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课时备课续.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25028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课时备课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年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课时备课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年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课时备课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课时备课续单元第四单元 信息与生活备课教师单元解读 本单元由来自大自然的信息生物是传递信息的电脑与网络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四课组成。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前两课主要介绍人们可以从自然界动植物的各种特征中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并且让学生了解生物间是怎样传递觅食、喜怒、择偶、繁殖等信息的。后两课主要介绍人类社会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帮助,从而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的工具对蚂蚁等生物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画或文字表述。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能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好处,也能产生负面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培养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的习惯,乐于用尝到的知识改善生活;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引导学生自学运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教育学生关心新科技产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使他们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发展能带来好处;引导学生善于用尝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知识:知道观察树林析年轮不但可以用来计算树林的生长年龄,还能了解了解树林生长所经历的环境条件;知道可以通过生物的一些生长情况或特殊活动方式获取很多相关信息;观察认识蚂蚁是怎样回家,觅食、联络的;研究其他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知道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了解人类信息传递方式的历史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信息传递中所起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的工具对蚂蚁等生物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画或文字表述;知道观察树林析年轮不但可以用来计算树林的生长年龄,还能了解了解树林生长所经历的环境条件。 教学难点:知道可以通过生物的一些生长情况或特殊活动方式获取很多相关信息;观察认识蚂蚁是怎样回家,觅食、联络的;研究其他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知道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了解人类信息传递方式的历史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信息传递中所起的作用。突破措施 对于本单元的学习,应该培养学生的系统研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丰富学生对生物界的认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的观点及辩证法,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生物的生理和行为特性。课时划分16、 来自大自然的信息 1课时17、 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1课时18、 电脑与网络 1课时19、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1课时课题19.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知道从古到今在不同的时期人类社会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主要方法途径;了解电子芯片技术。能力目标 能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的资料,搜集证据;能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情感目标 善于用已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方法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起的作用;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会给人类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科学地认识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生活的利与弊。教学难点 知道从古到今在不同的时期人类社会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主要方法途径;使学生学会科学地认识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生活的利与弊。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手机,电话,与本课有关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学生:电子芯片、有关文字资料等。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修正一、谈话故事导入 烽火戏诸侯。师生交流,导入新课。第十九课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二、人类传递信息的历史。1、交流:从古至今,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人们很早就渴望“千里眼”、“顺风耳”,于是,人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来传递信息。随着信息的传递向更快、更远、更准的方向发展,从古至今,聪明的人类想出了什么办法呢?2、结合课本插图,小组同学整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并选出代表全班交流。