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13606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转运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A. 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B. 政府重视完善地方军政体系C. 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D. 中央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本题要认真读取材料,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对转运使进行监督”,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2. “舰舰长萨师俊在长江上游与日机互击阵亡。今日党政军长官均到其家吊唁。”1938年11月1日,申报刊发题为华军舰长萨师俊阵亡的短讯,出于战时保密的考量,对军舰及与日军交战地作了模糊处理。由此推断,该军舰当时应是参与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广州会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淞沪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结束于1937年11月12日,时间和地点不符,排除;徐州会战时间是1938年上半年,排除;武汉会战的时间是1938年6月至10月,之后日军逆长江而上,到达长江上游,故选C;广州会战地点不符,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3. 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A.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B. 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C. 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在与印度代表团谈判的过程中首先提出来的,表明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成为国与国交往的重要原则。B项错误。C项为“打扫屋子再请客”,A项为“另起炉灶”。D项正确。4. “古希腊法律制度涉及社会各领域,而其中很突出的便是在文化方面的制度性规定。与中国秦代的书同文极为相似,古希腊也通过对语言文字使用的立法来加强文化思想的大一统,从而为公共生活和民主决策创造精神氛围。”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A. 思想文化专制曾盛行于东西方 B. 秦朝与古希腊的阶级本质相同C. 古希腊民主政治以法制为基础 D. 古希腊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滥觞【答案】C【解析】据材料“通过对语言文字使用的立法来为公共生活和民主决策创造精神氛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是说明文化立法与民主政治的关系,不是东西方思想文化专制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秦朝与古希腊的阶级本质不同,前者是封建地主统治,后者是奴隶主阶级统治,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古希腊文化立法为民主政治提供条件,说明古希腊民主政治以法制为基础,故C选项正确;文化方面的制度性规定也不等于西方人文主义的滥觞,故D选项错误。故选C。5. “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可见,英国内阁的形成A. 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 B. 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C. 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D. 适应了英围宪政发展的要求【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内阁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发挥的是桥梁的作用,并不是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排除B。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是在国王彻底丧失行政权之后,C错误。从材料可知,王国无力也无意于行使行政权,而内阁的出现,弥补了这一弊端,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要求,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英国内阁。学生做材料题一定要依据材料,千万不可脱离材料做题。本题学生只需理解题干所述,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6. 1949年7月,苏共中央表示,支持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从苏联各图书馆中清除的提案,此提案认为该书“千方百计地粉饰英美在二战期间的政策,夸大英美在战胜德国法西斯中的作用,贬低苏联的贡献和作用”这一做法A. 与冷战宣传的政冶需要直接相关 B. 表达了苏联认为美国援助别有用心C. 有利于史学研究坚持真实性原则 D. 是苏联党内政治斗争加剧的典型体现【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两国由盟友变成对手,1947年,“冷战”正式开始。材料中苏联对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的态度,可以说明这一做法与冷战宣传的政冶需要直接相关,A正确。苏联这一做法是冷战的需要,并不能说明苏联认为美国援助别有用心,且二战期间,英美苏都参加了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反抗法西斯国家的侵略,B错误。这一做法不利于史学研究坚持真实性原则,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苏联党内政治斗争,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美苏“冷战”。美苏冷战期间,两国分别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宣传等各个方面加强对抗。本题学生抓住题干中的时间“1949”年,再对材料内容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7. 1963年,为避免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造成“战略迷雾”,一条连通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的“危机控制直拨通讯线路”投入使用。