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蝴蝶泉》教案 沪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37550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蝴蝶泉》教案 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蝴蝶泉》教案 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蝴蝶泉》教案 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蝴蝶泉教案 沪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结合文后的注释及译文,读明白短文的意思。知道课文描写了蝴蝶泉泉水清冽、古树奇特、蝶儿优美的美景。过程与方法: 对“蛱蝶、生蝶、真蝶”三个相近词语进行区分,对文言的“然”字结构进行学习积累,对关键词语进行想象理解,体会文中运用的拟人等修辞手法,为以后的文言学习打下基础。情感价值观: 感悟课文中所描绘的蝴蝶泉景物之间亲密和谐之美、淡妆浓抹之美、动静相衬之美,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体会文言文文字精辟、洗练的独特魅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结合文后的注释及译文,读懂短文的意思。 2、体会祖国山水之美,感悟文言所蕴含的语言之美。教学准备:老师:搜集歌曲蝴蝶泉边,故事蝴蝶泉的传说。学生:读通全文,参考课后译文,了解大意。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作者介绍1、故事引入、揭题。播放歌曲蝴蝶泉边,听故事蝴蝶泉的传说。(见教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蝴蝶泉。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学生接触古文的经历不多,往往会将古文学习理解为枯燥的释词析句。在上课伊始,通过播放歌曲蝴蝶泉边和听故事蝴蝶泉的传说引入课文,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丰富学生对于这篇古文的认识。2、介绍作者及作品。明代有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名叫徐霞客。他踏千山、涉万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名山大川,历经30年考察,撰写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3、导入课文。三百多年前的一天,徐霞客来到云南苍山的云弄峰下,记录下那里天下罕见的蝴蝶泉蝴蝶盛会的奇景,仅用了101个字,可谓字字珠玑。二、读通课文,了解大意1、教师范读,学生仿读。(1)师范读(他写道)。(2)学生自由读(要求字字读正确、句句读通顺)。(3)大组按句轮读。2、设计填空,整体进入。(1)师:在4句话里,作者主要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呢?请大家参考译文思考一下。指名读译文并出示填空:出示:一( )古树 一( )清泉 一( )蝶花 千( )真蝶(2)交流。(3)小结:作者把镜头聚焦在(读屏幕)“一株古树、一泓清泉、一树蝶花、千串真蝶”,描绘了蝴蝶泉的蝴蝶盛会。设计意图:整篇古文共四句话,前3句,分别描写了蝴蝶泉的美景要素树、泉、花、蝶。在课的开首,通过“一( )古树 一( )清泉 一( )蝶花 千( )真蝶”这样一个填量词的练习,能帮助学生形成初读文章后的一个鲜明的整体印象。三、疏通字词,理解文句过渡:蝴蝶泉以蝴蝶而闻名,你有没有注意到文中对蝴蝶的三种不同称呼呢?1、出示并区分:蛱蝶、生蝶、真蝶。2、学习“蝶花”句。(1)出示并读句:“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 )无异。”师:字面的意思大家都能区分,那么老师考考大家,你不看书,猜一猜作者在此处用的是“生蝶”还是“真蝶”?随机学习“须翅栩然”,理解“蝶花”的栩栩如生。(2)欣赏想象。出示:“合欢树花”大家看,这就是合欢树的花,一朵朵合欢花真像一只只蝴蝶呀! 想象说话:大家想象一下,一阵微风吹过,( ),真是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3、学习“真蝶”句。过渡:这时候,千万只真蝴蝶被满树蝴蝶般的花朵吸引来了(1)引读:它们“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2)赏析想象。你能抓住这句中的一些词语想象一下,这蝴蝶会是一个怎样的景象?(随机学习“树巅”、“缤纷”、“络绎”、“五色焕然”)同类学习:须翅栩然、五色焕然。如果你看到了这样的奇观,你会怎样赞叹呢?设计意图:“真蝶”一句,写出了蝴蝶相会时的绚丽美景。该句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于学生能否理解翻译这句话,应进一步着力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积累运用。让学生在想象蝴蝶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时,利用句中的一些词语来表达,在学生赞叹这一奇观时,又一次引导学生用上“须翅栩然、五色焕然”等词语,这样的教学策略,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培养。4、学习“树与泉”的句子。过渡:蝴蝶泉的美景还有吗?还有树、还有泉呢!(1)引读:(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冽可鉴。”(2)动作理解“大合抱”:大家做一个大合抱的动作哦,这棵合欢古树真粗啊。(3)句子赏析:谁有一双慧眼,带大家欣赏句中的点睛之笔呢?(领学生体会拟人手法其中的情趣,随机学习“倚崖而耸立”、“漱根窍而出”。)四、深悟理解,感受美景1、感悟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之美。过渡:作者写蝴蝶泉全文仅三句,把三句综合起来品味我们会有新的发现,让我们再到蝴蝶泉边走一遭吧。(1)概括引读:(山麓)有此树树下泉漱树之泉之水。泉上之有当四月即发花。引来须足自树巅及于。游人俱从此月过。(2)感悟和谐美:你觉得这山、这崖、这泉、这树、这花、这蝶还是孤立的一景一物吗?感悟自然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板书:亲密和谐)补充诗句小池。宋朝诗人杨万里,在他的诗里,也描绘过这种自然万物的亲密和谐。出示并朗诵:“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感悟朗读:让我们用朗读传达出这自然的亲密和谐之美。2、感悟对比美。过渡:读着这优美的文字,老师又联想到了大诗人苏轼的一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蝴蝶泉不也像一位绝色佳人,不管她薄施粉黛还是浓妆艳抹都是那么美。(板书:淡妆浓抹)你能体会蝴蝶泉淡妆浓抹不同时候的美吗?(1)配乐朗读。绿意盎然的合欢树、清冽可鉴的树下泉,不就像一位薄施粉黛的佳人吗?引读“(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冽可鉴。” 那蝴蝶般的合欢花、那斑斓飞舞的蝴蝶正是佳人浓妆时。引读“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摇曳的蝶花、飞舞的蝴蝶与耸立的古树、清清的流泉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亦动亦静的蝴蝶恋花、蝴蝶戏泉图。(板书:动静相衬)设计意图:这个部分的设计,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对于学生文言阅读能力培养的提升点。通过杨万里和苏轼两首诗句的补充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促悟,有助于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文中所体现的自然万物的亲密和谐之美,以及蝴蝶泉蝶花、蝴蝶、古树、清泉所体现的不同的、对比的美,这是文言中常常蕴含的一种情趣美。3、小结:有奇景如此,所以(读)“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理解:“俱”、“群而观之”、“之”、“乃已”。五、总结(1)师:徐霞客把他对蝴蝶泉的感受,记在了著名的徐霞客游记里,老师虽然没能身临其境,但也想借此古文写下自己的感受(出示并齐读)。一树一泉一池蝶, 一飞一舞一传说。一游一记一霞客, 一段文字一千年。(2)同学们,请你们在课后也写一写神游蝴蝶泉的感受吧!板书设计: 蝴蝶泉亲密和谐淡妆浓抹 之美动静相衬练习设计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山麓( ) 倚崖( ) 耸立( ) 树巅( )漱根窍而出( ) 倒悬而下( ) 缤纷络绎( )( ) 二、积累带有“然”字的四字词语,如“五色焕然”。 三、读课文,请用一个字来概括蝴蝶泉景物的特点。泉: 树: 蝶: 四、从文中分别摘录一句比喻句,一句拟人句。比喻句: 拟人句: 五、读了课文,请你结合文中语句,来赞一赞蝴蝶泉的美景。 六、背诵文中你喜欢的语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