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55074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争论除夕是否放假莫忘春节“核心价值”苑广阔7日,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安排以社会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方式公开征求意见。该调查中心称,此次调查“受有关部门和单位委托”。这是全国假日办“改编”成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后,首个关于放假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呈现“一边倒”的情况,约七成受访者支持春节长假从除夕开始放。争论仍旧在持续,而按照有关专家的说法,解决争论的最好办法是增加一天假期,然后从除夕开始放假,这样大家就都没有意见了。如果真能增加假期长度,那也就没有现在的争论了,问题在于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不会突然把春节假期从三天变为四天甚至是五天。虽然目前的网络调查问卷显示,约有七成的受访者支持春节长假从除夕开始放,可毕竟还有三成左右的受访者支持春节从初一开始放,原因在于他们觉得自己的单位不会要求员工非等到除夕当天正常下班以后再回家过年,而是会放松要求,可能从中午甚至是上午就“自由活动”了。这样一来,如果从除夕开始放假的话,他们等于是间接“损失”了半天或者是一天的假期。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方面不是所有的用人单位都会这么人性化,同意自己的员工可以在除夕当天提前下班回家;另一方面,这种依赖于单位领导或企业管理者的“提前放假”太不稳定,万一今年换了一个领导或管理者,可能就从去年的允许提前放假变成了不允许提前放假。更何况,这种不是国家法定节假日的“私假”,显得总不是那么名正言顺。比如某家政府机关除夕当天提前下班了,但是偏偏有市民前来办事却找不到人,怎么办?所以在我看来,在春节假期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国家还是统一从除夕开始放假好,笔者持这种观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核心价值”。春节我们过了千百年了,但是很多人年年过年却从没想过“年”的“核心”在哪里。实际上,不管是按照过年的传统,还是按照民俗学家的说法,春节的“核心”就在从除夕夜里11点到正月初一的凌晨1点这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守岁、吃团圆饭、放鞭炮辞旧迎新,这一系列的家庭活动,才是春节最核心的部分,而背后体现出的亲情、团圆、团聚等等,才是春节最核心的价值。如果除夕不放假的话,很多人除夕之夜还在回家的路上,或者是只能初一才赶着回家,那么也就错过了春节的“核心部分”和“核心价值”,这显然不符合我国农耕文化节日的传统习俗。所以不管是考虑民意为重,还是从春节的“核心价值”出发,春节假期,都应该从除夕开始放才更加合适。(选自2014年12月9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除夕是否放假”的争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除夕是否放假”的争论起源于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安排的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B“除夕是否放假”是全国假日办“改编”后的首个关于放假的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是约七成受访者支持春节长假从除夕开始放。C“除夕是否放假” 的争论仍旧在持续,因为还有三成左右的受访者支持春节从初一开始放。D“除夕是否放假”,作者的观点是“放”,因为除夕是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核心价值”。2下面各项中,不能作为作者支持除夕放假的理由的一项是( )(3分)A春节最核心的部分是除夕夜里11点到正月初一的凌晨1点这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守岁、放鞭炮等一系列的家庭活动。B除夕不放假的话,很多人除夕之夜还在回家的路上,或者是只能初一才赶着回家,错过了春节的“核心部分”和“核心价值”。C春节假期从除夕开始,是出于对春节的“核心价值”的考虑,是对我国农耕文化节日的传统习俗的尊重。D有关专家提出解决“除夕是否放假”的争论的最好办法是增加一天假期,然后从除夕开始放假,但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是不可能的。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3分)A因为有些单位可能从中午甚至是上午就“自由活动”了,所以三成左右的受访者支持春节从初一开始放假。