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1 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岳麓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08552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1 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1 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1 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案21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限时: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8日照)春秋晚期,孔子(前55l前479年)的弟子们因政治主张分歧而分化成两个阵营:以颜回等为代表的德治派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道德而不在政治,主张以周礼为手段重建社会秩序;以冉求等代表的事功派认为政治应高于道德,主张打破礼制束缚,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这表明(B)A不同政见的争论丰富了儒学的思想内容B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影响了儒学的发展C儒家与法家的争鸣导致了儒家学派分化D儒家学派开始主动借鉴其他学派的思想解析由“春秋晚期,孔子(前55l前479年)的弟子们因政治主张分歧而分化成两个阵营”结合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分裂的形式可以看出政治形势影响了儒学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错误,丰富儒学的内容主要是指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选,题干中没有体现法家;D项错误,题干中没有体现借鉴其他学派的思想。2(2018山师附中)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这表明理学(C)A以弘扬纲常伦理和倡导个性解放为本B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C融合佛道思想凸显其逻辑性和道徳性D成为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解析从理学的思想来源上看,它不仅仅是思想领域上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宗教、逻辑以及哲学上的融合,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特点;B选项说法过于狭隘;D选项不是材料叙述的主要含义。3(2018华中师大附中) 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B)A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B经济发展改变社会观念C统治集团的腐朽没落 D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变革解析据材料“明清之际贾而好儒、亦贾亦儒商人结交儒林共襄文业,同赞义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贾而好儒、亦贾亦儒”反映了社会观念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故A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统治集团的腐朽没落,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当时存在文化变革,故D项错误。故选B。4(2018豫北豫南)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是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的教师,对智者哲学中积极部分给予了肯定。这主要是针对智者学派(B)A向城邦公民传授参政知识B肯定人的价值和否定了神C将研究对象由神转变为人D鼓励雅典公民要积极参政解析“智者哲学中积极部分给予了肯定”显然肯定智者学派思想,智者肯定了人的价值,将人从神灵和自然控制中解脱出来,故B项正确;A项属于民主政治,不属于思想;C项中研究对象一直是人和人类社会;D项属于公民参政,不符合材料主旨。5(2018常熟)“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以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C)A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B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C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理性”可知这场运动指的是启蒙运动。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是文艺复兴,故A 项错误;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是宗教改革,故B 项错误;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是启蒙运动,故C 项正确;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是文艺复兴,故D项错误。6(2018湖南长郡中学)“他们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的作用,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他们”的作品(C)A强调对自然真实客观的刻画B着重于描绘自然的刹那景象C抒发对理想世界的强烈追求D表现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解析材料中“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与A项不符,故A项错误;B项反映的是印象画派,与材料的浪漫主义美术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浪漫主义风格,故C项正确;D项反映的是现代主义艺术,故D项错误。7(2018豫西)从总体上审视洋务运动在中国搞现代化运动还是具有便利条件的,如中国人不排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欧洲现代化开始时相比,中国男人的文化水平一般要高出很多。但是士大夫阶层参与度不够,致使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人才长期匮乏。由此可知,材料认为阻碍洋务运动发展的根源在于(D)A缺乏政府的扶植与支持 B士大夫阶层的参与度低C中国人排斥西方技术 D传统文化与观念的束缚解析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均是由政府扶植与支持,或是官督商办,故A项排除;士大夫阶层的参与确实很低,但不是阻碍洋务运动的根源,其根源应该从制度与文化观念等角度分析,故B项排除;据材料中“如中国人不排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欧洲现代化开始时相比中国男人的文化水平一般要高出很多”可得出中国并不排斥西方技术,故C项排除;由“士大夫阶层参与度不够,致使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人才长期匮乏”可知,这些受传统教育的人们很少参与,这从根源上体现了洋务运动仍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的阻碍,故D项正确。8(2018豫北豫南)梁启超指出世界上的政治制度分为多君为政之世、一君为政之世、民为政之世三个阶段,中国也必定会发展到民为政之世。据此,梁启超强调(D)A变革政治制度要立足于国情B维新思想主张铲除君主制度C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势在必行D实行民主政治符合历史规律解析材料中“君为政之世、一君为政之世、民为政之世”属于政治制度发展步骤,“中国也必定会发展到民为政之世”说明民主政治符合历史规律,故D项正确;立足国情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维新思想主张君主立宪,故B项错误;维新派主张改革变法,不主张推翻清王朝,故D项错误。9新青年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D)A借助进化论解放人们的思想B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C冲击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D弘扬科学精神促进思想解放解析材料多方面介绍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关内容,不仅仅是进化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宣传马克思主义,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儒学,排除C项;综合分析材料可知,D项符合题干主旨。10(2018福建六校联考)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代表大会上发表了充满民族主义的演说。这次演说,不仅唤醒了留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激发了他们的革命热情,还令那些迷惑于保皇的留学生幡然醒悟,快速转向了革命。这说明(C)A孙中山的革命威望崇高B东京已成为革命的中心C民主革命思想的进一步传播D民主革命时机的成熟解析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列强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国人已经看到政府的腐败,“迷惑于保皇的留学生幡然醒悟,快速转向了革命”说明当时民主革命思想积极的传播,影响到留学生,故C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体现主旨;东京是同盟会成立的地方,不是革命中心,故B项错误;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并不能说明革命时机成熟,故D项错误。