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29790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试卷说明:1.本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2.本卷包括38小题,共 8 页。其中,第卷是客观试题,共35题,每题2分,总计70分;第卷是主观试题,共3题,总计30分。3.请将第卷的客观试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主观试题答在试卷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 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 0-20N B. 0-20SC. 20N -2326N D. 20S -2326S2. 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 延吉冬季均温升高 B. 北温带范围变小C. 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 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答案】1. C 2. A【解析】试题分析:1. 该题关键是对P点出现极昼现象和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区别,P点出现极昼现象可能的情况包括刚好出现极昼现象和P点及其以南的部分地区也出现极昼现象,P点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时,由图中信息可知P点纬度为70N,即太阳直射在20N;P点及其以南的部分地区也出现极昼现象时,即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在2326N,所以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20N2326N,选C。2. 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做地轴的垂直线KL(如下图),即KL为赤道,在赤道平面上,则此时黄赤交角为20,即黄赤交角比原来变小了,则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为20S/N,南北极圈的纬度为70S/N,所以北温带的范围变大,全球极夜范围缩小,潍坊冬季时离太阳直射点最远的距离(冬至日太阳直射在20S)变近了,则福州冬季均温升高,悉尼(约34S,在南半球)夏季离太阳直射点最近(冬至日太阳直射在20S)的距离变远了,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变小,昼夜差距缩小了,因而悉尼夏季昼变短了,即选A。【考点定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黄赤交角变化产生的影响【知识拓展】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理解几种数据间的关系。如图:1.90极圈的纬度数1/2晨昏线移动的纬度范围北(南)寒带的范围。2.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1/2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1/2热带范围。3.902北(南)温带范围。3. 下列各图所示日期,代表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的是A. B. C. D. 【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及其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xx年9月21日,日本探测船“地球”号在东京以南太平洋一处水深2500米的海洋开始钻探,从海底向下钻入7000米深处,盼能揭示气候暖化秘密,寻找有助于解释生命起源的微生物及了解地震成因。据此回答下面小题。4. 下列关于“地球”号探测船的钻探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此次钻探的深度可达地幔内部 B. 此次钻探可能到达莫霍面C. 此次钻探可能钻穿古登堡面 D. 此次钻探能到达地心5. 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 岩石圈与生物圈的关系密切C. 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D. 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答案】4. B 5. B【解析】4. 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厚薄不均,地壳在水平方向上可以分为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为33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6千米。莫霍界面是地壳跟地幔的分界线。根据题意可知日本探测船“地球”号海洋中钻探7000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6千米,此次钻探的深度超过了地壳层,A错误;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6千米,此次钻探可能到达莫霍面,B正确;古登堡界面是地幔跟地核的分界线,深度在2900千米左右,C错误;地心大概在6871千米左右,D错误。故选B。5. 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ACD错误;岩石圈顶部有生物存在,二者关系密切,B正确。故答案选B项。xx10月8日,山东聊城出现大雾天气,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受此影响,山东有100多个高速收费站临时关闭或限行,对“十一”假期返程旅客造成不利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深秋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A. 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 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 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 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7. 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 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 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C. 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 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答案】6. D 7. B【解析】6. 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气温接近露点,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故从概念可知,形成雾需要水汽充足湿度大、水汽围绕凝结核凝结、大气相对稳定等条件。深秋初冬时,晴天多,白天云层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保温作用弱,降温快,温度低,故而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温差大,夜晚水汽易凝结,因此在风力较微弱,水汽不易扩散的条件下,更容易产生大雾天气,故答案选D。7. 大雾增加了大气的厚度而且大雾中固体颗粒物较多,增加了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吸收作用,降低了空气能见度。故答案选B项。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回答下面小题。8. 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A. 西北风和东南风 B. 西风和东风C. 东南风和西北风 D. 西南风和东北风9. 目前,有部分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减少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减少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 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A. B. C. D. 10. 下图中正确表示上图中乙处等压面分布的是A. B. C. D. 【答案】8. A 9. B 10. C【解析】8.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北半球冬季,林地的温度高于裸地,则林地盛行上升气流,裸地盛行下沉气流,则甲处盛行偏西风,丙处盛行偏东风,结合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形成甲处西北风和丙处东南风。故选A。9. 由于城郊环流近地面的风向始终由郊区吹向城市,因此在城郊建设生态林可改善进入城市的大气质量,正确。故选B。10. 