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98328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教案三国、两晋、南北朝阶段特征线索和阶段特征:本单元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也称魏晋南北朝,从220年到589年。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局部统一。在此基础上西晋完成全国统一。由于士族官僚的日益腐化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及民族矛盾的激化,西晋短期而亡。取而代之的是东晋和十六国的对峙,继之是南北朝的并存。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农民对地主的封建依附关系加强,经济制度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制度。士族门阀势力膨胀;民族关系方面出现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解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1)政治:本阶段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乱世。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分裂是这一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这是东汉以来分散的封建豪强地主经济的产物。至魏晋时期,豪强地主上层又发展为士族。东晋南朝时期,士族制度获得充分发展,士族控制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并垄断了仕途,其腐朽统治是阻碍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国家统一的政治基础。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南北经济的明显差异,也使南北政治统一缺乏必要的经济条件。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内部明显的民族差异,也妨碍着国家统一。(2)经济:本阶段最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江南经济的开发,使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朝以前,中国经济重心位于黄河流域,正是由于该地区在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性,使它成为历代统治者争夺的对象。因此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战乱,这就使黄河流域原本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不断遭到破坏。特别是东汉末年,北方大规模的战乱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长安洛阳两大古都几经洗劫,黄河中下游的高度文明一再受到破坏,人民生活流离失所,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长江流域此时却获得了发展经济的一些便利条件。南方此时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西晋末年开始,大批北方农民生活迁居南方,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方的某些统治者如宋朝的刘裕也比较注意采取措施发展生产。因此南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始赶上北方,为国家实现政治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前提。(3)民族关系:本阶段出现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明显差异。由于东汉和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造成尖锐的民族矛盾,故而形成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民族大分裂的局面。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局面,成为国家统一不可或缺的条件。重点难点1魏晋南北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化魏晋南北朝各项具体的政治制度承袭秦汉而又有变化发展,成为隋唐制度的渊源。由于社会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权有所削弱,门阀士族专政更使皇权衰弱不堪,经历了一个低潮但南朝各代皇帝宠任寒人,削弱门阀北朝少数民族政权从部落制走向中央集权,又是少数民族政权汉化深入的标志。中央官制因袭东汉发展趋势,尚书台(省)的权力越来越重,中书省、门下省相继没立。西晋时。三省分立制基本确立。地方行政制度上,承袭东汉末年制度,以州、郡、县三级行政为核心,也有许多变化,如在重要州和战略要地设都督州、郡、县各级行政机构因其所在地理位置及所统民户多少分为不同等级,其长官待遇不同。这一些变化为隋唐所继承。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地位及启示(1)这一时期经济从宏观上看,在纵的方面表现为艰难曲折、波浪式的前进;横的方面,由于北方屡遭破坏,江南以及西北的发展,向着全国均衡发展的方向跨进了一步。(2)上述经济的进退,都与一定的政治环境相关,国内相对安定,经济就前进,反之亦然。(3)发展经济要同本国实际结合才能奏效。例如曹操把汉代边疆屯田经验,同曹魏统治区内人民流亡,“土业无主,皆为公田”的现实结合,实行屯田,取得成功。(4)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要靠逐步深入的改革来推动,例如北朝经济中孝文帝改革、北周武帝改革。(5)发展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要求有一定良好的政治环境与政策措施相配合外,就经济内部而言也需要许多措施的配合。如农业的发展,就与水利的兴修、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与推广密不可分。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只是破坏,更不是一团漆黑,它也有光明,也有创造和启示。3、九品中正制与士族制度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冲击了地主阶级统治,军阀混战也扰乱了原有的统治秩序,因而汉代的察举征辟制等选官制度已无法实行。曹操为扩充实力,延揽人才,惟才是举,用人不拘一格。到曹丕称帝后,为巩固统治,创立了九品中正制。据通典选举典载;“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部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品。”九品中正制,初创时,中正考评士人、家世、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主要看重门第和家世才能已无足轻重。而中正是品评官,中央有关部门依据中正对士人评定的品第,选拔官吏时授子相应的品级或等级。九品中正制是对曹操唯才是举的否定,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定程度的产物。曹丕创立九品中正制,借助世家高门以巩固曹魏政权,而世家高门借政治地位和九品中正制以发展世家大族的势力。到西晋时,已呈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士族以外的地主称为庶族。