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11月月考试题 (I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11521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11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11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11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二生物11月月考试题 (III)一、选择题(共44题,1-20题,每题1分,21-44题,每题1.5分,共56分)1下列液体属于细胞外液的是( )(1)细胞质基质 (2)线粒体基质 (3) 细胞核基质(4) 胆汁 (5)唾液 (6)尿液 (7) 汗液 (8) 血浆 (9)淋巴 (10)组织液 (11)脑脊液A(1)(2)(3)(4)(5)(6)(7) B(4)(5)(6)(7)(8)(9)(10)C(1)(2)(3)(4)(8)(9)(10) D(8)(9)(10)(11)2右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各项中正确的是( )A某人由于花粉过敏,会引起A液增多 ,C液减少 B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C中C2处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3处细胞的内环境为淋巴 DA液中的02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5层生物膜3下列关于稳态的调节,符合图1曲线走势的是( )A若横轴代表血糖浓度,则纵轴可以代表胰岛素浓度B若横轴代表甲状腺激素浓度,则纵轴可以代表促甲状腺激素浓度C若横轴代表注射疫苗后的时间,则纵轴可以代表短时间内相应抗体的浓度D若横轴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则纵轴可以代表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4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 在AB段,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 在AB段,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高D 在BC段,人体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5如图是一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受到各种刺激,便能引起的反应B 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的反应属于反射C 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减少D 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6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由刺激X下丘脑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 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A B C D7xx年5月,新民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下列对沉默原因的推测错误的是 ( )A突触小体中没有线粒体 B突触后神经细胞核糖体功能异常C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D突触间隙可能没有神经递质8 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代表人记忆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 可分别代表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降低C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D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提高9如图表示人体几种内分泌腺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手术切除a,则c分泌的激素会增加,b分泌的激素会减少B 过程可表示分级调节,过程可表示反馈调节C c若为体温调节中枢,则还可以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D a可通过c分泌的激素从而调节b对相应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故a是内分泌的枢纽10以下是动物激素在实践中应用的具体事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切除患者需要常年注射甲状腺激素,口服无效B为促进鱼排卵可取同种鱼的垂体研碎后注入鱼体内C用含甲状腺制剂的饲料喂蝌蚪,蝌蚪在短期内发育成小型蛙D养猪场为使猪快速肥育往往对饲养的猪进行阉割11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生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细胞间的通讯对于多细胞生物体调节生命活动是必需的。下图是两种细胞通讯的实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图中激素的受体只有肝细胞,它接受刺激后发生的生理反应是合成肝糖元B B图中的靶细胞如果是A图中的胰岛B细胞,则它受到的刺激是由垂体传递过来的C 调节血糖的激素除A图中的激素外,还有其它激素,与该激素均为拮抗作用D 若B图中所示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则该神经元为传入神经元1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 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13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A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 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C 适当撤减衣被 D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14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 的过程发生在左右锁骨下的静脉处B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渗透压降低,增多C 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组织细胞D 如果食物过咸,系统B会增加对水的重吸收15破伤风是破伤风芽孢杆菌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疾病。破伤风毒素主要侵袭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元,导致阵发性痉挛等临床特征。对于事故中伤口很深和出现开放性骨折的人,医务人员要对其注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针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可以清除人体细胞中的病原体B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抗原,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C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可以刺激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D 破伤风杆菌初次入侵时,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16下列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A 一般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B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C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 D 