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12397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I)第一部分(必考题 共275分)1、 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24中国的宗法制度形成于商朝后期,到西周发展成为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西周尤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宗法统治体制。这个“特殊的宗法统治体制”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 B家国同构 C神化王权 D忠孝同义25唐朝的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记录在全唐诗里流传于世。上官仪、房玄龄、杜如晦、深全期、贺知章、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李贺、杜牧等,也有书法作品传世。这反映了唐朝A书法与诗歌得到同步发展 B部分文人重视诗书审美追求 C中原文化带动全国文艺进步 D是文人画派形成的奠基时期26有学者认为,儒学在历史上某些时候被统治者作为统治思想时确实受到封建专制的影响,但儒学是不反对专制的。也有学者认为,儒学不仅反对专制,且方式是积极、直接、对抗性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儒学具有双重性,故史学届的争议没有意义 B史学界的辩论是推动儒学不断发展的动力C儒学史上确有反专制主张,故前者观点错误 D观点的分歧缘于学者对儒学理解存在差异27明末小说醒世姻缘传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也不管该穿不该穿,该住不该住,若有几个村钱(小钱),那庶民百姓穿了厂衣,戴了五六十两的帽套,把尚书侍郎的府第都买了住起”。这种现象可以反映当时A经济结构急速变动 B传统秩序受到冲击C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D民众娱乐生活丰富2818世纪欧洲报刊在评论某启蒙思想家时指出:“一个法国人竟然不把品德当作君主政体的原则。这是对政府的侮辱,并且几乎是一种叛逆罪。”这一言论A反对人文主义者对君主宽容 B认为权力制衡理论有缺陷 C批评启蒙运动对理性的推崇 D指责礼会契约论排斥君极29国际妇女解放运动从萌芽兴起,发展至今亦有2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妇女开始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从根本上讲,此时妇女解放运动兴起是基于 A资产阶级确立政治统治 B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C社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D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思想30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这表明五四运动A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 B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 C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D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31苏维埃乡村追求一文中说:“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32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中记载:“1944年,蒋的部队在日军一号作战攻势面前节节败退;史迪威将军的撤换引发了美国对蒋介石政权的失望;知识分子在重组的民盟下开始活动,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的号召;敌后战场转入反攻。”这主要反映出1944年A国民政府统治离心已见端倪 B日军持续进攻战略效果明显 C敌后根据地合法地位得到认可 D民主党派已支持中共的主张331949年5月28日,人民币兑换银元的比价约为100:1,到6月8日非法市场上的比价已上涨到xx:1,银元猛涨刺激物价攀升。反动分子叫嚷:“解放军可以打进上海,人民币则进不了上海。”据此可知A 国民党势力依然控制着上海 B人们对银元有盲目的依赖感 C人民币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 D不法投机商制造混乱威胁政权34媒体指出:当安徽、四川等部分地区的制度创新收益被中国的经济决策层和广大农民群众所深刻理解后,“包产到户”的制度变迁就转变成为中国农村整体而言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这表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A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推进 B起源于自发的倡导和组织 C达成自上而下的完全一致 D突破了意识形态的顽固制约35下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方案。该方案反映了A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 B国际间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均衡发展 D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控制的丧失二、材料分析题(共135分)44(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厘金制度原为清政府为筹集镇压太平天国经费而举办的一种临时性、地方性税收,后来逐渐通行全国。民国初期继续沿袭清朝厘金旧制,“无物不税,无地不税”,“厘卡林立,重益课征,商民既受痛苦,税吏更复多中饱,害国害民”。1930年底南京财政部发出的裁厘通电称:“全国厘金及由厘金变名而含厘金性质者均应于本年12月31日止,一律水永远废除。”为弥补栽厘引起的财政损失,财政部决定于1931年1月1日起,对国内大宗机制工业品征收出厂,称之为统税。开征项目为棉纱、火柴、水泥。统税具有以下特点:1在货物出厂(场)时征收,未出厂的物不得课税。2一物一税,不得重复征税。3国外输入的筑税物,同样纳税。4全国用同一税率。最终,各项税几经改制及提高税率,成为国民政府的三大税源之一,其地位仅次于关税和盐税。 摘编自曹必安南京国民政府裁厘改税述评(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国民政府裁厘改税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裁厘改税的进步意义。(9分)45(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18年夏,虽然奥匈帝国国内的少数民族领导人一直对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时他们不得不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了对他们来说也是脱离旧的帝国的时刻,接受协约国所宣扬的民族主义是必走的路了。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无法将这众多民族联合在一起了。其他成员也对帝国丧失了信心:经济发展已经停止,新的经济发展的希望也消失了,战时许多战前在奥地利部分引入的开放政策被取消,这使社会主义者非常气愤。在这些条件下极端民族主义者获得了许多支持者。1918年9月和10月,一系列地区宣布独立。1918年11月3日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战争的结束也是奥匈帝国的终止对战胜国幕说,按照伍德鲁威尔逊宣布的十四点计划奥匈帝国分裂为许多民族国家是必然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分裂奥匈帝国并非协约国的战争目的,这个建议一直到战争后期才获得支持相反的,许多人认为奥匈帝国的分裂并不解央当地的民族问题,而只是使得这个地区更加不稳定。 摘编自没落的帝国:奥匈帝国的瓦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奥匈帝国瓦解的主要因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战后战胜国对奥匈帝国的处理产生的主要影响。(7分)46(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养民之善政,十有八焉:劝农丰谷,土田不荒芜,为上善政一。居货不弃商贾如归,为中善政学校殿庑常新,春秋享祀必敬,为下善政一。凡教太子,观于桑,则知衣服所自出,观于肆,则知器用所自出。凡教太子,过市,则见贩鬻之劳,在途,则见负担之劳。 摘编自唐甄(16301704年)潜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甄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甄上述观点出现的社会根源。(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