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05639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I卷1.“公”是祭祀神灵时做出的保证,“誓”是一种约束性语言。春秋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这实质上表明,春秋时期A. 诚信观念部分丧失B. 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C. 夷夏之防不复存在D. 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答案】B【解析】据材料“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的等级秩序森严,春秋盟誓参与者有不同的等级,说明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故B选项正确;“誓”虽然是一种约束性语言,但材料无法体现诚信观念的丧失,故A选项错误;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也不能说明夷夏之防不复存在,故C选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于秦朝,故D选项错误。故选B。2. 据左传记载,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权柄后,标榜要替鲁国国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因为此举A. 挑战了宗法制度B. 损害了大夫利益C. 冲击了天子权威D. 不符合周礼规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阳虎的身份是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按周礼的规定,他效忠于季孙氏,而他标榜为鲁国国君整肃大夫即是僭越,所以受到批评,故违背了周礼,故选择D项。宗法制度以血缘为核心,故A项与此无关,排除;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材料的事件涉及鲁国国内,与周天子权威无关,排除C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3.学者冯天瑜认为,中国古代,除武则天(624705)一例之外,从未有女性称帝者,偶有女后专权,则被视作异常,遭到朝野非议和史家抨击。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男耕女织的自然分工B. 宗法伦理观念根深蒂固C. 皇权至上的不可僭越D. 儒家忠君思想源远流长【答案】B【解析】【详解】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制,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继承王位,女子被排除在政治权力之外,材料中的现象正是受到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故B项正确;男耕女织的自然分工属于小农经济的模式,与材料中现象无关,故A项错误;皇权至上是皇帝制度特点,与材料中现象原因不符合,故C项错误;儒家忠君思想是伦理纲常思想体现,不是宗法观念体现,故D项错误。4.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秦灭六国疆域辽阔B. 宗法观念逐渐消亡C. 官僚政治逐步确立D.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西周时按照血缘关系实行分封制度,“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以后则废除了分封制度。秦代废除分封制度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郡县制度,并废除了官员的世袭制,地方各级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命,确立起了封建官僚政治,故C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政治变革问题,不是疆域广阔问题,故A项错误;封建社会宗法制始终没有消亡,排除B项;材料论述的是体制变化问题,不是经济因素,故D项错误。5.美国学者魏特夫在研究古代中国的治水活动时指出,“要有效地管理这些工程,必需建立一个遍及全国或者至少及于全国人口重要中心的组织网。因此,控制这一组织网的人总是巧妙地准备行使最高政治权力。”作者强调的是 ()A. 专制主义的来源 B. 中央集权的特点C. 政府重视水利兴修 D. 小农经济的缺陷【答案】A【解析】 “控制这一组织网的人总是巧妙地准备行使最高政治权力”说明权力最终集中于皇帝,体现了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与政府重视水利工程无关,故C项错误;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小农经济的缺陷无关,故D项错误。6.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这说明该时A. 经济领域已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B. 经济迅速发展与周王室权势渐强C. 处于王室衰微与诸侯纷争的境地D. 面临激烈的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答案】D【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即可选出D项;D项含A、C两项的内容,故排除A、C两项;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王朝软弱无力”不符,故排除。7.有学者认为,帝王将相可能不怕天不怕地,但怕史官,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这说明A. 重视以史为鉴成为历代的传统 B. 青史留名成为制约皇权的力量C. 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形成制约 D. 史官与皇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答案】B【解析】“以史为鉴”的意思是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而材料讲的是皇帝害怕自己出现负面的历史形象,二者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由于皇帝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担心自己在史书上留下负面形象,加之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这就使得史官对皇帝的评价对于皇权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说明青史留名是制约皇权的力量,故B项正确。史官不代表儒家,本题主要叙述古代史官在史书中评价皇帝对于皇权具有限制作用,与儒家伦理制约皇权并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仅能说明史书评价对于皇权具有限制,不可过分解读为“史官与皇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故D项错误。8.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曾这样评析中国某一帝王:“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该帝王符合“中间路线”的举措是A. 设置御史大夫与刺史B. 推行中朝外朝制度C. 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D. 世袭与察举制共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指的是分封制,“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指的是郡县制。由此可知,“中间路线”的举措是指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故答案为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干材料,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郡国并行制9.据记载,夏商时已存在“就地封爵”的册封政策,到周初则实行“封邦建国”,并任命王族或功臣到被征服的土地上建立诸侯国,以代天子进行统治。此变化反映了A. 统治者对地方控制强化B. 宗法原则已经得到贯彻C. 君主专制统治的稳固性D. 