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贸易理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6143934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4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贸易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现代贸易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现代贸易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 政策与实务 第四章现代贸易理论 中国有句老话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意思是说 一个地区应根据自己的资源特点来安排生产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 FactorEndowment 指一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 EliFHeckscher 1879 1959 赫克歇尔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1897年起 在乌普萨拉大学 UppsalaUniversity 跟学习历史和经济 并于1907年获得博士学位 毕业后 他曾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的临时讲师 1909年 1929年任经济学和统计学教授 此后 因他在科研方面的过人天赋 学校任命他为新成立的经济史研究所所长 1919年在 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著名论文 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 用他独特的观点解释了的比较成本理论中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之间的成本差异问题 比较成本差异存在的前提条件是 一是两国存在不同的生产要素 劳动力 资本 自然资源等 的拥有量和分布量 即要素禀赋不一样 二是两国生产不同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比例不一样 1899年4月俄林生于瑞典南方的一个小村子 他早年就读于隆德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 UniversityofStockholm 后来又赴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留学 1924年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经济学教授 5年后回瑞典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教授 曾在美国佛吉尼亚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任客座教授 197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9年8月于书桌前逝世 伯尔特尔 俄林 H O第一次提出在生产中投入的要素除了劳动 还有资本 土地等 最重要的是两个不同 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和在生产中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 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是由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所决定的 劳动力是唯一生产要素 分工和贸易因为劳动生产率 8 如果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相对于其它要素的比例比其它国家更高 我们称其为劳动力丰裕型的国家 如果一种产品的人工成本在其总成本中 所占比例高于其它产品 我们称它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要素密集度要素丰裕度 几个基本概念 要素密集度 对产品而言 FactorIntensity 是指单位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 如果某种要素投入比例大 称为该要素密集程度高 这是个相对概念而非绝对概念 是衡量生产中要素之间的比例 不是要素与产出的比例 两个国家都生产X和Y商品 都使用两种生产要素K和L 如果生产Y时的K L 要素配合比例 大于生产X的K L 就称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X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即则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L intensive 对要素密集度判断的两种方法 比例判断判断商品的要素密集程度时 重要的是一个单位的劳动配合多少单位的资本 K L 而不是生产1X和1Y所需要的劳动和资本的绝对数量 例如 生产1X需要3K和12L 而生产1Y需要2K和2L 尽管生产1X需要3K 生产1Y需要2K 但商品Y仍然是资本密集型的 因生产Y时 K L 1 生产X时 K L 1 4 11 几何图形判断 L K Q 2 Q 1 A B S O 等成本线生产扩张线 12 复习 等成本 在要素价格既定条件下 企业以一定的货币支出所能雇佣的两种要素各种可能的组合 等产量线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 生产等量产品的两种变动投入的所有可能的组合 生产扩张线 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切点的连线 其斜率为产品生产中要素的投入比例 几何图形判断 L K Q 2 Q 1 A B S O 等成本线生产扩张线 根据国际通行标准 扣除原材料与能源成本以后 劳动成本占80 以上而资本成本仅为20 以下的产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会计法 判断 