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导学案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75253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导学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导学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导学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导学案设计学习目标定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主客观条件。2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措施;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建立。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学生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及作用,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1通过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2通过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此后人类历史进入到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3通过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当时的国情,对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起了重要作用。学案梳理(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1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由于其帝国主义带有明显的军事封建色彩,对的依赖性很大,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特别突出,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2)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俄国无产阶级的较强。有成熟的政党的领导。有革命的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3)导火线:使俄国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战争的失利和经济危机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思考感悟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第一,垄断组织在俄国经济中已起决定作用。俄国的社会化生产程度进一步提高,已经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第二,相对落后的俄国集中了各种矛盾。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存在,决定了以沙皇为代表的封建残余势力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沙皇的大俄罗斯主义激起了民族矛盾。沙俄以军事手段推行对外扩张,引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同沙俄的矛盾。沙俄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也矛盾重重。各种矛盾的集结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因而旧政权易于被摧毁。第三,无产阶级及其革命政党的成熟。俄国无产阶级集中程度高,身受资本主义和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因而组织程度高、战斗性强。布尔什维主义的指导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革命最重要的主观条件。第四,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沙俄参加了一战,死伤和被俘人数是参战国中最多的;经济也濒于崩溃。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推进了革命的爆发。总之,无论从客观条件还是从主观条件看,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是俄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产物。2经过(1)二月革命:1917年爆发,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宣告了王朝统治的结束,形成了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革命方针的制定:1 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会议上作了的报告,即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制定武装起义的决议: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革命已失去了和平发展的可能。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会议通过了列宁提出的关于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革命的爆发:11月7日,发生了起义,攻占了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冬宫,推翻了以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的内外措施:对内,在政治方面,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宣布国内各民族的权利平等,废除的一切特权;在经济方面,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实行,后来又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对外,同德国签订,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3历史意义对俄国历史而言,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工业化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对资本主义而言,它打破了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对世界革命而言,它对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推动。对人类历史进程而言,它使人类进入了探索的新时期,因而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对国际共运而言,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全世界统一的共产党组织应运而生,它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思考感悟:2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有哪些?从理论的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得以实践。使俄国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下,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单独取得革命胜利。从革命道路来看,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各地的革命道路。从革命阶段来看,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从而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取政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1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1)从国内来看:被推翻的地主和不法资本家不断发动叛乱。(2)从国际上看:英、日等国敌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不满俄国单独与媾和,又惧怕苏维埃政权会威胁到本国资产阶级的统治,于是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2措施(1)军事:实行制,组建。(2)经济: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实行制;把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取消一切商品贸易;一切均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的原则。3结果经过年多的战斗,红军把白军全部击溃,并把外国军队赶出俄国,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三)苏联的成立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和,宣告成立苏联。思考感悟:3为什么俄国在新经济政策中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企业?1921年俄国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将一部分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采取租借制和租让制的方式,交给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企业。租让制是将国家所有制的某些企业、厂矿、资源,按一定条件让外国资本家经营;租借制是将某些国有制企业租给国内资本家或合作社经营。对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列宁作了理论上的阐述,他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中间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可见,这是无产阶级在掌握国家政权和国家经济命脉的条件下采取的一种政策,目的是通过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从而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最终有助于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核心问题突破1如何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途径上的不同?(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具体分析起来,不同措施的性质和作用不尽相同。比如,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一切生活必须品均需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等,无疑是保证自卫战争胜利所必须的,具有明显的战时性,并在保证胜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而另一些措施,如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等,并不是进行自卫战争所绝对必须的。实际上,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而采取的,因而具有“非常共产主义”性质。这些措施,由于超越了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破坏的严重后果。到1921年春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战时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模式,其特点是在组织社会主义经济中,基本上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撇开了市场,采取纯粹军事、行政的手段和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2)所谓新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进行的全面改革。核心内容是:在改造旧经济关系、建立新经济关系方面用逐步过渡的办法代替直接过渡;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方面,在保证公有制为主的条件下,允许私人经济存在,发展国家调节下的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物质利益原则,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其目的在于建立工农经济联盟,吸引广大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调动一切力量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经济。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首先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其次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从上述两个特征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乃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通过社会主义成份和资本主义成份的经济竞赛,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列宁说,实行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3)就改造社会经济关系来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都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改造旧制度和建立新制度的方法、道路不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用正面“冲击”的办法。