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03237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1、 单项选择题:(302=60分)1.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2.下列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艾弗里将从S型细菌中分离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A.B.C. D.3.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4.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F1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的种类和数量比例是()A.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121B.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211C.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D.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或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5.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A. B. C. D.6.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A.1/32B.1/16 C.1/8 D.1/47.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B.F1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D.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8.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Ee)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A、b、e分别控制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AaBbEe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A.1/64 B.8/64C.3/64 D.27/649.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 B.C. D.10.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种类表示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11.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12.下图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只有CD、GH、MN段B.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DE、NO段C.C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D.MN段相对于AB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13.下图中横坐标1、2、3、4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细胞。图中a、b、c分别表示DNA分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在不同时期数量的连续变化,与图中横坐标1、2、3、4相对应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C.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D.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14.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15.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上还是片段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A.;B.-1;C.-1或; D.-1;-11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图中,b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为白化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基因突变)()17.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18.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19.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A.和B.和C.和 D.和20.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2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复制过程中的解旋发生在()A.两条DNA母链之间B.DNA子链与其互补的母链之间C.两条DNA子链之间D.DNA子链与其非互补母链之间22. 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23.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B.真核细胞内mRNA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C.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24.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正确的选项是()A.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B.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而直接控制性状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25.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A.tRNA种类不同B.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26.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 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27.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C.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28.央视一则报道称,孕妇防辐射服不仅不能防辐射,反而会聚集辐射。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是由辐射引起的B.环境所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变异C.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D.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29.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A基因B.A基因可突变为A1、A2、A3,它们为一组复等位基因C.基因突变大部分是有害的D.基因突变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30.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对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对的增添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对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对的增添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对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对的增添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对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对的增添卷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填空题:(共40分)31.(8分,每空1分)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和 。(2)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雄蝇的基因型为。(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其理论比例为。(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32.(8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图甲、乙、丙分别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图甲的中,细胞结构显著不同于其他细胞的是;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图;图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2)如果图丙中完成了图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图甲中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3)图甲代表的个体最多能产生种染色体组合不同的配子。(2分)(4)某种抗癌药物能专一性地与DNA聚合酶发生不可逆结合。动物实验中,动物服用该种抗癌药物后其癌细胞将在图乙中的段受阻。 33(14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1)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 。(2分)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 。(2分)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2分)(5)上述实验中,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 。(2分)(6)一个噬菌体含有一个DNA分子。理论上分析,一个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复制出n个子代噬菌体,其中携带32P的噬菌体有个。复制用的原料来自于 。34(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如图表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1)完成遗传信息表达的是_(填字母)过程,a过程所需的酶有_ _。