结合热力环流原理,乙地盛行上升气流,则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等压面的弯曲规律: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故选C。11. 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居世界第二位,为了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下列措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耗能工业转移到西部人烟稀少的地方多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的消耗A. B. C. D. 【答案】D【解析】限制重工业的发展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取的,错误;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耗能工业转移到西部人烟稀少的地方,可能改变局部的大气环境,但是对于整个大气环境没有什么改变,没有多大的作用,错误;只有开发新能源,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植树造林等可以减少排放二氧化碳,正确。故选D。点睛: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2. 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台风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热带气旋B. 台风的强度比飓风大一级C. 台风中心是风力最强的地方D. 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答案】D【解析】台风按其成因应属于气旋,在北半球热带气旋中的气流绕着中心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相反,A错误;飓风的名称使用在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使用的近义字是台风,强度相同,B错误;台风中心晴朗无云,风力最小,C错误;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D正确。故答案选D项。点睛:主要考查了台风相关知识,台风(飓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它象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着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在北半球热带气旋中的气流绕着中心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相反,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受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飓风的名称使用在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使用的近义字是台风。下表为南京市xx3月5日至11日天气信息统计表。读表回答下面小题。13. 引起3月5日至11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可能是A. B. C. D. 14. 与3月5日相比,3月10日A. 空气质量更差 B. 大气辐射增强 C. 可能出现作物冻害 D. 气压更低【答案】13. D 14.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要求熟悉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差别方法,掌握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13. 从表格信息看南京市经过了气温下降、阴雨、大风天气,说明该天气过程是冷锋过境。图A是准静止锋,图B是暖锋,图C是气旋,图D是冷锋,选择D。14. 冷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大气辐射将会减弱;3月10日有4-5级风,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会变好;最低气温降至0,可能会造成作物冻害。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5. 图中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A. 上升湿润 B. 下沉干燥C. 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 D. 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16. 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亚洲低压强盛 B. 上海盛行西北风C. 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北 D. 印度半岛高温多雨17. 受之间的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A. 东非高原 B. 巴西高原 C. 马达加斯加岛 D. 撒哈拉沙漠【答案】15. B 16. B 17. D【解析】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15. 图中位于南回归线以南附近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下沉干燥。B正确。16. 读图可知,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说明直射点位置在南半球,南半球处于夏季,北半球为冬季。则亚洲高压强盛,A错误;上海盛行西北风,B正确;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南,C错误;印度半岛高温干旱,D错误。所以本题选B。17. 图中之间的气压带或风带是东南信风带,主要影响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撒哈拉沙漠在北回归线附近,所以不可能受东南信风影响。D正确。xx年3月,英国摄影师勒弗朗向媒体公布了一组北极熊母子被困在狭小浮冰上的照片,勒弗朗回忆说:“它们看上去很焦虑,小北极熊显然是吓坏了,它的身体在微微颤抖着。”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8. 北极熊多以近海浮冰为跳板,巡游在海中扑食。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多次发现这些“浮冰行者”溺毙的现象,并为这一物种的未来深感忧虑。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 全球气候变暖,浮冰消融且间距增大 B. 北极熊物种退化,体质下降C. 人类扑杀,北极熊向外海迁徙 D. 海洋污染,导致食物减少19. 下列现象,与上题中问题相关的是中纬度沿海地区台风减少 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 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 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推迟A. B. C. D. 【答案】18. A 19. D【解析】图示现象表示冰川融化,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浮冰消融且间距增大。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可能使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18. 图示现象表示冰川融化,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浮冰消融且间距增大, A对。北极熊物种退化,体质下降不是主要原因,B错。北极熊没有向外海迁徙,C错。海洋污染,导致食物减少不是主要原因,D错。19. 上题中问题是全球变暖。与中纬度沿海地区台风减少无关,错。与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有关,对。全球变暖,可能使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对。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可能提前,错。D对,A、B、C错。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0. 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 风力 地球重力 太阳能 温室效应A. B. C. D. 21. 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 蒸发 水汽输送 大气降水 地下径流A. B. C. D. 【答案】20. B 21. B【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20. 请在此填写小题的解析! 沙漠中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从图中可见,地面的水分在太阳照射之下水分蒸发出来,而又被塑料膜拦截,塑料膜随坑自然凹陷,坑面与塑料膜形成弧形,水珠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汇集与凹陷部位降落到容器中。