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考前押题卷(一).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05437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考前押题卷(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考前押题卷(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考前押题卷(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考前押题卷(一)24. 新全球史中说:(商鞅)由于给个体耕种者以土地的所有权,世袭的贵族阶层在经济中的地位被大大削弱,这一措施使秦国的统治者在国内能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作者阐述的是A. 秦国能统一的根本原因 B. 土地私有制的重要作用 C. 自耕农取代了贵族阶层 D. 官僚政治优于贵族政治 25. 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这是A. 平定七国之乱的需要 B. 削弱丞相权力的需要 C. 加强专制集权的需要 D. 先秦儒学的发展完善 26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据材料可知A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主流思想 B中国古代法律具有灵活性特点C儒学理念渐趋影响法制法规 D古代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27. 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而来,日益兴盛,“说话”分为四家:小说(以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演说佛书)、讲史(讲述前代兴废争战之事)、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材料表明了宋代A. 市民文化有了较快的发展 B世俗文学成为了文化主流C儒释道三教已完成了融合 D城市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28. 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建,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还附设翻译馆、广方言馆和工艺学堂,有“中国第一厂”之誉。对其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政治体制变革 B引进传播启蒙思想C有效抵御了列强侵略 D推动近代教育发展29表2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年均进出口贸易指数(海关两)。该表表明1890-1894年1895-1899年1910-1914年出 口100142315进 口100153417A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较大变化 B清政府调整税收政策C实业救国思潮空前高涨 D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中国市场30. 下文出自中国共产党1935年发表的八一宣言:“田中奏折所预定的完全灭亡我国的毒计,正在实行,长此下去,眼看长江和珠江流域及其他各地,均将逐渐被日寇所吞蚀。我五千年古国将完全变成被征服地,四万万同胞将都变成亡国奴。”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日本已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建立统一的国防政府的必要性C国共已经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 八一宣言直接引发西安事变31. 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据此可知A工业革命使中国发展迟滞 B新中国外交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C对外开放是适应全球化的需要 D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社会发展32首相出现以后,英国并没有随即出现关于首相的明文法律规定,在很长时间里,首相制度在“无法可依”的状态下运作,往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久之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A. 严重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 B. 反映出议会已经丧失了立法权C. 为之后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 D. 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了可能33. 表3为1927年前后,苏联集体农庄与个体小农的数据对比,由此可知播种机收割机牲畜集体农主2.2台/100俄亩2.07台/100俄亩13.8头/100俄亩个体小农0.3台/100俄亩0.6台/100俄亩17头/100俄亩表3A. 苏联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B. 当时俄国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C. 农业集体化运动效果显著 D. 集体农庄经济中在农业中占优势34. 杨继绳指出:1929年,(美国)政府的总开支约为100亿美元,1933年,增加为130亿美元,1936年增加150亿美元。经过政府三年“注射”之后,国民总所得额与国民总消费额上升了50%,但政府的投资计划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程度,仍有900余万人失业,直到二战期间政府投资扩大到1030亿元,就业问题才得以缓解。作者的意图可能是A. 自由放任政策优于政府干预 B以工代赈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C二战是美国渡过危机的唯一因素 D罗斯福新政的作用相对有限的35. 19世纪的美国人认真地努力模仿欧洲的文化随着19世纪的结束,欧洲知识分子越来越注意到一群日益显赫的美国明星然而,欧洲的监护仍难以动摇。有人这样写道:“美国人开始文字生涯的第一步就是要自封是一个英国人,以便得到认可,并不是得到英国人的认可,而是得到本国人的认可”据此可知A. 欧洲文化在移植中发生变更 B美国文化全部来源于欧洲文化C欧洲力图对美国实行文化殖民 D美国明星出现促使美国走向独立41(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伸向内地,并为此展开了种种活动,如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05公里的展览铁路,广为宣传,但都遭到清政府的拒绝。1876年,英国商人采取欺骗手段擅自修筑了一条吴淞铁路,但这条铁路经营一年多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五年后,在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胥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此后在台湾修筑了台北到基隆港和到新竹的铁路。1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资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运营的铁路,但也仅仅只是一个象征而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平均每年修建铁路300余公里,不仅数量少且分布偏、标准杂、管理混乱。 摘编自中国铁路网中国铁路发展历程材料二 从1830年开始,几乎每户英国家庭都把自己的积蓄用来购买铁路公司发放的建设债券。从1840年到1845年,英国民间一共有超过1000个铁路兴建项目被提到议事日程。1846年被认为是“铁路狂热”年代的峰顶,这一年有272个关于成立铁路公司的议案在国会被讨论,无一不是顺利过关。随着铁路股的价格上涨,越来越多的投机资金流入这个行业。