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 专题九 新思想的萌发与发展精准培优专练.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49419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 专题九 新思想的萌发与发展精准培优专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届高考地理 专题九 新思想的萌发与发展精准培优专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届高考地理 专题九 新思想的萌发与发展精准培优专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优点九 新思想的萌发与发展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典例1(2014高考卷2)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的能力。A项“断送”说法绝对化,排除。梁启超等维新派不属于保守的知识分子,C项错误。D项属于无关项,排除。根据材料信息“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可以看出当时梁启超等请求废除八股取士的改革并没有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B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答案】B典例2(2015高考卷1)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维新变法D颠覆孔孟学说【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学伪经考将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斥为伪经,其目的是摧毁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理论依据,为维新变法扫清障碍,因而遭到清政府的禁毁,故C项符合题意;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自身对儒学的考究,主观意识较强,真实性不强,故A项错误;新学伪经考主要内容是考据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目的是对儒学体系加以改造,不是介绍西方思想,也不是颠覆孔孟学说,故BD项错误。【答案】C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119世纪末的湖南维新派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力推崇孔教。在其时务学堂学约中专列“传教”一项,说“今设学之意,以宗法孔子为主义”。这反映了A维新派在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B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性C维新志士以大众传媒开启民智D中体西用是维新派的宗旨【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维新思想家在宣传近代西方民主的同时,又主张推崇孔教,说明其没有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使得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充满了复杂性,B符合题意;A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C不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D不正确。【答案】B2郑观应说:“外人之商业有政府以为后援,我国之政府对于我商人非惟不知保护,反多障碍,而政府的失职是因为缺乏监督政府的机关。所以为了促进商业的发展,不可不速开国会。”这思想A促使洋务运动突破了器物层面B认识到经济发展与政体的联系C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的指导D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解析】由“政府的失职是因为缺乏监督政府的机关”、“为了促进商业的发展,不可不速开国会”等信息可以得出郑观应意识到了商业发展要政府和国会的支持和保护,故选B;郑观应属于早期维新派,所以与洋务运动无关,故排除A;题干仅仅说到了商业的发展问题,所以与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无关,故排除CD。【答案】B3中国士人原本是以文野来区分华夷,自认居于世界文化的中心,而视洋人为野而不文的“夷狄”。鸦片战争后,开始降节学习“夷狄”之“长技”,后来发展到倾慕“泰西”的学问,蜂拥出洋游学。这一变化说明A全盘西化成为近代新思潮的主流B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竞争中受重挫C中国士人面临文化落差一味逃避D中西文明从冲突对立转向平等对话【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人以华夏自居,自认为自身文化昌盛,对于文化落后,不识礼义廉耻的民族蔑称为“夷狄”;而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冲击,转而“倾慕泰西的学问,蜂拥出洋游学”;表明中国文化在中西竞争中受重挫,使中国人民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学习西方先进文化,B项正确。材料中仅提及近代国人“倾慕泰西的学问,蜂拥出洋游学”,并未体现全盘西化思想,A项错误。面对落后农业文明和先进工业文明的落差,中国士人选择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而不是一味逃避,C项错误。近代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处于下风,中外文化不是平等交流状态,D项错误。【答案】B4下表中的人物及其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李鸿章“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郑观应“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章太炎“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梁启超“共和政治,非国民的继续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A思想启蒙与挽救危亡并重B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C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D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解析】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主张兴办近代工业以实现御侮和自强;郑观应作为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主张振兴商务,与西方进行商战;章太炎作为革命派的代表,主张用革命解决公理与旧俗的问题;梁启超作为立宪派的代表主张国民的觉悟才能维持共和政治;结合这些主张可以得出其共性是主张通过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来挽救民族危机,故选C;AD不适合郑观应和李鸿章的主张,B只适合李鸿章的主张,故排除ABD。【答案】C51896年梁启超所著波兰灭亡记刊行,1898年6月康有为进呈光绪帝波兰分灭记,他们都指出波兰非但亡于俄、奥等国的瓜分,更是由于“内政不修,积弱滋甚”、以及守旧权贵“诋诽攻击”新政新法。其意在A揭露列强瓜分图谋B打击顽固守旧势力C激发改革图强意识D培养国人世界视野【解析】材料中波兰分灭记突出波兰灭亡在于“内政不修,积弱滋甚”,意在激发改革图强意识,故选C;材料的主旨不在揭示波兰亡于俄、奥等国的瓜分,排除A;打击顽固守旧势力和培养国人世界视野均非材料的主旨所在,排除BD。【答案】C6有学者认为,早期维新派主张设立议院,基本都是从得民心、通上下之情、集思广益、办事公平的考虑出发的,并未将议院视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也没有提出制定宪法。这一叙述意在论证A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没有体现儒家民本观念B早期维新派主张参照德意志帝国体制改革C早期维新派没有主张以君主立宪取代专制D早期维新派的主张纠正了西方议会制弊端【解析】从材料中的“并未将议院视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也没有提出制定宪法”来看,早期维新派并没有提出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只是在坚持君主专制的前提下主张作出改变。故答案为C项。