由机体初次接受过敏原刺激引起17下图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胃酸可以杀死胃内的大多数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 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不作用于神经元C 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D 调节胃酸分泌的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18艾滋病(AIDS)是由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截止到xx5月,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共81万多例,预防艾滋病迫在眉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恶性肿瘤,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B HIV只能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所以患者体内无HIV抗体C 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都不会感染艾滋病D 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给后代,属于一种遗传病19如图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 效应T细胞,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B 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C 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D 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20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依据此图,请指出正确的选项是( )A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B 图中与物质的产生有关的细胞有a、b、c、g、fC HIV侵入人体,只对免疫有抑制作用D 两种免疫依次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1下列有关信息传递过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1)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进行对照(2)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进行对照(3)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进行对照(4)图中弯曲生长的是A (1)(2) B (2)(3) C (1)(2)(4) D (1)(2)(3)(4)23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产生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B 幼苗中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调控并受光照等因素的影响C 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D 胚芽鞘的向光性表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24科研人员以黄瓜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图1所示;赤霉素可通过提高IAA含量来促进植株高度增加,这两种激素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图1涉及实验的自变量是光质,图2中的X、Y分别表示促进、抑制B 由图1可以看出,蓝光通过抑制IAA氧化酶活性来降低IAA含量,进而影响植株的高度C 由图2可以看出,酶1的活性和酶2的活性都能够影响IAA的含量D 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发挥作用的时效长于IAA,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IAA氧化酶具有专一性25为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等量的蒸馏水、0.4(mgL1)、0.7(mgL1)、1(mgL1)、1.3(mgL1)、1.6(mgL1)的2,4D溶液分别浸泡绿豆种子12 h,再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 0.4(mgL1)的2,4D溶液促进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B 2,4D溶液既能促进根的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C 1(mgL1)的2,4D溶液是培养无根豆芽的最适浓度D 2,4D溶液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功能26制备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顶端一侧(如图1),一段时间后,测量其弯曲度,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数据表明琼脂对胚芽生长有促进作用B 胚芽鞘能够向生长素含量较少的一侧弯曲生长C 当生长素浓度约0.25mg/L时,对胚芽鞘的促进作用最小D 当生长素浓度为0.30mg/L时,对胚芽鞘下部细胞生长起抑制作用27如图1是以小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在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量(N)与小麦胚芽鞘弯曲程度关系的是( )A B C D28如图是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图形,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CD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Da的含义是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29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调查趋光性森林害虫,可用黑光灯进行诱捕,定时计数B调查昆虫卵和跳蝻的种群密度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C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D调查乔木类的马尾松,小样方最好划分为1m2左右30“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要保护生态系统,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人们在广大的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B 春天湿地公园群落中的青蛙呈“J”型曲线增长C 人工林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地得到来自于系统外的能量补充,而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不需要D 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3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的变化、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稳定型种群的数量不可能低于K值B 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的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呈“J”型增长C 近岸区和湖心区生物分布的差异,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 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一直逐渐增加3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中,生态缸应放在黑暗环境中B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中,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C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用培养液培养酵母菌D “用样方法调查某地某植物种群密度”实验中,求出所有样方某植物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该地面积,作为该地某植物的种群密度33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动物新物种P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鼠与P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正确的是( )时间(年)12345678鼠种群数量(只)189001950014500105009500960095009600P种群数量(只)100120200250180170180170A 在第6年,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B 鼠和P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的结果表现为相互抑制C 客观上P物种起到促进鼠种群发展的作用,两种生物共同进化D 引入物种P后,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P种群的K值是2503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植物将大气的CO2转化成为含碳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最后又重新回到大气中A B C D35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的层次越明显、分层越多,群落中的动物种类就越少B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C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的变化,光照强度和土壤湿度等有关D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36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用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够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 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B 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C 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D 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37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B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Cc点时,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Db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38下列关于生态学相关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某农场丰富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良好环境,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C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构不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D随机分布是种群的空间特征39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B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B均属于细胞呼吸CA和B属于捕食关系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过程造成的40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A、B、C、D中的能量之和B此图不能完整的表示出该生态系统的结构C信息传递仅发生在A、B、C、D之间DB营养级中的生物个体数目一定比A营养级中的少41下图表示不同群落中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可以表示草原上狮子和猎豹的关系 B乙图可以表示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关系C丙图的三个种群一定形成一条食物链 D甲乙两图都表示生物种群间的竞争关系4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43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经历初生演替过程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经历次生演替过程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乙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甲强A B C D44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局部),其中W1表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一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为(B2C2D2)B 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总量为(B2C2D2)C 由生产者到一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D 图中B1表示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繁殖等第II卷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44分)45(11分)根据人体调节产热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TRH是_激素,B是_激素。(2)寒冷环境中A和B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_,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_。(3)常温下,若血液中A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_,这种调节属于_调节。(4) 当环境温度较低时,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出现上述反应的意义是_。在此反射弧中汗腺属于_。(5)由下丘脑到B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有_。(6)若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7左右,则此人在此段时间内产热总量_散热总量(在“”、“”或“”中选择)。(7)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破坏恒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而保留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说明_。46(12分)某同学突发奇想,想要探究动植物促进生长的激素(植物生长素和动物生长激素)对于动植物的生长是否都能产生影响。请完成他的实验方案,并回答以下问题。(1)探究植物生长素对于动物生长的影响。选取大小、生活力一致的小鼠若干只,等分为两组,分别标为甲(对照组)和乙(实验组);甲组每天注射生理盐水2mL,作为_,乙组_。一段时间后,测量各组小鼠的体长和体重。(2)实验结束后,发现_,其他同学认为可以得出:植物生长素对于动物没有作用。但该同学认为可能是生长素浓度过低导致的,他改进了实验方案,以_来处理多个实验组,进一步完善实验。(3)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仍然与第一次一致,该同学分析原因认为是因为动物细胞膜上不存在_,故而生长素不能导致动物细胞迅速生长。