到1850年,英国建成的和在建的铁路总长已分别达到6000英里和1000英里,大致形成了今天的英国铁路轮廓。 摘编自纪双城英国铁路狂飙历时20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特点及原因。(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铁路20年发展予以评析(11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和亲,也叫做“和戎”“ 和蕃”,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周边少数民族或者各少数民族首领之间出于各种各样和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它作为历朝民族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宽泛意义上的和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而严格意义上的和亲始于汉代。自汉以后一直到清代,几乎所有的朝代都有次数不等、缘由各异的和亲。以下是汉、唐时期和亲简表 西汉 唐朝前200年,汉高祖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前192年,汉惠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前176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前174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前162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前160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前156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前152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前140年,汉武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前108年,汉武帝宗女细君公主嫁乌孙昆莫前103年,汉武帝宗女解忧公主嫁乌孙王前33年,宫女王昭君嫁匈奴呼韩邪单于639年,唐太宗侄女弘化公主嫁吐谷浑诺曷钵641年,唐太宗宗女文成公主嫁吐蕃松赞干布710年,唐中宗金城公主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717年,唐玄宗宗女永乐公主嫁契丹首领717年,唐玄宗固安公主嫁奚首领李大酺722年,唐玄宗燕郡公主嫁契丹首领李郁于726年,唐玄宗东华公主嫁松漠郡王李邵固726年,唐玄宗东光公主嫁奚首领李鲁苏744年,唐玄宗宗女和义公主嫁宁远国王745年,唐玄宗静乐公主嫁契丹王李怀秀745年,唐玄宗宜芳公主嫁奚王李延宠表4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689前,英国对于继承人并没有严格的成文规定,王室成员可以靠武力征服、法律规定、议会选举等各种方法成为国王。而随时间推移,男性长子继承制渐渐成为了默认继承规则,继承权主要和长幼、性别、合法性、血统有关。1701年英国议会又通过了一部王位继承法,它被看作是权利法案的补充。这两份法案为王位继承添加了硬性的宗教信仰条件,规定了同罗马教廷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者不能继承王位。罗马天主教徒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的人更是被排除在继任者之列。王位继承法正式书面规定了长子继承制:在王位继承权上,同样的血缘关系,不论年龄大小,男性排位先于女性。若长子亡故,王位由其后嗣继承。英王如果没有合法子女,王位由其弟继承。摘编自互联网(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颁布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位继承法颁布的影响?46.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在许多领域,苏联和美国社会也许具有相似性,如他们的国内审查政策、空间竞赛、寻求核优势以及在冷战中寻求霸权,他们也在基本的人性方面相似:防止恐惧达到顶点而失去平衡。在发生有名的厨房争论的几个星期后,赫鲁晓夫访问了美国,成为第一个踏上美国国土的苏联领导人。尽管也有关系紧张的时刻,但是赫鲁晓夫的美国之行促成了缓和时代的到来,尽管时间很短。对他的美国之行的电视报道也使得数百万的美国人看到以前被认为是恶魔的苏联领导人也是一个人。苏联领导人和美国领导人之间的会晤暗示着在危险的冷战世界也存在着和平的可能。在两极世界中寻求和平是对欧洲世界及其以外世界的修复。然而,在很难取得和平的时候,超级大国还面临了来自许多领域的挑战,一部分挑战来自于他们自己的盟国,一部分挑战来自于寻求摆脱超级大国干涉的小国。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据材料概括促使冷战不断升级的原因是什么?(5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的和平因素有那些?(10分)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汉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初年到汉武帝时期治国思想及国策的变化。(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10分)历史答案242526272829303132333435BCCADDBCCDDA 41.答案:(1)特点:铁路起步晚,发展缓慢;呈现半殖民地色彩:管理混乱;布局不合理(4分)(4选2) 原因: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国家不独立;经济落后,国家贫弱;思想、科技落后,守旧势力强大;近代爱国人士的宣传、推动;西方列强在华修建铁路的刺激、诱导;洋务派修建铁路的效应推动;(10分,6选5)(2)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需求增强;政府、国会的大力支持;民间资本流入(6分,4选3) 影响:引发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进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环境污染问题(5分,4选3)42(12分)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示例:观点:和亲政策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论述:汉朝的昭君出塞远嫁匈奴,促进了汉朝和匈奴间的和平,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了汉朝社会风俗的变迁。唐朝的文成公主入藏,传播了唐王朝先进的技术,促进了吐蕃科技文化的发展,改善了民族关系,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45.(1)之前的王位继承制度有弊端,随意性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完善,要求进一步限制国王的权力;保护英国宗教改革的成果。(2)扩大了议会权力,进一步限制了王权;有利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完善;有利于英国政局的稳定,维护英国的国家利益;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6题:(1)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安全需要,夸大对方威胁,(2)美苏领导人力图寻求对话解决冲突,日欧崛起、第三世界登上历史舞台促使多极化趋势出现,遏制美苏霸权47题:(1)汉初黄老思想指导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武帝时期思想上外儒内法,实行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政策,对匈奴等大举用兵。(2)了解了西域的风土人情,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中原和西北边地以及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