士族形成于汉魏之际,西晋时得到巩固,东晋时达到鼎盛,南朝时逐渐衰落。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使得世家高门的势力扩充和发展。西晋政权以士族作为其统治基础。士族制度与士族政治得以巩固和发展,西晋政权完全被土族垄断。到东晋时,门第成为衡量贵贱的惟一标准,士族势力膨胀。到南朝末年,南方士族衰败,腐朽性日益显露士族成员的无能。使庶族地主势力抬头。士族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在九品中正制基础上完善、发展,决定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4汉族地主在南方统治长期存在的原因 从东晋建国到南朝陈灭亡,汉族封建政权在南方一直坚持了二百七十多年。汉族封建政权在南方之所以长期存在,其原因如下:第一,由于当时民族矛盾的存在。南方政权具有华夏正统地位。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他们代表着汉族的统治。不论是否抗战,客观上起着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抵抗的组织和鼓舞作用,因而能得到南北方贵族地主和人民的广泛支持。第二,南方经济相对发展,提供了较可靠的物质基础。江南经济开发,农业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第三,南方汉族政权,代表了当时先进生产力,在一定时期内起着保卫封建经济、文化的积极作用。第四,南方封建政权得到了南北方地主的广泛支持。其政权,基本是以北方大地主为主体,南北地主的共同专政。第五,南方统治集团有一些比较有作为的人,其政治比西晋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相对清明一些。如东晋时的王导、谢安、南朝时的刘裕等人。当时虽然士族占统治地位,但这些较有见识的士族大家,也采取了一些较清明的政治、经济、军事政策。第六,南方有着长江、淮河等天然屏障对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起了一定作用。5如何认识魏晋南北朝分裂与统一的关系纵观这分裂动荡达300年其总体特征是:分裂不是辐射式,而是向心式的;不是越分越散,而是越分越合,蕴含着统一因素;统一趋势明显发展。其表现: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民族融合加快,通过民族迁徙、联合斗争、友好交往、政治改革等途径而与汉族大融合,民族隔阂和民族矛盾减弱。局部统一的实现。先是三国的局部统一,西晋后五胡十六国时,前秦统一黄河流域;继而又北魏统一,最后北周统一,连续出现了天下归二的局势;一些有识见的政治家,如曹操、渚葛亮、祖逖、孝文帝等人,都为实现统一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和活动。国家的分裂给人民带来苦难,人民渴望统一。总之,在长期的分裂中,仍孕含着统一因素。正是在民族融合加强和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下,统一因素逐渐增强从而为实现更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6魏晋南北朝时的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在民族迁徙、杂居相处、长期交往、矛盾斗争的过程中,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因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多是当时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少数民族的汉化通常是民族融合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点的吸收。从社会进程看,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另外,也是汉族吸收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其表现:(1)东汉末年以后迁居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四百年左右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至北朝末年,胡汉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2)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方面基本汉化,汉族吸收了胡服、胡食、胡乐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3)南方以及西南、西北等地,也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民族融合。(4)少数民族接受汉化,实现封建化,封建化又促进某些民族间的融合,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大特点。(5)民族融合的实现,为隋唐时期的繁荣统一准备了条件。7、从经济、政治、地理角度分析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从公元220年曹魏政权创立到263年蜀汉灭亡,三国鼎立达43年,若以280年孙吴灭亡作为这一时期结束的标志则长达61年这种鼎立局面相对大一统来说是种倒退。但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混乱,则是局部统一,是进步的,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有:经济因素:东汉以来,江东的浙东平原和益州的成都平原经济状况虽不及黄河南北,但都有很大进步。而北方战乱,人口户数不及汉代全盛时期经济趋向平衡是三国立国基础。政治因素:随着经济发展成长起来的地方大族则是其政治基础;吴、蜀二国在短期交战后,长期结盟:在三国鼎立中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虽进攻不足,但自保有余。地理因素:在依靠步兵,以骑兵为惟一机动力量的时代。地理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孙吴占据长江天险刘备进入益州”保其岩阻”,曹魏只得“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因祁山”,处处设防,暂时承认对峙局面。8、关于佛教盛行的原因佛教盛行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佛教盛行的原因:第一,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为佛教流行提供了社会土壤,人民容易接受宗教信仰,幻想摆脱痛苦。第二,佛教本身有很大的欺骗性,佛教所宜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世幸福上,很容易欺骗和麻痹广大劳动人民。第三,统治阶级的提倡。 佛教盛行的表现:信奉佛教的人多,上至皇帝、王公、贵族和大臣,下至背通百姓,都信奉佛教;佛寺遍布各地,僧尼众多;佛教寺多院在政治、经济上有很大势力。佛教的影响:同佛教有关的建筑和石窟艺术得到迅速发展佛教没有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大大加重厂人民负担;出现了反佛教的斗争,以范缜最为突出,范缜的神灭论揭穿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进行的欺骗。9、江南经济开发的认识秦朝时征服越族设三郡、徙民实边、开凿灵渠。汉武帝时注重加强内地与西南的联系。但是早期南方开发,并未改变南方的落后面貌,中国的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开始赶上北方,为隋朝大统一提供条件。10、士族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士族以外的地主称为庶族。士族形成于汉魏之际,西晋时得到巩固,东晋时达到鼎盛,南朝时逐渐衰落。