生产中的要素配合比例取决于要素价格 如果在任何可能的要素相对价格条件下 生产Y的K L都高于生产X的K L 我们才能明确肯定地说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这也是该假定条件的重要含义之一 要素丰裕度 FactorAbundance 对国家而言 指一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富性 理论上有两种方式定义 实物单位总量定义PhysicalDefinition假定B国的可用资本总量是TK 可用劳动总量是TL A国可用资本总量是TK 可用劳动总量是TL 如果B国的资本 劳动比率大于A国的资本 劳动比率 那么 我们就说B国是资本相对丰富的 A国是劳动相对丰富的 要素价格定义 r 表示资本的价格利率w 表示劳动的价格工资 A国是劳动丰富国家 B国是资本丰裕国家 A国是劳动相对丰富的 B国是资本相对丰富的 要素价格定义的要素丰裕度也可从几何图形判断 B A D C X等产量线 L K A B两国生产同一产品X 面对同一条X的等产量线 A国的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切于A点 B国有B点 ODAC 而等成本线为资本的相对价格r W O 几何图形 PPF 判断要素丰裕度 A A Y X B B E F 21 2 H OModel 模型 基本假设 2 2 2 每个国家生产要素给定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投入产出同比例变动相同的消费偏好 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同完全竞争 22 生产与贸易模式 生产与贸易模式表述如下 劳动丰裕国家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 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资本丰裕国家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优势 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决定两国生产 贸易模式的基础 仍然是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 但不是由生产技术差异而是由资源配置差异来决定 23 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 各国的生产 消费 价格差异国际贸易各国的价格 生产 消费 用静态的总体均衡和局部均衡分析贸易对价格 生产消费以及贸易利益等方面的影响 24 国际贸易对相对价格 生产 消费的影响相对价格 以一种商品表示的另一种商品的价格 在没有国际贸易时 商品的相对价格等于它们的相对单位劳动投入 相对成本 相对价格不同国际贸易相对价格变化两国相对价格相等国际相对价格生产 消费国际相对价格的边界 同一种产品两国在没有贸易时的国内相对价格 如 0 5 大米的国际相对价格 1 5 25 生产要素比例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 O 大米产量 O 钢铁 大米 60 40 30 50 40 a 美国市场 b 中国市场 钢铁 大米 60 30 50 CIC0 CIC1 C1 S1 A P 1 1 PPF P 0 1 5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CIC0 CIC1 C1 A PPF S1 P1 1 P0 0 5 26 国际贸易的总收益衡量方法三种 整个社会的贸易利益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来衡量 即用社会无差异曲线离原点的远近来表示 贸易使一国可以消费超出其生产能力的产品 通过个别商品市场消费及生产变化来衡量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变化 27 两点说明 贸易利益来自 商品交换 生产调整 社会福利衡量不是由所有产品消费的数量增减来衡量 28 局部均衡分析 单个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 中国大米市场 国际大米市场 美国大米市场 S D 1 0 0 5 1 5 出口 进口 P Q 29 贸易条件 贸易对本国进口行业商品价格 生产及消费的影响进口行业 没有比较优势 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竞争能力的行业 进口 Q P P1 P2 S D 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下降 生产减少 消费增加 30 贸易对本国出口行业商品价格 生产 的消费影响出口产品价格上升 生产增加 国内消费减少 单个商品市场上的贸易利益通过个别商品市场生产 消费的变化来衡量贸易利益 通过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的概念来衡量 Consumer sSurplus 消费者购买产品时愿意支付 willingnesstopay 超过实际支付的差额之和 度量消费者购买商品所获得的额外满足 31 中国出口大米所产生的利益变动 b a S D 生产者获利a b 消费者损失a 纯利为b 32 中国进口钢铁所产生的利益变化 开放市场的结果是进口 从生产者角度 自由贸易使生产者剩余减少 p s Q D c d S D 100 消费者从进口中获利c d 生产者损失c 进口纯利为d 33 美国进口大米所产生的利益变化中国无论出口大米或进口钢铁都有净利益 那么美国的进口是否是净损失呢 S D e f D S 100 生产者损失e 消费者获利e f 净收益为f 反映出 由于使用了比较便宜的中国商品 在过去10年里 美国人节省了约6000亿美元 有美国人开玩笑说 从早晨起来以后用的闹钟 刷牙用的牙刷到跑步穿的运动鞋 晚上睡觉盖的被子都是中国制造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中国也购买美国的债券 等于把中国的外汇储备借给美国投资人使用 美国人用中国购买债券的钱去投资赚钱 中国只拿到债券的利息 美国人不也是得益了吗 中美贸易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中国有巨大的顺差事实 储蓄缺口指储蓄与投资之差 贸易缺口指出口与进口之差 经济学描述了其中对偶关系 储蓄过多会产生贸易顺差 反之亦然 因此 要重视从储蓄角度来观察失衡问题 中国大部分的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元资产 