语成语)如履鸡蛋(英语成语)如坐针毡(汉语成语)如坐荆棘(英语成语)猫哭老鼠(汉语成语)鳄鱼的眼泪(英语成语)掩耳盗铃(汉语成语)鸵鸟政策(英语成语)下列外国成语是什么意思?达摩克利斯之剑、打发到考文垂去、阿波罗风度、多米诺骨牌、阿拉丁的神灯、第五纵队、罗德之妻、二二得烛、狐狸尾巴、狗战牛槽。请将下列成语译成英语举例:爱不释手be fond of and unwilling to part with(sth.)so fond of sth.that one cannot take ones hands offit;be unable to tear oneself away from sth.垂头丧气、各有千秋、满面春风、万古流芳三、关于课本“练习”答案1.猜谜语哑巴说话(打一成语)谜底:指手画脚(手舞足蹈)。变奏为春(打一成语)谜底:偷天换日。二、四、六、八、十(打一成语)谜底:无独有偶(无稽之谈)。举棋不定(打一成语)谜底:下落不明。滥竽充数(打一成语)谜底:随声附和。不折不扣(打一汉字)谜底:听。2.成语对联请写出空缺的一联。上联:守株待兔。下联:缘木求鱼。上联:流芳百世;下联:遗臭万年。上联:引狼入室。下联:放虎归山。上联:下里巴人;下联:阳春白雪。3.成语接龙()举例:一败涂地地大物博博学多才才疏学浅浅尝辄止纸醉金迷迷迷糊糊糊里糊涂徒有虚名名不虚传传宗接代以“大庭广众、石破天惊、鲜为人知”的最后一个字为下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接龙。4.将下面的英语译成汉语:A.挥金如土B.揭竿而起C.同甘共苦D.三顾茅庐E.积少成多四、作业:1、整理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2】成语。2、作文要恰当运用成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