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十次双周考试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27355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十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十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十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十次双周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大同”之世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有“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A国家统一安定B王权高度集中C实行血缘政治D违背历史潮流2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时间 史实 周平王四十七年 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 周平王四十九年 郑伯弟段作乱 周桓王二年 卫弑其君桓公 周桓王十年 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 A 王室衰微,诸侯兼并B 礼崩乐坏,等级不存D宗法破坏,贵族内讧朝代 西周 秦 元 制度 郡县制 行省制 特点 以血缘为纽带 中央节制地方 3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过程表格中应填入的内容是()A 分封制贵族政治 B宗法制贵族政治C宗法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D分封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4嬴政认为,给死去的王上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很不合适的事情。称帝时,他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并下令今后不再给死去的皇帝上“文、昭、武、惠、襄”之类的封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这一做法()A正式终结了古代谥号制度B旨在确立皇帝的无上权威C是宗法制发展的必然趋势D实现了对全国的直接管辖5“周秦之变” 是指西周到秦朝(有些方面甚至到汉武帝时期)中国社会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下列内容属于周秦之变的是A从封建政制到帝国政制B从“公天下”到“家天下”C从土地公有到土地私有D从百家争鸣到儒释道合流6春秋以前,各君王的外戚都来自一些拥有政治实力的诸侯国。自从秦统一以后,特别是在汉代以后,皇帝的外戚便从其臣民中遴选了。据此推知,汉代的外戚()A始终把持着中央政权B与三公九卿平起平坐C擅权根源是皇权专制D决定历任皇位的更替7空间观念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素养。元史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从历史空间上来看,这里的“内”是指()A大都周围的河北山西山东B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C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D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8读下面秦朝疆域图,解读秦朝的历史页献() A开启了中央集权的时代B形成了南北漕运体系C奠定了近代疆域的基础D开辟了中西陆路交通9下图是西周分封示意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推断()A 周天子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B 同姓封国分布在长江中下游C 政治中心周围多为异姓封国D 周天子对异姓诸侯王存在疑虑10当代著名史家杜维运先生说:“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是历史的两大要素。所谓历史叙事,一般来讲,是叙述以往发生过的事件。历史解释大致是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所在。”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晋)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B叔孙通为刘邦设计礼仪,使君臣尊卑差别犹如天壤之别C(汉代)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D皇帝兼并天下诸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11下表是唐代宰相及科举入仕宰相数据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时期 初唐 武则天 玄宗 肃宗至德宗 顺宗至武宗 宣宗至僖宗 宰相数目 63 151 59 63 96 98 科举入仕 5 31 22 21 69 86 科举入仕% 794 2053 3729 33 7188 8776 A唐朝在科举制度之下,君主专制强化B初唐科举入仕宰相比例很低,说明世官制还有很大影响C唐朝科举入仕宰相比例逐渐成上升趋势,说明科举制在选官中的作用增强D唐朝科举入仕宰相比例逐渐成上升趋势,说明唐代的行政效率逐步提高12据图1,可知此时期()图1唐代藩镇的分布图 A中央集权受到威胁B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坏C南方尚未得到开发D皇权相权矛盾尖锐13宋代知州总辖一州政务,一般文臣出任知州,须曾任知县、通判,才可以任知州;武臣须曾历巡检、县尉、知县等县级亲民官,并曾历诸州都监等主兵官,不曾犯罪,有官员推荐,方能开任知州。这反映的实质是()A强调选官采用等级授职B宋代加强对地方要员的控制C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D宋代防止官员失职危害民生14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表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概念 解释 A重农抑商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商业活动。 B 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体现了近代西方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 C 行省制 行省是元朝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各行省有很大的自主权,可自行处理境内重大民政事务 D 明朝内阁 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对皇帝负责,直接听命于皇帝,内阁大学士的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 ABCD15从秦到宋的中国帝制社会中,官僚体制运作中存在宰相制度、封驳制度、谏官制度等,这些制度设计的目的是()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预防专制皇权出现错误C制约专制主义皇权D保障皇权体制正常运转16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B“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17自英国“脱欧”全民公投的结果公布后,英国人在谷歌上搜索“欧盟”这一关键词,排名第二的问题令人大跌眼镜:“欧盟是什么?”有专家说,这从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雅典式民主”的弊端,这里所指的“雅典式民主的弊端”主要体现在()A滥用误用国家权力B雅典公民的素质普遍较低C民主范围比较狭隘D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18表4为一些学者对于雅典民主政治的一些观点。 表4 学者 主张 (中国)陈唯声 雅典民主政治的胜利是比较先进的商品经济对落后的自然经济的胜利 (英国)芬利 如果没有雅典帝国,就不可能有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充分发展的民主制度 (法国)克鲁瓦瑟 雅典民主是希腊精神最伟大的创造物之一 (中国)易建平 民主政治与小国寡民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A雅典民主的出现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B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起源史学界有颇多视角C外国人更多从精神层面探讨雅典民主的产生D中国学者的主张符合科学逻辑已成学界共识19历史探究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亦有别。下列探究步骤及论证方法相对严谨的是(选项 第一步 第二步 A 甲观点:“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 证据:伯里克利的言论 B 乙观点:“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 证据:当时投票用过的陶片残片 C 丙出示图片:十二铜表法模拟图 结论:世界第一部成文法诞生 D 丁出示史料:比较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异同 结论:罗马法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20罗马法中规定:如果道路因水灾或其他变故而毁坏时,邻近土地的所有人,在道路未修复前应任他人在自己土地上行走。这主要说明罗马法()A严重损害公民个人权益B注重维护公众利益C法律制度有待继续完普D保护奴隶主的特权21罗马法规定,在婚姻存续期间,丈夫是嫁资名义上的所有人,对嫁资享有管理使用权。在离婚时,妻子享有请求返还嫁资的绝对权利。