(4)该同学转而探究动物生长激素对于植物是否起作用,他将小鼠垂体研磨液和等量清水分别加入两组栽培植物的花盆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发现加入小鼠垂体提取物的一组生长较加清水的对照组明显,其他同学认为是他的实验有问题,可能是由于小鼠垂体研磨液中的某些成分被土壤中的_而产生了生长素类似物,从而得到这个结果。47(9分)“植物A动物B动物C”是某草原的一条食物链,生态学家对该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动物B种群密度: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2)研究人员调查并绘制动物C种群的年龄结构如下图甲。xx年6月种群C的年龄结构是_型。可以预测,种群在xx年6月后数量变化趋势最可能是_,直接原因是种群的_。(3)研究人员监测了C种群几年间的数量变化并绘制出数量变化曲线,见图乙。监测过程中为控制C种群的数量,引入了以C为食的种群D。据图分析,D最可能是在图中_点对应的时间引入,该时间点_(填“是”或“不是”)控制C种群数量增长的最佳时期。(4)动物B和动物C都是恒温动物,它们同化的能量中有不足10%用于_,而其余的能量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能够依据B留下的气味去猎捕B,B同样也能够依据C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 。48(12分)下图A为碳循环示意图,图B为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2)无机环境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图中的 等过程。(3)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4)图B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该有 。(5)若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B,既具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是 。某一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 和浮游植物 B,其中鳙鱼以浮游动物 A 为食,浮游动物 A 以浮游植物 B 为食。 回答下列问题:(6)为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采取向池塘中施肥和捕捞小型野杂鱼等措施,其中施肥的作用是直接提高 的种群数量。捕捞野杂鱼的作用是降低其与鳙鱼对 、 和空间等资源的竞争。(7)若大量捕捞使池塘中的鳙鱼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会导致 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8)若池塘施肥过量,一段时间后,池塘内上述三个优势种群消失了两个,它们是 ,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 。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仅存的一个优势种群也基本消失,而另一类生物如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变黑发臭,该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曲阳一中xx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月考生 物1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体液中的细胞外液。(1)(2)(3)属于细胞内液,(4)(5)(6)(7)能够与外界相同,属于外界环境,不是体液。(8)(9)(10)(11)属于细胞外液。(课本3页)补充:外分泌液:主要指外分泌腺(如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泪腺、汗腺、皮脂腺等)分泌的,运输到体外和消化腔的液体。包括各种消化液、泪液、汗液等。外分泌液看成外界环境。2D 【解析】识图获得信息,1为组织细胞,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组织细胞中(细胞代谢)。2为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3为毛细淋巴管壁,其具体内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A为血浆,B为淋巴,C为组织液,由于花粉过敏,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水分渗出增多,血浆减少,组织液增多。A液中的02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1层线粒体膜2层5层生物膜。3 【答案】B【解析】图中横坐标和纵坐标为相反的变化关系。血糖浓度越高,胰岛素越高;注射疫苗抗体会有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4 【答案】D【解析】AA点时,室内温度升高,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立毛肌舒张,使散热加快,A错误;BAB段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人体可通过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加,进而使散热增加,B错误;C人是恒温动物,在AB段,体内酶活性不变,C错误;D人是恒温动物,在BC段,人体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D正确。5【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根据a上的神经节或处突触结构可以判断,为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为效应器,能作出一定的反应;为突触结构。不同的感受器有适宜的刺激种类,不能对各种持久都能发生反应,不同的感受器也有不同的刺激值,刺激强度太弱,不能引起感受器的兴奋,A错误;反射活动需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因此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的反应不属于反射,B错误;神经递质在突触小泡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时将神经递质胞吐到突触间隙中,因此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增加,C错误;由图可知,图中有三个神经元,四个突触,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因此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D正确。6【答案】B【解析】由刺激X下丘脑胰岛A细胞是反射弧,属于神经调节。激素是信息分子,能使靶细胞代谢发生变化。7 【答案】C【解析】“沉默突触”只有突触结构没有信息传递功能。由此推断,没有信息传递功能可能是由于当突触小泡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与者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都可能引起突触没有信息传递功能,C正确。8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34页),A错误;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降低,B正确;若A代表下丘脑,a为性激素,则图示表示负反馈调节,这会导致下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但与生长激素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命模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 【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 a 是垂体, b 是相关腺体, c 是下丘脑。切除垂体 a 则 b 分泌的相关激素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使 C 分泌的激素增加, A 正确; 过程可表示分级调节, 过程可表示反馈调节, B 正确; c 是下丘脑,下丘脑可以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 C 正确; c 可通过自身分泌的激素调节 a 对相应激素的分泌,从而调节 b 对相应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故 c 是内分泌的枢纽。 D 错误。