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五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04493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五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五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五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五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75分)1.周天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国王),又是天下同姓(姬姓)的大宗。政治上的共主与血缘上的大宗紧密结合,成为“封建”的精髓。这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家国一体B. 血缘纽带C. 等级严格D. 地方分权2.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A. 汉代中外朝制度B. 唐代三省制C. 元代行省制度D. 明代的内阁制度3.观察下图: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 皇权不断加强C. 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D. 古代礼仪不断发展完善4.如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主要战役的中外兵力对比表(单位:人)由此表可知这次战争() 战役时间英法英法联军中国第一次广州之战1856.1013915000虎门之战1856.1113801700第一次大沽之战1858.5660518117810000八里桥之战1860.935001500500034000A. 是由英法两国共同发动的B.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 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D. 使中外反动势力进一步勾结5.1933年,由红军学校与苏维埃大学军事政治部合并组成了苏区最高军事学府-红军大学。1937年1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抗大命名的背景是()A.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B. 日本侵略造成严重民族危机C.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6.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A. 割地面积的扩大B. 赔款数额的增加C. 经济特权的增加D. 通商口岸的增多7.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主要原因在于()A. 反帝反封建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B. 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C. 三大政策使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D. 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武昌起义B. 南昌起义C. 北伐战争D. 渡江战役9.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的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A. 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B. 脱离下层人民群众C. 反封建不彻底D. 果实被袁世凯窃取10.“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针对的关系是()A. 中共与各民主派B. 祖国大陆与台湾C. 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自治区D. 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11.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A. 孙中山B. 毛泽东C. 江泽民D. 邓小平12.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工作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如何处理近代以来列强在中国获得的侵略特权。对此,新中国采取的方针政策是()A. 不结盟B. 另起炉灶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 一边倒13.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B. 中日关系趋向缓和C. 中美关系趋向缓和D. 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14.古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用武力,第二次是用宗教,第三次是用法律。之所以说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A. 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B. 维护巩固了罗马帝国统治C. 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罪恶D. 给予自由民和奴隶公民权15.在古代雅典人看来,“公民资格不是拥有什么,而是分享什么。这很像是处于一个家庭成员的地位”。由此可见,古代雅典人的公民观念主要是指()A. 公民的个人权利B. 公民的城邦意识C. 平等的社会地位D. 勇于牺牲的精神16.公元前399年,古代希腊雅典最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以“腐蚀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的罪名被判处死刑,当时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机关是()A. 五百人议事会B. 公民大会C. 民主法庭D. 元老院17.“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A. 17世纪前的英国B. 1815年后的法兰西第一帝国C. 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国D. 1889年后的小日本帝国18.光荣革命以后,仍有一些英王掌握实权,其中尤以乔治三世为甚。在他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他的控制。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 光荣革命的妥协必然导致此后果B. 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绝非一蹴而就C. 英国首相丧失了制约君主的能力D. 权利法案已经变成一纸空文19.顾炎武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利弊进行比较,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以下哪部法律文献确定的制度最接近顾炎武的设想()A. 权利法案B. 1787年宪法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 人权宣言20.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指()A. 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 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C.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D.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答案21.早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就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这次“政变”的斗争目的是()A. 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D.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2.有同学收集到关于某一历史事件的相关信息,其中有“四月提纲”“列宁”“占领彼得格勒”等,这一历史事件应该是()A. 俄国二月革命B. 法国七月革命C. 俄国十月革命D. 巴黎公社革命23.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国家集中力量在贵州、云南、甘肃、青海等“三线”地区进行工业基础建设,其布点与选址的原则是靠山、分散、隐蔽。“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主要背景是()A. 建立合理工业布局B. 应对外来安全威胁C. 促进经济均衡发展D. 延续左倾冒进错误24.“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此观点说明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是( )A. 推行杜鲁门主义B. 实施马歇尔计划C. 建立北约组织D. 建立经互会25.1991年,苏联宣布解体,曾经与美国对抗的超级大国不复存在。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 戈尔巴乔夫改革 B. 美苏争霸C. 西方和平演变 D. 受斯大林体制制约,缺乏制度创新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5.0分)26.冷战结束虽然已经结束,但关于冷战的问题依然值得人们深思。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材料二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杜鲁门国会讲话请回答:(1)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性质是什么?指出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性事件。(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政府在军事和经济上分别采取何种措施“援助自由人民”?在这种政治格局之下的国际关系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表现?(12分)(3)二战后逐步形成的世界格局在哪一年最终瓦解?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有何特点?(7分)高一历史答案和解析【答案】1. A2. D3. B4. C5. B6. C7. A8. B9. C10. A11. D12. C13. D14. A15. B16. C17. C18. B19. B20. B21. D22. C23. B24. B25. D26. (1)社会主义;华约的成立。 (6分)(2)成立北约,实行马歇尔计划;全面冷战,局部热战。(12分)(3)1991年;(3分)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4分)【解析】1. 