东晋和南朝前期,门阀士族严格区分门第的尊卑,在高门大姓与寒门庶族之间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壁垒。士族的社会地位,不因政治地位的升降受到影响。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特权。为了维护特权,土族过分夸大土庶之间的差异,他们不屑于担任那些事务烦琐、升迁机会较少的官职,也不愿带兵打仗,更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甚至坐不同席。东晋末年以后,士族在奢侈腐化中开始走向衰落,庶族代之而起。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西晋的短期统一;东晋和南朝的统治;十六国、北朝的分裂与统一;北周武帝改革,统一黄河流域。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三国时期与东汉后期的情况比较,认识区域性统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三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通过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获得胜利,在赤壁之战中却遭到失败的历史环境及其主观、客观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区分历史上的曹操与文艺作品中的“曹操”,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分析、综合、评价能力。4指导学生阅读地图,结合相应的史实,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1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形成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而西晋又使我国从分裂鼎峙的状态复归于统一,这既符合人民的愿望,也适应了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2三国时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军事统帅和杰出的政治家,如曹操、诸葛亮、孙权等,他们的政治谋略、军事指挥艺术,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3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分裂对峙之时,一些促使国家统一的因素也在发展并逐渐成熟起来,从而清楚地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教学难点: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教学过程基本知识点复习1分裂的原因:(1)共因: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根本原因)有的朝代统治者措施适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王朝中后期统治腐朽,中央集权政治失控。社会经济不发达,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融和程度低,民族矛盾激化、尖锐。新旧制度的转型期,社会出现变乱(2)个因: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危及中央统治;东汉中后期政治腐败,中央集权失控;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豪强地主在镇压起义过程中形成割据一方的军阀。统治阶级每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导致西晋的灭亡。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汉族政权的南移、北方诸民族政权的割据混战,士族势力的形成,南北经济水平的差异等造成了东晋、南北朝的分裂。2这一时期特点:朝代更替频繁,多个政权并立,南北分裂小统一、大分裂大统一和局部统一的时间短,分裂时间长。3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1)共性:民族融合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范围扩展;边疆的开发和封建化;经济文化的交流;人文地理的改变;海外贸易的发展等。(2)个性:江南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已具备统一的经济基础。北方各族人民的大融合已经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战乱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愿望。三国、前秦、北魏、北周局部统一的出现和西晋的短暂统一,也为统一提供了条件。这一时期出现的多次改革,如曹魏的改革、前秦苻坚的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北周的改革等,都促成了统一。4正确认识分裂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 从分到合、从合到分,再从分到合,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现象,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在国家的分裂和统一的交替发展中最终走向统一的,每一次从分到合,历史都向前大大迈进,绝不是历史循环过程,历史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罗贯中只看到了历史的现象,没有提出历史发展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趋势。 分裂只是封建国家的分裂,不是中华民族分裂;分裂之实历史的支流,处于暂时的次要地位;分裂造成了严重的灾害,但分裂中也孕育了统一的因素,为统一创造条件。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复习东汉末年的历史状况。指出:在黄巾大起义的打击下,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各地军阀各霸一方,相互混战,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官渡之战后,三足鼎立的局势逐渐明朗。讲授新课:一、三国鼎立1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官渡之战以后,袁绍一蹶不振,曹操不断出击,基本统一北方。2刘备势力的发展壮大刘备投奔刘表后,扩充军队,延揽英才,特别是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势力大增。3孙权势力的巩固与扩展孙权据有江东,在北方战乱四起之时,努力经营东南,拓展地盘。4赤壁之战 孙刘联合共抗曹操的局面形成: A刘备力量虽有发展但难以单独抗击曹操,按照隆中对决策,决定联孙抗曹。 B孙权深恐曹操吞并江东,愿与刘备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是促成“天下三分”的决定性战役,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曹操失败的原因:A曹军“不习水战”;B疾疫困扰;C骄傲轻敌,战术失当;D曹军的后方很不稳定;E孙刘联合抗曹。5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致力于巩固他在北方的统治,发展经济,进军西北;孙权占据岭南,在东南扩展统治范围,实力不断加强;刘备出兵入蜀,占据益州,控制了西南一些地区。220年以后,曹魏、蜀汉、孙吴先后称帝立国,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确立。