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10 轮椅上的霍金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188000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10 轮椅上的霍金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10 轮椅上的霍金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10 轮椅上的霍金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10 轮椅上的霍金教案 苏教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用词语造句。 会搜集、整理资料。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的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重点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的脉络。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的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轮椅上的霍金他在轮椅上坐了40年,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正常活动,演讲和答问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实现。 先以“他”出现,引起读者兴趣。这样的开头有怎样的作用?然而,他撰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 这句话点明“他”的成就。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段导读:介绍主人公的身体状况和研究成果。他就是人称“宇宙之王”的史蒂芬霍金。 这句起总起作用。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讲撰写时间简史的史蒂芬霍金被称为“宇宙之王”。 正当年轻有为时,霍金遭遇了病魔袭击,导致终生残疾。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这句在整个自然段中起什么作用?1963年,21岁的霍金在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不幸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 霍金不仅身体失去了自由,而且失去了说话的功能。命运对他真是冷酷无情。这句告诉我们什么?1985年,霍金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又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功能。祸不单行,霍金又遇到了怎样的打击? 重点句解析:具体描述了霍金身体变形的程度,从中可以看出“卢伽雷氏症”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疾病,它不仅难以治愈,而且留下的后遗症也相当严重。40年过去了,疾病已使他的身体严重变形。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只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已经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龇牙咧嘴”的样子。这里的细节描写描述了什么?现在,这已经成了他的标志性形象。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的机器。读活页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平摊在一张大办公桌上, 身体变形使霍金的学习、工作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但他并没有屈服,而是凭着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对科学进行着永不停息的探索。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疾病给霍金带来了怎样的困难?他又是怎样对待的?段导读: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但他并没有畏缩,仍然顽强地工作和学习。 霍金用自己的顽强战胜了病魔,创造了惊人的奇迹,而且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令人敬佩。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但他一直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正是在这种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 重点句解析:用排比句式层层深入,突出了霍金研究的问题由“小”到“大”,由“近”到“远”,说明霍金的思维很广阔。面对医生的“死刑判决”,霍金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虽然他的身体没有离开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排比句的运用有怎样的好处?说明了什么? 霍金不仅想象力丰富,而且进行了论证和计算,说明他不是空想、瞎想。霍金思考的内容和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计算着。霍金是怎样进行思考的?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吗?他思考着宇宙从什么时候开始,时间有没有尽头。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他还建立了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从这一句我们读懂了什么? 霍金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因而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并成为“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他被选为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成为只有像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j)身的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霍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获得了常人难以拥有的荣誉的?段导读:霍金与残酷的命运作斗争,取得了科学上的巨大成就,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难句解析:霍金身残志坚,获得了巨大成功。但霍金对此漠然视之,一个“宁愿”表达了他选择了一个人静静思考,关注他的研究课题。霍比起整天被人众星捧月般的顶礼膜拜,他宁愿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宇宙的命运。这句反映了霍金怎样的高尚品质?他的办公室门口通常会挂上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保持安静,主人正在睡觉。” 金这种不崇尚虚荣,追求真谛的精神,正是一个科学家崇高品质的体现,令人钦佩。段导读:霍金喜欢静静地思考宇宙的命运,不愿被人打扰。这句独立成段,起到了强调的作用。那多半不是真的,霍金只是不愿被外人打扰。此时他一定坐在这间有着高高天花板的舒适小屋里,会安静地在电脑前工作上好几个小时。 霍金不是真的在休息,这句话揭示了霍金不愿被人打扰的真实用意,表达了他对科学和家人的热爱。周围两三盆植物当中摆放的是他三个孩子的照片。霍金真的是在休息吗?这反映了什么?每天下午4点,他会在护士的帮助下与研究生们交谈。他们喝着午茶,交流着对宇宙的看法。 介绍了霍金的工作习惯。这句介绍了什么?如果有学生对他的理论提出质疑,他立即会给一个咧嘴笑容。 写霍金除了高兴,还兼有鼓励之意,像这样的导师何等难得!这儿的“咧嘴笑容”有怎样的含义?段导读:霍金忘我地工作。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具体叙述瘫痪40年的霍金在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进行科学探索的事迹。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段导读:这一段承上启下,总结了霍金的魅力所在,突出了他生活强者的形象,同时引出下文的记叙。 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抢先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当时已在轮椅上生活了30多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段导读:一位年轻的女记者向霍金提问。这个问题显然有些唐突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静默。段导读:听众听到这个问题的反应。 表明“问题”对霍金并未造成刺激,霍金并未反感,并安然自在,这也说明霍金有良好的心态。说明霍金每打一个字都相当困难。醒目:(文字、图画等)形象明显,容易看清。感恩: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霍金的脸上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微笑”表明了什么?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ku)击键盘。你从“艰难”一词中读出了什么?于是,随着合成器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段导读:霍金精彩的回答,鼓舞人心。心灵震颤之余,掌声雷动。 这是听众发自内心的热烈响应。“掌声雷动”反映了什么?人们纷纷涌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段导读:人们的热烈响应,表达了对这位科学家的敬意。第三部分(第812自然段):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动了大众。1.学习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霍金的图片和有关他的文字资料。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导语:大家可能听说过张海迪这个名字,张海迪从上小学起就患了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长年坐在轮椅上,但是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疾病和重重困难,自学了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掌握了好几门外语,翻译、创作了不少感人的作品,成为我国当代青年的楷模。古今中外有许多这样身残志坚、勇于向困难挑战、创造奇迹的人。今天,我们学习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板书课文题目),文中所介绍的人物霍金,其事迹和精神将会使你更加惊叹。2.交流霍金的资料。