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07554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案1)【教学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代表人物、活动基地、中心,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3、以“问题探究”为主要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4、通过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爱国知识分子行为的了解,感受其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精神。【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解放的作用【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学过白话文和文言文,大家感觉哪一种文体好学呢?生:白话文。 师:那同学们知道白话文什么时候普及的吗?【推进新课】【板书】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师:请同学们结合以前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概括: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中国社会状况如何?生1:政治方面:尽管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袁世凯上台以后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后来又积极图谋称帝,资产阶级渴望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并没有真正实现。生2:经济方面: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生3:思想方面: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师:其他同学有要补充的吗?生1:在政治上,由于袁世凯图谋复辟帝制,积极寻求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所以帝国主义国家趁机加紧侵略中国,最典型的莫过于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生2: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在进一步壮大。生3:为了复辟帝制,袁世凯在思想上大搞尊孔复古。【教师精讲】师:(总结)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在政治上一方面袁世凯积极图谋复辟帝制,对内专制独裁,中国民国图有一个空招牌,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并没有真正建立,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国有趁中国政局不稳和袁世凯复辟帝制之机,肆意扩大侵略,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在进一步壮大,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思想上:一方面,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启蒙思想也进一步传入中国,为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提供了条件,同时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上大搞尊孔复古,旧思想旧道德卷土重来。以上种种现象引起了一批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深刻思考:他们认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没有真正建立是因为为对封建思想文化批判不彻底,新制度难以建立在陈旧的思想文化基础上,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由此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上面的内容就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投影或多媒展示】【板书】背景: 政治 、 经济 、 思想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提炼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活动基地、指导思想。【投影或多媒展示】【板书】 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活动基地、指导思想生:阅读、提炼生1:时间是1915年9月生2: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师:为什么把青年杂志的创办作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呢?【投影或多媒体展示新青年封面和关于新青年的一段介绍】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1916年出版的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为新青年。1912年1月,陈独秀到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从上海迁到北京,但仍在上海印行。这段时间每期发行量约1000余份。采用白话文后每期杂志的发行量激增到一万五六千份,影响迅速扩大。新青年对宣传民主科学,评击以孔孟为代表的文化专制主义和旧纲常伦理,唤起中国人民的觉悟产生了巨大影响师:这段材料主要讲了哪些内容?生:主要讲了青年杂志后来改名为新青年;编辑部也从上海迁到北京;新青年的发行量激增,影响非常大。师:一个杂志的发行量激增说明了什么问题?生:杂志办得好,适合读者的胃口师:好在什么地方呢?通过材料中介绍的新青年的影响同学们能不能推测出来呢?生:新青年宣传了一些新思想师:什么新思想?结合教材所述内容回答生: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猛烈抨击以孔孟为代表的文化专制主义和旧纲常伦理,鼓吹文学革命。师:对,这些新思想、新文化深深吸引了当时的人们特别是青年人,也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唤起广大青年的觉悟起了巨大的作用。在新青年的带动下,宣传新文化的刊物象新潮、少年中国、国民等层出不穷投影或多媒体展示: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图都受到了渴求新知识、新思想的民众的欢迎。毛泽东等进步青年还成立了新民学会,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好,现在大家能不能正确回答:为什么把新青年的创办作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生:因为新青年大力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并且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师:对,正是因为这一点,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阵地,创办新青年的陈独秀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除了陈独秀还有哪些代表人物?生: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刘半农等。师:他们有什么共同思想?生:他们大多接受了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 。师:对,这些思想就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在哪?生:北京大学。师:对,但以前北大被称为“官僚养成所”,为什么现在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呢?生: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以后,锐意改革以“兼容并包”为办学宗旨,提倡“学术思想自由”,聘请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大任教,使北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 刚才这位同学提到蔡元培先生的办学宗旨是“兼容并包”,这是什么意思呀?生:不管什么思想都允许在北大传播。师:对呀,也就是说新思想、旧思想都可以在北大传播,都可以在北大“兼容”。那蔡元培到底是在提倡新思想,还是在提倡旧思想呢?生:(思考)师:请同学们想想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是什么思想?生:封建思想师:封建旧思想需要“包容”吗?生:不需要。师:那什么思想需要“包容”?生:新思想。师:所以,蔡元培实际是提倡(停顿)生:新思想 。师:由于蔡元培先生的锐意改革,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使北大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最活跃的学术重镇和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在北大畅所欲言,自由宣传自己新思想,他们重点宣传哪些重要思想呢?【投影或多媒展示】【板书】内容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和科学)师:请同学们先看一段材料【投影或多媒展示材料】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陈独秀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这段材料。生:(朗读)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陈独秀对当时的国人有什么看法?