曹丕建魏 (220)赤壁之战后,曹操南进受挫,把经营的重点放在了北方。211年,进军关中,驱逐韩遂、马超。三年以后平定陇右,215年进军汉中,击败张鲁。到220年曹操病死时,已占领东汉十三州中的九州之地。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废汉自立,改国号为魏,建都洛阳,史称曹魏。刘备建蜀 (221)刘备在赤壁之战后据有荆州江南四郡,又向孙权借了南郡,作为自己的根据地。214年,益州刘焉病死。刘备派关羽镇守荆州,亲自率师进入益州,战领四川盆地。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又命关羽进攻襄阳,掳于禁,斩庞德,威震许都。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孙权建吴 (229)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巩固江东,并把势力扩展到岭南地区。219年,派吕蒙袭杀关羽,夺取荆州。221年称吴王。222年,派陆逊迎击为给关羽报仇而率倾国之师东征的刘备,在“猇亭之战”中火烧连营,彻底击败了刘备的进攻。229年,孙权正式称帝,以建业为都,国号吴,史称孙吴。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6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发展,中央集权统治瓦解的政治割据形势和区域性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 政治上:三国各自得到豪强地主的支持,有雄厚的阶级基础。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高度发展,各地区间没有经济依赖性(主要原因) 军事上:吴、蜀虽小,但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割据 外交上:吴、蜀长期联合,于魏形成均衡态势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区域性统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二、西晋的短期统一 1西晋统一南北 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南北。2“永嘉之乱”(永嘉:307313,晋怀帝年号)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继承者惠帝昏庸无能,动乱迭起。 311年,匈奴贵族与羯族等联军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3西晋的灭亡316年,匈奴贵族攻破长安,俘虏晋愍帝,西晋灭亡。西晋速亡的原因 A以晋武帝为代表的士族官僚奢侈腐化,政治日趋败坏。B分封宗室导致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爆发。C流民起义和少数民族人民的反晋斗争。三、东晋和南朝的统治1东晋的偏安与灭亡 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城,在相对安宁的江南建立晋朝,史称东晋。 东晋建立之初,力图平衡南迁士族与南方士族的势力,安置南迁士族和农民,发展经济,不求进取中原,但求安宁; 东晋后期,士族地主仗恃权势,占有大量土地与劳动力,使阶级矛盾随之激化。 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东晋统治名存实亡。420年,刘裕夺取政权,东晋王朝结束。2南朝的兴替(420589年)简况:宋齐梁陈 先后统治南方,都建康(今南京),史称南朝。刘裕 萧道成 萧衍 陈霸先疆域最大 最弱小 宋前期30年,政治上采取有力措施打击士族,经济上实行劝课农桑,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国力强盛。 陈朝是南朝中最弱小的朝代,陈后主荒淫无道,589年,陈被隋所灭。四、十六国、北朝的分裂与统一1十六国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我国的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出现过十几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所谓十六国即指一成,一夏,二赵(前赵、后赵),三秦(前秦、后秦、西秦),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五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2北朝(439581年)我国北方先后出现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5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3北魏统一北方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它东征西讨连年攻战,统一了黄河流域并向南推进。4北周武帝改革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除掉干政的权臣,政由己出。经济上,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大族;强制三百多万僧尼还俗从事农业生产。军事上,扩大兵源,实行兵农合一。改革后的北周,空前富强。577年,北周灭北齐,黄河流域重新统一。北周武帝死后,朝政日乱,大权落入外戚杨坚之手。补充材料1西晋的门阀政治西晋王朝是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西晋政权建立后,给这些世家大族许多特权,从而形成“门阀政治”。所谓“门阀”就是拥有特权、世代担任职闲望重的清要之官,广占田产的世家大族。门阀政治就是以门阀为核心的政治格局。门阀政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东汉时期随着田庄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世家大族。魏晋之际,实行“九品中正制”,“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居中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形成“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由于“九品中正制”具有保护当朝王公贵族利益的特性,故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巩固,成为统治者依靠的主要支柱。为了保证他的的世袭特权,门阀士族与庶族之间保持着一条严格的界线:不与庶族同婚,甚至不与庶族同乘共坐。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多消极因素。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出现了“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的怪现象,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如西晋的武职除骠骑、车骑等大将军外,还有四征(东西南北)、四镇、四安、四平将军及众多的杂号将军。再者,极大地助长了奢侈的风气。石崇与王恺斗富的事就是这时发生的。太傅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2八王之乱占田制和课田制是有利于门阀政治的,但门阀政治的发展却给西晋王朝带来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特别是西晋分封的宗室诸王,与中央的矛盾尖锐,最终发生了“八王之乱”。290年,晋武帝死,其子惠帝是个白痴,不能控制朝纲,皇后贾南风荒淫无耻,垄断朝政,挑起一系列政变,史称“贾后之乱”。291年,贾后密诏楚王玮入京,杀死当政大臣杨骏及刚刚辅政的汝南王亮。