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大视野丛书中考化学第2讲活动探究与实验无答案.doc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111601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英大视野丛书中考化学第2讲活动探究与实验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英大视野丛书中考化学第2讲活动探究与实验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英大视野丛书中考化学第2讲活动探究与实验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讲 活动探究与实验智能概述 活动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进行活动探究和化学实验时,必须具备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药品取用、对物质进行加热、仪器连接、过滤和蒸发、仪器洗涤等。 实验时要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由此分析、推理得到正确的结论,从而证明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的规律。如下表即为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相关结论的实例。反应物实验现象结论铁屑、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铁屑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些金属可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锌、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铜、稀硫酸无明显现象问题解决 例1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克食盐时,错把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他称得食盐的质量为8.6克(1克以下用游码).则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A. 8.6克 B. 7.4克 C. 8.0克 D. 9.2克 例2 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测定出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对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A. 烧杯中溶液的体积B. 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C. 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D. 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例3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B. C. D.例4 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中与气体B充分接触,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A和B的组合可能是()A. 水、一氧化碳B. 水、氯化氢C. 酒精、氧气D. 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例5 加热碱式碳酸铜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试管内壁有水滴出现 B. 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逐渐变浑浊C. 绿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D. 加热碱式碳酸铜能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氧化铜例6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 大于15mL B. 小于15mL C. 等于15mL D. 无法确定刻意练习1.小军同学在家做家庭小实验时,发现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 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 认为自己做错了,不予理睬,继续做其它实验 D. 向老师请教2.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闭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的口部经过了磨毛处理的是() A. 量筒 B. 集气瓶 C. 烧杯 D. 试管3.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_4.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5.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置氧化铜粉末,右盘衬纸上置1个5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A.8.3g B.7.7g C.3.3g D.2.7g6.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A.23g B.27.4g C.32.3g D.32.6g7.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B. 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 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D. 未化学的方向是经验化8.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环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设计的正确的步骤应为( )充分收集资料;设计合理的方案;明确实验目的;进行科学实验A B C D9.图解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绿色植物释放O2是否是在光下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外2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装置的是() A. 只有乙 B. 只有丙 C. 乙和丙都是 D. 乙和丙都不是10.游客参观世博园后留下的固体废弃物(垃圾)也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对该垃圾的处理有以下几种方法,其中合理的是()A. 利用废弃凹地填埋 B. 分类回收,进行无公害处理C. 用船装到公海倾倒入海洋 D. 运送到边远地区埋放11.(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mL的量筒。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实验室用烧杯加热水时,烧杯的底部应垫放_。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2)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请回答他们错在什么地方,并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图a中的错误之处: ; 造成后果: ;图b中的错误之处: ;造成后果: ;12.小英在做饭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推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 ,影响 ;因素 ,影响 .(2) 从你列出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推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13. 初中化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甚至导致事故发生试写出下列两种情况的“先”与“后”(1)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 (2)给试管中物质加热: (3)点燃可燃性气体: (4)实验室制取气体: 14.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在实验室做肥皂的制取实验,其步骤如下:在一个于燥的蒸发皿中加人8ml植物油、8ml乙醇和4mI_NaOH溶液.在不断搅拌下,给蒸发皿中的液体温火充分加热,直至混合物变稠.继续加热,直到植物油全部消失为止.把盛有混合物的蒸发皿放在冷水浴中冷却.稍待片刻,向混合物中加人20 ml热蒸馏水,再冷却.然后加人25 mL NaCI饱和溶液,充分搅拌.用纱布滤出固态物质.把固态物质挤干,并把它压成条状,晾干,即制得肥皂.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用作搅拌的常用仪器是 .(2)给蒸发皿中的液体加热是否需要石棉网?(3) 通过什么实验知道步骤中油脂全部反应完毕?(4) 实验过程中,蒸发皿中的液体着火了,熄灭此火的简便方法是什么?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煮,可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O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现象结论第一种情况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第二种情况A试管中 B试管中 _第三种情况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完全转化为葡萄糖(2) 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OH溶液的作用是_.16.维生素C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不同的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下面是小明同学运用学到的实验方法测定橙汁、果味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目的】测定不同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原理】(1)维生素C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有机物,能与碘水反应,使碘水褪色;(2)淀粉遇到碘水变色。【实验试剂】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浓度的标准维生素C溶液、蒸馏水【实验过程】步骤1:在4支试管中分别盛有3.0mL的下列物质:蒸馏水,标准维生素C溶液,橙汁,果味饮料。分别向4支试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步骤2:用4支相同的胶头滴管分别向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刚好变色,并记录滴数。【实验记录】测定物质滴入碘水的数量(滴)18155试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小明测定的两种饮料中,_的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2)有的同学认为测定物质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多余的,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3)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 (填序号)情况会影响到测定结果。A. 每次实验所用饮料的颜色不同B. 量取的被测试物质的体积不同C. 试管的大小不同D. 没有用同一规格的胶头滴管滴加碘水【回顾与反思】实验中所用的淀粉溶液的作用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