从材料中的“得民心、通上下之情、集思广益、办事公平”来看,体现出儒家的民本观念,排除A项;德意志帝国体制改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早期维新派的主张不符合西方议会制的做法,排除D项。【答案】C7晚清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办公大楼“ White House”、国务书记“The Secretary of State”分别被官方汉译为“白宫”、“国务卿”,并一直沿用下来。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晚清时期中国不断融入世界 B君臣观念下的文化融合C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各国交流中的文化冲突【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的联邦政府办公大楼“ White House”、国务书记“The Secretary of State”分别被官方汉译为“白宫”、“国务卿”,结合所学可知,“白宫”、“国务卿”带有专制色彩、等级观念,根据材料中的时间“晚清时期”可知这体现了当时的文化融合受到中国传统君臣观念的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晚清时期君臣观念影响下的文化融合,而不是中国不断融入世界,也不是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广泛传播,故AC两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文化融合,而不是文化冲突,故D项错误。【答案】B8下表为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课程安排(节选)。据此可知,万木草堂课程教学内容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泰西哲学等经世之学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万国政治沿革得失等考据之学中国经学、万国史学、数学、格致学等词章之学中国词章学、外国语言文字学A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B摆脱了封建教育的影响C以培养革命人才为目标D受到中体西用思想影响【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万木草堂课程内容既保留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等内容,同时学习西方政治文化,故万木草堂的课程设置受到中体西用思想影响,D项正确。材料涉及教学内容的信息,与教学方式无关,A项错误。从万木草堂的课程可知,学习的内容仍受封建教育的影响,B项错误。万木草堂是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的地方,不可能是以培养革命人才为目标,C项错误。【答案】D9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清代思潮”以“复古”为其职志,是相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粱启超认为,“清代思潮”与文艺复兴A同属资产阶级民主思想B促成了当时的社会转型C都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D借文化复古反对旧思想【解析】“清代思潮”与文艺复兴其实都是打着文化复古的旗号来宣扬新思想、反对旧思想,但是“清代思潮”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也未促成社会转型,也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D1019世纪末天演论被介绍到中国后,曾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而到“五四”以后,进化论思潮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调侃和奚落。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主革命取代改良成为近代中国的新潮流B进化论观点被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所否定C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有很强的排斥性D世界大战暴露出西方国家弱肉强食的特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材料曾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而到“五四”以后,进化论思潮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调侃和奚落根据所学,说明当时第一次和世界大战世界大战暴露出西方国家弱肉强食的特性,本题应选D项。【答案】D1119世纪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纲常名教”提出公开质疑。在他们看来,“三纲之说,非孔孟言也。商纣无道者也,而不能令武王无道,是君不得为臣纲也”,并指出“三纲之说,董子释之,朱子述之,皆非也”。这一思潮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意味着中国人民集体觉醒C为变法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D具有否定传统的启蒙作用【解析】公开质疑“纲常名教”是对传统的否定,所以这一思潮也就具有了否定传统的思想启蒙作用,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而非这一思潮,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集体”觉醒的说法过于绝对化,因为当时很多国人仍未觉醒,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一思潮为变法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而非社会基础,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答案】D12清末中国数学史介绍了当时士大夫西算借根的方法。士大夫们不但用天干地支替代abc和xy,还用易经中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于是x2+ac=bx就成了“亥亥(阳爻)甲丙等于乙亥。”这一现象反映了A西学东渐后近代数学传入中国B近代中国社会封闭落后的心态C西方近代数学中国化的必要性D传统文化与近代数学相互交融【解析】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不但用天干地支代替abc”、 “还用易经中的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才是本题的题眼,典型的生搬硬套,生搬硬套是因为不懂,不懂是因为闭关锁国、封闭落后造成的,说明清末有封闭落后的社会心理,B符合题意;西学东渐在明朝已经出现,A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C“必要性”说法过于绝对;D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反映的是近代中国的落后,不能正确运用科学成果,不是体现文化的交融,D不正确。【答案】B13黄宗羲、严复两人的思想具有理论视界的一致性,又有着明显的差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之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几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代访录原君材料二 秦以来之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固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必弱而愚之,使其常不觉,常不足以有为,而后吾可以长保所窃而永世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严复辟韩(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严复和黄宗羲在对待君主制度上有何差异?并从思想来源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3)据材料二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严复的维新思想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解析】(1)据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结合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回答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即可。