又以“矫诏擅杀”为 名,杀掉了楚王玮。这件事引起了朝臣的不满,296年,贾后诏赵王伦入京稳定政局。赵王伦设计使贾后杀死太子,又以为太子报仇为名杀贾后及其党羽,然后废惠帝,自称皇帝。齐王冏、成都王颖、河间王颙起兵讨伐赵王,双方大战六十余日,死伤十万余人,赵王被杀,惠帝复位,但诸王又相互厮杀,内战越来越大,长沙王乂和东海王越也被卷入。306年,东海王入朝专政,毒死惠帝,另立怀帝,杀死仅存的河间王和成都王,八王之乱才宣告结束。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造成了深重的灾难。3永嘉之乱西晋末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羌、巴等族相继起义,其中巴人李特李雄父子起义声势较大。304年克成都,建立成汉。304年,匈奴人刘渊打着尊汉的旗号,建立汉国。308年称帝于平阳(临汾)。310年,刘渊病死,其子刘聪继位,311年,派石勒消灭晋军主力十万,又派刘曜攻克洛阳,俘杀晋怀帝以下三分余人。怀帝之侄在长安称帝,是为愍帝。316年,刘曜围长安,愍帝出降,西晋灭亡。历史上将这件事称作“永嘉之乱”。4祖逖北伐(313-321)这次北伐实际上在东晋建立之前就开始了。313年,祖逖上书司马睿建议北伐,司马睿以左丞相的名义,任命他为豫州剌史,率军北伐。祖逖“中流击楫”,在淮阳组建2000余人的军队,大败石虎石勒之兵,收复黄河以南地区。东晋建立之后,晋元帝怕祖逖功高难制,派戴渊都督北方六州诸军事,从而使北伐受阻。321年,祖逖病死军中,石勒乘机占领河南。5淝水之战在东晋与十六国的对抗时期,东晋多次北伐,企图统一全国。北方的某些王朝也有统一天下的意图。前秦就是其中之一。前秦在苻坚当政时,统一北方,又采取了一系列治国措施,使秦国国力大增,遂有南征之意。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8月,前秦苻坚发兵87万,号称百万大军,分路向东晋大举进攻。他曾自豪地说:“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有一举灭晋之势。东晋执政谢安以其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指挥由其子谢琰和将军刘牢之率领的8万北府兵迎战。北府兵是东晋谢玄组建的精锐部队。孝武帝时,谢玄在徐、兖二州招募流亡的北方子弟八万余人,由刘牢之、何谦等将领训练,组成晋军主力,故号称“北府兵”。北府兵人数虽然不多,但在淝水之战中是与前秦对抗的主要力量。383年十月,秦军前锋都督苻融率25万兵马渡过淮水,攻占寿春,又派将军梁成率军5万,渡过淮水的支流淝水,逼洛涧以西屯驻,切断了淮水交通,不仅使援助寿春的晋将胡彬及其所率5000人不得东撤,而且也加强了寿春秦军的东西防务。苻坚得知胡彬被困的消息后,遂亲率轻骑8000,昼夜兼行,赶往寿春,并派人去晋营说降。谢石乘秦军尚未集结完毕,麾军渡过洛涧,将秦军驱于淝水之西,与秦军隔水对峙。接着,谢石又派人向苻融说:如秦军肯向后稍退,让晋军渡过淝水,再行决战。苻坚以为趁晋军半渡而击,必胜无疑,遂麾军稍退。这时,东晋降将、原襄阳太守朱序在阵后大喊:“秦军败了!”于是秦军大乱,不可遏止,苻融企图整顿阵势,被退军踏杀。谢石乘机发动攻势。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秦军死伤惨重,大败而归。 前秦投入淝水之战的兵力虽多,但兵力分散,真正到达前线的并不很多,加之前秦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并在不断发展。而东晋在大敌压境之际,君臣上下,精诚团结,民众支持,将士用命。特别是北府兵大都由北方侨人组成,有较强的战斗力。故双方的实力并没有太大的关距。前秦在这场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骄傲轻敌,临阵退兵,指挥失误。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五胡”内迁的时间、分布的地区及其处境;匈奴贵族灭西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出现;南方及西南、西北等地的民族融合。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少数民族民族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析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与表达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1魏孝文帝的改革在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他推动了鲜卑等北方民族学习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加速发展。从而进一步认识到,魏孝文帝是古代少数民族的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民族融合高潮的出现使中华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难点:民族大融合出现的原因和特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割据,给我国人口的移动带来什么影响?2“永嘉之乱”出现的原因和影响?讲授新课一、少数民族的内迁1少数民族内迁的时间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2内迁少数民族的分布及处境 分布:他们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南部的广大地区。 处境:遭受西晋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与压迫,要纳税、当兵,甚至被掠卖为奴婢,有的沦为流民。3内迁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混战 西晋灭亡前后,各少数民族统治者,纷纷建立政权,混战不休。给经济文化带来严重破坏。 淝水之战,前秦失败,北方再度陷于分裂割据,南方不思进取,错过收复北方的大好时机。 彼此混战中,各族贵族割据势力削弱,原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差异缩小,有利于民族融合。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加速发展,西晋与十六国时期那样剧烈的民族矛盾已渐渐随着民族融合而消除;北魏强大与统一北方是孝文帝改革的基础。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革不息,土地大量抛荒,这使均田制的推行既有必要又具可能;(均田制的前提)鲜卑族原是游牧民族,文化较低,社会发展落后,进入文明程度较高的中原地区以后,他们接受先进文化也是历史的必然。2改革的主要内容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杜绝官吏贪赃枉法。颁布均田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以保证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迁都洛阳。为加强对中原的控制,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推行汉化措施。A迁都洛阳以后,魏孝文帝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要求鲜卑人学说汉话;B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C禁穿夹领小袖的胡服,仿南朝服装制定官吏、妇女冠服;D提倡与汉族通婚等。