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IV).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14643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IV) 命题范围 必修三第三四五单元 一 单项选择题(30*2=60分)1苏格拉底的弟子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这表明色诺芬( )A 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C 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主张将神人性化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塔哥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A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C “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D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苏格拉底说:“我是一只牛虻这个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观( )A人格独立,思想自由 B民主意识,参政意愿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批判精神,社会责任4.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 “俗语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反映“俗语学校”教育()A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B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C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D渗透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5.1598年,汤显祖的牡丹亭塑造了不顾生死追求爱情的杜丽娘的经典形象。约三年后,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主人翁之口说出“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这一历史现象能够说明()A.爱情故事是中西方表达思想自由的共同题材 B.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都出现人性解放的追求 C.戏曲表演是中西方传播人文思想的首要方式D.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英两国商品经济发6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7马克思说“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马克思评论的历史事件是()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8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A.智者运动文艺复兴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C.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9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上述观点正确的是()A B C D10孟德斯鸠认为“法律要保证人的生存权和自由平等的权利。法律不是任意制定的。”你认为孟德斯鸠的主张与韩非子的“以法为本”是( )A 完全一致 B 大同小异 C 正好相反 D 互为补充11 .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C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12.牛顿的发现被认为“跳出了神秘的黑匣子,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达尔文则因提出进化论,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两人的学说都()A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B提升了宗教神学的权威C反映了工业时代的要求 D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13. 英国科学史家德萨格利斯在其著作实验哲学中认为:他们(蒸汽机的发明者)既不像哲学家那样能够了解原因和理由,也不像数学家那样能够算出各部分的比例,他们十分幸运地能够碰巧找到了他所索求的东西。这说明蒸汽机的发明()A基于实践经验的积累B体现科学与技术的结合C借鉴自然科学新成果D凸显发明者的哲学思辨14. 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这些“拜伦式英雄”反映了()A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 B启蒙运动时代的浪漫之声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D蒸汽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15. 小说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的风俗史家。小说家的任务不仅在于摹写社会现实,还须阐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指出人物、欲念和事件背后的意义。能够充分体现这些创作原则的文学作品是()A.人间喜剧 B.悲惨世界 C.唐璜 D.等待戈多16. 晚年贝多芬在使用古典主义的交响曲等形式创作的同时,还谱写了表达更热烈情感的乐曲,比如在交响乐中谱写表达人类意志力的乐曲等。这反映了当时贝多芬的音乐()A.趋向于大众化 B.呈现不同风格的交融C.渗透了民族性 D.倾向理性主义的趣味17. 在某一时期,生活节奏加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文艺领域也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上述现象的出现( ) A.受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较大B.推动了人文精神不断走向成熟C.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D.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18. 电影艺术诞生的根本原因有( ) A.商业利益的驱动所提供的动力 B.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 C.人类新的精神需求 D.电的发明和使19.有人说“觉得名画丑和会不会欣赏没有关系,却和有没有文化有关系”。下列从文化的视角对关于两幅名画理解正确的是()蒙娜丽莎所画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城市女性,属于现实主义风格达芬奇在画作中渗透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哭泣的女人强调光与色的运用,属于印象画派毕加索的画作反映了现代人的空虚、恐惧、精神分裂等意识倾向A B C D20. 广府中学堂是广东最早的一所中学堂。其必修科目计有:读经、讲经、修身、中国文学、国语、历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化学、图画及体操等科。这反映出该学校的教育宗旨是()A“中体西用” B培养民主与科学的新型知识分子C宣传维新变法 D宣传民主革命21.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愈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A学习科学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倡导实业救国 D创办新式教育22.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W.w.w.zxxk.c.o.m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23.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逐渐成为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以这些名词为名。原名胡洪灠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下列与这些现象有联系的人物有() 达尔文拉斐尔普朗克严复A B C D24.在1918年东方杂志曾经发表了一篇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A. 中体西用 B. 维新思想 C. 新文化运动 D. 马克思主义25.陈独秀在辛亥革命后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为此,他主张( )A动员民众关心国家大事 B首先在思想上进行启蒙C批判孔孟的愚民政策 D自由自治的国民政治26.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C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27.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28.毛泽东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原理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中共活用“马列主义”体现在 ( )发动南昌起义,占领中心城市 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运用“一国两制”理论,解决祖国统一大业 采取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A.B.C.D.29.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30.在借鉴人类先进政治思想和结合中国自身实际的基础上,中国人创立了:( )维新变法思想;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A B. C D.二材料解析题(分)31. 阅读材料:材料一 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封建社会)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 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材料三 (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请回答:(1)列出材料一中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的主要代表。“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2)材料一中“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4分)(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二中康德的观点与启蒙时代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有显著区别?很多人指出康德的思想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你觉得最能印证这个观点的是他的哪个主张? (2分) (4)材料三中“将这棵人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潮在中国的主要实践活动还有哪些?(6分) 32阅读材料:材料一 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以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于是,大家觉得很有必要给这种思想体系安个名称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正确思想体系叫做“毛泽东思想”,决不是说“毛泽东思想”就完全是我一个人的思想。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当然,在这种正确思想体系里面,我的东西可能要多一点。 -毛泽东 材料二 (1978年)邓小平提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材料三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讲话名称发表日期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6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春摘自邓小平文选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概括出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2分)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出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的时期及该时期的重大理论成果(6分) (3)材料二所反映的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2分)(4)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4分)(5)综上分析你可以得到哪些认识?(2分)33.阅读材料材料一: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社会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材料二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出16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下半叶这近二百年历史里,在摆脱了神本主义千余年的束缚后,人们的思想尽情释放,现代文明社会的“蓝图剑圣”渐起 -新浪网博客我们也需要一次启蒙运动 材料三: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术语。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流行术语的演变,最能折射出社会心理的演变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述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的“清理了场地”、“大兴土木”分别是指什么?20世纪初,中国出现类似于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在反封建专制中的作用如何?(4分)(3)依据材料三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对西学的称呼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折射出怎样的心理变迁?(3分)xx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答案 1-5 DADDB 610 DCBBC 1115 CAACA 1620BDBBA 21-25BCCCB 2630 BDB CC31. (1)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答出两人即可)(2分) 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1分)(2)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制等。(答出两点即可,4分)(3)卢梭; 人非工具。(2分)(4)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分)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实业救国。(答出两点即可,4分)32. 【答案】(1)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2分)(2)形成时期:井冈山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1分)成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2分)成熟时期:延安时期(或抗日战争时期)。(1分)成果: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2分)(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分)(4)“一国两制”的构想, (1分)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分)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1分)(5))中国革命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科学理论必须与国情相结合;科学理论必须与时俱进等。(2分)33.(1)原因: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不均的现象(1分)内容:平均地权(1分)(2)“清理的场地”:指开始打破封建神学思想束缚;(1分)“大兴土木”:指构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或构建资产阶级的“理想王国”)(1分)运动的意义;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分)(3)称呼演变:夷学-西学-新学(1分)心理演变:从对西学的鄙视、偏见到对西学的认同再到对西学的褒扬(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