【考点定位】激素的分级调节10 【答案】A【解析】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属于小分子物质,因而可以通过口服甲状腺激素来补充和治疗,A错误;鱼的垂体可以分泌促性腺激素,而促性腺激素可促进卵巢排出卵细胞从而提高鱼的受精率,B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所以用含甲状腺制剂的饲料喂蝌蚪,蝌蚪在短期内发育成小型蛙,C正确;养猪场为使猪快速肥育往往对饲养的猪进行阉割,D正确。11 【答案】C【解析】A图中的激素受体,除肝细胞外还有肌细胞,A错误;B图中的靶细胞如果是A图中的胰岛B细胞,则它受到的刺激是下丘脑传递过来的,B错误;A图中的激素为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激素还有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与胰岛素均为拮抗作用,C正确;若B图所示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则该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唾液腺为效应器,分泌唾液,D错误。12 【答案】C【解析】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A正确;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31页)B正确;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以神经调节为主,C错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以神经调节为主,D正确13 【答案】A【解析】加盖棉被,不利于散热,在病理情况下,比如不容易出汗,即使出汗,加盖被子后,汗液不容易蒸发,对散热作用也不大,A错误;产热量不变得情况下,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有利于散热,则有利于降低体温,B正确;适当撤减衣被,有利于散热,则有利于降低体温,C正确;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有利于散热,则有利于降低体温,D正确。14 【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图示可得,在细胞外液中,血浆,是组织液,是淋巴,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汇集到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A错误;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那么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导致血浆中的渗透压下降,从而使得组织液增多,B正确;从外界环境摄入的钾离子进入细胞首先要经过消化系统,消化后通过吸收进入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需要的地方,钾离子穿出毛细血管壁经过组织液到达组织细胞,故C正确;如果食物过咸,那么泌尿系统(排泄系统)中的肾小管会加强对水的重吸收,以减少水分的排出,以维持内环境稳态,B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A。15 【答案】D【解析】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只能作用于胞外病原体,不清除侵入体细胞中的病原体,A错误;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抗体,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B错误;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抗体,不能刺激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C错误;破伤风杆菌属于抗原,初次入侵时,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D正确。16 【答案】D【解析】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受过敏原刺激引起的,一般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选D。17 【答案】C【解析】胃酸可以杀死胃内的大多数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免疫,A正确;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不作用于神经元,而作用于肌肉或腺体,B正确;由图可知,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调节,C错误;调节胃酸分泌的过程中,兴奋在突触处的电位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正确。18 【答案】C【解析】艾滋病患者易患发生恶性肿瘤,是因为免疫系统防卫功能或监控、清除功能较低,A错误;侵入到人体内的病毒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过程阻止病毒的传播,再通过细胞免疫过程予以消灭,因此HIV侵入机体后会产生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患者会产生抵抗HIV的抗体,B错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因此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都不会感染艾滋病,C正确;艾滋病是一种血液传染病,而不是遗传病,D错误。【点睛】本题结合艾滋病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及传播途径,考查了与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19 【答案】D【解析】抗体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与相应抗原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A错误;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导,由传入神经经过神经中枢传到传出神经,所以应为传入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B错误;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运输到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就不至于过高,所以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但C项中的A应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故C错误,D正确。20 【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图中a是吞噬细胞、b是T细胞、c是B细胞、d是效应T细胞、e是记忆T细胞、f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g记忆B细胞,其中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与抗体产生有关的细胞有a吞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g记忆B细胞、f浆细胞,B正确;图中为细胞免疫,为体液免疫,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该病毒主要侵染人体T细胞,因此HIV侵入人体后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具有破坏作用,尤其是对细胞免疫,CD错误。21【答案】A【解析】小肠黏膜产生的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外分泌腺,促进其合成并分泌胰液,而胰岛属于内分泌腺,A错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的方式作用于胚芽鞘尖端下部,并促进其生长,B正确;雌蛾在繁殖季节,释放出性外激素,作用于雄蛾,并引诱其前来交尾,C正确;当神经冲动到达传出神经末梢时,突触小体释放出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并将信号传递给肌肉或腺体,D正确。