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 (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04523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 (II)说明:本试卷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 医学院校不以培养哲学家为目的,但要教会学生按照辩证的思维方法认识医学发展规律,不断研究和解决医学实践中的问题。这说明哲学A对社会和个人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B是对自然、社会与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和 C有力推动具体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D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2. 永远不要埋怨已经发生的事情,要么改变它,要么安静地接受它。心态决定状态,这是因为 A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C 世界观就是方法论 D 方法论指导世界观3.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下列与王阳明这首诗哲学观点一致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气者,理之依也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天地合而万物生 4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阴阳和而万物得。”下列与上述观点一致的是A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D动者恒动,静者恒静5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提取造血干细胞的最佳位置,停留在骨末端的骨小梁区域中的人造血干细胞表现出最好的再生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能力。这说明意识能够发现和创造规律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A B C D 6. 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其中存在着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将不同的哲学区别开来的问题,就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指A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由于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思想指导。这进一步佐证了A.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B哲学来源于自己时代,可以支配人类社会的发展C.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 时代孕育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推动时代前进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A.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C.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9.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A. B. C. D.10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一观点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人已经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认识到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正确揭示了社会运动的规律 初步树立了机械的唯物论观点A. B. C. D.11.下列观点中属于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是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A. B. C. D. 12.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做过科学的解释,其中“是”是指事物的A. 规律性 B. 物质性 C. 可知性 D. 客观性13.有关研究表明,由于20世纪80年代婴儿潮的初次购房叠加了60年代婴儿潮的改善住房要求,xx年房价呈持续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人数下降,导致xx增速放缓,同时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会导致放价上涨。xx-2025年由于房屋需求下降,房价将呈下降趋势。上述变化体现了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受到规律的支配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来改造规律A. B. C.D.14. 我们能够从宋代文人的科举落第诗中感受到他们落第后的不同心境:或绝望至极,或愤世嫉俗,或乐观进取。同样的落第,不一样的心境,表明A. 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C. 意识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 D.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152018年9月7日,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技术水平,对我国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实践具有能动性,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具有物质性,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获取科学认识是正确改造客观世界的前提推动认识发展是太空探测实践的最终目的A B C D16.直以来,我们常和朋友开玩笑说,你牛你刷脸啊!今天,支付宝“刷脸支付”让这个调侃变成了现实。这主要表明实践具有A 客观物质性 B 直接现实性 C 社会历史性 D 主动创造性17.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孙强团队,经过5年不懈努力,突破了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的世界难题,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克隆猴的诞生再次验证了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需求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社会性,科技创新推动人类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世界依赖于科学家的发现,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A B C D18“牡丹花好空人目,枣花虽小结实成。”为政之道,贵在实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真正干出有益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事,真正建立起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下列包含哲理与此一致的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A B C D 19发生在4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人们常说,真理是时间的女儿,真理越辩越明,这说明A 真理是绝对的,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B 真理是相对的,应该尊重人们认识的差异C 真理是客观的,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D 真理是主观的,辩论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20. 人们经常引用老话儿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有些老话儿之间似乎也有冲突,如“好马不吃回头草”与“浪子回头金不换”,“退一步海阔天空”与“狭路相逢勇者胜”,等等。