B有人反对除夕当天的“自由活动”式放假,因为这种依赖于单位领导或企业管理者的“提前放假”太不稳定并且名不正言不顺。C支持春节从初一开始放假的人不明白“年”的“核心”在哪里,如果明白了这个,争论也就不存在了。D作者认为:争论除夕是否放假莫忘春节“核心价值”,春节的“核心价值”就是春节中体现出的亲情、团圆、团聚等等。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迁贵州黔西知州,父忧归。服阕,署威宁府。未几,乌蒙土司叛,德荣赴威宁防守。城陴颓圮,仓猝聚米桶,实土石,比次甃筑,墉堞屹然。贼焚牛卫镇,去城三十里,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总兵哈元生援至,贼败走。寻以母忧去官。服阕,授江西广饶九南道。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时群苗交煽,军事方殷,古州姑卢硃洪文诸叛案,德荣治鞫,详慎重轻,咸称其情,众心始安。及苗疆渐定,驻师与屯将吏多以刻急见能。二年,贵阳大火,德荣谒经略曰:“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广泗感动,戒将吏如德荣言。四年,署布政使,疏言:“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小民难於工本,不能变瘠为腴。桑条肥沃,亦不知蚕缫之法。自非牧民者经营而劝率之,利不可得而兴也。今就邻省雇募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一年必有规模,三年渐期成效。”诏允行。乃给工本,筑坝堰,引山泉,治水田,导以蓄泄之法。官署自育蚕,於省城大兴寺缫丝织作,使民知其利。六年,疏陈课民树杉,得六万株。七年,贵筑、贵阳、开州、威宁诸州、县报垦田至三万六千亩。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比户机杼相闻。德荣据以入告,数被温旨嘉奖。又大修城郭、坛庙、学舍。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益囚粮。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设义学二十四于苗疆,风气丕变。十一年,迁安徽布政使,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十二年,卒于官。(选自清史稿循吏列传,略有改动)【注】陴(p):附属的土墙。甃(zhu):修砌。堞(di):城上如齿状的矮墙。鞫(j):审问。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 疏:上奏B六年,疏陈课民树杉 课:督促C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比户机杼相闻 比:近来D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 勖:勉励5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陈德荣“宽厚仁慈”品格的一组是( )(3分)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 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苗亦人类,曷可尽杀 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 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陈德荣防守威宁时,他设法加固城墙,与叛军相持,令叛军不敢攻城,直至援军到来,打败敌人,表现出他的勇敢与谋略。B陈德荣担任贵州按察使,对苗族叛乱,处置谨慎公平,大得民心。他告诫属下将领,对苗裔不能一味镇压。C陈德荣任贵州布政使期间,采取雇募临省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设立机构进行集体培训等措施,推广先进技术,发展生产。D陈德荣不仅重视农业,而且在兴礼宣教方面也不遗余力,他大修坛庙、学舍,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5分) (2)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8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9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 ,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 。(3)李煜在虞美人中以物是人非之感来抒发亡国之痛的名句是: ,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内打勾。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老刘喜秋香李洪臣秋高气爽,菊花飘香。老伴已故一百零一天了。