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民版历史选修4专题四 “亚洲觉醒”的先驱word教案【课标要求】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学习要求】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及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在此基础上评价孙中山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体会孙中山的革命精神献身和追求“民主”“自由”的人文情怀。【知识梳理】 兴中会 第一个 中 条件:革命团体的建立华兴会国光复会民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 第一个资产阶级 主 建党: 民族 革 纲领:三民主义 民权 命民生 的影响: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先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者 领导辛亥革命, 时间:1912年1月1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国民国成立 的颁布 孙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 影响:第一次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山 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 孙中山捍卫共和运动失败的教训 促成国共合作条件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启发中共的帮助实现:1924年1月 合作基础: 孙中山逝世:1925年3月12日答案: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东京 革命政党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召开国民党“一大” 新三民主三民主义的内涵剖析(课标重点)指导思想对应的同盟会纲领思想内涵地位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前提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补充和发展三民主义的提出,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民生富裕的愿望,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提出,有力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在一个时期内成为革命党人战斗的口号和团结的旗帜。有力地促成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名称 起因 经过 结果 二次革命 刺杀宋教仁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 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和革命力量分而失败 护国运动 袁世凯复辟帝制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积极参加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第一次护法运动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孙中山于1917年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遭到滇、桂军阀的排挤而失败 第二次护法运动 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1920年底,他在广州重组军政府,1922年5月北伐 因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而失败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不反帝反帝反满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普遍平等比抽象提高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较为空洞)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扶助农工认识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重点难点】1、总结:孙中山先生的一生的三次伟大转变与时俱进三次转变时代背景革命思想时代影响弃医从政晚清腐败、民族灾难转而革命幻想破灭、甲午惨败三民主义推翻满清、结束帝制联俄联共共和屡败、十月革命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反帝反封。2、孙中山在创建政府中的作用革命实践和理论总结奠定基础力主实行总统制并当选发表宣言推动临时政府颁布多项政策,主持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共和政体3、新三民主义有何进步性?有局限性吗?进步意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精神,这同中共的最低革命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此,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4、“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材料: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请思考: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有何内在联系?(1)、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两者紧密联系。(2)、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具体体现。回顾孙中山的革命斗争生涯,思考:5、 哪些因素促使孙中山形成了暴力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并不断发展?提示:鸦片战争之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亡国灭种的社会危局许多仁人志士救国方案(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的碰壁与幻灭孙中山上书的碰壁加速了其立场的转变-“和平之法,无可复施”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五四运动时期中华民族的新觉醒及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新因素)接受苏俄、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与帮助孙中山救国救民和与时俱进的伟大情怀6、孙中山的一生第1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1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1阶段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之前大事记1894年上书李鸿章,力倡改革,无果而终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与保皇派论战1895-1911年策划或参与多起反清的武装起义,如广州黄花岗起义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将同盟会16字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上阐发为三民主义(重点) 认识 从对清政府幻想,和平改革救中国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革命指导思想形成第2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2阶段1911年武昌起义-1922年大事记1912年1月1日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重点)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重点)为使清帝退位,辞去临时大总统,袁上台1913-1919年组织策划多起反袁与反段独裁统治,捍卫民主共和的武装斗争,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等认识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屡败屡战第3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3阶段1923-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大事记遭遇多次失败的苦闷与彷徨接受过苏俄(苏联)、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与帮助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重点) 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5月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干部为争取国内和平统一,孙中山于1924年北上,倡导国民会议运动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认识超越党派界线,与时俱进,实现人生跨越促成国共首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达高潮7、孙中山精神、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8、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大都失败的原因。