生:陈独秀认为国人不关心政治,政治党悟不高。师:对,陈独秀认为中国人没有党悟是“造成今日危殆之势”的根本原因,想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必须从改造国民性、提高政治党悟入手,那怎样改造国民性、提高国人的政治觉悟呢?生:改造国人的思想。师:不简单,你们和陈独秀想得一样,陈独秀就是主张首先在思想上启蒙,把人民从专制及其意识形态下解放出来。为此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后来又正式提出民主科学思想,借用这两个词的英文发音,陈独秀形象地称之为“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与科学也成为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那么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科学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寻找答案。生1:新文化人士宣传的民主思想,涵盖范围较广 ,不仅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生2:当时提倡的科学主要是指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反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同时还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师:新文化人士大力宣传的民主思想有什么作用呢?生:进一步提高人民的民主政治意识和觉悟,提高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的勇气和决心。师:那宣传科学有什么作用呢?请看两段材料【投影或多媒体展示】材料一: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材料二:科学这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陈独秀敬告青年师: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生:科学思想的宣传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师:材料二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涵义?生:科学与人权(民主)同等重要。师:对,那科学思想的宣传具体来讲,有什么作用呢?生:使他们更加理性思想问题,利于破除封建迷信。师:好,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科学的大力宣传有利于打击民国初年社会上仍大量存在的迷信现象,使当时的人们更加理性地去思考问题,避免了盲从和武断,有利于科学意识、民主意识的提高,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同时大量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理论被引进到中国,也促进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科学影响的扩大,科学知识也逐渐得到普及,人们对科学的重要性已不再怀疑,崇尚科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以上我们学习的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复习一下。【投影或多媒体展示】新文化运动(前期) 政治: 兴起背景 经济: 思想: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指导思想: 思想阵地: 活动基地: 核心内容: 学生回答第2课时【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开始共同学习新文化运动,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时间、标志、代表人物、指导思想、思想阵地、活动基地、核心内容等问题,同学们还记得陈独秀等人宣传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民主与科学)的目的是什么?生:提高人民政治觉悟,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师:好,那大家想一想,宣传新思想必须让普通民众看得懂,对语言有什么要求?生:用大众化、平民化的语言。师:中国传统用什么语言?生:文言文。师:文言文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难懂吗?生:难。师:对,所以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又把矛头指向了作为旧文化的“载道工具”的文学及其文体一文言文,掀起了一场文学革命。【投影或多媒体展示】2、文学革命(板书)师:最先倡导文学革命的是胡适,他被称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先锋”,他对文学革命有什么贡献呢?请看两首小诗【投影或多媒体展示】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天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胡适相隔一层纸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太火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外躺着一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可怜屋里与屋外,相隔只有一层薄纸!师:请大家欣赏这两段小诗,然后从语言表达方面谈谈你对这两段小诗的看法。生1:语言太幼稚、太简单。生2: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意思很清楚。生3:这种语言老百姓更容易接受,更容易懂。生4:这种语言深刻地表现了现实,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有利于这两段小诗的流传。师:对,这种语言看上去很幼稚,很直白,但在当时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这正是新文化运动领袖们想要达到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大力宣传,在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文学革命由此开始。那胡适具体的主张有哪些?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概括回答生:阅读、概括生:胡适提出了“文学革命”八事,系统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师:对,请大家记住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的倡议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很快,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投影或多媒体展示文学革命论插图和一端资料,他又提出了什么主张呢? “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今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学”。生: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必须彻底改革旧文学的思想内容,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师:好,请大家比较一下,陈独秀与胡适的主张相比,有什么相同点?生:陈独秀与胡适都主张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师:对,那两人的主张有不同点吗?请大家结合课本第143页,胡适主张的“文学革命”八事与陈独秀的主张进行比较。生:陈独秀所主张的新文学,明确提出推倒封建主义的文学,建立国民的写实的文学。师:说得好,真是因为这一点,陈独秀的主张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后来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等人也积极参与文学革命,主张用白话文来宣传新思想。当然,白话文在此以前就已经出现了,经过新文化运动领袖们的大力提倡,白话文在社会上得到普遍使用,从1918年开始,新青年完全改用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到1920年、全国小学一、二年级原用的文言文教材已经一律被废除。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思考一个问题:文学革命会产生哪些影响?生:思考生1:促进新的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出现和发展。生2:促进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让更多的普通民众能够接触到、了解到新思想新文化。生3:有利于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师:(总结)文学革命在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促使白话文很快深入人心,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语言文字改革。2、促进文学的发展应用创作方面取得了实绩,出现一大批白话文的新文学作品。3、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加强了反对的文化的斗争,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师:请同学们观察、欣赏一幅漫画【投影或多媒体展示漫画靠不住的】师:这幅漫画的标题叫靠不住的,是什么靠不住呢?生:“三从四德”师:“三从四德”是什么意思呢?请看一段材料。