老刘半宿起来,打开灯,奋力地擦地擦窗抹完桌子后,赶快把白日才买回的两盆亮黄的菊花摆放在正厅最显眼的位置。今天,老刘胆量倍增,要冲出子女为他找老伴所设的所有包围圈,去老家把和他同岁的寡妇秋香妹子接来。这个日期,是秋香暗示给他的。老伴烧“一、七”那天,闺女菊花很懂老刘的心思,开着车把她秋香姑接来。菊花牢记妈在家种地时,秋香姑和妈好的似亲姐妹,帮妈干活,帮妈伺候瘫痪在炕的奶奶。奶奶拿她当亲闺女待,家里有了好吃的,都给她送一份。那天,秋香刚进门就看到了老刘那热辣辣的目光,尽围着他发射。在菊花的示意下,秋香把老刘拉到里间,掩上门,轻轻地给了他两捶,把菊花的意思变成了死命令:“嫂子没过百日,不准你胡来,城里像你这样的尽他妈出洋相,老伴去世没几天,就领个来家,还形影不离地到处瞎显摆,见了熟人,没说话,先咯咯咯地笑,丢死人了!”秋香的捶暖温温的,把老刘一下子就捶到了中学时代。那时,秋香是四庄八屯的大美人,老刘是村里唯一一个高中生,状元哎。老刘上学,家里没有咸菜捎,秋香就把她家里的豆酱饼子烤得黄黄的香香的拿给他。老刘就痴乎乎地认为,秋香要和他好呢。在一个月圆的晚上,老刘把秋香约到村头上,吞吞吐吐地提出了订婚要求,结果,秋香变着脸,气抖擞地该出手时就出手,狠巴巴地给了他两捶说:“你傻了?不成材料!我关心你,是叫你考上大学,成人才!我已定婚了。你就老老实实的吧!”这时,老刘就听到了杏花姐在草垛后“咯、咯、咯”的笑声,还说:“使劲捶!”也就是秋香的这两捶,把老刘捶得头脑清醒地进了大学,成了国家干部。秋香对老刘有恩。老刘就山誓海盟:非秋香不娶,别说等一百天,就是等三百天也要等!秋香守了七年寡了,伺候偏瘫的婆婆(王婶),就是最贤慧的闺女也比不上。老刘想起秋香帮老伴伺候母亲的那些日日夜夜,今天,该是他大显身手帮秋香伺候王婶了。老刘决不含糊,在准备给王婶住的东卧室忙得汗流浃背,把才买的数字电视放到东墙边架好,把才买的可移动的高级便盆放到床边用专用布盖好,还有暖瓶、餐巾纸都各就各位。老刘有滋有味地忙着,就把孩子们给他制定的苛刻“婚姻法”抛到九霄云外了。那是烧“七、七”那天,还是菊花去把她秋香姑请了来。两个儿和两个儿媳,很明白,像老刘这样高工资,伺候窝里拉窝里尿的老母亲辛苦了三年的有功之臣,是城里老寡妇们争抢的对象。于是,烧完了“七”,家中浓云密布,在严肃、紧张的气氛中,由大儿宣布了老刘找老伴的四不准:不准打结婚证;不准找有病的;不准找熟人;不准找拖儿带女的。这四不准把老刘和秋香成婚的道一下堵死了。老刘火冒三丈,喘气的声音,活像气棒在打气。秋香一看他那张苦瓜脸,赶快把他拽到里间里,狠狠地拧了他两下说:“您就照孩子们说的办吧!”“那咱俩就不用结婚了?”“这事我从未敢想过。我是不会来找难看出洋相的。我要在家好好伺候老人!”“我要把王婶接来,和您一块儿伺候!”“您是俺亲哥哥,千万千万别犟了!”“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八点整!”自鸣钟一报时,老刘慌了。他怕孩子们来了捣乱,他要先把生米做成熟饭,便急三火四地梳洗打扮了一番,一个七十岁的老头,楞是感觉年青了十岁。老刘快速提着给秋香买的高档羊毛衫,夹起提包,刚走到门口就被两个儿和两个儿媳堵了个正着。大儿伸开双臂挡着,嬉皮笑脸地说:“爸,您那儿也不能去!”老刘怒火中烧,质问:“为啥?”“您要给俺留条做人的道。”“就是那四不?”“那是告诉市里老寡妇的,让您清静省力少费口舌呢。”老刘正莫名其妙,楼下欢快的气车鸣笛声,给老刘送来了惊喜。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赶快往下跑。老刘从窗上一望,喜从天降,是菊花把她秋香姑和她王奶奶接来了。老刘立刻老泪纵横了。厅内的菊花,鲜艳亮丽,好香,好香啊!(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小说的开头“老刘要冲出子女所设的所有包围圈,去接秋香妹子来”,反衬出现在社会年轻人不理解老人,为老人的再娶设置层层障碍的现实。B小说中间插入“老刘吞吞吐吐地提出了订婚要求”的情节,为后文“老刘迎娶秋香”的情节做铺垫,同时使小说的情节更加曲折、耐人寻味。C小说中秋香贤惠、大方,菊花温柔、孝顺,这些人物和老刘一起构成小说的人物群,他们都有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小说要歌颂的对象。D小说通过富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老刘和秋香这两个人物形象,比如“尽他妈出洋相”“到处瞎显摆”“您要给俺留条做人的道”等式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E小说的情节安排独具匠心,开头的“四不准”设置悬念,结尾菊花接来秋香和王婶,看似出乎意料,但追溯前面的情节又显得很合理。(2)作品中的老刘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3)文章以“老刘喜秋香”为题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4)作品为什么以“厅内的菊花,鲜艳亮丽,好香,好香啊!”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四、实用类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成就卓著 一代师表记中科院院士黄秉维校友郑度早在30年代中期黄先生编撰中国地理(长篇)专著时,就对组成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作了全国性的区划。