3改革的历史作用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使政局稳定,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北方农业生产有了恢复与发展;以法律形式肯定了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魏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推进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北魏孝文帝看清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冲破保守势力、习惯势力的阻挠,放弃本民族的旧俗,接受先进文化,大力推行改革,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者。三、民族大融合的出现1北方民族大融合东汉末年以后迁居中原的“五胡”等北方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至北朝末年,胡汉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少数民族接受汉化,实质上是促进他们封建化,封建化又有利于民族间的融合。民族融合的实现,为隋唐时期的统一繁荣准备了条件。2南北及西南、西北的民族融合 蜀国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加速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吴国征服、招降和笼络越族,越族同汉族一起,共同开发江南,促进了民族融合。 由于北方战乱,大批中原人口南迁,也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典型问题为什么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必然会逐渐汉化? (1)落后民族在军事上征服先进民族,政治上统治先进民族不等于文化上比先进民族先进。在文化上,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反过来征服,而且是采用被征服的先进民族的那套政治制度来统治国家。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和人口数量上都居于领先地位,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学习先进文化。 (2)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落后民族在先进经济地区建立政权,进行统治,终归要适应比较发展的经济基础,从而引起本身的改造,为被统治阶级所同化。少数民族的汉化,从根本上说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过程,汉化就其本质来讲就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3)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社会进步,生活幸福,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只有汉化,才能得人心,才能统治下去。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江南农业开发及其影响;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北方农业与畜牧业的状况;新农具的创制与新技术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边疆地区的开发。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丝织业的发展;冶炼技术的进步;南方的青瓷与北方制瓷业;造纸技术的改进;造纸中心;商业的发展。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特点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归纳综合能力。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有关习题中所摘引的文字资料,进一步培养与提高学生阅读和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分裂时期,尽管长期战乱,但社会物质生产仍在发展,从而进一步明确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一切历史发展的基本条件。2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新工具、新技术的出现,都反映出中国人的勤劳、勇敢和智慧。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提高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江南农业的开发。教学难点:游牧民族进入黄河流域对北方社会经济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教学过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1江南经济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秦汉时期,南方经济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持续时间长,南方相对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享有特权,佛教盛行,地主庄园经济、寺院庄园经济膨胀。庄园经济恶性膨胀,大量隐匿农户,封建国家与地主、寺院争夺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非常剧烈。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民族大融合的加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合为一体,隋唐的统一和繁盛提供了条件。二、江南农业的开发1江南农业的开发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那时,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三吴地区最发达,此外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2江南农业开发的影响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3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北方大量人口南迁。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三、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1北方农牧业的基本状况中原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扩展,两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北方农业虽屡遭破坏,但总体上还是在恢复和发展。2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的主要表现研制了新农具,推广了新技术;A曹魏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农业灌溉。B水碓、水磨、水碾广泛用于谷物加工。C西北嘉峪关都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D深耕细作、积粪肥田,后来还传播到南方。兴修了水利。A曹魏兴复了许多渠堰堤塘。B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开发了边疆地区。十六国北朝时,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的开发,都取得可喜成就。四、手工业的发展1手工业发展的概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手工业,门类与秦汉基本一致;手工业品种更丰富,产量增加,技术有所进步。