故动力为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故正确;没有风对水汽的输送过程,所以与风力、温室效应关系不大。错;故答案选B。21. 请在此填写小题的解析! 读图,该方法可以模拟的环节主要有蒸发,对;没有谁起的输送环节,错误;水汽的凝结、滴落,类似于大气降水过程,对;没有地下径流,错误。故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以沙漠地区的“日光蒸馏法”作为考查的材料对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水循环的主要环节等知识进行考查,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完成下面小题。22. 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 浙江省:环节水量 1 月份较大 B. 北京市:环节水量 7 月份较小C. 地中海沿岸:环节水量 1 月份较大 D. 非洲西南角:环节水量 7 月份较小23. 关于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 塑造地球表面的形态 B. 促进海陆间物质迁移C. 利于陆地水资源更新 D. 促进地球各圈层间能量交换【答案】22. C 23. D【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22. 地中海沿岸冬季多雨,环节水量1月份较大,C正确。北半球海8月气温高,蒸发量大,A错误。北京市夏季降水多,环节水量7月份较大,B错误。非洲西南角为地中海气候,7 月份为冬季,因此环节水量7月份较大,D错误。23. 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促使水资源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平衡;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A、B、C正确。地球的圈层构造包括内部与外部圈层,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主要是外部圈层。D错误。注意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答案。读下图,甲河与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由于大规模开发,该流域森林覆盖率由1980年的50%降至xx的18%。根据图文信息回答下面小题。24. 据图文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A.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 盛行西北风C. 潜水补给河水 D. 河水为一年中最清澈的季节25. 甲河河口附近海域洋流流向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A. 向北流 降温减湿 B. 向北流 增温增湿C. 向南流 增温减湿 D. 向南流 降温减湿26. 1980年和xx,在甲河A水文站以上地区各下了一场位置、范围、强度和总雨量相当的暴雨,则暴雨过后,A水文站测得的数据xx与1980年那次相比,错误的是A. 洪峰到来时间较迟 B. 洪峰流量较大C. 洪峰到来时河水含沙量较大 D. 洪峰过后水位削减较快27. 以下四幅气温和降水量示意图与甲河流域气候特点相符的是A. B. C. D. 【答案】24. B 25. A 26. A 27. B【解析】24. 根据河谷形态,河流自东向西流,北岸泥沙堆积,则此河流位于南半球。读图可知甲地位置处在30S以南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区。甲河与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且此时河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为丰水期,地中海气候冬季为多雨季节,此时受西风带控制,B正确。25. 根据洋流分布规律,中低纬大陆西岸为寒流,降温减湿;南半球寒流流向由南向北流。A正确。26. 该流域森林覆盖率由1980年的50%降至xx的18%,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森林覆盖率下降,则洪峰到来时间提前,A错误;森林覆盖率下降,洪峰流量较大;洪峰到来时河水含沙量较大;洪峰过后水位削减较快,BCD正确。所以本题选A。27. 根据图示甲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布判断,甲河流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结合选项,A图7月气温高,但降水量少,雨热不同期,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A错误;B图7月气温较低,但雨热不同期,故判断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图正确。28. 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A. 盛行风 B. 地转偏向力 C. 海水密度的差异 D. 大陆和岛屿的影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洋流的流向和分布与地面风带模式及其分布密切相关,海水在盛行风的吹拂下,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故A正确。考点:洋流。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 纳米布沙漠沿海岸线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 B. 降水 C. 大气环流 D. 洋流30. 纳米布沙漠西部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 寒暖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 B. 入海河流带来大量泥沙C. 上升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 D. 沿岸东南信风带来大量鱼类饵料【答案】29. D 30. C【解析】试题分析:.30. 据题干信息可知纳米布沙漠西部沿洋海为寒流,是底层海水上泛形成的。考点: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点评:解题的关键在于熟悉世界海陆轮廓分布以及洋流分布模式,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读图“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31. 关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 大陆东岸为寒流 D. 大洋东岸为暖流32. 洋流对海洋渔场分布有重要影响,图中最有可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是A. B. C. D. 33. 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与南印度洋海区大洋环流方向一致时A. 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灾 B. 南非的热带草原一片枯黄C. 松花江正值封冻期 D. 天山冰雪融化,河流处于洪水位【答案】31. B 32. A 33. C【解析】31. 结合图示的大洋环流模式图判断,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大陆东岸即大洋西岸为暖流,大洋东岸为寒流。故答案选B项。32. 图示处有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而形成渔场。故答案选A。33. 本题考查洋流和我国的气候。北印度海区洋流是季风洋流,是随着印度洋季风更替有季节性的流向转变,而南印度洋环流则是西澳大利亚寒流则一直是逆时针向西流。北印度洋洋流与南赤道暖流一致时,即北印度洋洋流为自东向西流,故判断为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而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灾的时间多为夏秋季节,A错误; 南非为夏季,热带草原草木茂盛,B错误,松花江正值封冻期 ,C正确;天山冰雪融化,河流处于洪水位,应该在夏季,D错误。故答案选C项。点睛: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的形成机理 : 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从成因上看属于风海流。在北印度洋北部,由于海域狭窄,位于北半球低纬度的东北信风比较弱,而由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热带季风却占了优势地位。 在北半球的冬季(从10月份到来年4月份),亚洲大陆被强大的高压笼罩,在北印度洋海面上盛行东北季风,孟加拉湾的海水流向西南,绕过斯里兰卡岛后,与阿拉伯海流向西南的海水一道,形成东北季风洋流。随后沿索马里半岛沿岸南流,形成索马里暖流,越过赤道,往东南与南赤道暖流部分海水相遇,在南纬5-6间形成自西向东的赤道逆流,流至苏门答腊岛西岸,部分海水北流,补偿了孟加拉湾西流的海水。于是北印度洋海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为气旋型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夏季(5月份9月份),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南季风。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北印度洋海水运动的方向大致与冬季相反。