50年代后期,他主持编著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着眼于农林牧水等事业的发展,揭示中国自然地域分异的地带性规律,在理论方法上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这是我国最详尽而系统的全国自然区划专著,一直为有关部门作为应用和研究的重要依据,影响深远。此后,他不断补充修改,提出新的区划体系和方案。他主持的“中国自然环境及其地域分异的综合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总结国际科学研究经验的基础上,黄先生于1956年高瞻远瞩地提出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的研究方向,这比发达国家早了近30年。他按照这三个方向培养人才、准备条件,并亲自领导了地表热量和水分平衡的研究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针对试验研究这一薄弱环节,黄先生在50年代中期就提出要发展自然地理定位观测与实验研究,来模拟自然界中的条件和过程,寻求测定某些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1960年前后,他部署了沙风洞、河流貌、径流、地理环境化学元素测定、沉积物分析、孢粉等实验研究,组织开展民勤、德州、石家庄的定位观测。此后,他积极倡导筹建了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为同类工作打下基础。这些实验地理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地理学的现代化进程。黄先生十分重视为农业服务的地理研究工作。70年代他专门研究自然条件和作物生产的关系,建立了农田自然生产潜力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他打破学科界限,按照自然、技术、经济条件进行生产潜力因素的探讨,部分结果已为后来的生产实践所证实。长期以来,黄先生密切关注华北平原的水利和农业建设,提出只有充分利用当地降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平原的干旱问题,他认为西北、华北的节水问题不亚于节能,主张将部分灌溉农业改为旱作农业。80年代以来黄先生综合坡面水蚀、土壤保持和木本油粮等方面的成果,考虑传统农业与非传统农业的经验教训,明确指出,中国东部存在着采用生物措施显著提高坡地持续生产力的可能性,而充分改良和利用坡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关键之一。全球环境变化是国际科学界瞩目的研究热点,在1972年黄先生就曾建议将温室气体致暖问题列入地理所科研计划。他积极参与在我国开展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研究工作的设计,并专门撰文阐明中国在农林牧业和能源利用方面对于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所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90年代以来,黄先生考虑了国内外全球环境变化、土地退化与改良、人口问题、可持续发展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等方面的发展和社会上的需求,认为有必要研究适合中国情况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以50年为主要目标时间,以此带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建立。在地球系统中,陆地系统最重要、最复杂、研究程度最低,应以陆地系统及其与大气和海洋的外延叠合为工作重点,并将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环境变化结合起来。他为此而积极筹措、组织实施。他“读万书卷,行万里路”,自30年的南岭调查至90年代的三峡考察,他坚持从大自然获得真知,从腾格里沙漠到西双版纳,自华北平原到青藏高原北缘的当金山口都留下他的足迹。他历来关心和爱护青年,培养造就了数十名博士、硕士以及一大批中青年地理学家,其中大多已成为我国地理学界的中坚和学科带头人。黄秉维先生在治学、工作和为人方面的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不愧是继竺可桢先生之后,地理学界的一代师表和我们学习的榜样。(摘自中山大学校史)(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黄先生编写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是我国最详尽而系统的全国自然区划专著,影响深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B黄先生在总结国际科学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于1956年提出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的研究方向,这比发达国家早了近30年。