2纺织业(以丝织为主)的发展曹魏在纺织业中心襄邑、洛阳等地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八辈之蚕,指一年内八次出茧),缫丝质量很高。蜀汉所产蜀锦,遐迩闻名,行销吴、魏。3冶炼技术的进步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魏晋南北朝时期,百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开始利用石油、天然气。4制瓷业的进步当时南方盛产青瓷。器皿形制美观。北方创制出白瓷,也有黑瓷。白瓷的产生,为我国制瓷手工业开辟了广阔前景。5造纸业的进步纸产量大增,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北方的洛阳、长安,南方的建业、扬州等都是有名的造纸中心。五、商业的发展1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破坏。 表现:商业一度萎缩,商品经济发展缓慢。2北朝和南方的商品经济发展 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A北魏时,洛阳城内市场很多,商品种类繁多。B一些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或远走异域,使得南北互市、中外贸易不绝。 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A长江流域的商业相对繁荣。荆州、扬州、益州的一些城镇,商贸活动较为兴盛。B刘宋时商人入巴蜀贸易,有的携带数百万价值的货物。C刺史限制交易量,引起商人不满,发生骚乱。D建康城内建有四市,市内店铺林立;E秦淮河两岸形成网络式商业区,商旅云集,交易兴盛。3海外贸易我国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中亚、西亚、南亚及地中海沿岸诸国,都有商业往来。番禺是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官府的商税收入相当可观。六、社会生活的变化1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交往频繁,人们的衣食住行、习俗风尚也相互影响,反映出胡汉交融的色彩。2饮食:南方的主食是稻米,兼食粟和麦。北方盛行面食,以种类繁多的饼为主。磨的改进,促使面食品种更加丰富。三国时,蜀汉发明了馒头,北魏人已会炸油饼,胡饼早已成为内地人们的喜食之物。三国以后,饮茶之风开始盛行。3服饰南方士大夫盛行宽衣博带,北方盛行胡服。南方流行穿屐和芒屩,北方多兴穿靴。部门地区情况农业江南区域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表现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较多,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特点三吴地区最为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地区是重要的产粮区。意义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的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原因江南地区的气候、日照、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宜于发展农业生产,而这一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加快了经济的发展;统治者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南方比北方相对安定。北方特点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有所扩展,环境破坏有所缓解,总体上还是在恢复和发展。表现新农具、新技术、兴修水利、开发边疆手工业南方纺织三国吴国的养蚕(八辈之蚕);蜀汉的蜀锦制瓷盛产青瓷,后期技术传入北方。造纸技术提高,建业、扬州市有名的造纸中心北方纺织曹魏在襄邑、洛阳设有专门的制造机构冶铁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百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7又发明了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刚法。制瓷创制出白瓷,为我国的瓷业开辟出广阔前景。造纸洛阳、长安是造纸中心。商业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活跃北方在战乱中城市遭破坏,商业一度萎缩,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社会生活南方饮食主食稻米,兼食粟和麦;蜀汉发明了馒头;饮茶之风盛行服饰士大夫盛行宽衣缚带,流行穿木履北方饮食盛行面食,以饼为主,会炸油条服饰盛行胡服,多穿靴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刘徽提出圆周率;祖冲之的突出贡献;贾思勰及齐民要术;裴秀绘制地图;郦道元与水经注。道教的发展。佛教的盛行及其对社会的严重危害;范缜和神灭论;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灭拂。建安文学及其代表作品;陶渊明与田园诗;南北朝民歌。书法艺术的发展与王羲之等书法家;绘画艺术与顾恺之等画家;石窟艺术及其杰出代表。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本节的教育与教学,培养、提高学生对文化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关系的理解能力。2通过本节的教学,培养与提高学生紧扣时代特征,抓住历史现象的关键,对复杂的历史现象进行概括的综合能力。3引导学生结合文学作品的创作环境,赏析这些诗歌及其他艺术作品,提高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与文化素质。三、思想教育目标1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许多科学家,他们的成就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思想、文学、艺术,既继承与发展了前代成就,又借鉴、吸纳了异域文化的成果,为世界文化和后世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祖冲之与圆周率数值的计算;贾思勰与齐民要术;建安文学;陶渊明及其田园诗;王羲之的书法;石窟艺术宝库。教学难点:反佛与灭佛;建安文学。教学过程一、科学技术的进步1数学:刘徽:魏晋时的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祖冲之A精确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近一千年。B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等书,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门类时代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备注数学魏晋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精确的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著有缀术等书,对数学的发展有杰出贡献。圆周率比外国早近1000年;对数学发展有杰出贡献农学北朝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地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地利用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地农书。地理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还提出绘制地图地原则。