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6单元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61412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6单元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6单元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6单元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6单元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中共八大内容;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夺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内容;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加强;依法治国基本方 略的确立。中共八大的意义;“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与 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的表现;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 感悟“文 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重点难点】1.重点:“文革”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2.难点:“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导入新课】新中国三大改造完成,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国家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各项政治制度,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然后引入本课导语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通过辨析“人治”与“法治”导入,如:中国古代就已经提出“垂法而治”,“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法制思想,但是,在专制主义的时代,君主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法只是他们手中统治人民的工具而已,而实质只能是君主的“人治”。而只有到了社会主义时期,随着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法律才真正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依法治国”成为广大人民的衷心呼声。然而“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却也并非一帆风顺。导入通过材料解析导入,如:第八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八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法院决定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不受逮捕。第九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问: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公民的合法权利做了怎样的规定?而在19661976年十年“文革”期间,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人身安全得到法律的保护了吗?看图“刘少奇被迫害致死”,阅读课本98页导言思考这个问题并由此导入新课。创设历史情景,如: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组文革时期的典型镜头,渲染气氛,进入情境。(让学生感性认识文化大革命的狂热)【新授内容】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学生对“文革”这一内容较为陌生,但兴趣程度高。建议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背景资料,并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文革”爆发的原因有所了解。鉴于课时及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教师在授课时,不必对“文革”的过程面面俱到,而应侧重于“文革”对民主法制破坏的表现及原因的分析。在讲述过程时,应适当补充形象材料,使学生对“文革”期间民主法制被严重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与损失的现象有感性认识,如:关于“文革”初期“破四旧”中打砸抢的材料:关于打人。据统计,1966年8、9月,北京市打死1000多人。其中最为骇人听闻的是北京市大兴县的打杀。自8月27日至9月1日,大兴县的13个公社、48个大队,先后杀害“四类分子”及其家属325人。最大的80岁,最小的仅38天,有22户被杀绝。关于砸文物。北京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中保存下来的6843处文物古迹中,竟有4922处被毁掉, 关于抄家。1966年8、9月,北京市被轰回原籍的85198人,被抄家的33695户。北京市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抄走黄金10.31万两、白银34.52万两、现金5545.99万元、文物和玉器等61.36万件。又据不精确统计,北京市在“文化大革命”中非法没收私房52万间,其中私人自住房82230间。大动乱的年代又如,“全面夺权”过程中的武斗材料:5月15日,宜宾进行大规模武斗,成都万人支援。重庆进行大规模武斗,动用了各种常规武器,用高射炮平射朝天门码头。河北:1967年5月3日,数所中学发生武斗。6月23日,河北农大发生严重流血事件,死7人,伤250人。武汉:1967年6月4日以后武斗不断。据不精确统计,从6月4日至6月30日,死108人,伤2774人。事实上,全国各城市都发生了武斗事件,可以说无一例外。大动乱的年代再如,国家主席刘少奇临终时的惨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刘少奇,长期卧床,没人为他清洗,身上又脏又臭。临走时,看护人员索性把他的衣服剥去,包裹在一床粉红色缎面被里,外面蒙了床白色床单。 刘少奇赤裸的身体难以抵御飞行途中的严寒,到开封后感染了急性肺炎。没有人关心他的病,到开封后,被当作一截木头似的抬进了监狱。 11月13日清晨,当刘少奇的卫士长再次来到他的身边时,在监狱的地下室,刘少奇已经停止了呼吸。刘少奇的遗体上,盖了床白床单,蓬乱的白发有一尺多长,嘴和鼻子都变形了,下颌一片淤血。卫士长小心地为刘少奇剪去过长的白发,刮去长而稀疏的胡须,穿上一套普通的衣服和鞋子。 刘少奇的火化单上填写着:姓名:刘卫皇;职业:无业;死因:病死;签的是他儿子刘源的名字。引自书刊报网站并可就“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组织课堂讨论。2.法律制度走向健全关于法律制度走向健全的历史条件,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段落,教师适当补充说明,得出结论:提出法制建设方针并着手平反冤假错案,这是恢复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全面开展法制建设准备了政治基础。关于法制建设方针的提出,可由教师补充材料,使学生理解加强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如:邓小平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1980年8月)“奥:我看不出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邓: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在此基础上,由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思考:文化大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什么是防止类似错误的长效机制?文革结束后,我国的法制建设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学生带着思考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和补充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归纳“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和教训,复述、解释我国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 教师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基本方针,恢复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新时期国家加强法制建设的方针保障。有关法律制度的健全,也可由教师补充材料,如:“依据16字方针,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立法领域,一大批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宪法和法律秩序的重要法律相继出台,健全和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在这些重要的法律中,有197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新中国最好的一部宪法,1982年现行宪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写进了宪法条文,表明了新中国走向法治之路的坚定决心和信念;200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了宪法,“人权入宪”使得我国法制建设基本上与国际惯例接轨,凸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总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法律事件将会载入我国法制建设的史册。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要在xx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莫纪宏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丰碑,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xx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立法工作方面还取得了哪些成就?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未来的法制建设有何影响?学生通过问题设置,认真阅读教材和补充材料,启迪思维,列举、整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法律事件,说明、归纳法制建设特点,评价、感受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 教师特别应强调我国宪法在所有法律文件中的核心地位。1982年修订的宪法规定突出:第一,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违法必究;第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废除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第三,加强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障,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在国家生活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促进了国家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3.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可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哪些基本政治制度?(新型民主制度)?这些制度在文革期间的发展状况如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列举新时期民主制度重建和完善的表现。并可就下列问题组织讨论:自治法、组织法的通过说明了什么?对比文革期间和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状况,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结合相关理论和身边的现实,你认为还存在哪些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