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三单元活动单.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35955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三单元活动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三单元活动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三单元活动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三单元活动单年 级六主备人刘巧复备人蒋芳 卢成 单 元三课 题9、小草和大树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 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教学重难点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教学时间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简介人物,激发学习兴趣。从课题入手,感知课文1、根据生活常识,请学生交流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2、课文所写的夏洛蒂成才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在交流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形成板书:小草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立志写诗,遭遇打击反思权衡,开拓新路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大树三、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2、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意思,可以合并起来。3、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4、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5、请学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四、指导写字。1、师重点指导。2、学生写字3、展示评议五、布置作业。读熟课文第二课时一、抓住重点,感悟形象。1、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1)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说说主人公遭遇了怎样的家庭不幸。(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 用笔把表现主人公艰难谋生的词句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抓住“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等词体会主人公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形象,感受主人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人物性格,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抓住“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幸运之门”等细节,体会主人公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2、结合立志写作、遭遇打击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百折不挠的性格。(1)朗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感受。在写作的道路上,夏洛蒂遇到的挫折(2)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夏洛蒂向骚塞请教前后不同的心情。(3)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吓洛蒂的坚强性格。(4)合反思权衡,开拓新路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不服输的性格。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夏洛蒂服输了吗?你从那里看出来?(5)结合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的有关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为改变命运所表现出来的勤奋和坚强毅力。夏洛缔有没有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呢?她是如何敲开的?(6)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 喜悦。二、回归整体、感悟成功1、交流对课题“小草和大树”的理解,领会题目通过鲜明对比抓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进一步体会主人公与命运和世俗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理想的性格。2、回顾课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缔取得成功的人生启示板书设计:小草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立志写诗,遭遇打击反思权衡,开拓新路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大树活动一1、自由读课文,读正确。2、自学生字词,完成课后习题2.活动二1、小组合作拟定小标题2、推荐代表说说课文内容。检测反馈:1、书中描红。2、完成硬笔习字册。活动一:体会人物处境自由读2-4自然段1、 用笔画出夏洛蒂所处逆境的语句,反复再读一读,谈谈体会2、思考:面对逆境,夏洛蒂是什么样的表现?3、理解句子“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活动二:品读感悟人物形象自由读5-7自然段1、仔细读,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写一写理由。2、小组交流,再推荐代表全班交流活动三:检测反馈1、从夏洛蒂三姐妹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2、填空夏洛蒂完成了 ,艾米莉 ,安恩 。年 级六主备人刘巧复备人蒋芳 卢成 单 元三课 题10、轮椅上的霍金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从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两个造句。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3、借具体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教学重难点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搜集资料。二、观察表达,感悟形象。1、展示霍金的有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抓住这些图片的共同特征,描述人物形象。2、对照课文,找出课文描写人物形象的有关语句,进行朗读,理解“标志性形象”的含义,加深对人物战胜疾病的英雄形象的感受。三、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2、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3、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4、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请学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四、 指导写字。1、 师重点指导2、学生写字3、展示评议五、布置作业读熟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词2、指名读课文二、比较阅读,品味语言1、出示材料,比较阅读。出示配读材料:“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解开了宇宙之迷”出示课文: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2、朗读比较3、交流感受。同样是介绍霍金的科学研究及其业绩,课文以丰富的想象,“再现“了霍金进行科学探索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四、感受魅力。复述故事。1、自渎课文,了解除了霍金的勇敢顽强以外,课文还介绍了霍金的哪些故事?尝试给故事拟一个小标题,并讲出理由。参考标题:(1)不愿被外人打扰(2)一颗感恩的心2、交流感受。品味这两则故事表现了霍金怎样的品质?(1)“不愿被外人打扰”主要讲述了霍金不愿意被人顶礼膜拜,安静工作的故事,体现了霍金不贪图虚名、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品质。(2)“一颗感恩的心”主要讲述了霍金回答记者关于命运的提问的故事,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是为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感到高兴,体现了霍金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3、复述故事。五、编写故事,拓展应用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图书,搜集某一位科学家或名人的资料,选取合适的材料,集中介绍人物的某一方面,要求拟出合适的小标题,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板书设计:10、轮椅上的霍金坚强、正视命运、乐观向上 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活动一1、看图片,了解霍金的生平事迹,感受英雄形象。2、学习生字词,完成课后习题。活动二1、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反复地读一读。2、读一读1-2自然段,从哪些地方看出霍金是一位科学巨人?活动三:检测反馈1、从文中第2题任选两个造句。2、完成钢笔习字册3、完成补充习题1、2题。活动一1、自由读3-4段,找出描写霍金标志性形象的语句读一读,悟一悟,议一议。2、用画出霍金所做的语句,在小组内交流,从中能感悟到什么?活动二自由读5-7段,画出令人感动的语句,并说出理由。活动三1、读8-12段,思考:女记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霍金是怎样回答的?2、细读霍金的回答,并联系女记者的话,谈一谈自己的感想。检测反馈1、从文后第2题中选两个词造句1、写两句有关强者适应命运的名言年 级六主备人刘巧复备人蒋芳 卢成 单 元三课 题11、一本男孩必读的书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3、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4、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谈话交流,进入课文1、谈话交流:同学们,最近正在读什么书,有什么感受?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日记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1)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课文中的我是谁?