帮助支撑了美国近年来庞大的赤字 美元资产持有率偏高让美元贬值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幅缩水 H O推论之一 罗勃津斯基定理 在其它经济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如果一个国家某种生产要素供给总量突然增加 必然导致密集地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的产业部门扩张 而其它产业部门会衰退 荷兰病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 因荷兰大规模开发天然气导致其传统的工业制造品生产和出口受到严重打击而得名的 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有良好的前景 加上政府的优惠政策扶持 因而具有较高的收益率 那么 大量的资本和劳动要素被吸引到新兴的天然气生产行业 使得传统工业制造业的劳动成本提高而资本利率亦提高 所以导致传统工业制造业的竞争力受到削弱而走向衰退 出现 逆工业化 即自然资源生产行业的容易扩张导致工业制造业的衰退 3 Leontif之谜 WassilyWLeontief 1906 1999 七岁上大学 读遍列宁格勒图书馆的经济学书 成为一名优秀的经济学家 1927离开苏朕 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由于在投入产出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53年 他用美国1947年的贸易和生产统计资料 美国每生产100万美元的出口产品需投入225万的资本和180八年的劳动 平均每人年劳动配合14300资本 美国每生产100万的进口产品需投入309万资本和170人年劳动 人均配合劳动18200资本 由此可见 美国出口产品相对于进口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里昂惕夫1906 1999 Leontief的检验结果 H O理论 人们的常识相矛盾 这三者之中必然有一个是错误的 但人们既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常识假定 也不愿意否定H O理论 同时也无法驳倒Leontief的检验结果 由此产生LeontiefParadox 由于有人指责1947年正值二战结束不久 贸易模式可能由于战争影响未消除而遭到扭曲 于是1956年他再次用美国1951年的贸易和生产统计资料 具体数据不同 但结论同 40 需求偏好说H O理论过分重视供给而对需求重视不够 特别是假定需求偏好相同且固定不变 这可能出问题 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人均收入水平 消费需求结构和偏好等不同 如美国出口大米 是食用大米少的缘故 虽资本丰富 但特偏好消费资本密集型商品 这就可能阻碍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 反而进口 这种需求正好颠倒了美国在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方面的比较优势 要素价格扭曲说要素价格扭曲是市场经济中的常见现象 由于体制 政策等社会影响就会让要素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现象 最著名的就是西方国际经济学中的 工会权利之谜 工会为了维护工人的利益要求长期大幅度增加工资 其结果是该产业部门竞争能力下降和整个产业部门的衰退 最终受到损害的是工会会员 42 要素密集型逆转说H O理论假定无论在哪国 X始终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现实 一种给定的产品在劳动丰富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 在资本丰富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 如小麦在不少发展中国家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而可能在美国却不是 原因 生产中劳动与资本的替代弹性很大 如A国劳动丰富 Wr低 就会使用劳动密集型技术生产X商品 也可这样去说明B国可能用资本密集型技术去生产X商品 43 贸易壁垒说H O理论假设自由贸易 完全竞争 而实际是这种前提不存在 美国经济学家鲍德温认为 为了解决国内就业 美国政府可能迫于工会的压力采取贸易保护主义 致使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比较高 限制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进口 以此来增强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劳动就业的能力 从而人为地把劳动密集型商品排斥在国外 与此同时 把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关税降低 人为地提供进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 导致LeontiefParadox 44 熟练劳动说Leontief 美国的L与外国质量差别很大 美国的L多是熟练的技术工人 而外国多为不熟练的一般工业劳动者 美国W高 而外国低 如 Leontief认为1947年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大约是其它国家的3倍 因此 在计算美国工人人数时应是实际人数的3倍 这样以劳动效率衡量 美国就成了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短缺的国家 所以 美国出口的实际上是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科技开发密集型产品 而不是一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因此 如果把美国的人力资本因素折合成实物资本然后再计算K L 就可以破解LeontiefParadox 后来Leontief本人放弃了这种解释 45 自然资源说要素构成的差别可能导致LeontiefParadox H O理论中只有L K 没有自然资源等要素 而美国进口的许多产品属自然资源性质的 这些自然资源是其它商品的投入品 它的使用价值属于要素性质 不属于最终商品性质 各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很不同 