主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政党:革命党组织涣散,缺乏凝聚力,纲领:三民主义有重大缺陷,军队:利用军阀打军阀,没有自己的武装,群众:脱离工农,缺乏群众基础,客观: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力量强大,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说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走到了尽头。9、历史贡献高举三民主义大旗,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是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巨变。为反对袁世凯等的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共和作出了重大贡献。倡导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为继续推进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三、学以致用: -练习部分 专题四 “亚洲觉醒”的先驱1、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4)为了这场“民主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综合材料一至四,并运用你的历史知识,对孙中山作一最简要的评价。 2、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的演说材料二 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 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 一体保护 -同盟会革命方略 对外宣言材料三 我同盟会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以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材料四 (一)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含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个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国民党一大宣言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所谓的“三样目的”,概括地说要达到什么目标?所谓“至完美的国家”又是什么意思? (2)分析材料二、三,你认为“今民族、民权已达到目的”的说法对吗?为什么?(3)孙中山因何未能建立“至完美”的国家?(4)从材料四反映出的孙中山的主张,有哪些新的发展?其原因是什么? 3、请根据下列统计材料,结合史实回答问题:材料一资料刊载:民国初期对300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十位历史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材料二xx年,某地对在校高中学生3000人进行历史问卷调查,排列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影响较大的十位历史人物。排序结果(部分)如下:序号人物比例%1孙中山7652毛泽东7583林则徐6454邓小平5575鲁迅551回答:(1)材料一、二两个统计时隔九十年,学生都把孙中山排列于前,你怎样评价孙中山在中国近代前期的贡献?(2)材料一中统计结果中孔孟排列前两位反映了什么问题?李大钊在孔子与宪法中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李大钊为什么反对推崇孔子?而学生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特征?(3)材料二中林则徐和鲁迅为何受到学生推崇?两位人物在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有什么共同之处?(4)材料二中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请概括两位伟人对中国历史发展所起到的不同作用。二 “圣雄”甘地【课标要求】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学习要求】概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如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感受甘地为印度民族独立事业而贡献一生的坚定信念和斗争精神以及个人魅力,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知识梳理】一、甘地社会政治观的基本形成促进甘地“非暴力”理论形成的原因:家庭影响和性格、教育受 、 的影响两次海外经历1、在 学习法律,并取得律师资格。2、在南非领导反对 的斗争,在实践中总结出“ ”的斗争形式。1915年回到印度,很快成为 的领袖苦行游说,倡导了 运动。二、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运动背景:(1919-1922) 期间,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潮 英国残酷镇压印度人民的反抗:制定 20C初,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直接原因-1919 运动内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包括两部分:“非暴力抵抗”和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 学生罢课,抵制英人学校律师抵制英人法庭官员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士兵不接受英发奖章爆发-1920年,第一次,三步走渐进,首先,所有印度人放弃各种英国人授予的 其次,拒绝为英国在印度的 工作,以手工纺纱抵制洋布;最后一步, 。运动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结束- 1922年乔里乔拉村惨案,停止,走向低潮 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 2、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直接原因-1929经济危机,英国压榨和掠夺,加剧矛盾爆发-1930年“食盐进军”结束-分化瓦解,相互妥协:签订 释放甘地,允许沿海煮盐停止不合作运动 3、二战爆发后的新发展原因-英国殖民势力的衰落印度人民强烈反抗甘地提出“ ”,发出不合作号召结果-1947年,“ ”,印巴分治,印度独立4、印度的独立:二战结束后,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印度分为印、巴两个独立国家。在成立印度联邦制宪会议上,甘地被称为“过去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则称他为“印度自由的建筑师”。三、甘地的人生结局在为祖国独立解放而奋斗的同时,甘地也为了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他周游全国,“赤脚朝圣”,到处进行演讲,常常为此而绝食。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位身体消瘦、神情疲倦而坚毅的老人冒着生命危险,调解两个教派的争端。 1948年被印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答案:宗教影响、文学著作 英国 种族歧视 非暴力抵抗运动 国大党 土布 一战罗拉特法 阿姆利则惨案 官衔、爵位和荣誉 殖民当局 拒绝纳税 动摇性和妥协性 甘地艾尔文协定英国退出印度 蒙巴顿法案【重点难点】1、甘地倡导的“土布运动”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答:实行非暴力不抵抗,维护民族经济,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精神。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什么出现在印度?印度有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印度教中有“以德报怨,以善报恶”的思想。3、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积极性: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4、评价甘地地位:政治领袖、精神领袖被尊为“圣雄”、“国父”功绩: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有利于教派团结。局限:采用非暴力手段,限制人民革命运动,抵制西方物质文明,体现了资产阶级局限性。三、学以致用: -练习部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式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材料二 1920年8月1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作”的纲领包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制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 -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材料三 贾尼赫鲁记述道:“曹里曹拉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突然停止,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差不多全都愤慨,只有甘地例外。