C1960年前后,他部署了多项实验研究,组织开展了多地的定位观测,积极倡导筹建了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地理学的现代化进程。D黄先生打破学科界限,按照自然、技术、经济条件进行生产潜力因素的探讨,研究结果已为后来的生产实践所证实。E本文选取黄先生一生中在治学、工作和为人方面的事迹,展现了他的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表达了对校友的崇敬之情。(2)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作者评价黄先生“不愧是继竺可桢先生之后,地理学界的一代师表和我们学习的榜样”,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4)黄先生一直致力于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里面必然有刻苦钻研的因素,但正确的方法和途经也是必不可少的,请结合全文谈谈黄先生是采取哪些研究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8分)第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 的星空,还是 的灰尘,都是大自然 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A捉襟见肘 高深莫测 不足为奇 精巧绝伦B相形见绌 高深莫测 不值一提 精巧绝伦C相形见绌 讳莫如深 不足为奇 巧夺天工D捉襟见肘 讳莫如深 不值一提 巧夺天工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深圳一名年仅35岁的外企女白领突然猝死于深圳地铁的台阶上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对职场白领健康状况的关注。B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惨剧的历史。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D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稀土采矿证最新名单,全国稀土采矿证数量由此前的113个削减到67个。这一决定完全是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的考量为目的。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在唐之前,家具往往造得矮小,古人席地而坐,一人盘踞一个低矮的小食案,一人享用一份饭菜,类似今天的西餐。进入唐代,_,_。_,_,_。_,他们为之雀跃不已。高桌大椅帮助唐人实现了从分食制到会食制的飞跃一群人围聚一桌共享佳肴有了现实条件而是一件共同享受和娱乐的事新式家具高桌大椅出现吃饭不再是一件各顾各的事唐人发现了隐藏在生活中的新乐趣A B C D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 ?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 ,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17阅读下面文字,结合这些代表的话,就我国影视创作提两条建议。(每条不超过15个字)(5分)xx年两会期间,网上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成采访文艺界委员的标配问题。莫言称“看韩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要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大家喜欢看国外的影视作品,主要一个原因是他们编故事编得确实好。”著名编剧高满堂表示他也曾看过几集,“挺好看的,因为它写了一个梦想现在的韩剧的商业化、反映题材的角度都值得我们借鉴。”3月5日下午,王岐山参加了北京代表团审议。在听到人大代表、人艺院长张和平谈及人艺发展困境时,王岐山以最近在中国人气甚高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为例,强调韩剧的内核与灵魂是儒文化,鼓励大家相信5000年不断的中华文化。建议: 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有只饥饿的老海龟要带小海龟上岸觅食,可是害怕遇到自己的天敌雄鹰来伤害他们,于是先行上岸观察。雄鹰如期而至,早已准备好的利爪向老海龟无情伸去,在这攸关性命的危急时刻,一个渔农挺身而出赶走了等候猎物多时的雄鹰,老海龟得救了。