地方诸侯的独立性增强【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说明夏商时已存在“就地封爵”的政策,周初则实行“封邦建国”对其进一步完善,从而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理,体现了统治者对地方控制的加强,故A项正确。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于秦朝,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统治者对地方的统治,与宗法制和诸侯的独立性无关,排除B和D项。10.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C. 制度法令的统一D.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答案】B【解析】郡县制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使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百姓仍然是封君的属民,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制度法令的统一未体现“公天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有利于皇帝集权是家天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1.在商代内外服制度下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后,各封国视周王为“天下共主”并根据规定定期朝觐周王和缴纳贡赋。这表明A. 西周封国的自主权有限B. 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C. 中央集权体制逐步形成D. 商周遗留原始部族政治色彩【答案】B【解析】材料仅涉及西周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并未说明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和“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较商代政治制度更有助于国家结构的稳定,故B项正确,D项错误;C项错误,中央集权制是从秦朝开始的。12.史书记载,和受封者一同前往封地的人员,除其所辖的官吏、家族、亲朋外,还有周天子赏赐的奴隶。各诸侯国居民在族属上虽仍以周人为主,但已发生很大变化。这表明A. 分封制已无法维护周政权 B. 西周分封制有顽强生命力C.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形成 D. 封国制度有利于民族融合【答案】D【解析】材料“所辖的官吏、家族、亲朋外,还有周天子赏赐的奴隶”“一同前往封地”说明分封制促进了人员和文化的交流,使封国基本上接受了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成为华夏族的成员,从而促进了民族融合,故D项正确;西周时分封制维护了西周政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分封制的影响,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生命力,故B项错误;秦朝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C项错误。点睛:材料“所辖的官吏、家族、亲朋外,还有周天子赏赐的奴隶”“一同前往封地”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答案。13.在中国古代,每当王朝鼎革之时,皇帝对皇族成员的信任或依赖常常会超过其他任何人。因此,皇室成员往往被委以重任,在中央辅政或者镇守地方并掌握实权。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 贵族政治易形成对皇权的威胁B. 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权的重要手段C. 分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 宗法制成为王朝延续的政策保障【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皇室成员往往被委以重任,在中央辅政或者镇守地方并掌握实权”可知,中国古代皇族血缘关系对维系政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族成员对皇权形成了威胁,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宗法制不能保证王朝的延续,故D项错误。14.国语鲁语上曰:“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规定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主要表明“先王制诸侯”A. 以血缘关系为核心B. 具有制度性保障C. 以礼乐制度为基础D. 提高了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先王制诸侯”、“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等,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两项是对题干材料的片面理解,不准确;D项表述本身错误,不符合史实,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基础(核心)的。进一步可知,B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15.左传记载,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晏婴。晏婴献策回答:“唯礼可以已之”,若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这表明先秦的“礼”是A. 治国安邦的重要措施B. 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C. 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D. 强化等级秩序的手段【答案】D【解析】材料“若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反映了礼制有利于稳定社会、治国安邦,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维护宗法分封的问题,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强化等级秩序,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礼制与治国安邦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6.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这材料反映了该制度A. 源于自然法则B. 体现神权思想C. 强调等级对立D. 规范社会秩序【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说明礼乐制度是为了规范社会秩序。故答案为D项。材料论述的是礼乐制度的作用,排除AB项。礼乐制度强调等级调和,以此化解社会矛盾,排除C项。点睛:本题考查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借以维护统治秩序的制度。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以此倡导和固化人们的等级观念。礼乐制度是维系奴隶制等级观念的规范,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也是奴隶主阶级借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17.簋是西周中晚期的重要礼器,其制作精美,腹内和盖内都铸有铭文,考古发现的颂簋记述的是一位名叫颂的人直接受到周天子册命的情景。该青铜器A. 是研究西周历史较为可靠的资料B. 是西周中晚期青铜铸造术的顶峰C. 表明西周中期文字开始走向成熟D. 表明西周政治制度最终走向成熟【答案】A【解析】从材料给出的信息来看,该青铜器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是研究西周历史比较可靠的资料,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制作技艺的高超;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字成熟情况;D选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18.觚(g,如图),是一种青铜饮酒器。考古发掘表明,商代早期的铜觚集中分布于河南中西部地区,晚期则在陕西和山西北部等地有大量出土,浙江、安徽等地也有零星分布。上述考古发现提示出商代() A. 青铜技术世界领先B. 统治中心不断变化C. 中原文明有所扩展D. 