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07042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篇)。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 B.王的产生 C.早起国家诞生 D.世袭制的确立2、“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 “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C.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 D. “天行有常”3、“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辛弃疾)。材料所反映的现象表明当时A.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B.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C.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D.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4、历史探究是新课程学习中积极提倡的学习方法,某校一个历史兴趣小组选用了下列四图制作一个展版,最能反映展版主题的是图一 西汉马踏匈奴石刻 图二 唐蕃会盟 图三 平定准葛尔图卷(部分) 图四 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A中国古代民族交往融合方式多样 B中原政权注重加强与蒙古族的交往C中原汉文化具有强大向心力 D历代中央政府重视西北边疆的统一与稳固5、有人写道:“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在黑夜的背景下,诸子的身影如群星般闪耀。”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 B. 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6、唐代有一位书法家的作品千变万化,神采飘逸,极有情趣,被人称之为“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挥毫落纸如云烟”。下列作品最能体现其书法特点的是:A丧乱贴 B.肚痛帖 C汉汲黯传 D玄秘塔碑7、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8、下列科技著作不属于封建社会末时期总结性著作的是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9、伯里克利时代,有人曾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雅典,你是一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雅典A经济富庶 B对外战争大获全胜C疆域辽阔 D民主政治达到高峰10、西塞罗在论法律中说:“法律不是由人的才能想出来的,也不是什么人民的决议,而是某种凭借允行禁止之智慧管理整个世界的永恒之物。”这表明他的法律思想源自A人人平等思想 B.公正至上的思想 C自然法的思想 D理性至上的思想11、马克思在1853年说:“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而蒋介石则说:“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马克思、蒋介石对太平天国的评价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C.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D.符合文明史观,具有客观性12、20世纪初,梁启超提出:“易姓者固不足为Revolution(革命),而Revolution又不必易姓。”梁启超的这一主张反映出其主要政治意图是反对A.社会变革 B.变革封建制度 C.推翻清朝 D.发展资本主义13、抗日战争胜利后,出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利契机,其主要表现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结束了外来侵略威胁,消除了战乱对经济发展造成的破坏各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有利于推进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人民革命力量发展,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准备了条件A B. C D14、从下表中,可以解读出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历史趋势是年代合 计商 办官办和官商合办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 比重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1872-1894722089353469722%191619678%1895-19135491202974639080175%862949625%与战前相比,企业平均资本额均有所扩大,反映了战后中国投资兴厂的高潮商办企业平均资本额有所扩大,与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所占比重和企业平均资本额均呈现下降趋势商办企业资本额增长幅度大于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资本额增长幅度商办企业的投资领域主要在工矿业A. B. C. D.15、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16、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经历了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到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转变。这一转变反映出的显著变化有中国革命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共的政治斗争策略 中共的中心任务A B. C D17、1934年食货半月刊创刊,其编辑的话指出:“史学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并不是原形一摆,就算成功了的。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斗争,总算热闹过了。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这位编辑要表达的是A.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 D.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18、“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该材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C民国初年的社会面貌 D太平天国时期的新变化19、史家甲:“文艺复兴不只是文学或艺术的再兴,也是人类智识和个人之觉醒或再生,而为近代世界的开始”。史家乙:“文艺复兴是中古时代转移至近代的过渡时代,它同时具备了两个时代的特性。”有关两位史家对“文艺复兴”的看法,下列叙述恰当的是A史家甲关注历史的延续和连结B史家乙强调文艺复兴仍然保有中世纪的特质C史家乙侧重历史的新异和变迁D两位史家对于文艺复兴的解释并无明显差别20、十年建设期间,诗人笔下经常有“烟囱”的身影,如“彩霞里伊水似凤舞,白云中洛河似龙腾,看茫茫绿树大海,排排烟囱森林”。这种文学现象反映的时代信息应当是A.人们环保意识逐步增强 B.喜好黑色的时代审美观C.追求工业化的发展目标 D.