这些看似相互冲突的老话儿各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其正确性无法被检验不应被机械地照搬套用 会导致人们无所适从A. B. C. D. 21.加强网络文明建设,需要人人来做网络谣言的粉碎机。从哲学角度看,网络谣言:A源于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B没有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真理与谬误没有明显界限22.零和思维(属非合作博弈)武断地认为所有人的人性都是恶的,在社会交往中你得到的就是我失去的,“自己好处通吃,别人只能完败”。以下观点所体现的哲理与零和思维所犯的哲学错误不同的是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事物是自我感觉的集合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A B C D23.一直以来,政策制定者在面对互联网新兴业态的监管规则的制定上,通常都会“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给予新兴业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这一做法的依据在于新型业态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新兴业态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对新出现的业态都要给予热情支持和细心保护传统产业的既得利益者力量往往都是比较强大A. B. C. D. 24.一首名为存在的流行歌曲唱道: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对此你的理解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C.矛盾双方相互融合,趋向一致 D.矛盾具有普遍性25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上述论断体现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发展26.我们通过川端康成了解了日本,通过帕慕克走进了土耳其神秘的历史,而如今世界人民也可以通过莫言来了解中国的历史与当代。这说明A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相互转化C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D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27.大型全球高校极客挑战节目极客出发中展示了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即步态识别科技,这一技术通过人们走路的姿态进行身份识别,让嫌疑人无处遁形,准确地协助刑侦工作。下列与“步态识别”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28.有这样一个寓言:螃蟹、猫头鹰和蝙蝠是好朋友,他们想改变横着走、白天睡和倒挂身体的习惯。于是,一起报名上恶习纠正补习班。不过螃蟹仍然横行,猫头鹰仍然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然倒悬。这告诉我们;实现目标的力量就在自己身上。材料说明A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B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C事物的内部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D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29. 右图漫画总结的时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勇于创新,促成事物质变B抓住主流,认识事物性质C实事求是,坚持全面观点D坚持真理,反对静止观点305G时代即将到来。作为新一代移动技术,5G具有高速度、低时延、低功耗的特点,将万事万物以最优的方式连接起来。这一全新技术 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将改变事物之间本质联系是对以往技术的彻底否定将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 B C D 31.下列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辨证的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万物独化,物各自生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A. B. C. D. 32“中国梦”一直在延续,但在不同时代,呈现的具体面貌不一样。今天,我们的“中国梦”源于经历30多年改革发展后,中国人民对更高质量生活的向往,其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材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A B C D 33到xx,浙江省将基本建立与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依法保障公民权利的新型户籍制度。建立这一制度的哲学依据是A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B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第卷(非选择题,共54分)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34. 材料一: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超级工程”大桥。大桥的设计与建造兼顾了人类智慧与自然生态的融合: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可抗16级台风、八级地震及三十万吨巨轮撞击;为不影响白海豚的生长环境,施工前就对白海豚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观测,施工过程中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立于大桥上,可见白海豚水中跃起,白海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加强粤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以此为龙头,带动中南、西南的发展,并将辐射东南亚、南亚,这是中国经济战略布局的一次伟大创举。(1)结合材料一,从唯物论角度说明港珠澳大桥是如何体现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统一的。(6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哪些道理。(6分)35材料一:为解决与月球背面的通讯问题,我国决定发射国内首颗地球轨道外专用中继通信卫星,实现对月球背面更深入细微的探测,增加我国对深空环境的了解。2018年5月21日,探月工程嫦娥四号“鹊桥”中继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预定地月转移轨道。 2018年6月14日,嫦娥四号任务“鹊桥”中继卫星进入科研人员经反复探测与研究最终确定的halo使命轨道(又称“晕轨道”),由于轨道控制非常复杂,“鹊桥”将在这个轨道进行在轨测试,验证充分后,正式进入任务状态,承担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与地球间的通信和数传任务。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第一艘太空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和“太空加油”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验证完成,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完成了第二步,进入了第三步空间站阶段;空间站建成后,我国拟利用植物、微生物的培养来生产食物、空气和水,建造一个天上江南;嫦娥三号探月飞船及玉兔号小月球车为中国的探月之行开启了科学之灯。未来,中国要使人能到达深空的任何地方。但每一次的太空探索,都是在多次试验和解决很多曲折问题的基础上取得的。(1)结合材料一,说明“鹊桥”中继卫星的成功发射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简评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6分)36.2018年2月26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四周年。四年来,京津算协同发展着力加强顶层设计,“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模式逐步被打破,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制共赢的新格局逐步显现。