社会礼仪等级森严【答案】C【解析】根据“商代早期的铜觚集中分布于河南中西部地区,晚期则在陕西和山西北部等地有大量出土,浙江、安徽等地也有零星分布”,表明商代早期的中原文化不断扩展到陕西和山西以及浙江、安徽等地,C正确;从来没有世界其他地区青铜技术的情况对比,无法得出“世界领先”,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商代统治中心的变化,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礼仪等级,排除D。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商代早期的铜觚集中分布于河南中西部地区,晚期则在陕西和山西北部等地有大量出土,浙江、安徽等地也有零星分布”,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排除无关选项即可。19.下表为汉字“王”“父”“夫”“族”在说文解字冲的注解。汉字解释王“王,天下所归王也。”“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父“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为手持刀斧之形”。斧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武器。故用“父来表示手持石斧,具有成权救导子女的父家长”。夫“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夫”像一个正面的人端然站立,头插发簪,乃权利之象也。族“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从口从矢。“口”为旗帜,夫为箭。这主要反映了A. 汉字重意境的特征B. 父系血缘关系开始受到重视C. 中华文化的内聚性D.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说文解字中对“王”“父”“夫”“族”的注解, 解释了其字所代表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文明方面宗法制度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这种制度产生于氏族社会末期,成熟于西周并被历代 王朝统治者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王权、父权、夫权、族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这种制度文明的严密,我们从汉字的造字形体中也可略见一斑,这些解释反映出人们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的内涵,故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汉字重意境的特征,而是强调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排除A;说文解字中对“王”“父”“夫”“族”的注解,反映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而不是父系血缘关系开始受到重视,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内聚性,而是强调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排除C。20.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记述出处“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恩”国语鲁语上“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王国维殷商制度论“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左传高祖本纪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B. 分封制利于强化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C. 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D. 分封制促进了东方各诸侯国的社会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天子作师,公帅之是以上能征下”说明诸侯必须无条件由周天子调动,材料“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说明西周分封制度使天子和诸侯开始有了隶属关系,材料“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说明各诸侯国有向天子缴纳贡赋的义务,反映了分封制度下天子对诸侯隶属关系加强,故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错在“权力高度集中”;“列尊贡重”中的列尊者无法被判断是姬姓封国,故C项错误;第二则材料强调的重点不是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且第一、三则材料也未涉及,故D项错误。21. 孔子说:“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上述义利观A. 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B. 是先秦儒学批判现实的产物C. 体现先秦儒学对利的完全否定D. 直接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孔子说:“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义利观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背景,是先秦儒学批判现实的产物,故B正确。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是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排除。先秦儒学对利的完全否定,过于绝对,故C排除。直接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属于宋明理学的特点,故D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家思想【名师点睛】22.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A. 需要大量劳力B. 适时增加肥力C. 提倡精耕细作D. 善于积累经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没有强调劳力,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增加肥力只是一个方面,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勤谨,则亩益”、“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积累经验,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名师点睛】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动力。23.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 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B. 小农经济具有极强的稳定性C. 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 小农经济生产工具简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 “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可知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故A项正确;小农经济受到天灾等方面影响,极具有不稳定性,材料没有反映小农经济非常脆弱,故B和C项错误;材料强调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不是生产工具的简单性,故D项错误。24.西汉早期的王侯墓,大多仿战国风格,注重高大坟丘,深邃墓室,多重棺椁,随葬品多为铜陶器。文景之后,模拟地上豪华府第建筑的风气开始流行,随葬品有玉衣、丝织品、金银器等。王侯墓风格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奢靡之风逐渐扩散开来B. 官营手工业日益进步C. 王侯拥有高贵的政治地位D. 政局稳定和生产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以文景时期为界,王侯墓风格由“高大坟丘,深邃墓室,多重棺椁,随葬品多为铜陶器”转变为“模拟地上豪华府第建筑”“随葬品有玉衣、丝织品、金银器等”,其主要原因就是社会生产发展和政治稳定。