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现实21、根据萨维尔对英国南哈姆斯18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238人,到1910年降至118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机械化和工厂化的冲击 B人口流动的频繁 C圈地运动和农业革命 D手工业的消亡22、每一时期的流行语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历史特征。下列语汇与时代搭配错误的是A.“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宗教改革B.“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工业革命C.“一切权力归苏维埃”斯大林经济体制D.“人非工具”启蒙运动23、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24、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A B C D25、国联盟约规定:“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为实现这一神圣任务,国联认为最合适的途径是A民族自决 B集体安全 C维护和平 D委任统治26、某同学在回答老师提问的“简述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时做了如下回答,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B.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解散参议院C.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议会采取两院制,具有立法权27、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28、下图是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为克服上表中这种现状,我国应该重点采取的相应措施是人均产量中国(1950年)美国(1950年)印度(1950年)钢产量2.37Kg538.3Kg4Kg发电量2.76Kwh2949 Kwh10.9 KwhA三年经济恢复计划的实施 B优先发展重工业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29、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中共八大召开30、在政治对话和论述中加入诗词,这是中国一个从政的传统。以下这些诗词恰如其分地描述了20世纪下半期某次会谈进展的情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次会谈是A1937年国共谈判 B1945年重庆谈判 C1949年北平和谈 D中英香港问题谈判31、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你认为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观原因可能是事件本身复杂作者立场不同受意识形态制约舆论混淆视听 A B C D32、20世纪50年代夏衍在文艺报上发表量中求质的文章,提出“写得又快又好且适于上演的大量剧本”,同时巴金宣布将在一年之内写一部长篇,三部中篇,再加上一本译著的任务,田汉宣称他在一年之内写十部戏剧和十部电影剧本 。这一现象表明A.夏衍、巴金等人为当代文学做出了大贡献 B.“大跃进”在文艺界的贯彻和体现C.新中国的成立大大激发了作家的创作激情D.中国文艺界的求真务实的精神面貌33、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D.列宁意识到了新经济政策的错误34、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A.认识到自己的人民是永不放弃、永不屈服的人 B.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D.一定要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35、罗斯福新政中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如对5万美元以上纯收入和4万美元以上遗产征收税率为31%,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征收税率为75%。这一措施实施的直接目的是A.调节国民收入 B.稳定金融秩序 C.保护私有财产 D.增加财政积累36、小明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了梳理,整理成以下表格。他采取的学习方法是史 实历史推论15世紀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形成联结通道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爆发苏联工人成为西方工人羡慕的对象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形成上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化趋势加强图表法 分析法 比较法 推理法A.B. C. D .37、“成功只需一个点击”简要而准确地说明了网络信息化工具的最大特点与优点,高度地概括了它对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活动的重大作用和影响。这本质反映了A在当前要想取得事业成功相对来说比过去更加容易B在现代社会中,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C电子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整个网络时代D数字网络技术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深入生活领域38、xx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xx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xx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39、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鲁杰罗也指出:“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对于“全球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消除社会制度和文明的差异 B有利于各文明的共存与融合C.区域集团化对全球化具有双重意义 D加速了新兴经济体的出现和崛起40、“至于他那两只脚,有时每只脚都穿一只短袜,或者一只脚穿短袜,另一只脚穿长袜,或一只靴子,或一只鞋,或一只拖鞋,或一只短袜和靴子,或一只短袜和鞋子,或一只短袜和拖鞋,或一只长袜和拖鞋。”这种语言风格的小说最有可能属于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革命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二、非选择题(第41、42题为必修题,41题13分,42题12分;第43题为选修题,15分,共40分。)41(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文化作为区隔“夷”和“夏”的标准. 摘自(宋)石介中国论材料二 (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仅1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记载,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约5次。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微,几乎不用了。“天朝”使用次数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清廷的一些官员一方面处于对西方列强强权的义愤,力图解除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束缚,伸张自身的权益;另一方面,出于与西方国家办理外交事务的实际需要,这些官员逐渐认识到有必要了解西方在调整国际关系方面的法律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因此,力主将近代国际法引入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接受英、法、美、俄等国公使入京设馆。