阿拉伯半岛富有石油 几乎没有其它资源 日本只有很少耕地 没有什么矿藏和森林 美国有充裕的耕地和煤 加拿大有除热带特有资源以外的所有自然资源 各国自然资源禀赋不同 直接影响到产品中K L比率 而实际上 一些产品既非劳动密集型产品 也非资本密集型产品 而是自然资源密集产品 46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 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从而在世界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同时由于要素价格的变动 国际贸易会影响一国收入分配格局 即相对丰富要素的所有者会从国际贸易中获利 而相对稀缺要素的所有者会因贸易而受损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 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产品的生产增加 而另一产品生产则下降 对于大国来说 如果经济增长偏向出口部门 则会恶化增长国的贸易条件 如果经济增偏向进口部门 则会改善增长国的贸易条件 Time 传统贸易理论动态化扩展Technology 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特别是技术的时间差异 48 技术差距理论 TechnologyGapTheory 技术差距理论 又称新技术贸易理论 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 M U Posner 1961年提出 经格鲁贝尔 W Gruber 等人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 该理论认为 各国技术发展情况不一致 就可能产生技术垄断 暂时的技术垄断靠专利和版权等法律制度保障 技术革新领先的国家就可能享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与生产成本大小无关 技术领先的国家发明出一种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流程时 由于其它国家尚未掌握这项技术 因而就产生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 TechnologyGap 但是 随着新技术向国外的扩散 其他国家迟早会掌握这种技术 从而使国际间的技术差距逐步缩小 直至消失 例如美国日本之间的电子管 晶体管 印刷电路技术在电子产业中的竞争 二战后 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很大一部分贸易都源于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发明和引进 这就使得创造发明新技术 新产品的厂商和国家在世界市场上暂时处于领先垄断地位 而一旦这种新技术产品商业化 发明创造新技术 新工艺的厂商和国家就具有出口竞争优势 这种出口竞争优势不是建立在比较成本优势上的 而是建立在技术优势差别之上的 二战刚结束时 由于真空管技术在美国的迅速发展 美国垄断了无线电产品市场 然而不久 日本也达到同样的技术水平 由于其劳动力成本低 所以日本占领了大量的国际市场份额 随后 美国发明了晶体管技术 重新获得技术领先地位并夺回了失去的市场 但是 几年以后 日本也获得了这种技术和生产能力 又一次凭借其低成本优势夺走了美国占领的市场 此后 美国又通过印刷电路技术的使用再一次在与日本的竞争中占了上风 51 技术差距理论 TechnologyGapTheory 技术差距论证明了 即使在因素禀赋和需求偏好相似的国家间 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 从而产生国际贸易 这也比较好地解释了实践中常见的技术先进国与落后国之间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周期 哈佛大学的弗农教授 R Vernon 1966年在 产品贸易 一文中 继承总结技术差距理论基础上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该理论认为能够进入国际贸易的新型工业化消费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 一种国内市场营销学的概念引入国际贸易理论 认为能够进入国际贸易的新型工业化消费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 这个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 在不同阶段上 新型工业化消费品的产品特性 国际生产区位和贸易格局各有不同的特点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ProductLifeCycleTheory 第一阶段 新产品阶段 只限于试生产试销售 新技术产品一般不出口 第二阶段 产品成长阶段 主要是面向与创新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 第三阶段 产品成熟阶段 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造发明者发现授权本国和外国的其他生产厂家生产这种技术产品更加有利可图 于是国际技术转让就开始了 第四阶段 其他发达国家参与新产品出口竞争阶段 第五阶段 以后技术创新国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技术创新国为了取得新技术新产品的垄断优势越来越难 因为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开发能力差距不大 一种新技术新产品发明之后很快就被技术模仿国迅速采用 技术创新国要维持技术优势必须跑得更快 而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加快 落后的技术模仿国 发展中国家 与发达的技术创新国的技术差距将越来越大 落后国家产业结构的代价也就越来越大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ProductLifeCycleTheory 净出口 净进口 第一阶段 创新领先国家出口 第二阶段 技术扩散跟随者出口 第三阶段 技术停滞欠发达国家出口 Time 欠发达国家 其它工业国 领先国 美国 技术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