回到海中的老海龟自信雄鹰无心继续在等待,早已飞往别处觅食,于是安心的带着孩子们悠闲的上岸。可老海龟错了,他低估了雄鹰的耐心与毅力,在毫无防备地爬上海滩之时老海龟用自己的生命报偿了雄鹰等待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解析】1A 试题分析:选项A对应的原文“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安排以社会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方式公开征求意见”,第二段“争论仍旧在持续”,没有说明争论的起源,选项无中生有。2D试题分析:选项D和题干“作者支持除夕放假”,没有关系,强加因果。3C试题分析:答案C 对应的原文“从除夕开始放假的话,他们等于是间接损失了半天或者是一天的假期”是那些人支持从春节放假的原因,他们主张的从初一放假实际也是从除夕放,选项“不明白年的核心在哪里”,曲解文意。4 C试题分析:比:接近,临近5 D试题分析:表现陈德荣的忠勇,表现陈德荣的政治才干 说的是具体工作6B试题分析:他禀告张广泗,张广泗很感动,又转告其部下将吏。7(1)天意像这样,应当竭尽诚意,修身反省,苗裔也是人类,怎么可以杀尽?(“竭诚”1分;“修省”1分;“曷”,怎么,难道,1分;句意2分)(2)冬天寒冷,(陈德荣)关怀顾念那些没有棉衣的老人、病人、寡妇、孤儿等。(“恤”“嫠”各1分,定语后置句式 1分,句意2分)8本联描绘的是一幅萧瑟的边塞风光图(1分)。临近傍晚,荒芜的边城传来角声,有时高昂,有时呜咽,由原州城楼向外望去,泾河早已结冻,不再流淌(2分)。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1分)。“塞角高咽”是听觉和动态描写,“泾河不流”是视觉和静态描写(1分)。9“异乡”“独上”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贫官”“客”“离恨”表达了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答出3条,并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即可给满分)10(1)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先攻。(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11 (1)E 3分,D 2分,C 1分,AB不给分。A“反衬出现在社会年轻人不理解老人,为老人的再娶设置层层设置障碍的现实”错误;B“使小说的情节更加曲折、耐人寻味”错误,不是插叙的作用,插叙的作用是使小说的情节丰富;C秋香“大方”,菊花“温柔”,文中没有依据,但有合理成分,所以1分。(2)知恩图报,因感激秋香劝说自己考上大学,并帮助自己照顾母亲而决定要娶秋香;热心肠、品格高尚,帮助秋香照顾王婶,固然有感恩的成分,但也不能排除热心肠和美好的性格;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虽然遵从“四不准”,但关键时刻仍然接来秋香。(每点2分)(3)是全文的情节,全文围绕老刘接秋香展开;点明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刘和秋香;暗示人物的品格,秋香即是人物的名称,又是老刘喜欢她的原因,也是二人品质的象征;(每点2分,答3点满分)(4)通过室内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菊花、香,照应全文的主要人物菊花、秋香,小说的结尾以花喻人,用菊花暗示人物的高尚品质。小说以室内的布置结尾,并且用“好香”,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升华主旨。结构上照应文章的开头和标题。(答出1点3分,2点6分,3点8分)12 (1)E 3分,B 2分,D 1分。A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是他主持的“中国自然环境及其地域分异的综合研究”项目,选项张冠李戴;C对应的原文是“此后,他积极倡导筹建了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选项混淆时间范围;D对应的原文是“部分结果”,选项混淆逻辑范围,但有合理的成分,所以1分。(2)背景:国内外全球环境变化、土地退化与改良、人口问题、可持续发展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等方面的发展和社会上的需求。内容:以50年为主要目标时间,以此带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建立;在地球系统中,以陆地系统及其与大气和海洋的外延叠合为工作重点,并将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环境变化结合起来。(背景2分,内容每点2分)(3)在学术方面成绩卓越:在自然地理、地理为农业服务、地理和环境的关系等方面提出若干意见、取得显著成果;在研究中表现的严谨治学的精神:坚持从大自然获得真知,亲自考察,足迹几乎遍布祖国的大地;关心青年的成长:培养造就了一批我国地理学界的中坚。