A不是原因,是表现。B片面,C不是“转变”的原因,因为“转变前后”王侯的政治地位都是高贵的。II卷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殷商西周时期,“天”、“天命”是被作为人格神看待的。孔子主要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荀子并没有迷信或畏惧于“天”,而是把“天”看作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独立运行的自然。荀子认为,人世间的吉凶祸福是由人自己掌握和调控而产生的,而不是由“天”来左右和预兆的。正所谓“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要做的就是要明天人之分,应天以治。刘蔚华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材料二普罗泰格拉在论神这本书一开头就说:“至于神,我没有把握说他们存在或者他们不存在,也不敢说他们是什么样子;因为有许多事物妨碍了我们确切的知识,例如问题的晦涩与人生的短促。”他主张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应根据各自的感觉做出不同的判断,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因此他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由此又断定“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荀子和普罗泰格拉的天人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天人思想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以及在东西方思想发展中的影响。【答案】(1)荀子:明天人之分、天人合一;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天行有常);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天道自然、天行有常、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四个核心词选三即可)普罗泰格拉:怀疑神灵;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2)背景:政治改革对旧秩序的破除;社会经济发展繁荣,人们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思想界活跃和科学技术进步。影响:荀子: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改造自然不能过度,不能破坏自然环境。(兼容各家,发展了儒家思想;另外,他的务实主张和唯物思想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普罗泰格拉:冲击了传统神学对人们的束缚,具有启蒙作用;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和自由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而是把天看作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独立运行的自然,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要做的就是要明天人之分,应天以治”可以得出荀子的天人思想是明天人之分、天人合一、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依据材料二 “他主张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根据各自的感觉作出不同的判断,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可以得出普罗塔戈拉的天人思想是怀疑神灵、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以及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2)第一小问的背景,结合所学荀子和普罗塔戈拉所处的时代,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进行说明即可;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荀子的思想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改造自然不能过度,不能破坏自然环境,普罗塔戈拉的思想冲击了传统神学对人们的束缚,具有启蒙作用以及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和自由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等方面思考回答。【点睛】荀子思想和普罗泰格拉的思想主张比较:荀子是战国末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和成就卓著的思想家、文学家荀子的思想以儒家为中心,并具有兼融百家的色彩。(1)荀子继承并发展早期儒学的“礼乐”思想,并吸纳了法家的法治思想,主张礼法并重、王霸兼行;(2)荀子发展了先秦时期的自然论,提出了具有朴素唯物色彩的天道观;(3)荀子在人性论上与孟子相对抗,提出了“性恶论”。普罗泰格拉的思想主张:(1)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3)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国家观念伴随的国家的形成而产生,并随历史的演进,涵义有所扩展。中国西方中国古代“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各城邦,国家观念也随之出现。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认为国家是上帝的产物。梁启超认为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强调只有兴民权才能强国家。启蒙运动时期,洛克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卢梭等人则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然融入新时代的国家意识之中。全球化没有削弱民族国家的地位,国家主权的属性和功能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从材料中提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1信息:时代赋予国家观念不同内涵阐述:古代中国,有天下而无国家,家国同构,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其他国家均为藩属。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救亡图存、主权独立,中国与他国国际地位平等的国家观念才真正形成。结论:国家观念反映着一定时期人们对当时国家和国际关系的认知,随着历史演进而变化。(或国家观念是一种政治意识、文化意识,是人们对国情的认识与理解。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拟定论题,如国家观念受政治影响;国情决定国家观念等)示例2信息:思想解放推动近代西方国家观念形成与发展阐述:16世纪的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国家观,强调国家权力高于世俗权力,将国家与宗教剥离,推动了近代国家观念的发展。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强调社会契约论、有限政府、主权在民、法制等思想,为国家观念注入理性血液。结论:西方近代国家观念伴随着思想解放而深入,又为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建立和制度完善奠定一定的思想基础。示例3信息: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积极转型阐述:古代中国家国同构,这种传统的国家观念自成体系,近代以来在西方势力的冲击下出现了变异与转型。鸦片战争后,在具有高度工业文明的西方国家面前,中国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和观念国家;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意识已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转型。近代国家观念从天朝国家观念向主权国家观念的转变,从君主国家观念向民主国家观念的转变,其中民族主义始终处于强势和主体地位。