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 前出塞》教学设计 沪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28891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 前出塞》教学设计 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 前出塞》教学设计 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 前出塞》教学设计 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 前出塞教学设计 沪教版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边塞诗的特点。感受作者内心的渴望,渴望拥有良将,渴望国家富强,渴望人民生活安康,以及除驱外敌的强烈愿望与决心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古诗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情预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出示诗歌,读诗学生自由读,要求学生边读边注解二、破题而入,简析背景,1、读诗题告诉老师,诗题中的“塞”指什么?(关塞、边塞)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反映边塞生活和战事诗)2、简单介绍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4、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王昌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战争、征人(战争场面惨烈):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三、注释读诗,品味意境,抒发情感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歌2、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万里长征)3、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4、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5、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战事频繁终老边塞资料: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战死沙场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所以古人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6、这古来,是多少时间呢?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7、指导读这两句诗这是叙事,告诉我们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同情)这是怎样的一种同情呢?诗人看到了什么?:无数生命的死去,感叹生命的卑微读:失去亲人的悲痛,感叹人生的无奈读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指导读8、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的生活,你想说什么?对征人:对战争:9、所以诗人这样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指导读出自豪与勇敢没有战争(渴望战争平息,征人回家)如果有像李广这样的将军,匈奴就不敢度过阴山,侵我边疆,这样征人就能早日回家,这是诗人的渴望,这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指导读出渴望和平的憧憬对朝庭的失望战事连绵不断,与朝庭无名将贤才有关,恨报国之志不能如愿指导读出内心的那份失望和无奈10、整体再读全诗,体会诗之意境四、阅读思考拓展升华1、你认为有李广将军在,战争就可以平息吗?就会有和平吗?2、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谈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对征人生活同情,或者写一个调查匈汉战争的论文资料一: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资料二:汉王朝、匈奴河南之战后,匈奴人失去了阴山以南的广阔区域,痛心疾首,每过于此,无不掩面痛哭;河西之战后,匈奴人又失去了水草丰美的河西地,经济上蒙受的损失更为严重,所以匈奴人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汉武帝时,汉王朝、匈奴在漠北大会战,经过数月搏杀,匈奴损兵十几万,这几乎是匈奴当时人口的三分之一。此战后,匈奴几无壮年男丁。资料三: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晚唐?曹松已亥岁二首: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唐?李颀古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