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难道我们必须使三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践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斯文文吗?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和内奸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暴力活动,我们对这种人有什么办法呢?如果这是非暴力运动的惟一条件,那么非暴力的抵抗方法必然失败。”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请回答:(1)材料一中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实际原因又是什么?(2)据材料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是什么?“不合作”的范围涉及哪些具体的社会部门或领域?(不得摘抄原文)(3)据材料三,概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不得摘抄原文)(4)有人认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和看法。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甘地认为:“使印度贫困的,那是机器。”“机器代表一种大罪恶。”“印度的仇敌,是西方的物质文明!”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材料二:(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集权化的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而实现非暴力的社会理想。”-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材料三:马克思指出:“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在印度造成社会变革,完全是受极其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英国要在印度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样的结果,“就在亚洲造成了一场最大的、老实说也是亚洲历来仅有的一次社会使命。”“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3、阅读下列材料 甘地认为“神就是真理和爱”“真理就是神的定义”。他认为爱必须符合真理,要求人们爱自己、爱别人、爱仇敌、爱生物。印度人应以耐心和善良去征服帝国主义者,靠道德感化使英国结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他认为印度应先得到自治领地位,进而脱离英国独立。他认为印度不要“布尔什维克主义”。他崇尚印度文明,包括耕种的犁、手纺车和印度教文明,提出“回到纺车时代去”的口号。-回答:根据材料归纳甘地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三方面的特征分析评价甘地主义参考答案专题四 “亚洲觉醒”的先驱孙中山1、(1)上书李鸿章的目的: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2)孙中山思想的两个显著变化是:方法: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或用“改良”的方法),以后主张革命;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3)主要原因: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若能指出: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分裂剥削的政策,中国的经济,正治发展的不平衡,则可加分。本质区别:前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 (4)重大发展:提出了新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客观原因:依靠军阀屡遭失败(或国民党的涣散无力);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对孙中山的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一生坚持民主革命(或是民主革命的先驱);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步;最终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之路。2、(1)推翻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不对。因为: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外来民族压迫依然存在(。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通过了临时约法,但是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实行专制独裁统治,中国只是有民国之名,无民国之实,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民权主义并没有完成。(3)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敢彻底反帝反封建;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4)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新内容。原因是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接受了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以及孙中山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格。3、(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分)(2)问题:儒家思想影响深远。(1分)原因: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大力推行尊孔复古。(2分)社会特征:新旧交替。(1分)(3)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抨击旧道德,提倡新文学。(2分)共同点:促进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历程中作出了贡献。(1分)(4)毛泽东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作出了贡献。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分)甘地1、(1)甘地的经济思想是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崇尚印度文明。他主张恢复以手纺车为中心的手工业和和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2)评价:甘地的主观愿望是以此来抵制英国侵略,对号召、组织群众加入民族独立运动的行列起了一定的作用;提倡手工纺织,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作为打击英国殖民统治的口号,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起了积极作用,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但是一概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想让印度倒退到农村公社的社会经济状况,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取的,是历史的倒退。2、(1)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认识到了印度的力量。印度经济发展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相比经济军事实力悬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以往民族起义遭失败。(2)争取自治。立法、行政、司法、教育、手工业、税务等。(3)国大党内部出现严重意见分歧;非暴力抵抗方法不适应运动发展和斗争需要。(4)否。“非暴力”抵抗运动虽然束缚了群众斗争的主动性,限制了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范围,但它仍具有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正义性质,对英国殖民统治有巨大的打击作用;它是一种特殊的斗争形式,但不是逃避斗争;其在一定程度上的软弱性是由印度经济落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所决定的。3、哲学思想:泛爱论和人道主义相结合。政治思想:用“不合作”来争取印度的独立,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的斗争。经济思想:反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崇尚印度文明评价:甘地的哲学思想有利于团结不同种族、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共同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但又用“非暴力”限制、防范群众斗争,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立场。他的经济思想主要在于抵制英货、,主张弘扬民族文化,但并未将英国的侵略和西方的物质文明分辨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