图示了信息传递的六种方式,分别是;烽火传递、骑马送信、信鸽传递信息、手摇电话传递信息、无线电报传递信息、卫星传递信息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修正记录时代方式特点远古口耳相传话借助器物信息传递速度慢、不精确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形式单一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信息传递速度相对快一些、距离相对较远且费用高现代电报、电话速度快、信息单一文字当代计算机网络传递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传递速度极快、不受地域阻隔。提出问题:这些方法的改变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交流小结:现代通信已不局限于电报、电话,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的时代,随着计算机、人造卫星、电缆、光缆、微波传送等设施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快捷、准确的现代通信网。3、阅读资料卡,从信息传递的方式与功能上了解人们信息传递发展的五个阶段。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出现和使用;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使用。三、探究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1、交流电话通讯技术的发展历程。 教师提出问题:电话从它被发明的那一刻起,就在人们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课本上的电话通讯发展的图示与情况统计表格,分析这些信息,你有哪些发现?小组内阅读图示说明,分析数据、交流讨论。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修正记录教师参与到小组内,知道学生从人们普遍使用的电话通讯工具的诞生时间、主要技术特征、通讯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提示学生对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尽享分析,交流自己的发现。【交流小结:电话通讯技术的更新时间越来越短,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功能更强大,通讯技术的发展演变体现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2、交流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展示:芯片的诞生与发展。教师介绍什么是芯片及计算机芯片的特点和作用。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卡。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交流、分析计算机芯片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微电子芯片的发展。小组同学阅读、交流资料卡: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小结:信息技术对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先导作用,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信息技术更快的发张。将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是某一种技术的延伸,儿时多种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它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四、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将课上探究活动延伸至课下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修正记录 1引导课下探究的问题。未来的信息传递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 (学生自由谈想法)2激发学生课下探究。课后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对未来信息传递方式进行设计和畅想。板书设计19.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1. 人类社会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主要方法途径 2.电话通信的发展 3.电子芯片教学反思单元第五单元 探索宇宙备课教师单元解读 本单元由太阳家族神秘星空探索宇宙未来家园四课组成;本单元 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的结构特点、地表的变化、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及太阳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上步将研究的视角延伸到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及至整个宇宙,拓展学生认识的空间,形成对宇宙的宏观认识,激发学生探究宇宙,热爱科学的欲望。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应用已有的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科学知识: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教学难点:能应用已有的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突破措施 对于本单元的学习,一方面应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宇宙的相关知识、人类为认识宇宙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果,从而更深刻地意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课时划分20. 太阳家族 1课时21. 神秘星空 1课时22. 探索宇宙 1课时23. 未来家园 1课时课题20.太阳家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认识八大行星的特点。能力目标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太阳系家族模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并进行交流。情感目标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的欲望。教学重点研究太阳系的组成及大小。教学难点 能让学生直观观察到太阳系及各大行星的样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视频。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修正(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茫茫的宇宙浩瀚而神秘,我们对它充满着遐想。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们就不断地对宇宙进行探索和研究。那就让我们走进浩瀚的宇宙,来感受一下它的那份神奇!(播放视频资料) 2、谈话:看,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在浩瀚的宇宙中,太阳系就像一粒小小的灰尘,但是在我们眼中它却是非常庞大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太阳系,来认识一下太阳家族的成员。 (二)探究新知1、探究太阳家族的成员(1)谈话:太阳家族里都有哪些成员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借助手头的资料找出太阳家族的成员,并且了解一下它们的特点?(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课件,教师引导进行互动交流: 太阳有什么特点?师:太阳是一个炙热的气体球,它能够发光、发热是恒星,它是这个家族中唯一的恒星。 你说的这几颗星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被称之为行星。师:太阳系的行星有几颗?根据学生的了解情况,引导学生观看资料。师:就是根据这个行星标准,冥王星被排除在了八大行星之外。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在不断的修正和完善的。其实在很久以前,人们认为太阳系有五大行星,有了望远镜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修正记录后,人们通过观测发现了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而到了年新的行星定义却使太阳系的大行星变成了八颗。将来,行星的数量会不会再有变化,也是很有可能的。这也正说明了我们的探索永无止境。 卫星是怎么样运动的?它们为什么都绕着太阳转?师:地球的卫星是谁?整个太阳系大约有60多颗卫星。 关于彗星你们想了解什么? 小行星它主要分布在哪里?目前发现的大约有35万颗。 太阳系内有难以计数流星体,当流星体进入行星或卫星的大气层时就会成为流星。 太阳系中还有大量的气体尘埃,这些都是太阳家族的成员。 (3)谈话总结:通过交流我们大体了解了太阳家族的成员,在太阳家族中有一颗恒星、八颗行星、还有60多颗卫星、不计其数的彗星和流星体等很多成员。太阳是这个家族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这么大的质量吸引着它周围的其他成员围绕着自己运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太阳系。 2、探究八大行星 (1)谈话:在太阳家族中太阳可以说是一家之主,除了太阳,最重要的成员就是行星了,地球 就是八大行星中的一颗,下面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行星。(出示八大行星与太阳的图片)说一说,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互动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出整体的特点: 你能不能按照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把这八大行星排列起来?地球排在第几位? 你发现了它们的体积大小不同,最大的是谁?还有哪颗星也比较大?比较小的有哪些?最小的是谁? 观察一下它们的轨道?它们都绕着太阳,沿着一个近似圆的轨道运行。 观察一下它们的形状?在行星的标准中就提到了它们的形状应当接近球体。 引导学生交流八大行星的特点: 刚才同学们从图中了解到了有关八大行星的大小,排列顺序等方面的信息。除此以外,谁还想把你熟悉的行星介绍给大家。(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随机出示图片,并补充说明。) 水星:水星大气很稀薄,昼夜温差很大。 金星:金星有厚厚的大气层,表面温度很高。 地球:是我们美丽而富饶的家园。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修正记录 火星:火星上是否有水一直是各国天文学家关注的焦点。 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亮度仅次于金星,大红斑是它重要的标志。 土星:目前发现土星有23颗卫星,是太阳系中卫星最多的行星。 土星的光环主要是由一些冰块、尘埃和岩石构成的。 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较远, 温度很低,常年被冰覆盖。 (三)科学与生活1、制作模型(1)思考:同学们真了不起,从图中获取了这么多的信息。如果现在让你们根据这幅图提供的信息,来做一个太阳家族的模型,你们能做出来吗? 引导:我觉得要做一个比较准确的模型,还需要更多的信息。(2)出示表格指导分析课件出示一组数据,这是目前科学家测定的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半径的对比数据。引导学生读表:我们来看第一行,从与太阳的距离这一组数据中,你能了解到什么?地球为“1”表示什么意思?那么水星的0.39表示什么?海王星的30.13又表示什么?现在这组数据你们能看懂了吗?同学们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分析下面这组数据。有了这些数据做参考,我们就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行星体积的大小以及离太阳的远近。2、分发材料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把太阳家族的主要成员呈现出来?看看我给大家准备的材料:有卡纸、画纸,还有各种球,每个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师:在制作时一定要准确的体现出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体积的大小以及与太阳的距离。 此外我要提醒大家,因为时间有限,各小组一定要合理地分工、合作。我还给每个组准备了一张提示卡,如果你们遇到了困难,可以做一下参考。(小组长来领材料)3、总结(1)谈话:刚才各个小组齐心协力完成了模型的制作,大家能按顺序准确的将八大行星排列起来,也基本上能反映出行星的大小。但是对照目前的数据,各组对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体现的还不是很准确。(2)(播放视频资料)我这有一段资料我们来看一下,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还可以这样来体现。这是把太阳系的主要成员缩小为十亿分之一,制作了一个模型。这几个大小不同的球分别代表行星,红色的代表太阳。(3)谈话:怎么样?我们把太阳系缩小为十亿分之一,还需要这么长的距离。虽然这只是一个相对距离的体现,但是由此可以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修正记录看出太阳系是多么的庞大。(四)拓展活动1、交流:刚才通过交流信息、制作模型,我们对太阳家族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在这个家族中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只有地球,你们能不能结合我们今天的研究对此来做一个解释? 2、小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保证了地球有适宜的温度。而地球自身的质量又使得它有大气层的存在。适宜的温度和大气的存在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 3、引发思考:虽然目前已知的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只有太阳系中的地球,但是有的天文学家认为在整个可见宇宙空间中大约有700万亿亿颗恒星。那么,我们能否大胆地想象一下,在这么多的恒星星系中,有没有类似地球的星球?在这些星球上是否也会有生命存在呢?这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4、谈话:为了探索更多宇宙的奥秘,现在,人类的足迹已踏上了月球,探测器也成功地登陆了火星。越来越多的人造卫星、空间望远镜、国际空间站、进入太阳系空间,不断的拓宽着我们探索太空的视野。希望同学们能够随时关注科技的最新发展,继续探索神秘的宇宙!(5) 板书设计20. 太阳家族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卫星、小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教学反思课题21.