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生物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 细胞的增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35643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生物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 细胞的增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生物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 细胞的增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生物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 细胞的增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时细胞的增殖 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2.细胞周期的概念及特点7,103.有丝分裂的过程及规律性变化2,4,5,6,8,9,11,12,14,154.无丝分裂35.综合考查13A级合格性水平训练1.将边长分别为1 cm、2 cm、3 cm的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浸入0.1%的NaOH溶液中10 min后(NaOH遇酚酞呈紫红色),取出琼脂块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溶液,切开后测量紫红色层的厚度,计算出紫红色部分的体积和整个琼脂块体积的比值分别是a、b、c。下列对a、b、c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B) A.a=b=cB.abcC.abbc。2.如图是哪种细胞处于何时期的分裂图(C)肝细胞茎形成层细胞蓝藻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末期A.B.C.D.解析:该细胞有细胞壁和染色体,为真核植物细胞;图中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3.(2017黑龙江牡丹江月考)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B)A.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B.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C.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细胞缢裂D.分裂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解析:由于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因此被称为无丝分裂。4.在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既能增生又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的细胞器是(D)A.染色体B.线粒体C.叶绿体D.中心体解析:中心体在有丝分裂间期复制为两个,并在前期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最终进入两个子细胞。5.(2017广东汕头期末)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虚线表示纺锤丝),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应该是(C)A.(2)(1)(2)(3)(4)(5)B.(2)(3)(1)(4)(5)C.(2)(1)(5)(4)(3)(2)D.(1)(5)(4)(3)(2)(1)解析: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出现染色单体,即(2)(1);前期: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地排布在细胞中,对应于(5);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对应于(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体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对应于(5);末期:染色体解体消失,对应于(2),所以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2)(1)(5)(4)(3)(2)。6.(2017黑龙江牡丹江月考)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C)A.核膜、核仁消失B. 形成纺锤体C.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D.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解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内没有中心体,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7.(2017安徽黄山月考)医生为确诊一患者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若开始培养时,取一滴培养液观察,经检测若有100个肿瘤细胞,经24 h的培养后,取一滴培养液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进行检测,发现有 64 个肿瘤细胞,此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C)A.2 hB.3 hC.4 hD.5 h解析:100个癌细胞24 h后增殖为64100=6 400(个),设经24小时培养后肿瘤细胞分裂了n次,则1002n=6 400(n表示细胞分裂次数),解得n=6,所以细胞周期为246=4(h)。8.(2017广东湛江期末)下列为某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变化图解,下列关于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A)A.若该细胞是人体正常体细胞(46条染色体),则在CD段的核DNA数为92个B.BC段进行DNA复制,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则中心体复制的时期为BC段D.DE段DNA含量减半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解析:人体正常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核DNA数为2N=46个,因此在CD段的核DNA数为92个;在BC 段,核DNA含量增倍,说明发生了DNA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加倍;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DE段DNA含量减半的原因是细胞分裂。9.如图为具有6条染色体的某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的几个阶段,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丙图的特有变化特征,可以判断该图表示(填“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判断的依据是。(2)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图。(3)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相等的细胞是图中的。(4)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是(用字母表示)。(5)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该图中缺少了细胞周期的期,该期细胞内的主要特点是。解析: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有丝分裂中期、前期、末期和后期。(1)丙图细胞有细胞壁、出现细胞板,可判断是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2)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中期,即甲图所示。(3)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相等的细胞是有染色单体的细胞,即甲、乙两细胞。(4)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可判断有丝分裂的顺序是乙甲丁丙。(5)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所以该图缺少分裂间期,其主要特点是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答案:(1)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出现细胞板(2)甲(3)甲、乙(4)乙甲丁丙(5)分裂间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级等级性水平训练10.科学家用被32P标记的磷酸盐溶液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上图数据显示,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时,其细胞周期为 19.3 hB.