是中国古代杰出地地图学家。北魏郦道元著有水经注,通过为古书水经作注,以水经为纲,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地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C运用岁差原理,测出一回归年的时间,与现代科学测定的数字只差50秒。D还以十万分之一的误差计算出了“交点月”的数字。E他发明的“千里船”,据说能日行百里。2农学:北朝贾思勰,潜心研究农学,著述了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旱最完整的农书。3地理学:裴秀A西晋裴秀,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B他绘制出禹贡地域图,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郦道元A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B水经注文笔雄拔俊秀,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学的优秀作品。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门类时代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备注道教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宣传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成为地主阶级的宗教萧梁陶弘景吸取佛教的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佛教魏晋南北朝法显梁武帝佛国记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交通和历史的重要资料梁武帝时大力宣传,使佛教迅速传播,又很大的势力。佛教文化传入,对我国的文化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其盛行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反佛南朝齐梁之际范缜神灭论,反对佛教神不灭的观点,提出行存神存、体亡神灭的观点。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重大发展。1道教的改造与发展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葛洪是一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也是一位医学家。他写的抱朴子涉及许多化学知识,在我国古代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萧梁时,道教经典增多,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2佛教的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教义为穷苦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也适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因而迅速传播。当时出现许多名僧,如法显等。法显的佛国记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伴随佛教而来的西域、印度文化,在语言、艺术、天文、医学等许多方面,对我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3佛教盛行的危害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压迫,安于现状;统治者广修寺塔,施舍钱财,浪费了人民的大量血汗;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人手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4反佛与灭佛范缜在神灭论一文中,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也就消失。神灭论的反佛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重大发展。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从加强统治出发,曾先后两次灭佛。北周武帝利用灭佛增加劳动人手和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但焚烧佛经、捣毁佛像,也使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三、承上启下的文学1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特点: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大变动,丰富了文学的内涵。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诗歌完成了古诗从四言、五言、骚体到七言诗的过渡,涌现了一批杰出诗人。2建安文学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诗人,以所见所闻及亲身经历,写出的诗赋,史称“建安文学”。“建安文学”的代表作有曹操的篙里行、王粲的七哀诗和蔡文姬的悲愤诗等。3陶渊明与田园诗东晋诗人陶渊明向往农村生活,一生中写下许多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的田园诗。他的归园田居桃花源诗尤为著名。4山水诗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开始兴盛。谢灵运的登池上楼,是山水文学的代表作。与谢灵运同时代的鲍照的代表作有拟行路难等,对后世影响较大。5南北朝民歌南北朝时期,一种新的乐府诗即民歌大为盛行。南方民歌的代表作有采桑度等;北方民歌最有名的是敕勒歌木兰辞等。四、大放光彩的艺术1书法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著名学者蔡邕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曹魏的钟繇,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这是汉字书法的一种进步。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世称“书圣”,代表作有兰亭序黄庭经等。其子王献之书法造诣也极高,与王羲之合称“二王”。东晋女书法家卫铄,世称卫夫人,她师从钟繇,得其真传。王羲之曾随卫夫人学习书法。王羲之之妻郗璿,也是一位书法家。因北魏碑志艺术最有代表性,人们习称这种书体“魏碑”。“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艺术的精品2绘画艺术成就魏晋南北朝的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三国时的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东晋顾恺之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3石窟艺术宝库魏晋以后,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寺遍布南北各地。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等,后来成为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4音乐与舞蹈艺术直接从西域引进了龟兹乐疏勒乐康国乐,异域传来的天竺乐、扶南乐、高丽乐等,也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