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08845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一、选择题( 共 35 题 ,每道2分,共 70 分) 1.孔子曾曰:“听讼,吾犹人也,但使无讼。”汉代司马迁也言:“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围绕治国之略,二者皆倡导()A.缘法而治 B. 礼乐教化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2.右图为三教图。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 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 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3.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的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A.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B.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4有学者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A世俗清醒的世界观并未出现 B亟待改变传统的基督教信仰C用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5意大利学者米兰多拉写道:“世界一旦建成,造物者则希望有人赞赏他的杰作因此,他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否定上帝的绝对权威 B仍然坚持上帝造人的学说C相信理性使人性升华 D崇尚理性主义及独立判断6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A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B提倡摆脱宗教束缚,崇尚自由C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 D主张分权与制衡7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B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C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D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8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9“水平伸开的一块布是平坦的,而当你在布上放置一个铅球,布面就变得弯曲了,这时再放置一个小玻璃球在布上,它就会滚向中央的铅球。同理,星球的质量使周围的时空弯曲,引力实际上是一个时空被弯曲的现象。”科普作家直观比喻的是()A经典力学 B量子理论 C狭义相对论 D广义相对论10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11李鸿章凭淮军实力日渐强盛。一次,他在游孔林时说道:“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李鸿章这样评价孔子,其背景最可能是()A“师夷长技”思想萌发 B“中体西用”思潮兴起C“托古改制”思想产生 D“尊孔复古”思潮泛滥12“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这说明维新思想()A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 B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C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D导致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13陈独秀在新青年发文,承认人类有相爱互助之谊,却不主张这种情感以父兄、亲恩为基础,反对“自由平等只用之社会,而不能行之于家庭”。这说明陈独秀()A否定儒家学说的现实价值 B强调个人自由平等与独立C忽视父兄、亲恩等情感 D区别对待社会与家庭伦理14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为它()A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 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15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6在毛泽东同志人生革命征程中,留下许多壮丽诗篇,“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与上面诗句反映同一历史内容的是()A“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B“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C“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7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20世纪中国经历的历史巨变。 孙中山主持临时 中华人民共和 十一届三中 政府会议 国成立 全会召开关于上述巨变的说法,正确的是()三次巨变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这三次巨变密切相关使中国人民醒过来的巨变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 BC D18邓小平在一次接见外宾时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这表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扩大公有化规模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19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20某班历史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C“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 D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21据下表可知,建国初湖北的高等教育从全国来看()类别1950年1953年全国湖北全国湖北工科院校272382师范院校121331农林、医科院校533583财经、政法院校150102艺术、体育院校150162A.尚未紧跟形势需要 B高校整体实力较强C文法教育优势明显 D苏联模式影响深刻22.“它在很多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作家把想像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材料中“它”是哪种文学流派()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23.某画家总称自己为历史画家,他的确画了大量取材于重大历史事件的作品。他的作品强调理性与画面的严整。下列美术作品中,创作风格与此画家风格一致的是()A.马拉之死 B.自由引导人民 C.播种者 D.格尔尼卡24.为吸引读者,出版社想为小说人间喜剧配一些插图,插图的风格要与小说一致。以下最符合出版社心意的画家是()A.德拉克洛瓦 B.米勒 C.塞尚 D.毕加索25王安石:“昔日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司马光:“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据此可知王安石与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A是否有助于限制兼并之家 B是否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状况C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 D是否真正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26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 B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 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27下列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评价,错误的是()A是一次地主阶级领导的封建性质的改革B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D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28“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的话的主要含义是()A改革使俄国的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B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改革后的俄国变成了资产阶级君主专制D改革后俄国废除了君主专制29“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A没有取得实际效果B完全违背了封建主的利益C不能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D既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又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30日本某藩知事到任后不久,又被中央政府改称县知事,明治维新这一举措的实质是()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状态C完善政府管理职能 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31刘天纯在日本改革史纲中说:“因为当时的日本,资本家阶级还没达到独立经营的程度,依然有政府保护助长之必要。不过保护助长的方法和性质,都不同从前官营模范工厂制度的封建式了其变化是更加趋向全面实行保护政策。”文中所述的“更加趋向全面”的保护政策是()A保护新兴地主的土地私有制B工部省接管幕藩的矿山和工场C鼓励私人资本投资近代企业D将大部分官营企业廉价转让给“政商”32日本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C改革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33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奏折针对的是()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34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维新派要求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B维新派要求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控制C要求让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D维新派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35我们之所以称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是因为它()A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B主张爱国救亡,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C提倡新学,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颁布了定国是诏,实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改革二、非选择题(第36小题15分,第37小题15分)36世界思想文化丰富多样,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来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古希腊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中国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二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大国崛起材料三xx年6月东方都市报刊登了一幅名为“文化火锅”的漫画,火锅里面写满了很多比如佛、功夫、礼、老舍、爱因斯坦、道、京剧等代表中外文化的文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和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核心主张。(4分)(2)启蒙思想使人民产生了哪些“新的观念”来看待国家、政权机构?这些新观念在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方面有哪些重大事件?(5分)(3)谈谈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材料三所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6分)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其实,早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它的脚步了。改革是被迫进行的。清政府官员在“内乱”面前,犹能做“中华大帝国”的酣梦,直到洋炮的轰鸣从南方海岸传来,震撼了宫廷的座椅,这才下决心“师夷长技以制夷”。先是做军火买卖,接着开矿山,修铁路,废科举,兴学堂,派留学生出国以及官员出洋考察,等等。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材料二解体太缓慢了,这种速度不但不能满足少数先觉者的期待,而且实际上,也不可能使中国免受挨打的耻辱与覆亡的危险,这样,政治体制的改革便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然而,最高统治者对于死亡异常敏感。在大独裁者、长期垂帘听政的慈禧看来,政改如同玩火,其结局只能加速以个人为中心的权势集团的崩溃,于是及时地把光绪帝及其政改计划给扼杀了。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材料三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国的影响。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这种情绪自从1860年前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而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发狂的程度。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说改革是被迫的?这次改革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4分)(2)材料二中“政治体制的改革”指什么事件?结合改革措施说明:为什么在慈禧看来,政改将加速权势集团的崩溃?(4分)(3)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19世纪90年代以后”思想“加速”“发狂”的主要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认识。(3分)高二期末历史答案xx.11-5 BBBCD 6-10 ACDDB 11-15 BCBCC 16-20 ABCCD21-25 ABABC 26-30 DABDB 31-35 DDCDC36.答案(1)核心主张:古希腊,强调人的价值(或人文主义;以人为本);中国古代,重民(或民本、仁政),重视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2)新观念: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三权分立,开明君主制、民主共和制。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文化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融合有利于取长补短,促进共同繁荣。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注意保持文化的民族性。37.答案(1)原因: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之下,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被迫进行改革。积极意义: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答对其中两个要点即可)(2)维新变法运动。改革触动了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利益。如废除旗人特权,改革科举制度等。(3)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政治: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洋务运动的破产等。(其他言之有理也可)(4)由学习西方技术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