(2)差异:依据所学可知黄宗羲不是从根本上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而是对该制度下君臣等关系进行改良,要求限制君权。依据材料二“秦以来之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可知严复是要废除君主专制,实行民主政治。原因:依据所学可知黄宗羲吸收了先秦民本思想;严复则利用西方启蒙思想唤醒民众。(3)意义:结合维新思潮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回答严复的维新思想在当时的进步意义。树立:从传承、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借鉴、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等角度来回答。【答案】(1)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条件: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程朱理学的束缚。(2)政治观:黄宗羲不是从根本上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而是对该制度下君臣等关系进行改良严复是要废除君主专制,实行民主政治。原因:黄宗羲吸收了先秦民本思想;严复利用西方启蒙思想唤醒民众。(3)意义:思想启蒙;进步的:救亡图存(爱国的)。树立:传承、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借鉴、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各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与异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最早的是物质文化。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通往西方的道路,经过东汉时期班超、班勇父子的苦心经营,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西方的陆路通道。大量的物品沿着丝绸之路,经过安息、埃及等地,源源不断流向西方,直到罗马。随着中国丝货等物品长期大量的流入,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也开始向西方传播。唐宋时期和元代,由于中西方海路的开辟和蒙古军对西方的军事征服,中西人员往来频繁,中西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中西文化的交汇。这个时期西传的中国文化,除了物质文化外,主要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了西方。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辟的历史性的航海对中西海路交通产生了突破性作用,使中西文化交流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传入西方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理论观念。李丽华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材料二 西学东渐不仅直接影响着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填补了中国文化原本没有的元素。自然科学中的声、光、化、电、医学等科学技术随着西学东渐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当中,并且通过具有先进思想之国人的学习与研究,中国本地的近代科学也开始形成并且逐步发展。不仅如此,关于近代科学的分类也逐次趋向专门化,形成比较系统的领域。近代中国随着西学东渐在发生着改变,新式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改变了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领域,新领域的开拓和新科学的建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的结构。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等因素的制约,中国近代始终未能建立起超越西方的中国特有的完整的文化体系但是凭借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向西方学习”不断递进,层层深入,从“器物”到“制度”;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从照搬照抄别国的道路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的“特色道路”可以窥探“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的脉络。王含含“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文化西传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文化元素的影响,并加以简要评价。【解析】第(1)问,“特点”,依据材料一信息“大量的物品沿着丝绸之路,经过安息、埃及等地,源源不断流向西方,直到罗马。随着中国丝货等物品长期大量的流入,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也开始向西方传播。唐宋时期和元代西传的中国文化,除了物质文化外,主要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了西方。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这个时期传入西方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理论观念。”概括得出;汉代主要西传的是以丝绸为主的物质文化以及养蚕、丝织技术;唐宋到元发展到西传科学技术,特别是四大发明;明清时期发展到西传哲学思想、理论观念等。“原因”,依据材料信息“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通往西方的道路,经过东汉时期班超、班勇父子的苦心经营,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西方的陆路通道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辟的历史性的航海对中西海路交通产生了突破性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封建经济发展、国力强盛、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长期畅通、新航路的开辟等角度分析。第(2)问,“影响”,根据材料二信息“自然科学中的声、光、化、电、医学等科学技术随着西学东渐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当中,并且通过具有先进思想之国人的学习与研究,中国本地的近代科学也开始形成并且逐步发展。不仅如此,关于近代科学的分类也逐次趋向专门化,形成比较系统的领域。近代中国随着西学东渐在发生着改变,新式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改变了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领域,新领域的开拓和新科学的建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的结构”概括得出:传入了近代科学技术、出现了科学分类并趋向专门化、新式的思想和研究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的结构。“评价”,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促进国人觉醒、促进工业发展、促进改革和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等角度分析。【答案】(1)特点:汉代主要西传的是以丝绸为主的物质文化以及养蚕、丝织技术;唐宋到元发展到西传科学技术,特别是四大发明;明清时期发展到西传哲学思想、理论观念原因:封建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对外影响力大;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长期畅通;新航路的开辟。(2)影响:传入了近代科学技术;出现了科学分类并趋向专门化,形成比较系统的领域;新式的思想和研究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的结构。评价:西学的引进既冲击了传统学术,也冲击了封建文化体制,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拯救中学的时代巨流,促进了国人的觉醒;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中国的改革运动、革命运动;其最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