这条热线A. 导致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B. 有利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C. 改变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 D. 体现出核危机笼罩下的一种相对平衡【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63年”“白宫和克里姆林富的危机控制直拨通讯线路”和所学知识可知,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使得苏联和美国处在核战的边缘,为避免“战略迷雾”,才开通电话热线,体现了核危机笼罩下的一种相对平衡的沟通手段,D项正确;材料强调是美苏之间沟通热线,与中苏关系无关,排除A;材料中无法体现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美苏争霸之下的沟通方式,没有改变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排除C。所以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题眼是“1963年”“白宫和克里姆林富”,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热线”发生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主要是美苏之间的沟通对话。8. 据古代东西洋考记载,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此局面持续到清初,民间遂多用外国银钱。这表明清初及前代A. 中国外贸在世界居优势地位 B. 清期海禁政策限制外贸发展C.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农业经济 D. 东西方间以货易货交流频繁【答案】A.9. 宋代海外贸易活跃,仅进出口货物就达400多种,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在广州、泉州等地设市舶司,有的还设有市舶务、市舶场等下属机构,大批海外蕃客来华贸易。这说明宋代A. 突破了朝贡贸易体制 B. 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C. 商业是主要财政来源 D. 抛弃了重农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宋代海外贸易活跃的史实,这是中国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故选B;当时朝贡贸易和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改变,故AD错误;因为处于封建社会的中期,所以农业税收是主要的财政来源,题干的信息不能证明商业是主要财源,故排除C。10. 汉代盐铁论称“铁器兵刃,天下大用,非庶众所宜事也”。汉初曾禁止商人向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国贩卖铁器,迫使南越王赵佗三次谢罪,南方许多农业部落,纷纷请求内附,自愿改为汉郡县。这表明当时汉王朝A. 垄断战略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B. 重农抑商,打击工商业经济C. 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王朝统治 D. 削藩置郡,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汉代盐铁专营后,国家通过控制铁器的生产和销售,南方许多部落得以归附,体现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王朝统治,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盐铁专营后财政收入提高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打击工商业发展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削藩”的信息,排除D。故选C。11. 在欧洲,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有着成千上万雇佣工人的现代工厂迅速取代家庭或小型的作坊,产业工人阶级作为人数最多的社会阶层进入现代社会。这种变化A. 推动代议制民主继续完善 B. 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C. 促使城市化运动迅速起步 D. 引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时间可知是指工业革命之后,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矛盾的激化会反作用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继续完善,符合题意的是A项,国内产业工人阶级的壮大与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关系不大,排除B项,C项中的“起步”与史实不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普遍发展在二战结束之后,排除D项。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影响12. 下图中A、B曲线最有可能反映的是A. 欧洲与美国实力的消长 B. 主流经济理论的演变C. 美国与苏联实力的消长 D. 主要社会制度的演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A曲线是自由主义,产生发展于工业革命,在经济大危机之后被凯恩斯主义(B曲线)取代,直至经济“滞涨”之后,重新得到重视,故B项正确。A项对图示解读错误,美国在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排除。美国苏联时间的实力对比与曲线关系描述(1936-1981年)错误,排除C。D项说法错误,排除。所以选B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第一.理解A曲线变化情况;第二理解B曲线的变化情况;然后运用所学是可知是两种经济理论。第II卷 非选择题(160分)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朝时,政府于广州等地先后设置市舶司,以管理海外贸易等事务。成立之初,由于其没有统一的法令,贪官污吏得以任情挟私,一般商人则往往莫知适从。1080年,宋神宗开始推行市舶法,在船舶出海与回航的检视、国内外海商的经营活动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如对进口货物执行“禁榷”政策,即某些舶货由政府专买专卖,不许民间交易,“禁榷”物主要是统治者生活所需的奢侈品和民间畅销利厚的香药等。同时,对出口商品实行统制,大部分时期禁止武器、粮食等出口。当然,市舶司对合法经营的海商权益也有一定的保护之责。