11(2018山师附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完全的排斥;但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而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反映了(B)A社会制度转型促进了文化的繁荣B文学艺术亊业发展受政策因素影响C盲目学习苏联影响民族文化保护D邓小平主持科教工作推动拨乱反正解析从材料中不同时期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态度的变化上看,文学艺术的发展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主要体现在政治因素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在“社会转型”上;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苏联的影响;D选项时期不对,故排除。12(2018江西名校学术联盟)1988年,中国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重点成果推广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度。这主要表明我国(B)A“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B科技发展新格局逐步推进C体制改革向科技领域扩展D优先发展航天和国防科技解析“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而材料的时间开始于1988年,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科技发展计划,并没有提及体制改革方面,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科技各项目的发展次序,排除D项;一系列重要科技计划的提出,体现了我国科技发展新格局的逐步推进,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5分,共52分)13(25分)(2018开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理学家们通过对所控制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与之相配合,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通过儿童时期特有的认知特点,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更难得的是,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地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慣。理学家将儒学的原则和制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社会化。摘编自浅析宋代儒学社会化的新途径材料二陈独秀指出:“尊卑贵贱之所由分,即三纲之说所由起也”,“三纲之根本义,阶级(等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就是说,“三纲”乃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必然产物,它所维护的自然是封建等级制度和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因此,“尊上抑下、尊长抑幼、尊男抑女”乃是它的根本精神与宗旨。他的结论是,要摆脱压制,实现平等,维护独立自主的人格,建立“推己及人的主人道德”,就必须推翻“三纲”,批判旧礼教。而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不平等的封建等级制度,实现自由、平等,乃是中国近代的时代要求、历史任务。摘编自张锡勤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礼教的历史根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社会化的表现和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等批判封建礼教的原因,并谈谈你对儒家伦理观的认识。(13分)答案(1)表现:科举考试更注重儒学内容;注重对儿童儒学价值观的培养;运用儒学思想规范家族和家庭;注重将儒学渗透到民众社会生活中。(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得6分) 影响:有利于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儒家伦理的传播与普及;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每点2分,共6分) (2)原因:封建礼教维护了封建等级制度;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尊孔复古逆流的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每点2分,答出任意4点得8分) 认识:儒家伦理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伦理观又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极大阻碍了近代民主政治和自由、平等的实现。(答出1点得3分,答出2点得5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14(2018日照)(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火药及火药武器,但是,16、17世纪欧洲造出来的火炮和燧发枪从工艺和爆炸性上远远高于中国。17世纪英国的波义耳提出了化学概念,1789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清晰阐述了质量守恒定律,同年他的初等化学概论一书出版,列出了33种元素以及化学方程式。1825年,歇夫列里提出了黑色火药的化学反应式:2KNO33CS=K2SN23CO2,据此配制火药的最佳比例为:硝7484%、硫1184%、炭1132%。英国按照这个方程式配制的炮用火药比例为7484%、硫1184%、炭14%;枪用火药比例为硝75%、硫10%、炭15%,无论哪种配方,爆炸力都大于中国清朝仍在使用的传统配方:硝80%、硫10%、炭10%。摘自许春风谈对必修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提取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联系时代背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科技发展受制于社会环境。1619世纪,火药的不同发展状况是中西方社会发展状况的缩影。明中期以后至清前期,中国专制集权政治,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生产方式的落后,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使中国科技难以实现向近代科技的过渡。16世纪以来,思想解放运动不断推进,民主政治逐步确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开展,都刺激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社会各领域的落后制约了科技发展,导致了中国的落伍,成为近代中国灾难的根源。解析此题是论文撰写题,首先要根据材料信息概括出观点:科技发展受制于社会环境。然后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1619世纪,中国与西欧国家不同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与科技发展的关系进行论述,做到史论结合,最后对短文进行小结即可。15(2018豫西南)(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工匠地位的提高,使工匠与学者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他们各自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工匠拥有古代的旧技术,并在旧技术上添加了中世纪期间的新发明。同样,学者提供了关于被重新发现的古代、关于中世纪的科学的种种事实、推测及传统做法。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导致技术上的进步;技术进步转而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受到科学的促进。航海学校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相继开办,天文学由于其明显的实用价值而得到认真的研究。采矿工业的需求引起动力传送和水泵技术的进步。这是重新开始关心机械原理的起点。同样,冶金业是化学取得显著进步的主要原因,最后,这些领域里的新知识通过大学和印刷品得以促进和流传。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那时的牛顿,已经是出版了数学原理的牛顿,已经是发明了微积分的牛顿。那个时候,他已经成为科学史上神话般的人物。在世界各地,人们对他的力学体系顶礼膜拜,仿佛见到了上帝的启示。尽管牛顿不愧为近代物理学的一级大师,但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牛顿在世的时候或许因为他的权威光环而使得其不致暴露,也不会有多少人去质疑。但真理终有揭晓的一天。摘编自近代物理学发展史读书报告(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欧洲近代科技兴起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受到人们尊敬和膜拜的原因,并以史实说明“真理终有揭晓的一天”。(7分)答案(1)条件:文艺复兴时期工匠和学者的贡献;新航路开辟的需要和推动;中央集权国家的成立及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天才科学家的研究和贡献。(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影响:推动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进步;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欧洲进行远洋航行和对外殖民活动奠定了基础。(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2)原因:建立经典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4分,言之成理即可)说明: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解决了牛顿经典力学中“绝对时空观”的局限,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3分,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