这表明罗马法()A促使婚姻更稳定B以习惯法为基础C彰显了公平正义D实现了男女平等22下图是古罗马人在观看某法律的情景,从适用范围看,该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A 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的法B 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C 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D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23“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材料中描述的政治制度确立的文件是()A1689年权利法案B1787年美国宪法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4君权变化的政治含义中说:“光荣革命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不改变旧体制形式的前提下,改变实质性的内容。”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旧体制形式”指的是君主立宪制B“旧体制形式”指的是君主专制制度C实质性改变指从君主专制到统而不治D实质性改变指权在君主变成权在议会25美国联邦法院法官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xx1月签署的暂停中东七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违反宪法,立即暂停。这一裁定反映了美国()A联邦法院的权力高于总统B总统不再是国家权力中心C行政权受到司法权的制约D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26林达在历史深处的忧虑中说“美国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它是平面撒开的。乍一看挺乱的,可是正因为他们都已经长期共存所以反而建立了一种特殊的秩序”这种“平面撒开的系统”是指()A1787年宪法下的联邦政府 B行政、司法和立法权的相互制约与平衡C1787年宪法下的地方各州 D两党制成为美国民主政治重要组成部分27xx1月20日,特朗普就职一周年之际,因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之间未能就政府长期预算案达成妥协,联邦政府暂时停摆。材料旨在表明美国()A充分维护民主制原则B两党之间的相互对垒C遵循了分权制衡原则D保障了总统制共和制28有人评价某宪法是“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的宪法”,但同时这又是一部充满着妥协和智慧的宪法,在这一宪法下,国家成为“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由此可知,该宪法是()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拿破仑法典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9有学者评价近代某国代议制,认为它阻碍了各邦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在国家上层建筑中,依然有大量的封建“垃圾”,“议会民主”只起到专制的遮羞布作用。该代议制()A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B成为国家统一的前提条件C保留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D立法权受到行政权的控制30下列四种政治体制的图示,属于近代德意志帝国政治体制的是()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诗经周颂我将材料三: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中国古代儿童称谓简表年龄段称谓称谓由来(摘自礼记等)13岁孩提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10岁以前孺子孺子早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满10岁幼学人生十年曰幼,学1315岁(男)舞勺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种文舞)15岁左右(男)束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15岁(女)及笄十有五年而笄(笄礼)1520岁(男)舞象成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御满20岁(男)弱冠二十曰弱,冠(冠礼)中 央 集 权郡县制度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 材料四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1)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并概括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4分)综括材料一、二指出其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分) 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2)阅读材料三,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15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4分)3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2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 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益于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 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罗马原来只是一个城市。罗马的政府是只适合于城墙之内的居民的市政机构。在罗马四周看到的除了城市没有别的。当时称为民族的只是诸城市的联盟。拉丁民族便是拉丁诸城市的一个联盟。没有乡下,土地的业主是城市里的居民。当罗马扩张时,征服的也只是城市。像罗马这样的城市能够征服世界,但要管理这个世界就不容易了。必须有一种能使凝聚力薄弱的各成分团结起来的统治方式。罗马帝国在发展民法立法的同时,建立起专制政治的管理体制。给整个罗马世界盖上一张等级森严的官吏网,使当权者的意志在社会上生效。最后,解体的时刻到了,蛮族从各方面侵入进来,各行省不再抵抗、不再费力去关心总体的命运。 摘编自法基佐欧洲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和目的。(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政治制度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并概括雅典“政治自由化” 的原因是什么?(3分)(3)依据材料三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帝国政府用怎样的措施来维系庞大的帝国?其效果如何?(4分) 33. (16分)民主制度是人类共同的政治追求,各国形成各具特色的民主政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材料二、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第六十一条在本宪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材料三、史学界和政治学界历来对美国1787年宪法多有讨论,大体有如下角度:宪法是一种妥协的产物;宪法是对英国宪政体制的继承和创新;宪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光荣革命”是“反革命”的理由。结合史实说明,英国资产阶级与国王之间为限制王权持续妥协的具体表现。(6分)(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示德国代议制建立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德国代议制的主要特点。(6分)(3) (3)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您更倾向于材料三中哪一种看法?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4分)十周考答案1-5CDDBA 6-10CAADB 11-15CACDD 16-20BABDB 21-25CBADC 26-30BCDDA31、(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作用: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简析:先秦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贵族根据礼乐制度培养子弟;依据儿童年龄划分学习阶段;男女要求不同;学习礼乐目的在于更好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稳定统治秩序。(3)郡县制度: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了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32、(1)特点:公民监督(自下而上);定期投票;预防为主。(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目的:维护民主政治。(1分) (2)过程:君主政体一寡头政治一民主政治;(1分) 原因:贸易的急速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和农民的联合。(2分) (3)维系帝国的措施:通过法律协调不同民族的关系;建立专制制度和官僚制度来贯彻统治者的意志。(2分) 效果: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未能长久的维持统一的帝国政权,最终走向分裂。(2分) 33、(1)理由:“光荣革命”保留了国王表现: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的权力;确立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2)背景: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主要特点:中央拥有较大权力;君主专制色彩浓厚;保留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3)倾向于:从邦联制到联邦制是中央和地方妥协的产物;南方人口的计算方法体现南方和北方的妥协;参、众议员的产生方式体现了大小州的妥协倾向于:继承:保持了英国分权制衡的原则,是代议制的重要形式创新:创立了联邦制度和三权分立的中央权力构建原则倾向于: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把五个黑人折合成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