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考点18工农武装格局形成1(中国近现代史)复习学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35418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考点18工农武装格局形成1(中国近现代史)复习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考点18工农武装格局形成1(中国近现代史)复习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考点18工农武装格局形成1(中国近现代史)复习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考点18工农武装格局形成1(中国近现代史)复习学案【考纲要求】大纲条目细化要求5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革命运动(4)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五卅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5)北伐战争北伐军胜利进军及其原因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5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革命运动条件、共产党的方针、实现标志、合作的政治基础、意义兴起原因、性质、概况(注意各阶级的表现)、意义两次东征的背景、对象、主力、结果、意义背景、目的、对象、方针北伐进军情况、原因直接原因、意义【自主复习】(结合书本熟记此部分内容)1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1)条件:中共在二七罢工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必要性)。国民党是比较真正的民主派,孙中山欢迎中共与其合作(可能性)。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与国民党合作(重要外因)。(2)方针:国民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共合作,改组国民党。共产党:召开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3)合作方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4)局限:没有提出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2国民党一大时间:1924年初。地点:广州;议题:国民党改组问题内容:提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意义: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3国民革命的兴起主要表现时间:国民党一大后到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前基本特点: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开展,各派政治势力登上历史舞台,展开初步活动,他们所表现出的不同政治倾向,打上了鲜明的阶级烙印。具体表现: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国民会议运动开展,使北方的革命形势一度高涨。以五卅运动为标志,掀起了全国反帝斗争的高潮,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以沉重打击。通过两次东征,全歼了反动军阀陈炯明的叛军,统一了广东、广西,使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为后来的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准备了稳固的后方基地4孙中山重大革命斗争及伟大精神孙中山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1、孙中山活动归纳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兴中会、同盟会、三民主义、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后,为维护共和制,与北洋军阀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张勋复辟、护法运动)适应时代潮流,促成国共合作,开创了大革命新局面。(改组国民党、国共合作、开办黄埔军校)5国民会议运动对内:要求结束军阀统治,结束内战。对外:要求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废除不平等条约。6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起因:日英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镇压工人罢工。时间:19251926年说明:五卅运动是北伐战争前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导火线为五卅惨案,运动中心在上海,斗争规模扩大到全国,并得到国际工人阶级的声援。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是反帝统一战线组织,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五卅运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基本政治态度得到了初步的检阅;工人阶级斗争最坚决,最勇敢,是运动的领导阶级;大资产阶级在运动的关键时刻表现出反动性,站到了帝国主义一边;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采用经济手段压迫下,被迫退出了统一战线,表现出革命性和软弱性兼而有之的两面性;小资产阶级成为工人阶级的同盟者;帝国主义、封建军阀成为革命的敌人。五卅运动的斗争实践,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的形成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7 北伐战争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分析(1)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各革命阶级的力量空前团结。(2)北伐出师有名,属正义战争,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3)北伐作战目的明确,作战方针正确。(4)广大官兵英勇作战,叶挺独立团最为突出;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5)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6)北洋军阀失道寡助,且各自为战,力量分散。【重点问题】1、.国民革命比辛亥革命有哪些新发展?原因何在?2、国民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抗争斗争方式的特点,形成原因、影响【巩固拓展】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民报发刊词材料二 “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材料三 “(一)民族主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和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材料四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遗嘱请回答:(1)据材料一,当时中国面临的困境是什么?孙中山是如何解决中国“千年专制之毒”,“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提示:注意“专制之毒”、“外邦逼之”、“三民主义”等信息。)(2)据材料二,分析说明中国革命十三年来为何“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孙中山在此期间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其目的是什么?(提示:从北洋军阀的统治和维护共和的斗争方面去思考。)(3)指出材料三中孙中山的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提示: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去思考。)(4)材料四中“平等待我之民族”指的是什么?(提示:当时能平等对待中国的只有苏联。)(5)材料四中“革命尚未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孙中山的遗嘱中,你可以看出孙中山的哪些崇高品质?(提示:“革命”指国民革命运动,根本原因应从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特点上去分析。)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秋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材料二 菩萨蛮黄鹤楼一九二七年春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注:作者为词末句批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请回答(1)这两首词都创作于中国革命哪一时期?(提示:1925年和1927年春属同一革命时期。)(2)作者创作材料一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关系怎样?“谁主沉浮”反映了作者当时思考中国革命的什么问题?(提示:“主沉浮”指领导权问题,当时存在争夺领导权的问题。)(3)作者创作材料二时,国共两党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心潮逐浪高”的原因是什么?(4)从“谁主沉浮”和“心潮逐浪高”两句,你能体验到作者当时具有怎样的情怀?你应该学习作者什么精神?(提示:从对革命前途的忧虑角度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