22 【答案】C【解析】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一段,故要研究胚芽鞘感光部位,自变量为感光部位,应设置进行对照,(1)正确;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光照不均匀,自变量为是否光照不均匀,应设置进行对照,(2)正确;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胚芽鞘尖端是否感受光刺激,应设置进行对照,(3)错误;光照均匀,直立生长;没有尖端,不生长;有单侧光照,向光弯曲生长;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帽套住,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直立生长;不透光的锡箔帽包住尖端以下部位,不影响尖端,向光弯曲生长;无尖端,不生长,(4)正确。故选C。23 【答案】B【解析】植物没有内分泌器官,植物激素是由一定部位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A错误;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激素的合过程需要一系列酶的催化,酶的合成基因调节控制)调节控制,还受光照等因素的影响,B正确;顶端优势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处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导致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造成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并非是顶芽和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C错误;胚芽鞘的向光性表明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造成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并非证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D错误。24 【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图1涉及实验的自变量是光质(白光和蓝光),由题意“赤霉素可通过提高IAA含量来促进植株高度增加,”可推知:图2中的X、Y分别表示促进、抑制,A项正确;由图1的相对值可以看出,蓝光通过提高IAA氧化酶活性(催化IAA的氧化分解)来降低IAA含量,进而影响植株的高度,B项错误;由图2可以看出,酶1能催化IAA的合成,酶2能催化IAA的氧化分解,所以酶1的活性和酶2的活性都能够影响IAA的含量,C项正确;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发挥作用的时效长于IAA,说明IAA氧化酶能催化IAA的氧化分解,不能催化生长素类似物的氧化分解,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IAA氧化酶具有专一性,D项正确。25 【答案】B【解析】题图显示:2,4D溶液为0.4 mgL1的实验组,其根和芽的长度均高于2,4D浓度为0的对照组,当2,4D溶液的浓度高于0.4mgL1时,实验组根的长度均小于对照组,说明0.4mgL1的2,4D溶液对根和芽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 2,4D溶液既能促进根的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A项错误,B项正确;当2,4D溶液浓度为1 mgL1时能抑制根的生长,但并不是无根豆芽,C项错误;图示信息无法说明2,4D 溶液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功能,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柱形图为依托,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以图中各组“根和芽的长度”为切入点,依据实验设计的原则找出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并且将实验组(2,4D溶液浓度大于0)与对照组(2,4D溶液浓度为0)的“根和芽的长度”进行对比分析,若实验组该数值大于对照组则体现了促进作用,反之则体现了抑制作用,由此对照各选项作出合理判断。26 【答案】B【解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不同,说明影响植物生长的是生长素的浓度,A错误;胚芽鞘弯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生长,说明胚芽鞘能够向生长素含量较少的一侧弯曲生长,B正确;当生长素浓度约0.25mg/L时,胚芽鞘的弯曲度最大,说明对胚芽鞘的促进作用最大,C错误;与浓度为0的对照组相比,生长素浓度为0.30mg/L时,表现为促进生长的作用,D错误。【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取决于两侧生长速度的快慢,若两侧生长速度不相同,则会出现弯曲的现象。27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选B。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渗透到琼脂块中后,将琼脂块放置在去除尖端的小麦胚芽鞘顶部的左侧,则左侧的生长素含量大于右侧,左侧生长比右侧快,从而导致胚芽鞘向右弯曲。随着尖端数量增加,则生长素促进作用越强,弯曲程度逐渐增大;当尖端数量超过一定范围后,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弯曲程度降低。28 【答案】C【解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其中出生率和迁入率使种群密度增大,所以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B正确;D表示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错误;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即图中a的含义,D正确。29【答案】A【解析】由于害虫有趋光性,所以调查趋光性森林害虫,可定位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捕,并采用定时计数法进行统计,A正确;由于昆虫卵和跳蝻个体较小,数量较多,活动能力弱,所以调查昆虫卵和跳蝻的种群密度的大小可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B错误;由于单子叶草本植物蔓生或丛生,难于辨别个体数目,所以不宜选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C错误;马尾松是大型裸子植物,1m2左右的样方太小,一般样方面积用100m2左右,D错误。30 【答案】A【解析】A. 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物种多样性降低,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故A对;B.由于环境阻力的存在, 春天湿地公园群落中的青蛙呈“S”型曲线增长,故B错;C. 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故C错;D. 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故D错。31 【答案】C【解析】稳定型种群的数量维持在一个平衡的水平,有可能低于K值,A错误;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的过程中,在达到K/2值之前类似于“J”型增长,B错误;近岸区和湖心区生物分布的差异,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逐渐增加,然后维持稳定,D错误。32 【答案】C【解析】“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中,生态缸应放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A错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实验,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B错误;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用培养液培养酵母菌,观察的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变化,C正确;“用样方法调查某地某植物种群密度”实验中,求出所有样方某植物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作为该地某植物的种群密度,(65页)D错误。