南赤道暖流的北分支在季风吹拂下越过赤道,进入北印度洋,沿索马里海岸向东北流动,形成索马里寒流。尔后海水从阿拉伯海向东绕过斯里兰卡岛西海岸南下,与南赤道暖流汇合,使其得到加强,从而赤道逆流消失。于是,在北印度洋海区,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为反气旋型的大洋环流。34. 下列叙述,符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是:A. 夏秋多,北方多 B. 冬春多,东部多 C. 夏秋少,南部少 D. 冬春少,西部少【答案】D【解析】中国降水主要和夏季风有关。降水特征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季节多,冬春少,各年间的变率大。所以选D。35. 造成许多国家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是: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及空间分布不均匀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环境污染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减少 水资源的浪费A. B. C. D. 【答案】D【解析】造成世界大部分地区“水荒”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不均匀;人为原因主要有,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由于工业“三废”、农药化肥及城镇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使得许多本来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遭到破坏;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正确,故答案选D项。第卷(共3题,总计30分)二、综合题36. 读“北半球某月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A 。 (2)此时被切断的气压带为 ,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3)D地7月盛行 风,其形成原因是 。(4)C、D、E、F四地中气侯由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 。(填字母)【答案】(1)亚洲高压(2)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南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4)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季风环流的成因以及对气候的影响。(1)根据图中的气压数值判断季节由于海陆的热容量不同(海高陆低),使得海洋比陆地升温慢降温也慢,进而出现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的温度在夏季是陆地高海洋低,在冬季是海洋高陆地低。图示A为亚欧大陆上的高压中心,为亚洲高压;B为太平洋上的低压中心为阿留申低压。(2)此图是冬季的。1月(冬季)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中的冰岛低压)。(3)D地位于印度半岛,属于南亚季风区,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偏,形成西南季风。(4)此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C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是海陆热力性之差异的差异,导致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的;D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的;F为与欧洲西部,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E地为地中海沿岸,形成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交替影响。37.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丁甲丙丁过程属于 循环,b1、b2、b3代表水循环的 环节。(2)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 (填字母)环节。人类可以通过 、 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答案】(1)海陆间降水(2)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解析】本题利用水循环环节示意图并结合景观图,考查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考查河流对城市布局、发展的影响。命题角度新颖,各知识点配合得当,既有知识点的考查,又体现了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1)图示甲是大气降水,乙是陆地,丙是地表径流,丁是海洋,所以丁甲丙丁过程属于海陆间循环;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体现在通过水循环把陆地和海洋相联系,对陆地所带来的影响。(2)人们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c环节体现的是地表径流,是淡水的主要来源环节。人们通过修建水库来改善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通过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38. 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D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 渔场。 (2)1月份卑尔根(挪威)的温度在2左右,而纬度较低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在8左右,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洋流原因是什么? (3)若C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 (4)若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城到B城,又返回到A城,指出从A到B再到A依次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 、 。【答案】(1)秘鲁(2)两地附近流经的洋流性质不同,卑尔根为北大西洋暖流,符拉迪沃斯托克为千岛寒流(3)一方面加速石油污染海域的净化;另一方面扩大污染海域面积。(4)西风;东北信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主要考查世界四大渔场分布及形成原因。图中D处位于太平洋东岸紧邻南美洲应是秘鲁渔场,此渔场的形成受上升性补偿流影响。(2)本题主要考查寒、暖流的性质及其意义。造成1月份卑尔根(挪威)的温度在2左右,而纬度较低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在8左右,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卑尔根(挪威)处在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下而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符拉迪沃斯托克处在千岛寒流的影响下,且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3)主要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地理意义。在中纬度地区从太平洋西岸到达太平洋东岸可利用的盛行西风、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4)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泄露的石油会随洋流而飘散,这一方面会使污染扩散,但同时收到稀释的作用分解也会加快。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影响举例气候高低纬间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影响全球)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洋流性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影响局部地区)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荒漠环境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大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面著名渔场秘鲁渔场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海洋航行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顺流加速、逆流减速;拉布拉多寒流常携带冰山,且其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