用32P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主要是标记蚕豆幼苗细胞中的蛋白质和DNAC.若蚕豆根尖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该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数为4ND.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短解析:据图可知,bd为一个细胞周期,bc为分裂间期,cd为分裂期,其细胞周期为19.3 h;蛋白质中不含有磷元素,因此无法用磷酸盐对蛋白质进行标记;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没有染色单体;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11.(2017安徽马鞍山期中)下图是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量比值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核DNA的复制发生在AB段B.与核DNA复制相关酶的合成只发生在BC段C.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DE段D.CD段的染色体数是EF段的两倍解析:核DNA的复制发生在BC段;与核DNA复制相关酶的合成只发生在AB段;DE段上升是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DE段;CD段的染色体数是EF段的一半。12.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B.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值都为121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解析:该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可判定它是动物细胞。甲图为分裂前期,主要特征是核仁、核膜消失,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但中心体的复制在间期。乙图是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单体数为0),染色体数暂时加倍。丙图为分裂中期,染色体高度螺旋,数目和形态清晰。13.(2017甘肃嘉峪关期末)如图是某细胞进行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若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改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则CD段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在AB段,DNA进行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在CD段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在BC段中心体移向两极若该细胞是蛙的红细胞,在BC段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变化A. B.C. D. 解析:由图中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该图表示的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的含量变化。若横坐标不变,纵坐 标改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则CD段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在AB段,DNA进行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变;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在D点后细胞中央将逐渐出现细胞板;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在前期(即BC段)时中心体移向细胞两极;若该细胞是蛙的红细胞,则其进行的是无丝分裂,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变化。14.图1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CD段形成的原因是。(2)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图2中的图,此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3)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4)高度分化的体细胞看不到分裂图像原因是。解析:(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1变为2;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变为1。(2)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图2中的乙图,该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两个染色单体。(3)图1中的BC段表示染色体复制后单体还没有分离的时期,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即图2中乙、丙细胞含有染色单体,处于BC段。(4)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再分裂无法观察到有丝分裂图像。答案:(1)DNA复制着丝点分裂(2)乙122(3)乙、丙(4)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再分裂15.(2017天津红桥区期末)下图显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及着丝点、动粒结构,其中动粒有驱动染色体分离的作用,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染色体正处于细胞分裂的期。A.间B.中C.后D.末(2)在正常情况下,图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的遗传信息(物质)(填“相同”或“不同”)。(3)据图分析,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中被纺锤丝捕获的结构是(填“着丝点”或“动粒”)。当纺锤丝变短时,染色体出现的行为是。(4)相关研究表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与黏连蛋白解聚有关。黏连蛋白是一个蛋白复合体,至少含有4种亚单位,分离酶能剪切其中的一个亚单位,从而使黏连蛋白解聚。通常情况下,分离酶与securin蛋白结合而不表现出活性。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后期促进复合体(APX)被激活,此复合体能特异性选择并引导secrin蛋白降解,激活分离酶。APX自身不能独立工作,需要Cdc20(一种辅助因子)协助确定和选择被降解的靶蛋白种类及靶蛋白降解时间。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原因是(多选)。A.黏连蛋白发生解聚B.securin蛋白被降解C.APX与分离酶结合D.Cdc20被抑制上述资料能表明的事实是(多选)。A.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与纺锤丝的活动无关B.黏连蛋白解聚是动粒驱动的结果C.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需要酶的参与D.Cdc20、APX等物质的作用结果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解析:(1)图中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2)姐妹染色单体是通过复制得到的,所以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3)动粒有驱动染色体分离的作用,由图分析可知,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中被纺锤丝捕获的结构是动粒,当纺锤丝变短时,已分离的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4)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与黏连蛋白解聚有关;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后期促进复合体(APX)被激活,此复合体能特异性选择并引导secrin蛋白降解,激活分离酶。分析资料可知,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与黏连蛋白解聚有关,与纺锤丝的活动无关;分离酶能剪切黏连蛋白其中的一个亚单位,从而使黏连蛋白解聚;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需要酶的参与,如分离酶;Cdc20、APX等物质的作用,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两条子染色体,结果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1)B(2)相同(3)动粒已分离的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4)ABA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