直接和彻底摧毁旧社会经济制度而代之以新社会经济制度,列宁称之为直接过渡道路,实践证明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新经济政策则是用“围攻”的办法,在一定时期内“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逐步地慎重地进行经济改造。列宁称之为逐步过渡道路,它符合苏联当时多层次生产力性质和水平,从而把各种力量:工人的和农民的,无产阶级的和资产阶级的,国内的和国外的力量调动起来,加快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这是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胜利,说明它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例1(xx上海历史,31)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一“不同的办法”是()A进行全面的改革B实行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D建立苏维埃政权D考查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即建立工农苏维埃。故D符合题意。2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1)含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战争环境下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临时性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将全国纳入战争轨道;新经济政策是指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进行的全面调整,是对其经济体制进行的全面改革,其最突出特点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发展商品生产,这是其基本杠杆。(2)在改造旧经济关系建立新经济关系的方式上:相同点都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不同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正面冲击”;直接过渡、直接和彻底地摧毁旧经济体制而代之以新的经济体制;新经济政策则是采取“围攻”,逐步过渡,即在一定时期内“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而是活跃发展它,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逐步地进行改造。(3)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而新经济政策实行多种所有制并存,即保证公有制为主体,允许私人经济存在,发展国家调节下的商品货币关系。(4)在分配原则上:战时共产主义实行平均主义分配原则,新经济政策则实行物质利益原则,实行工资级别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并存。(5)在经济运行体制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绝对计划调节,新经济政策则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6)作用和实践效果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例2(xx年广东历史)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D考查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实行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D符合题意。3巴黎公社革命与俄国十月革命的比较结果:巴黎公社革命失败了,因为当时法国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在思想上、政治上还不成熟,革命只限于巴黎,未得到农民的支持,不能从根本上摧垮资本主义制度。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了。因为当时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表现出较强的落后性,俄国资产阶级也表现出政治上的软弱性,工人阶级在斗争中接受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较强的组织性、战斗性。国际影响:巴黎公社革命未能开辟一个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新阶段,其后的工人运动并未继承巴黎公社武装夺取政权打碎旧国家机器的传统,而是以合法斗争和经济斗争形式为主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提高,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发展,工人的经济政治状况有所改善。十月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纪元的开端。由于“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受到严重削弱,各国阶级矛盾激化,加之十月革命的鼓舞,因此形成了战后初期无产阶级斗争的高潮。例3(xx年全国卷)巴黎公社和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中,相同的是A实行土地改革 ()B取消一切商品贸易C以革命武装代替旧军队D给予国内各民族平等权利C考查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A、B、D均不符合巴黎公社。故C符合题意。误区警示误区警示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有其必然性,但也有其偶然性,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国内的各种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否则革命可能推迟几十年或更长时间。误区警示二: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苏维埃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的政策,而不是倒退到资本主义或复辟资本主义。而是借资本主义的某些方面来提高生产力,从而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自主测评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没有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C战争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革命发生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有对外战争2十月革命前,俄国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优越和成熟的条件,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 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B 沙皇君主专制政治上非常落后,使群众的革命攻击力量异常强大C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有利条件D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农民反对地主的革命结合在一起3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具体表现在( )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无产阶级直接掌握了政府权力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4七月事件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是因为:()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全部政权B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C俄军在前线的失利引起人民不满D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能依靠武力5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这表明()A、正确分析了俄国当时的国情B、认为俄国当时还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C、认识到俄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为俄国革命实现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指明了方向6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有(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胜利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A、B、C、D、7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A打击对象基本相同B领导力量基本相同C革命性质基本相同D产生结果基本相同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和平法今指出,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立即实行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和平法令1917年11月8日材料二11月10日,英、法、日、意等国派驻俄国大本营的军事代表团团长联合发出一份照会。照会威胁说:“如果俄国退出战争,它将遭到严重后果。”材料三法国军事当局要求俄国的杜鹤宁将军阻止谈判的开始,并把俄军留在前线。材料四11月27日,德军总司令部的答复来了。他表示同意开始和平谈判。以上均引自列宁回忆录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苏维埃政府对当时的战争采取了什么态度?请分析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3)材料四表明德国愿意谈判,它和苏俄主张的谈判有何本质区别?(4)谈判结果和材料一中的条件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1C解题时应结合俄国的国情来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但是俄国的帝国主义具有明显的军事封建色彩对国外资本的依赖性也很大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特别突出在世界范围内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战爆发后,由于俄国参加了一战,结果使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从而加速了革命的到来故C项符合题意。2A一战是十月革命的客观条件;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是社会主义革命未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的基本原因。俄国无产阶级和布尔什维克政党不仅有正确的革命策略,而且有丰富的斗争经验,是成熟的政党。故A项符合题意。3B一般来说,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统治的、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为目的的革命,俄国二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其中工兵代表苏维埃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无产阶级掌握了部分政权。故B项符合题意。4A二月革命后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是因为出现两个政权并存,而其中工兵代表苏维埃不仅是武装起义的领导机关,而且革命后又是革命权力机关,无产阶级可以凭此条件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和平夺取权力,可这个条件在七月流血事件后便不复存在了,政权已经完全转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故A项符合题意。5B一是题干中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可知他对四月提纲的观点是持反对态度的。二是他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意思是俄国还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之条件,故A、C、D都与题材不符,故B项符合题意。6A与以往的革命相比,与其他国家的革命相比 都是俄国所特有的,从国情来看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中相对落后,从革命道路来看,俄国是走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从革命性质来看,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两次革命是紧密相联的。在这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故A项符合题意。7、B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都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故B项符合题意。8参考答案:(1)态度:反对这场战争。因为它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2)协约国反对和平法令,想把苏联拖住,使苏俄和德国两败俱伤。(3)德国想通过缔结和约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4)因当时德国占领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广大地区,不可能缔结不割地和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