33【答案】C【解析】在第5-8年时,鼠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在第6年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A错误;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鼠和P为捕食关系,其中鼠为被捕食者,新物种X为捕食者,B错误;客观上物种P在捕食过程中,起到促进鼠种群发展的作用,两种生物共同进化,C正确;引入物种X后,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而稳定后X种群的K值大约是180左右,D错误。34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体现能量流动功能,为营养结构,体现信息传递功能,体现物质循环功能。答案选B。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应用。35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的层次越明显、分层越多,群落中的动物种类就越少B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C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的变化,光照强度和土壤湿度等有关D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群落中植物的分层越明显、越多,决定了动物的分层,其动物种类就越多,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A错误、B正确;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植物接受光照的强度,会影响草本植物的水平结构,C正确;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有利于利用不同层次的太阳能D正确。考点:生物群落的结构【名师点睛】群落的空间结构类型(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了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盐碱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种群。36 【答案】C【解析】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A错误;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增加,B错误;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C正确;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这个是不一定的,如 蜱螨类和密度就是化肥田的高,D错误。【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生态系统的功能【名师点睛】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有机肥田中的土壤动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高,其物种数都远远大于化肥田,使用有机肥,可为土壤生物提供更多的有机营养,有利于土壤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异养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土壤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有机质增加)。长期使用化肥,可导致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土壤有机质(腐殖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37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分析题图可知,桑毛虫与暴猎蝽之间是捕食关系,两种生物的数量相互抑制,桑毛虫的环境容纳量减少,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桑毛虫与暴猎蝽之间是捕食关系,B错误;C、C点时暴猎蝽数量达最多,其限制因素是食物,C正确;D、b点时,暴猎蝽种群数量增长最快,故增长速率最大,D正确故选:B38 【答案】D【解析】该题考察种群及群落的基本概念,比较简单。39 【答案】C【解析】图中B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A正确;表示呼吸作用,B正确;B是生产者,A是分解者,分解者不是营养结构的成分,C错误;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大量化石燃料燃烧过程造成的,D正确。【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40 【答案】B【解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A固定的太阳能,A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其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因此此图不能完整的表示出该生态系统的结构,B正确;信息传递不仅发生在生物之间,还发生在生物与环境之间,C错误;B营养级中的生物个体数目不一定比A营养级中的少,如一棵树和这棵树上的昆虫,D错误。41 【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甲图、乙图、丙图表示竞争、竞争和捕食关系。草原上狮子和猎豹是实力相当的竞争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应该是乙图,A选项错误;根瘤菌和豆科植物是互利共生关系,B选项错误;丙图的三个种群可能是三个动物种群,而食物链中必须有生产者,C选项错误;甲、乙两图表示生物种群间不同性质的竞争关系,D选项正确。【考点定位】群落的种间关系。42 【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错误;动物不一定属于消费者,如蚯蚓、蜣螂属于分解者,B错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有真核生物,如高等植物,也有原核生物,如蓝藻,C正确;真菌不属于细菌,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D错误。43 【答案】D【解析】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生物种类不为零,说明S点后经历的是次生演替过程,错误、正确;甲生态系统种群类型数量较乙生态系统多,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且在气候条件骤变后,甲种群数量能保持相对稳定,而乙种群数量变化较大,由此可见,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正确;据图分析可知,乙生态系统的生物的种类没有甲多,所以营养结构有可能甲复杂,错误。故选D。【考点定位】群落的演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4 【答案】C【解析】析题图:图示为某同学绘制的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1、A2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1、B2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C1、C2表示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D1、D2表示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据图分析,初级消费者固定的能量为D1,即A2+B2+C2+D2,A错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D1,B错误;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能与生产者的同化能之比,即D1/W1,C正确;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W1-A1,D错误。45 【答案】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肾上腺素 上升 促进细胞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 减少 反馈 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效应器(的一部分)(课本15页)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该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及以下神经部位46 【答案】 对照 注射等量的生长素溶液 两组小鼠体长及其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