(每点2分)(第点中的例子只要能说明严谨治学的精神即可给分)(4)注重方法的创新和突破:他主持编著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揭示中国自然地域分异的地带性规律,在理论方法上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注重总结:总结国际科学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的研究方向;此后,他不断补充修改已有的成果,提出新的区划体系和方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关注热点、注重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重视为农业服务的地理研究工作,关注华北旱情、东部坡地问题;注重和环境的联系,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实验和调查研究:亲自组织观测与实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地理学的现代化进程,一生足迹遍布祖国各地。(每点2分,举例能过证明观点即可,其它内容合理也可给分,注意是方法和途经)13B【解析】(“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难以推测。“讳莫如深”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不值一提”指不值得一提。“不足为奇”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精巧绝伦”指精细巧妙没有可相比的。“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14C【解析】A项,“突然猝死”,成分赘余;B项,成分残缺,介词淹没主语,去掉“在”和“中”;C项正确;D项,句式杂糅,“处于的考量”或者“以为目的”。15【答案解析】B 解析:由“在唐之前,家具往往造得矮小”可知“进入唐代”必是“高桌大椅出现”;再由“他们为之雀跃不已”只能与衔接,因此选B。16什么叫文化 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 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17在影视剧创作中,一应学会借鉴(好的手法等),二应体现自己民族文化内涵,三应增强文化自信。(一条2 分,只要答出两条即可,共5分。)【参考译文】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被授于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升任贵州黔西知州,因父丧归家。守丧期满,暂时代理威宁府。没多久,乌蒙土司叛乱,陈德荣赴威宁防守,当时城墙坍塌,赶忙堆聚米桶,用土石填充,用糯米、石灰汁混合而成的三合土砌筑块石加固城池,城墙巍然屹立。叛贼焚毁了牛卫镇,离城三十里驻扎,陈德荣日夜备战,叛贼不敢逼近。总兵哈元生援军到后,叛贼败走。不久因母丧卸任。守丧期满,被授于江西广饶九南道。把九江、大孤两关积弊全部革除。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上疏推荐,提升陈德荣为贵州按察使。当时苗裔互相勾结煽动,军事行动频繁,古州姑卢硃洪文等叛乱案件,陈德荣负责处置审问,他周密审慎,考量轻重,大家都称赞处置恰当,民心才得以安定。等到苗疆渐渐平定,驻军与屯田的将吏大多用苛刻严酷的手段来表现自己的能力。乾隆二年,贵阳发生大火,陈德荣禀告经略张广泗说:“天意像这样,应当竭尽诚意,修身反省,苗裔也是人类,如何能杀尽?”张广泗颇受感动,用陈德荣的话来告诫将吏。乾隆四年,陈德荣暂时代理贵州布政使,上疏皇帝:“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但百姓缺少资金,不能变瘠为腴。桑树繁盛,但百姓不知加工蚕丝成衣之法。如果父母官不亲自经营并且做表率,实利就不能得到并且兴旺。现在雇募邻省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一年必有规模,三年渐期成效。”诏谕允许。于是给百姓提供资金,修筑坝堰,导引山泉,治理水田,导以蓄泄之法。官署自己育蚕,在省城大兴寺开缫丝织布作坊,让民众知道它的好处。乾隆六年,陈德荣上疏陈述督促百姓种植杉树,种植了六万株杉树。乾隆七年,贵筑、贵阳、开州、威宁等州县上报开垦的田地达三万六千亩。开野蚕山场百馀所,家家户户户机杼相闻。陈德荣据实禀告皇帝,多次得到温和恳切的诏谕和称赞奖励。陈德荣又大力修建城郭、坛庙、学舍。广泛设置收容所,收纳生病的行旅之人。多多储备粮食。冬天寒冷,他关怀顾念那些没有棉衣的老人、病人、寡妇、孤儿等。陈德荣亲自督促学生,用孔子的修身养性之学来勉励他们。在苗疆设义学(免费学校)二十四所,当地民风气大变。乾隆十一年,升任安徽布政使,他救助凤、颍两地水灾,使逃难的民众有了安定之所。乾隆十二年,卒于任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