神秘星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银河系的基本构成、形状特点及大小;知道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宇宙的构成。能力目标 能通过对星空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科学资料;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研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情感目标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世界、乐于研究与发现周围事物的欲望;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乐于合作与交流。教学重点了解银河系的组成及大小。教学难点了解银河系的组成及大小;知道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宇宙的构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有关银河系的资料。教师课前准备有关视频。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修正一)教学导入:今天老师来给你们讲一个故事牛郎织女。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在天上织云彩。牛郎是人间的一个看牛郎,受兄嫂虐待。有一天,牛告诉他,织女要和别的仙女到银河去洗澡,叫牛取一件仙衣,织女找衣服的时候,再还给她,并要求和她结婚,她一定会答应。牛郎就照样做了。织女和牛郎结婚后,生了一男一女,王母娘娘知道了,便把织女捉回去。牛又告诉牛郎,他可把它的皮披在身上,追到天上去。等牛郎挑了两个小孩,追到天上去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发簪,在织女后面一划,形成一道天河,把这一对恩爱夫妻隔开了。他们天天隔河想望啼泣,感动了王母娘娘,于是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会时,由喜鹊为他们架桥。而王母娘娘划得天河就是银河,也就是现在科学上所称的银河系。(二)活动过程活动一:走进神秘的银河系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修正记录1、教师放映银河系的相关图片,认识银河系的形状。2、理解为什么在地球上看银河系像一条带子?银河系是由无数颗星星组成的,银河系中众多星体的光形成了环绕夜空的、外形不规则的发光带,而从我们地球的角度看,刚好在银河系的侧面,所以看上去象一条白色的带子。3、认识银河系的组成和大小。银河系中恒星和行星的数量很多,大约1000亿亿颗恒星,1000亿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如我们用黄豆作比较大约5粒黄豆是1克,那么一斤是500克,大约2500粒黄豆,那么1000亿粒黄豆是多少斤呢?4千万斤,如果100斤装一个大袋子,那么可以装40万袋,亿粒黄豆的话就是8千万斤,那么就要装80万袋。要装下1000亿粒黄豆需要40万个袋子,那么我们就可以想象一下能装下1000亿亿颗恒星的银河系相当于多大的袋子啊。从而想象银河系之大。如果我们画一千亿个0呢,看来银河系的家庭成员的数量那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啊。理解1光年、光年及10万光年的距离地球半径约6371千米,由此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4万千米,1光年约10万亿千米,能绕地球2.5亿圈。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厚约光年。也就是说沿银河系直径要走10万年,穿过银河系中心的厚度也要走年。1光年的距离要绕地球2.5亿圈,光年,就是绕地球5000亿圈,那么10万光年就是绕地球25万亿圈。如果我们从地球上以光速飞行的话,到银河系的中心还需要约2.8万年呢。多么遥远的距离啊!活动二:认识宇宙:1、学生交流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在有了一定的资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修正记录料作铺垫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宇宙有多大?2、认识宇宙中除了太阳系、银河系还有许多河外星系组成。利用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我们能看到离我们上百亿光年的星系。现在已经发现了十亿多个和银河系同样庞大的恒星系统,即“河外星系”,但是还有更多、更遥远的“河外星系”没有被发现。板书设计21. 神秘星空 牛郎织女 银河 银河系 光年 河外星系教学反思开元街道郭家小学 科学 六年级下册课时备课课题22.探索宇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究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能力目标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培养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情感目标乐于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人进程没有终点。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烦乱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望远镜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两条主线,引领学生了解人类认识、探索宇宙空间的历程。教学难点 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准备人类探索宇宙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学生准备中国航天史大事、世界航天大事的资料。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修正一指导学生认识人对宇宙的探索(1)讲述: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想知道地有多宽,天有多大,宇宙是怎样构成的,为此一直在努力地进行探索。下面,我们来看看人是怎样探索宇宙秘密的。(2)谈话:最初,人们怎样观察?(凭肉眼进行观察)经过观察,人们认为宇宙是怎样构成的?关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看法,一直沿续了很长时间。什么时候人们才有了新的认识?是谁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宇宙是怎样构成的?他画的宇宙图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能提出这种观点?(哥白尼不仅依靠观察,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讲述:哥白尼的“日心说”是人对宇宙认识的一次飞跃。哥白尼的学说与当时传统的看法不一致,特别是与当时的宗教观点不一致,因此受到很多人的攻击和宗教统治者的压制,以至后来宣传哥白尼学说的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被宗教法庭活活烧死。谈话:哥白尼的“日心说”虽然是正确的,但在当时仍处于“科学假说”阶段。是谁证明了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伽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修正记录利略)他是怎样证明的?(用望远镜观察星空,了解了许多天体的情况。)