四年来,三地理顺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建立区城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联动机制,实现“1+1+13”的效果。“共建共融共享”,xx 年 7 月 26 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 xx 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必由之路。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未来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思路、深入推进,最终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1)结合材料一,从系统优化的角度说明京津冀是如何推动协同发展的。(6分)(2)结合材料二,说明最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目标应坚持怎样的发展观。(6分)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37.“作业帮”“小猿搜题”“学霸君”等互联网智能答题类APP近两年在学生中悄然流行,也成为老师、家长和学生争论的话题。有人认为:搜题APP对试题会给出详细解析,甚至不用解法,对于自主性强的学生,可以提高作业和学习效率,拓展思维,也可以帮助家长随时解答孩子学习上的疑问。有人认为:搜题APP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对于自主性较差的学生,不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不利于老师通过作业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应直接杜绝学生使用。(1)针对互联网智能答题类APP的使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请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产生不同观点的原因。(6分)(2)请运用矛盾观的相关知识对“搜题APP危害大,应直接杜绝学生使用”的观点进行反驳。(6分) (3)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为学生使用互联网智能答题类APP提出建议。(6分)高 二 政 治 (选 修)参考答案15:DBAAC 610:CDDDA 1115: CAADA 1620:BBBCB 2125:CBADC2630:CDCCB 3133:ABD34.(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港珠澳大桥施工前的观测研究和施工过程中对白海豚的保护,都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3分)港珠澳大桥在建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自主研制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三座各具特色的通航斜拉桥都是在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智慧结晶。(3分)(2)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加强了粤港澳地区的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或“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旨在加强地区、区域间的联系,并以此推动经济的发展。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不仅加强了粤港澳地区的联系,而且带动了中南、西南的发展,并进一步辐射东南亚、南亚。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从整体的经济布局发出,以局部发展带动整体发展。(每点2分,答到3点得6分)35.(1)通过发射“鹊桥”中继通信卫星,实现对月球背面的探测,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研人员经反复探测与研究,最终确定将halo轨道作为“鹊桥”中继卫星的使命轨道,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鹊桥”中继通信卫星进行在轨测试,要经验证充分后,才能进入任务状态,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做出发射“鹊桥”中继通信卫星的决定是为了解决与月球背面的通讯问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每点2分,答到3点得6分)(2)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持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我国每一次的太空探索,都是在多次试验和解决很多曲折问题的基础上取得的。(2分)认识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我国航天探索要解开的难题会越来越多,没有止境。(2分)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认识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中国航空航天的实践、理论和技术水平是不断提高的。(2分)36.(1)着眼于京律冀协同发展的整体性,立足整体,加强项层设计和统筹规划。(2分)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坚持目标同向、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2分)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推动建立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联动机制,实现“1+1+13”的效果。(2分)(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脚踏实地,深入推进,最终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2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充满信心地勇敢面对挫折和挑战。(2分)坚持辩证否定观,推动体制机制创新。(2分)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实现以改革促发展、促创新。(2分)(每点2分,量变质变必答,其他三点中答到任两点给4分)37(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的认识受到具体实践、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在评价互联网智能答题类APP的作用时,人们形成了不同的观点。(3分)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互联网智能答题类APP本身的复杂性,也影响着人们对它的认识,引发争论。(3分)(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我们既要看到互联网智能答题类APP带来的负面影响,又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2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互联网智能答题类APP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寻找正确方法加以解决,不可一刀切。(2分)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互联网智能答题类APP的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次要方面。因此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智能答题类APP,发挥它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而不是直接杜绝。(2分)(3)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学生使用智能答题类APP应出于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目的,对于自己认真思考能够解答的问题,不用智能答题类APP;进行努力思考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寻求帮助,不应什么题都用智能答题类APP。(2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避免对智能答题类APP产生依赖。(2分)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学生应辩证看待智能答题类APP的作用并正确使用它,从而发挥智能答题类APP对学习的促进作用。(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