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政治大二轮复习专题十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专题练.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16411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政治大二轮复习专题十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专题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政治大二轮复习专题十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专题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政治大二轮复习专题十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专题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政治大二轮复习专题十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专题练一、选择题1(xx安徽省淮南市高三一模)xx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这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仍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必须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在实践中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ABC D解析:选B。此题考查联系和发展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故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发明创造必须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故错误;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体现了人们在实践中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也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故符合题意。故选B。2(xx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三模)朗读者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世间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 就有了雨,春遇到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就有了生命。”从哲学角度看,对这段主题词理解正确的有()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有不同的特性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同一性转化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A BC D解析:选C。材料没有体现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特性不同,而是体现不同事物有着不同的联系,不选;材料表明“雨”“岁月”“永恒”“生命”的形成是以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为基础的,这表明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正确;说法错误,不选;“冷”与“暖”的对立统一关系推动了“雨”的形成,“人”与“人”的对立统一关系推动了“生命”的形成,这表明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3(xx吉林省延边州高三仿真模拟)鹰的年龄可达七十岁。但当鹰活到四十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翅膀变得十分沉重,飞翔十分吃力。它必须在悬崖上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把老化的指甲和羽毛拔掉。五个月以后,新的喙、爪子和羽毛长出来了,鹰开始飞翔,重新再过神鹰一般的几十年岁月。鹰之重生说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实质是“扬弃”成功总是以困难和挫折为基础的矛盾具有普遍性,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A BC D解析:选B。鹰之重生说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实质是“扬弃”,矛盾具有普遍性,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故选项符合题意,应选;选项说法错误,成功的过程中会遇到挫折与困难,但这并不是成功的基础,排除;选项说法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4时间跨入xx年,在世界范围内,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旋律,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国外交将继续关注周边,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为国内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其间,最令人关注的仍是南海和东北亚问题。这表明的哲理是()处理国际问题要善于分清主流与支流中国外交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要善于抓重点,解决好主要矛盾A BC D解析:选D。不是哲理,排除;观点错误,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而不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在世界范围内,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旋律,可见,处理国际问题要善于分清主流与支流,当选;最令人关注的仍是南海和东北亚问题,故要善于抓重点,解决好主要矛盾,当选。故选D。5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的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简单把生于淮南的橘移至淮北,或一味山寨模仿,看似面貌一新,其实并没有提升创造力。“跟跑”只是暂时的,练好内功,抓好用户需求,哪怕起步较晚,也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材料表明 ()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才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辩证否定是急功近利,导致事物之间的否定创新要善于抓住重点,解决好主要矛盾技术创新总是通过山寨模仿、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A BC D解析:选A。说法错误,辩证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不是急功近利,也不是事物之间的否定;“总是通过”观点太绝对化,应排除;一味山寨模仿,看似面貌一新,其实并没有提升创造力,故应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符合题意;创新的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体现了。故选A。6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团结批评团结”,严肃认真提意见,满腔热情帮同志,决不能把自我批评变成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相互吹捧。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以辩证否定的态度对待自己,剖析自身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破除落后思想把听取批评意见作为自我发展的主要途径把批评作为帮助同志发展的主要方法A BC D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知识。辩证否定观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故选项错。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故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7(xx江西省宜春市高三二模)xx年2月,国务院法制办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反复研究修改,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方案。方案及出台过程遵循的哲理是()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A BC D解析:选D。此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矛盾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务院法制办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反复研究修改,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方案,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正确;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表述错误;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选D。8(xx四川省成都市9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扭住“精准”,找对“穷根”,进行靶向治疗,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以期脱贫攻坚见真效、见长效,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可见,不断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表明()狠抓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正视矛盾的客观性,并抓住问题的核心攻克主要矛盾,将措施落实到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BC D解析:选B。扭住“精准”表明要将措施落实到位,找对“穷根”表明要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回避困难,要正视矛盾,符合题意;题干未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不符合题意;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说法本末倒置,应是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9(xx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一模)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材料表明()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事物内部结构的变化必然会促进其发展A B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说法错误;事物内部结构的变化不一定会促进其发展,说法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10(xx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二诊)编撰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也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要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对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从唯物辩证法看,我国民法典的编撰()体现了革命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要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以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表明联系是不断变化的,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意味着不同时期的民事法律规范寓于统一的民法典之中A BC D解析:选B。 