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学生回答(2)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3、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4、整体把握,建立印象三、学习写字1、 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2、展示评议四、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抄写课文生字2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2、读课文二、学习课文(一)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了呢?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七至十一节,画出能够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3、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与坚强毅力(1)一开始鲁滨逊靠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3)后来生活又如何?(4)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怎样?你觉得他的生活幸福吗?4、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二)体会“我”的感受1、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2、理解“名言”(1)你能说几句名言吗?这些名言给了你什么启迪?(2)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我”是怎样理解的呢?(3)我们的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读过的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3、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老师觉得读书的时候还要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出人物的形象,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在心目中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地十四节。4、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从这身装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三、整体联系,理解课题1、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2、吴缅的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要把书传给吴缅呢?3、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吗?这本书女孩子不能读吗?四、读写结合,促进发展1、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日记,而且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习了课文我们不能说说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围绕哪些方面来展开的?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个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活动一: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在小组内交流。2、用笔画出文中描写鲁滨逊样子的语句,初步感知鲁滨逊是个什么样的人?活动二:再读课文1、同桌检查读书情况2、思考交流: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鲁滨逊的什么事?检测:1、钢笔描红。(语文书中)2、完成习字册活动一:感悟人物形象自由读712自然段1、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明。2、画出能够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语句,多读几遍活动二:体会作者感受读1314自然段1、用画出笛福的名言。用画出对名言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自己的理解。2、小组交流:我们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活动三:拓展训练1、讨论:“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2、等“我”有了儿子,“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那么,“我”会在扉页上写上 。年 级六主备人刘巧复备人蒋芳 卢成 单 元三课 题习作3我喜欢的一种美味教学目标1、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可以用他的名字为习作命题。2、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3、适当地介绍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习作的感染力。4、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通用设计复备修改一、 图片导入二、 创设情景,介绍美味1、 模拟在饭店吃饭前的场景,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介绍:指名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的色香味形。讨论:听了他的介绍,我看见有人咽口水呢?谁来评一平,他介绍得怎么样?2、 模拟在饭店吃饭的场景。3、 这道菜不错!我也想做一做可以吗?4、 口头练习说小组讨论(1)代表发言 (2)集体评议三、 现场采访,表达感受你品尝之后有什么感受?四、 关注细节,充溢情趣1、 你是怎么品尝这道美味的 ?有没有听过关于他的传说?只有写出他的一些细节,习作才会生动充满情趣。2、 你一定非常喜欢自己介绍的这道美味把!把你于这道菜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五、 集体习作,表达经验第二课时一、交流习作,指导修改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3、学生修改。二、佳作欣赏。活动一:1、将事先准备的美食材料在小组内共享。2、推荐代表讲一讲活动二:1、现场采访,表达感受。(让学生设计几个问题,进行采访)2、集体习作,表达经验年 级六主备人刘巧复备人蒋芳 卢成 单 元三课 题练习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3、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4、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5、写毛笔字。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通过口语训练让学生学会申诉。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通用设计复备修改第一课时一、第一部分。1、 教学第一部分。(1) 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2)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3) 拓展:小结已经学过的作文修改方法。2、 教学第二部分(1) 根据上一部分。(2) 让学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强调修改的意义)(3) 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胜陶修改文稿的方法。(4)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的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5) 小结。一、 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1、 谈话导入。(由本单元所学课文导入)2、 诵读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1) 学生自由读散文。(2) 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字音。(3) 学生反复练习诵读(4) 指名读,齐读3、 感悟(1) 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2)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感想。(3) 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4) 师生小结第二课时一、 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 指导(1) 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中的第八节。(2) 引导学生读贴(3) 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2、 练习(1) 学生练习描红。(2) 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3) 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3、 反馈(1) 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2) 教师范写。(3) 学生再次描红临写。二、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 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2、 指导(1) 学生细心观察着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2)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3) 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3、练习4、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三、教学第四题1、 审题(1) 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申诉”作启发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应该及时想有关部门或学校申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板书学会申诉(2) 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 的要求2、 指导(1) 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并思考(2) 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应该怎样倾诉?(3) 教师引导学生的出申诉的方法?(4) 学生分组练习说。3、 练习(1) 分组推荐代表上台就某一侵权行为进行申诉(2) 其他学生可以针对前面学生声速说出自己的申诉方法。4、 反馈(1)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训练内容做更深入的思考(2) 教师点评活动一:1、学生按照上列提供的修改方案,自己修改文中的一段话2、改后的短文读给同桌听一听活动二1、读一读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并读给同桌听2、小组讨论: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活动一:描红活动二练习写毛笔字活动三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应该怎样倾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