本题考查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周天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国王),又是天下同姓(姬姓)的大宗”、“政治上的共主与血缘上的大宗紧密结合”反映的是西周政治制度中宗法制的相关内容,宗法制是一种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的制度,它的作用之一就是将“国”与“家”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强化王权,即选A项;B项对材料解读不全面;CD材料无法体现。故选A。2. 依据题干“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结合所学可知,汉代中外朝制度、唐代的三省制其长官是宰相,不符合材料“无相名”的说法,故AB项错误 元代行省制度是地方制度,丞相是中央官制,故C项错误 明代废宰相,以殿阁大学士来为皇帝襄理文墨,备顾问,因此其“无相名”,后来并可以参机务,又“实有相职”,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3. 依据材料图示可知,图中表现的是皇帝和大臣的关系,官员从坐着奏事到站着奏事再到跪着,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皇权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 A项突出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C项符合事实,但过于笼统,应排除D项只是看到表面现象而已,应排除 故选B 4. 依据题干表格可知,英法军队人数大大少于清朝,结果战役却失败,这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故C项正确 A项不是题干的主旨,应排除 B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从表格中不能得出,故B项错误 D项不能从表格中得出,应排除 故选C 5.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是1931年,全民族抗战开始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从时间上与扩大会命名背景不符,故ACD项排除; 1937年1月命名“扩大”,是因为日本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开始结束了对峙状态,开始走向联合抗日,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故选B 6. 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4060年代是资本主义列强商品输出阶段,所签订的条约主要涉及输出商品的各种便利而19世纪90年代是资本主义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资本输出是其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必然增加这方面的内容,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办厂,反映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原来的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因此最显著的不同点是经济特权的增加,故C项正确 7. 1924年国共两党之所以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有着共同的革命目标(相同利益),即反帝反封建,故A项正确 B项是国共合作的外因,不是主要原因,应排除 新三民主义是两党合作的基础,故C项错误 D项是国共合作的影响,不是原因,应排除 故选A 8.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与此相关的事件是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并为创建人民军队打好基础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故B正确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核心事件故排除A 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中心事件,故排除C 渡江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故排除D 故选B 9. 由材料“辛亥革命内骨子是依旧的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等关键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故选C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10. 根据课本知识点可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的方针政策; 故选A 11. 结合所学可知,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邓小平,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D 12. A不结盟是改革开放后外交政策的调整,不符合题意 B意思是指废除旧中国与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签订的条约,新中国要在新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建立新的外交关系、签订新的外交政策不符合题意C项意思是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符合题意 D“一边倒”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注意限定信息“国际因素”,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对中国的支持,故D项正确 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故A项错误中日关系趋向缓和是在197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中美关系趋向缓和是在197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故选D 14. 之所以说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故A项符合题意; B项是罗马法对罗马的影响; C项表述错误,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D项表述错误,罗马法并没有给予奴隶公民权 故选A 15. 依据材料“公民资格不是拥有什么”可知A错误 依据材料“这很像是处于一个家庭成员的地位”可知把城邦当成家可知B符合题意,故B正确 CD材料均不能体现,故排除 故选B 16. A是公民大会的执行机构;B是最高权力机构;陪审法庭是司法机构,所以当时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机关是陪审法庭;元老院为国家高级咨询、裁判和监察机关综上所述,故 C正确,排除ABD 故选C 17. 材料中“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与“混杂着封建残余”,说明这种代议制中混杂着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联系所学只有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下,君主专制是实,立宪是虚,最符合材料所述,所以答案选择C项英国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与材料不符,故A排除; 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已灭亡,故表述错误,B排除; 马克思于1883年去逝,不可能描述1889年后的日本帝国,故排除 故选C 18. 根据所学,“光荣革命”,英国议会对君权的制约是逐步发展演变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说明了近代民主政治政体的确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故选B;ACD三项说法错误,与所学史实不符,排除 故选B 19. 题干中顾炎武认为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地方权力过大,郡县制度的弊端是君主权力过大,可见其观点是协调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这和联邦制相近,既肯定了中央集权又给予了地方上一定的自主性,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 马克思的论断包含“特殊条件下”和“一个城市”两个限定语,如此的限定,不是强调其必然性,而是强调其偶然性事实上,巴黎公社革命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政策违背人民意志的结果 故选B 21. 十月革命的直接目的是推翻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的苏维埃政府,停止对外战争,进行土地改革A选项在七月事变后已经不存在;B选项是指二月革命;C选项是目的之一,但并不是最直接的 故选D 22.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掌握,旨在考查知识运用的能力。抓住材料信息“占领彼得格勒”可知,指的是十月革命,C正确;A在“四月提纲”之前发生;BD与材料无关。故选C。23. 本题考查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大量增兵,对中国的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故B正确;虽然也改变了工业布局,但这不能反映题目的主旨,故A错误;CD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故选B。24. 本题主要考查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杜鲁门主义”是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外交政策,旨在遏制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运动,是“冷战”开始的标志。“经互会”由二战后初期的苏联倡导建立。均与设问要求“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是”不符,故排除AD两项;“北约”是二战后初期,美国联合西欧和北美部分国家建立的政治军事组织,与题目中的信息“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不符,故排除C项;二战后初期,美国在西欧实行马歇尔计划,对其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援助,稳定了西欧地区的资本主义统治秩序,有效地遏制了共产主义运动在该地区的扩张,即“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B项的表述符合题意,故选B。25. 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知识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由于受僵化的斯大林体制制约,缺乏制度创新,从根本上导致了苏联解体。D正确;A所述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BC所述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