市舶法制订之后又不断加以补充修改。摘编自李金明、廖大珂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材料二克伦威尔时期英国海外扩张加剧,远洋商业利益成为政府追逐的目标。165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不经英国政府允许,任何外国商船所载的任何货物或商品,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国及其所属的领土。所有进口至英国领土的货物必须由英国的船舶运输。此后,新的航海条例陆续出台,不过,其内容已经从对荷兰一国的敌对过渡到对殖民地经济的严格控制,因此引起了殖民地民众的抗议。19世纪以来,航海条例逐渐阻碍英国经济的持续发展。1854年,航海条例退出历史舞台。摘编自李明倩英国航海法的历史变迁(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市舶法与英国航海条例在内容方面的相似之处(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市舶法与英国航海条例实施背景的不同(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英国航海条例的历史影响【答案】(1)内容相似之处:相关规定具体、详实;以国家政权力量对贸易进行干预;不断进行修改和调整;一定程度上保护本国商船的利益。(2)背景不同:政治上,中国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满足统治者的经济需求;吏治败坏影响了贸易的正常进行。 英国是为了扩张,打击荷兰,称霸世界。经济上,中国农耕经济发达(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并发展(3)影响:促进了英国的航海业和商业的飞速发展(或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英国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一定的资本、市场条件;导致英荷战争的爆发;损害了殖民地人民的利益,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从内容的具体性、国家的作用、内容的发展和作用进行概括;第二小问,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北美独立战争和工业革命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小问,从材料指出的时间可知是工业革命及其影响。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代涌现出一批好读嗜书,工诗能文的杰出女性。浙江钱塘女子吴柏“未嫁而夫卒”,她在写给姐姐的一封信中说:“诵金石录令人心花怒放,肺肠如涤。”当父亲警告她吟诗赋词不是女性职责的时候,她回信说:“女子于此道,似有天缘。”大诗人王隼之妻孟齐,能诗善文,与其夫“倡随拈韵,雅相得也”,其女瑶湘亦能诗。李贽坚决反对“妇人不堪学道”的观点,公开招收女学生。学者吕坤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撰成闰范,书中主要阐述了女子的教育是所有教化的根源,接受良好教育的女子能成为贤妻良母。该书得到了万历皇帝的好评,又经责妃郑氏作序,大加推崇,并重新刻板。摘编自马兆政中国古代妇女名人等材料二 英国曾有句俗语“男人耕地,女人守锅台”。恩格斯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1848年,英国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学院,出现了全国妇女宪章协会。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女工占到工人总数的5775%,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占到471%,甚至出现不少丈夫找不到工作,而靠妻子养活的家庭。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女性好读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的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女性与英国女性地位变化的主要差异【答案】(1)原因:以万历皇帝为代表的部分统治者,对女性教育较为重视;部分知识分子对女性教育的提倡与支持;早期具有启蒙色彩思想家的影响;出版印刷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2)英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得到传播;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工人运动和女权运动的推动;英国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妇女文化素质,使更多的女性走出家门。(3)差异:从群体看,明代只是个别现象,英国女性地位变化具有社会普遍性;从结果看,明代女性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发牛本质变化,英国女性积极参与政治和经济活动,社会地位得到一定提高。【解析】本题通过材料分析中英两国妇女地位的变化,考查了明朝妇女的地位和英国妇女的变化。(1)明代女性好读原因根据材料一“该书得到了万历皇帝的好评,又经责妃郑氏作序,大加推崇,并重新刻板”归纳为以万历皇帝为代表的部分统治者,对女性教育 较为重视;“李贽坚决反对招收女学生”归纳为早期具有启蒙色彩思想家的影响;“学者吕坤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撰成闺范,能成为贤妻良母”归纳为部分知识分子对女性教育的提倡与支持。还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出版印刷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等角度回答。英国女性的原因根据材料二“1848年,英国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学院,出现了全国妇女宪章协会。”归纳为英国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妇女文化素质,工人运动和女权运动的推动;“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女工占到工人总数的5775%,而靠妻子养活的家庭”归纳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再结合所学,从民主政治的发展的角度回答。(2)从群体和结果两个角度来阐述。从群体看,明代只是个别现象,英国女性地位变化具有社会普遍性;从结果看,明代女性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发生本质变化,英国女性积极参与政治和经济活动,社会地位得到一定提高。(3)从性别平等对社会发展推动作用的角度来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