选项表述错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选项表述错误,民法典寓于不同时期的民事法律规范之中。从唯物辩证法看,我国民法典的编撰体现了革命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表明联系是不断变化的,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故入选。选B。11(xx广东省肇庆市高三第三次检测)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国安全和发展相统一的战略需求。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防建设在孵化高新技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为国防建设提供新的物质支持。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应该()认识到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兼顾发展与安全的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新的联系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A BC D解析:选B。选项表述错误,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选项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随意建立联系。题目中,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应该兼顾发展与安全的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故入选。选B。12(xx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二模)被称为“三百年难得一见”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给学生上课一直坚持“四不讲”:前人讲过的,不讲;近人讲过的,不讲;外国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四不讲”给我们的启示是()A坚持“扬弃”的观点,勇于追求标新立异的新思想B要有大胆的“怀疑”精神,在质疑中开拓新境界C坚持辩证法的批判性思维,对已有理论要有新的理解D要在既肯定又否定中引经据典,培养创新精神解析:选C。“四不讲”给我们的启示是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性精神和创新性思维,对已有理论要有新的理解。C项符合题意;A、B、D项均不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C。二、非选择题13(xx广西省钦州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xx年中国社会将发生重大变化,国家竞争力从依靠自然资源,到依靠制度,正逐步转向依靠文明。不讲卫生、随处乱扔垃圾,公共场所不遵礼仪、大声喧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购物、参观时插队加塞,排队等候时跨越黄线,外出旅游乱涂乱画,过度维权诸如此类的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既影响了他人的利益,也给中国人的整体形象抹了黑。“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体现为社会的进步状态,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照着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生活方式,善良、诚信、知礼、守法都是其应有之义。文明是社会进步的起点,整治不文明行为需要政府部门主导,也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身作则,做文明人。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根除不文明行为。(1)综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谈谈提升社会文明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的理由。(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相关知识,探究如何才能减少社会不文明行为。(3)学校开展“做文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就这一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15个字以内。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综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谈谈提升社会文明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的理由,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应该明确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是联系观和发展观,然后梳理知识,主要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再次,结合每个人的文明行为进行分析,实现原理与材料的一一对应。(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相关知识,探究如何才能减少社会不文明行为,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设问比较简单,属于课本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根据题目划定范围,依据文化生活课本第十课最后一目“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从课本中找出基础知识点回答问题即可。同时,还要注意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本题要求考生就“做文明人”这一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宣传标语有着广告设计宣传理念的属性,它宣传正面积极的理念,应该遵循思想政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倡导性原则。宣传标语的设计既要有听觉冲击力,更要有心灵震撼力,能让人易懂、易记、难忘,不能啰唆、含糊,应避免用长句、拗口之语,要符合简洁、精练、健康的原则。回答时围绕“做文明人”进行设计。答案:(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每个人的文明行为都会对他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们应以自己的文明行为造福他人和社会。部分影响整体,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每个人作为社会的成员,都应以自己的文明行为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增添正能量。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每个人从自身做起,才能以自己的文明习惯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3)答案示例:以微薄之力,让社会更文明。从我出发,让文明传递。创文明学校,建美好家园。14(xx河南省百校联盟高三下学期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兴盛。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时代精神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我国传统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选取出来进行准确通俗的解读,对于推动传统文化普及传播很有必要。要服务当代、面向未来,精心组织编撰一批传统文化经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行大众化阐释,让其中的精华闪亮起来,帮助人们更好地领略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1)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知识,说明我国应该怎样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兴盛。(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分析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大众化阐释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3)请就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大众化阐释,提出两条建议。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知识,说明我国应该怎样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兴盛,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文化创新的知识,因此考生应从文化创新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等角度回答。(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分析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大众化阐释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辩证否定观,因此考生应从辩证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角度回答。(3)本题要求考生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大众化阐释,提出两条建议,比较开放,应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传统文化经典的大众化解读,来提出建议。答案:(1)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实践基础上,我国应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兴盛。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尊重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体地位。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对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准确通俗性解读、大众化阐释,帮助人们更好领略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兴盛。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2)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大众化阐释,有利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辩证法的实质是“扬弃”。 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大众化阐释,有利于肯定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否定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从而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大众化阐释,有利于剔除传统文化落后的东西,开拓文化发展新境界,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3)结合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层面对文化经典进行阐释;从引导公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出发,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大众化阐释。(只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结合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阐释,所提建议观点正确,都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