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课文,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弄懂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三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出示:霍(hu)金撰(zhun)写萎(wi)缩伽(ji)瘫痪(tn hun)禁锢(g)剥(b)夺龇(z)牙咧嘴依赖(li)跻(j)身质(zh)疑顶礼膜(m)拜魅(mi)力悲悯(mn)景(jng)仰恬(tin)静簇(c)拥由衷(zhng)震颤(chn)2.交流不理解的问题。四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霍金的哪些事?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讲撰写时间简史的史蒂芬霍金被称为“宇宙之王”。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具体叙述瘫痪40年的霍金在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进行科学求索的事迹。第三部分(第812自然段):讲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五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本课讲述的是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为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轮椅上的霍金“宇宙之王”瘫痪40年受到病魔的折磨顽强进行科学探索1.命运让霍金失去了什么?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文字表述抽象、概括。学生通过文本的语言得到的也是冷冰冰的抽象结论:双腿瘫痪、说话功能被剥夺、身体彻底变形。这些文字背后所包含的丰富的震撼人心的内容被省去了。学生难以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很难体会出“残酷”的内涵,也就不能较好地体会霍金作为生活强者的一面。因此应采用填补文本空白的方式,抓住空白,提供句式及画面,让学生展开想象:命运让霍金全身瘫痪,他不能怎样?让他失去说话的功能,他不能怎样?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表述的同时,他们的心灵也受到深深地震撼。2.抓住“非凡的科学家”,引入文章,整体感知。霍金不仅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还是一位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而这两方面的内容是揉在一起介绍的。因此,应抓住课后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霍金是一个非凡的科学家”组织教学,从整体入手,对霍金有一个全面的、立体的认识,而这样的教学也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比一比,再组词。2.照样子,写出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例:龇牙咧嘴张牙舞爪眉开眼笑笑容满面3.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残酷(残忍)折服(屈服)禁锢(约束)舒适(舒服)4.仿照例句,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补充。例:这山可真高。这山可真高,快把青天刺破了。(1)这地方可真吵。这地方可真吵,快把耳朵震聋了。(2)小明长得好矮。小明长得好矮,好像还没有桌子高。5.修改病句。(1)万里长城、赵州桥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它是隋朝时建造的。赵州桥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它是隋朝时建造的。(2)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他的一双手几乎冻僵了。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的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课文重点语句的课件。一复习导入1.检查学生读词语。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讲述的是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为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二比较阅读,品味语言1.细读第三自然段,为什么说“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霍金21岁,正是年轻有为的时候,病魔向他袭来,使他丧失了身体的自由,40多岁时又失去了说话的能力。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疾病啊!文章这样详细地描写疾病的情况,就是要让学生感悟霍金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科学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 2.出示材料,比较阅读。出示配读材料: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但是他的思想却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出示课文:虽然他的身体没有离开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计算着。他思考着宇宙从什么时候开始,时间有没有尽头。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他还建立了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3.交流感受。同样是介绍霍金的科学研究及成绩,课文以丰富的想象,再现了霍金进行科学探索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三感受魅力,体会中心1.自读课文,除了霍金的勇敢顽强,课文还介绍了霍金的哪些故事?尝试给故事拟小标题,并讲出理由。参考标题:(1)不愿被外人打扰。(第7自然段)(2)一颗感恩的心。(第11自然段)2.交流感受,品味这两则故事表现了霍金怎样的品质。(1)“不愿被外人打扰”主要讲述了霍金不愿意被人顶礼膜拜,体现了霍金不贪图虚名、脚踏实地的品质。(2)“一颗感恩的心”主要讲述了霍金回答记者关于命运的提问的故事。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是为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感到高兴,体现了霍金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的精神。3.小结:霍金的这种不断求索及勇敢顽强地与病魔抗争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四编写故事,拓展应用利用网络和图书,搜集某一位科学家或名人的资料,选取合适的材料,集中介绍人物的某一方面,要求拟出合适的小标题,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轮椅上的霍金不屈不挠、脚踏实地、正视命运、乐观向上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1.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霍金所受到的残酷伤害,使学生感受到命运对霍金的不公。女记者内心对霍金不无悲悯,霍金听到这个问题,他的反应却是露出恬静的微笑,表现出霍金对生活、对命运的豁达与乐观。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的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1.填空。(1)史蒂芬霍金被誉为“宇宙之王”,主要的科学著作有时间简史。 (2)生活中像霍金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许多,比如张海迪。 2.选词填空。尊严尊重尊敬尊称(1)隔壁住着一位和善的老人,因为他以前在中学教书,邻居们都(尊称)他为李老师。(2)我爷爷虽然文化不高,但是生活经验丰富,没有私心,肯帮助人,所以得到了大伙儿的(尊重),村里人有了什么事都愿意来找他商量。(3)为了人民的利益和法律的(尊严),我们必须查办这些贪污分子。(4)(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贝多芬练琴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住着一位客人。他正躺在椅子上闭目欣赏楼上优美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在震撼大地。“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去,这时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哪!来人哪!”“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服务员看看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先生。”“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怒气立刻消了一大半。“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旅客轻轻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旅客正在纳闷儿,突然,他看见满头大汗的贝多芬将手指往盆里浸一下,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发烫了,需要随时用水冷却一下。因为过于匆忙,水溅了一地,并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感叹道:“真是勤奋哪,怪不得他会成为伟大的音乐家!”(1)从短文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低沉)(高亢)(2)给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用“”画出描写琴声的句子。(4)用“”画出能解答旅客提出的“怎么往地板上倒水”的句子。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作时注意了细节描写。1.霍金名言宇宙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活着就有希望。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绝不能让心灵也有残疾。2.霍金轶事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才,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渐生兴趣,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霍金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起来有些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查尔斯王子的脚指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