【投影或多媒体展示】所谓“三从四德”是指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所谓“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长期套在妇女身上的精神枷锁,是妇女必须严格遵守的规范和标准,自古以来,在这种封建礼教束缚下,不知葬送了多少妇女的青春和生命。师:学生阅读后,略加解释,提问 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生1:三从四德、封建礼教是靠不住的。生2:画家强烈反对三从四德、反对封建礼教等旧的道德规范。生3:画家提倡妇女解放、提倡自由、平等。师:对,这幅画反映了画家强烈反对传统的封建礼教,也反映了封建礼教行将就木的趋势。这幅画作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鲜明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特点。【投影或多媒体展示】【板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师:什么是旧道德呢?请看一段材料。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格者,三纲之说为之也。缘此而生金科玉律之道德名词,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已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已属人之奴隶道德也。陈独秀师:请同学们结合材料,说说陈独秀认为的旧道德指的是什么?生:儒家的三纲五常学说。师:对,这就是说,儒家的“三纲五常”学说是封建旧道德的基础,想一想,在这一套道德规范下面,人民的人格会怎样?生:没有独立、没有自主的人格。师:这对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什么好处?生: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师:对,所以这套道德规范实际上是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那对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什么影响呢?生:不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不利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师:对于这套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封建旧道德,我们应持什么态度呢?生:应当抨击,应该反对。师:因此当时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树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师:好,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结合下面一段材料,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打倒孔家店”?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生:思考师:李大钊对孔子及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持什么态度?生:抨击。师:为什么?生:因为孔子是历代君主塑造的偶像,儒家学说是专制政治的灵魂。师:对,这就是说孔子是历代君主维护专制统治的精神偶像,儒家学说则是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那现在能不能回答“为什么要打倒孔家店”这个问题呢?生:因为孔子是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精神偶像,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的思想基础,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必须反对封建专制,也就必须反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偶像和思想基础。师:对,这就是“打倒孔家店”的政治动因与文化内涵。根据这一动因和内涵,同学们能不能概括出“打倒孔家店”的实质。请看一道题。【投影或多媒体展示】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实质上是针对A、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B、封建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 C、民众的偶象崇拜和愚味盲从意识 D、阻碍西学传播的反动势力分析本题学生易错选 A , 学生分析问题往往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打倒孔家店”直接针对的是孔子和孔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但本题问的是实质,由于孔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偶像和思想基础,因而“打倒孔家店”实质上针对的是封建意识开弦和思想基础。答案B师:(总结)分析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打倒孔家店”的实质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为了“打倒孔家店”,陈独秀连续发表了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吴虞更是以言辞激烈而名噪一时,而对旧礼教、旧道德攻击最为激烈的则是鲁迅,他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利用文学作品深刻地揭露了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鲁迅主要写了哪些文学作品,又是怎样揭露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黑暗的呢?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后相互交流一下,给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生:自主学习后相互交流师:经过新文化运动领袖们的大力倡导,“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影响甚远,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好,现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新文化运动包含哪些内容?生:提倡民主与科学,倡导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师:对,那应该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呢?请大家根据课本第146页和147页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综合评价新文化运动。【投影或多媒体展示】钱玄同为了反孔而主张“唯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生:阅读课本与材料,自主学习、尝试评价师:学生回答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评价问题的方法;比如评价问题必须坚持的标准;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要求等师:(总结)进步性: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它还促进了中国教育界、文学界、曲艺界的发展,使文化平民化成为思想文化界的潮流。同时,它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局限性:运动中某些领导人对祖国文化遗产不加分析地一笔抹杀,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化非常崇拜。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这种绝对化的态度,从思想方法上说就是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从实践上说脱离了实际,不能很好地解决批判与继承问题,对后来的思想文化界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小结】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新文化运动的有关内容。但实际上新文化运动包括“五四运动”前后两个阶段,我们这里谈的新文化运动是指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大家对新文化运动要有一个整体认识。课后请大家认真复习并结合历史与现实思考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例题剖析】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D、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分析】本题主要测试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的能力,其立意是要测试考生对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特点和得失的掌握情况。前期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民主与科学”口号,主要是强调培养民主、科学的思想意识,而对于现实政治中反对军阀专制、封建民主政权,恰恰没有予以重视。此外,前期新文化运动局限于少数知识分子范围中,并在东西方文化关系问题上存在全盘否定中国文化,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倾向。如果学生掌握了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这些内容和特点,就可以判断A、B、D都是错误选项。【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