作为对等性的反应,1868年,清政府向欧洲派出了第一个外交使团。1877年,中国第一个驻外使节也被派往伦敦,翌年,在欧美其他国家开始设立使馆。材料四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共同纲领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说:“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闭关自守只能是更加落后于世界,落后于时代。如果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对宇宙和世界体系的认识。(2分)这一认识指导下的对外交往的理念或政策是什么?(2分)结合古代中国文明发展状况(可以从自然环境、经济、科技等方面思考)分析这一认识产生的原因。(2分)(2) 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对外称呼变化的趋势。(3分)(3) 材料二、三和材料一相比较,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42、(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世界之政有两种:一曰有宪法之政(亦名立宪之政),二曰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之政)。采一定之政治以治国民谓之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三种:一曰君主专制政体,二曰君主立宪政体,三曰民主立宪政体。今日全地球号称强国者十数,除俄罗斯为君主专制政体,美利坚、法兰西为民主立宪政体外,自馀各国则皆君主立宪政体也。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立宪政体,亦名为有限权之政体;专制政体,亦名为无限权之政体。有限权者云,君有君之权,权有限;官有官之权,权有限;民有民之权,权有限。故各国宪法,皆首言君主统治之大权及皇位继袭之典例,明君之权限也;次言政府及地方政治之职分,明官之权限也;次言议会职分及人民自由之事件,明民之权限也不知君权有限云者,非臣民限之,而宪法限之也是故欲君权之有限也,不可不用民权;欲官权之有限也,更不可不用民权。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相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 摘自梁启超立宪法议结合所学知识并以近代东、西方的政体为例,谈谈你对“宪政”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43选考题(15分)请在A、B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A题计分,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涂黑。【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司马迁史记秦本纪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据材料一,秦国在西部崛起时面临怎样的形势,当时秦国的政治处境如何?(6分)(2)材料二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有何作用?(9分)【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华盛顿又崇拜孔孟呢?材料二 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调查问题调查结果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军阀宰割、外国共管、国民革命)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制10票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俄国497票,美国107票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国内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 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请回答:(1)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6分)(2)概述材料二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上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12345678910CADABBDADC11121314151617181920CCCCBBDCBC21222324252627282930ACCDDBCBCD31323334353637383940CBBCADBDAD41.(1)认识:中国是宇宙的中心,是世界的中心。(2分)理念:夷夏观念或朝贡外交(或礼番外交)。(2分)原因:中国地处东亚大陆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下,对外界了解较少;自然经济(或农耕经济)为主导时代科学技术和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封建统治者形成盲目自大心理。(1*2=2分)(2)“天朝”使用次数下降,到光绪年间基本不用;“中国”和“大清国”使用次数迅速增加,成为对外的主要称呼(1*2+1=3分)(3)变化:清朝统治者开始抛弃传统的“天下国家”(或天朝上国、或夷夏观念)意识,转向学习西方;并逐渐形成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对等的对外交往理念(或能平等对外交往)。(1*2=2分)原因:鸦片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严重,民族自尊心严重受挫;为了解除不平等条约的威胁,维护国家利益,迫切需要了解近代国际外交知识(用材料中的表述也可以)(1*2=2分)42(12分)第一层次,点式结构:就单一问题得出结论,如某国实行某种宪政政体;能够运用材料。第二层次,线式结构:就多个问题得出结论,如某国实行的宪政政体类型及其成因或影响;能够较多运用材料;叙述完整。第三层次,面式结构:就一个角度多个问题得出结论,如某国实行宪政政体类型、成因、特点、评价;能够较充分运用材料;叙述完整流畅。第四层次,立体结构:就多个角度多个问题得出结论,如宪政政体的类型、出现的原因、特点、评价,特别是对现代化的影响,东西方国家宪政政体的异同等,研究得到的启示;能够充分运用材料,注意史论结合;注意东西方宪政政体的对比;论述充分,叙述流畅完整,逻辑严整。43【A】(1)王室衰微,诸侯争霸。(3分)偏远落后,不被中原各国看重(政治、外交地位卑微)。(3分)(2)军功爵制。(3分)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军功地主势力上升。(3分)奖励军功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养成了秦军好勇斗狠的特性。(3分)43【B】(1) 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2分)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2分)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2分)(2)主流民意:国民革命是最重要的救国方案;俄国(苏联)对中国的影响超过美国;列宁和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6分)原因:南方革命的影响;十月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军阀的反动统治。(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