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22931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 满分:300分 时间:1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01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物体的运动,不可能的是A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 B物体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C物体速度方向向东,加速度方向向西 D物体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也随时间均匀增大22018年12月8日上午9点半,随着一声枪响,环攀枝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绕圈赛)正式开始,来自18支国际职业车队的95名运动员从三线建设博物馆出发,沿城区主要道路绕行,最终返回起点,全程80.8 km。来自厄立特里亚国家队的戴维特也门以1小时52分22秒的成绩夺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上午9点半指的是时间 B全程80.8 km指的是位移C研究运动员在全程中的运动可将其视为质点D根据上述数据,可以估算出戴维特也门的冲线速度约为43.14 km/h3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的物体,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分别受到大小相等的作用力F,三个物体均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关于三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样大 B甲最大 C乙最大 D丙最大4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2s末回到出发点B物体在2s末距出发点最远C物体在0-1s内做匀加速运动D物体在0-2s内运动方向不变5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即xt图象如图所示,则A刚出发时,甲车速度小Bt1时刻,两车相遇Ct2时刻,乙车速度大D0t2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距离大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被水平力F紧压在倾角为60的墙面上静止。墙面对木块 A压力大小可能为零 B摩擦力大小可能为零C压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为F D压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为7蹦极是一项户外休闲活动,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高度的位置,用橡皮绳固定住后跳下,落地前弹起。如图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C点时合力为零,到达最低点D后弹起。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在这个过程中A经过B点时,运动员的速度最大B从O点到C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不变C从B点到C点,运动员的速度不断增大D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不断减小8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连接,悬挂在定滑轮上,定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已知Mm,滑轮质量及摩擦均不计A、B由静止释放后,在空中自由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线的拉力大于mgB细线的拉力等于mgC天花板对定滑轮的拉力等于(Mm)gD细线的拉力等于9如图所示,质量的物块(视为质点)放在质量的木板的右端,木板长.开始木板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木板及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现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空气阻力,.则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块与木板以相同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B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C物块的最大速度大小为D物块到达木板左端时木板前进的位移大小为10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为零,方向向右B三个物体只有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CB、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B、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1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37的固定且足够长的斜面上,t0时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则A物体1s后沿斜面向下运动B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0mC物体所受拉力F为30ND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1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ABC,AB边靠在竖直墙上,F是垂直于斜面BC的推力,物块静止不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 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gB竖直墙对物块的弹力大小为Fcos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与弹力的合力,与F等大反向D物块受到的弹力与F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13如图所示,物体从O点开始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时间T内通过位移为s1到达A点,紧接着在第二个时间T内通过位移为s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C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 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第II卷(非选择题48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 18分)14(6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1)如图()所示,测出弹簧的原长(自然长度) .(2)如图()所示,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i个相同质量的钩码,实验测出弹簧静止时的伸长量,并作出的关系图线如图().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作出的图象的末端图象变弯曲的原因是: 15(12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和 ;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和 。三、计算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8分)动车组由成都火车东站上午开出,后速度均匀增加到,上午准时到达遂宁火车站,成都火车东站至遂宁火车站的里程为. 试求:(1)动车组由成都火车东站开出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2)动车组由成都火车东站开出到到达遂宁火车站过程的平均速率.17(10分)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倾角=37,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4m/s的速率顺时针方向运行,在传送带的B端有一离传送带很近的挡板P可将传送带上的物块挡住,在传送带的A端无初速地释放一质量m1kg的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AB间的长度L9m,物块与挡板的碰撞能量损失不计,即碰撞后物块的速度大小不变,物块与挡板的碰撞时间极短g=10m/s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刚放上传送带时的加速度是多大;(2)从物块与挡板P第一次碰撞后,物块向上的总时间18(12分)如图所示,长s=16m、倾斜角=370的斜面各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与水平传送带和水平地面平滑连接,传送带长L=32m,以恒定速率v0=4m/s逆时针运行,将一质点物块轻轻地放上传送带右端A,物块滑到传送带左端B时恰好与传送带共速并沿斜面下滑,已知物块和传送带、斜面、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块最终静止在水平面上的D点,令物块在B、C处速率不变,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1)动摩擦因数的值;(2)物块滑到C点时的速度的大小;(3)物块从A到D所经历的时间xx春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年级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1D 2C 3D 4A 5C 6D 7C 8A 9D10BC 11CD 12BD 13BC14(1)9.0 (2)50.0 (3)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或弹簧已经损坏或所挂钩码个数过多,答其中一种均可) 15F B C E C中应加上“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E中应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16解:(1)由加速度定义式 代入数据得 (2)动车由成都东至遂宁火车站所用时间 由 代入数据得 17解:(1)物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物块相对传送带向下加速运动,有: 解得: (2)设物块下滑到与P碰前的速度为v1,根据运动学规律有: 解得: 物块与挡板碰撞后,以v1的速度反弹,因v1v,物块相对传送带向上做减速运动,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沿传送带斜向下,由牛顿运动定律有: 解得:a2=10m/s2 物块速度减小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间 此后物块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物块相对传送带向下滑动,但相对于地面物块继续向上滑动,摩擦力反向有 解得: 物块速度减小到零的时间 物块向上的总时间 18解:(1)物块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a,解得:=025;(2)从B到C,由动能定理得:mgSsin-mgScos=mvC2-mv02解得:vC=12m/s;(3)在传送带上的加速度为a=25m/s2,到达传送带左端所需的时间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时间为从A到D经历的时间:t=t1+t2+t3=8.4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