结论:民族主义、自由主义思潮是影响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重要因素,国家观念的转型又为近代中国走民族独立之路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示例4信息:国家观念的近代转型与近代政治历程之间关联互动阐述: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政治探索,梁启超提出了反对外来侵略和兴民权,说明了国人的国家观发生了深刻变革,在这样的国家观念下掀起了戊戌变法,戊戌变法进一步推动了近代国家观念走向深刻。启蒙运动时期,洛克等人提出了法治和分权思想,卢梭用社会契约论明确提出国家主权应该永远属于人民,启蒙运动为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提出了一套建立未来政体的理论框架,此后启蒙运动通过各种方式使现代政治的基本理念深入人心。结论:社会变革是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推动因素,近代国家观念转型是政治变革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内容。示例5信息:西方近代国家观念的积极转型阐述:西欧中世纪,在基督教神权的控制下,占主导地位的是神权国家观念。教权高于王权,世俗政权必须服从以教会为代表的神权。从13世纪下半叶起,现代国家观念开始出现,到16世纪末已基本完成。现代国家观念以理性和经验论为基础,其主要内容是使“国家”摆脱中世纪的神权,反对君权神授观念,认为国家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创立的,强力才是国家和法律的基础。主张国家的“主权在民”,从主权在民论证国家的合法性,这也是现代国家观念的主导思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的主权不在人民手中,也就丧失了合法性。结论:西方近代国家观念的转型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意识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西方国家观念转型的根本动力。示例6:信息:古代中西关于国家观念有着显著不同阐释:在儒家思想、宗法观念的深刻影响下,以小农经济为主题的古代中国家国同构,有天下而无国家,君主即为国家,强调君主专制;西欧中世纪,在基督教神权的控制下,占主导地位的是神权国家观念。教权高于王权,世俗政权必须服从以教会为代表的神权,从13世纪下半叶起,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伴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强调国家权力高于世俗权力,将国家与宗教剥离,推动了近代国家观念的发展结论:中西方的生活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基础的差异,国家观念的差异是必然的。示例7:信息:国家观念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有了新内涵和新诉求阐释:国际法、经济全球化等冲击国家经济主权,甚至跨国公司直接插手主权国家事务,这种情况下,在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及其主权仍然具有核心的价值,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利益、维护民族尊严日益重要。每个国家和地区在纳入全球化轨道时,都会有不尽相同的战略考虑和政策取向,必须有一个趋利避害的“选择性进入”或者说“创造性进入”问题,所以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当代国家观念,才能在全球化中更好的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结论:今天的国际社会,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社会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和政治权力主体,只有不断增强国力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维护主权和赢得尊重。【解析】本题以“国家观念”为切入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需结合设问要求“提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首先,理解材料信息,可从“不同时代的国家观念”、“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等角度确立相应的论题,如“时代赋予国家观念不同内涵”、“思想解放推动近代西方国家观念形成与发展”、“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积极转型”。其次,根据论题从材料中提取互相关联的历史信息,如“中国古代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一个共同体”、“梁启超认为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可知古代中国有天下而无国家,家国同构,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与他国国际地位平等的国家观念才真正形成,又如“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认为国家是上帝的产物”、“卢梭等人则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可知16世纪的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国家观,推动了近代国家观念的发展,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强调社会契约论,为国家观念注入理性血液;最后,根据提取的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结合史实予以阐述,表述成文。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汉初沿用秦“半两”钱,货币面文为“半两”(12铢),但实际重量往往只有8铢、4铢,甚至更轻。贵族、豪商大量盗铸货币,以牟取暴利。汉武帝初年,曾经改铸三铢钱。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铸五铢钱,恢复秦始皇时代货币“重如其文”的制度。汉武帝除了以严酷的刑法禁止私铸货币之外,并下令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利,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因为禁令十分严格,新币铸造质量又相当高,盗铸无利可图,于是币制得到较长期的稳定。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货币制度混乱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的主要影响。【答案】(1)原因: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私铸钱币割据一方;贵族、豪商盗铸货币,以牟取暴利;中央货币政策不稳定,铸币质量低下。(2)影响: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打击了王国势力;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对后世影响深远。【解析】(1)原因:根据“并下令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利,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得出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私铸钱币割据一方;根据“贵族、豪商大量盗铸货币,以牟取暴利”得出贵族、豪商盗铸货币,以牟取暴利;根据“汉初沿用秦半两钱”“汉武帝初年,曾经改铸三铢钱。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铸五铢钱”得出中央货币政策不稳定,铸币质量低下。(2)影响:根据“并下令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利,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得出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打击了王国势力,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根据“币制得到较长期的稳定”得出对后世影响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