讲述: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到了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情况,其中有一项特别重要的发现,那就是他看到了在木星周围有4颗卫星围着它转动。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地球确实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所有的天体都是围绕地球转动的。谈话:在伽利略之后,人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呢?是谁发现的?这些发现有什么意义?讲述:德国科学家开普勒,在前人观察的基础上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例如他发现行星都是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转动的,此外他还发现了行星公转的速度等方面的一些规律。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开普勒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地球引力的原理,进一步提出了行星所以不停地围绕太阳转动是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开普勒与牛顿的发现,使人认识到天体运动是有规律的,根据他们的理论,人们不仅能正确地认识宇宙的构成,还能推测出当时观察不到的、但确实存在的天体,例如冥王星,就是先推测出它的存在而后才观察到的。谈话:现在,人们利用什么方法探索宇宙的秘密呢?什么是人造卫星?什么是宇宙飞船?什么是航天飞机?它们有什么用?现在人们已经登上过地球以外的哪个天体?讲述:现代的天文望远镜口径可达几米,可以看到很远很远的星光,因此能看到很多很多的星星。射电望远镜是通过向宇宙空间发射电波,靠电波反射来探测宇宙中天体的存在、距离、大小等情况的天文观测仪器。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修正记录(4)讨论:根据以上情况,请你总结一下,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由错误到正确,由少到多,由近到远,由现象到规律。)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为什么能不断发展?(一是人们前仆后继、一代一代的苦苦探索,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为人们的探索提供了新工具。)板书设计22 探索宇宙探索宇宙 人类怎样观察天体 航天历史教学反思开元街道郭家小学 科学 六年级下册课时备课课题23.未来家园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知道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懂得地球是目前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保护地球;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设想构建“未来的家园”。能力目标 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情感目标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汗的,并保持和发展渴望了解世界、乐于研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尊重他人的意见,乐于合作与交流。教学重点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教学难点知道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懂得地球是目前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保护地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搜集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条件。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修正一、谈话激趣导入。师: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我们快乐作文时间了。相信有一些同学已经急着想动笔了。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去看看人类未来的美好家园。二、资料展示交流。 将一些科幻类的图片或录像播放给同学们看,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感受。动植物随遇而安,而人类建造一座座精美的房子,做为自己的家园。(展示各种房子的图片资料,并解释田园风光、欧陆风情、古典风格、质朴情调。)课前,老师让大家去搜集有关建筑的资料,你们肯定从中了解到许多有关建筑的知识,现在,请大家把你们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人类的家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现代建筑造型越来越美观,功能也越来越齐全了。但是,现代建筑是不是完美无缺呢?你觉得现代建筑还存在着什么缺陷呢?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修正记录那么,你希望未来的家园是什么样子的呢?三、设计未来的家园。1、小组讨论:请大家来当建筑设计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比一比,谁的想象力最丰富,设计的房子最新奇、最巧妙:(1)你希望未来的家园建在哪里?为什么?(2)你的家园用什么材料建造?家园的外部布局、结构如何?(3)你的家内部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设施、功能?(例:会吃垃圾的房子、会长大的房子、会飞的房子、折叠房子等)2、小组汇报 外部:游泳池、花园(自动调节温度、水分,控制花开的时间等)、 车库、菜园、圆型,像一个降落伞,可以收起来,也可以放下来。内部:书房、卧室、健身房、客厅、娱乐室、智能机器人、自动清道夫等)四、自选片断描写。师:刚才大家都积极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写下来呢?如果你想让大家了解你的家园建在哪里,用什么建造,整个家园的外部构造,那么,请你选择片断一来写;如果你想让大家走进你的家里面,看看你家园内部有什么奇妙的设施、功能,那么,你就选择片断二来写。片断一、时光飞逝,转眼到了二十二世纪,我在 建造了自己的美丽家园片断二:现在,请你随着我走进我的家里参观一番吧。(教师小范文:我希望,我未来的家是一个可以移动的家园,我随时做好了离开的准备,它可以随着我浪迹天涯。我想到蓝天上遨游,只要按一下按钮,我的房子马上伸出两个长长的翅膀,变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修正记录成飞机,而且上面有智能机器人,它会按照我的意愿,带我飞越高山,飞过大海,飞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也可以飞到太空去看看神奇的宇宙。我想潜入大海中,我的房子马上变成一条船,而且像透明的玻璃一样,我潜入水底,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海洋里的各种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也可以看到各种海底植物随着波浪在轻轻荡漾,好像跳着迷人的舞蹈。我来到原始丛林中,我的房子就变成野外露宿的帐篷;我来到北极,我的房子马上变得暖烘烘的,我来到赤道附近的国家,我的房子马上变得冰凉凉的)五、评议鉴赏修改。让学生自评、互评,自改、互改,在自主的评价和修改中学会鉴赏,不断提高写作能力。6、 板书设计23、 未来家园未来家园 我们自己的未来家园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