(2)图中含有核糖的是_(填数字);由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是 。(2分)(3)该DNA片段第三次复制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_个。(4)若在AUG后插入三个核苷酸,合成的多肽链中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由此证明_。(2分)(5)苯丙酮尿症是由控制某种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这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 。(2分)高二生物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孟德尔在杂交实验中仅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答案:A2、解析: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并推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并没有证明遗传物质就是DNA。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与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无关。答案:D3、解析:A项中,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DNA;B项中,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在线粒体上也有少部分;C项中,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含C、H、O、N、P,不含S;D项中,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答案:B4、解析:黄色圆粒(Y_R_)和绿色圆粒(yyR_)杂交,根据题中图形分析,圆粒皱粒31,则亲本为RrRr,黄色绿色11,则亲本为Yyyy,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则F1中黄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或YyRr,绿色皱粒的基因型为yyrr,YyRRyyrr,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YyRryyrr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答案:D5、解析:由题干信息知:母亲基因型为T ST S,她的子女肯定携带T S基因,故子女中长食指应为女性,基因型为TLT S,由此可推出父亲基因型为TLT S,故该对夫妇再生一长食指孩子的概率为1/4(女性TLT S,1/21/21/4)。答案:A6、解析:由亲本基因型知,其后代一定含有Dd,根据题意要求后代除Dd外,其他基因均纯合。 由此可知符合要求的个体比率1/2(AAaa)1/2BB1/2CC1Dd1/2(EEee)1/16。答案:B7、解析:97实质为9331的变式,即双杂合子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16C_P_(3/16C_pp3/16ccP_1/16ccpp)97,所以F1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11)13。答案:B8、解析:假设该生物体内的黑色素的合成只能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则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是A_bbee,则AaBbEeAaBbEe产生A_bbee的比例为3/41/41/43/64。答案:C9、解析:AA型配子中没有a基因,说明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与a已经分开,一定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2号染色体未分离,正确,错误;AA型配子中不含性染色体,有两种可能: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由产生的不含性染色体的次级性母细胞分裂而成;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产生不含性染色体的性细胞,故正确,错误。答案:A10、解析:一个基因组成为TtMm的卵原细胞产生了一个TM的卵细胞,那么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TMM,第一极体的基因组成为ttmm,最终产生的1个卵细胞为TM,第二极体中有1个为TM、2个为tm。答案:D11、解析: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此时能够保持前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所以C1、C2细胞核中的DNA数目及贮存的遗传信息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再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去。此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S1、S2细胞核中的DNA数目虽然相同,但是遗传信息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不同。答案:B12、解析:图示中a段为有丝分裂,b段为减数分裂,c段中的LM为受精作用,MQ为有丝分裂,故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除CD、GH、MN段外还有IJ段(减前、中期)且该阶段还发生着丝点分裂;GH段染色体数为体细胞染色体数,而OP段着丝点已分裂,是GH段的2倍;MQ是一个完整的有丝分裂过程,MN段发生了DNA的复制,复制后DNA数是AB段的2倍。答案:D13、解析:初级精(卵)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但初级精(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次级精(卵)母细胞中的两倍,精(卵)原细胞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数目相同,精细胞或精子中无染色单体,但染色体数是精原细胞的一半。答案:B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色盲基因,故A错;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染色体的遗传而遗传,故B对;生殖细胞既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有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们都选择性地表达,故C错;在减时X和Y染色体分离,次级精母细胞中有的只含X染色体,有的只含Y染色体,故D错。答案:B15、解析: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一定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基因位于1或,即X染色体上。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也就是位于Y染色体的段。答案:C16、17、解析:对4个实验的分析如下:中DNA酶能将S型细菌的DNA水解为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不是遗传物质,不能引起R型细菌的转化,无S型细菌的形成,小鼠存活;中DNA酶能水解R型细菌的DNA,但培养物中本来有具有毒性的S型细菌,小鼠会死亡;中高温处理之后,R型细菌已死亡,而且DNA酶已失活,注入小鼠体内的只有S型细菌的DNA,没有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中最终注入小鼠体内的只有R型细菌的DNA,小鼠存活。答案:D18、解析:DNA分子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有2003/106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360180个;DNA分子另一条链中ATGC2143,故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比例为ATGC3377;DNA双链间碱基互补配对,即DNA分子中有200个碱基对,故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答案:B19、解析:“”中图表示一磷酸腺苷(AMP)又叫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表示腺嘌呤;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表示转运RNA中的腺嘌呤。DNA中的腺嘌呤和RNA中的腺嘌呤是相同的,但是相对应的核苷酸不同,因为五碳糖不同。答案:D2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的相关知识以及DNA分子的有关计算。首先计算得出一个噬菌体DNA中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占30%,其数量是5 000230%3 000个,由一个噬菌体增殖为100个噬菌体,至少需要3 000(1001)2.97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需要细菌提供原料、能量、酶等条件,但模板是由噬菌体提供的,B错误;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知释放出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分别是2个、98个,比例为149,C正确;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D错误。答案:C21、解析:在DNA复制时,首先是构成DNA的两条母链解旋,然后以分开的两条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链。答案:A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真核细胞中,在细胞核中发生转录形成mRNA,mRNA从核孔进入细胞质,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核糖体便可结合在mRNA上进行肽链的合成,即转录还未结束便可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图示信息显示,转录还没有完成,多个核糖体已结合到mRNA分子上,说明该细胞为原核细胞。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答案:C23、解析:真核细胞内的mRNA和tRNA主要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少数RNA是酶,具有催化作用;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tRNA具有特异性,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故B错误。答案:B24、解析: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A错误;过程是翻译,翻译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同时需要适宜的条件,B错误;基因突变导致形成的密码子发生改变,不同的密码子也可以决定同一个氨基酸,因此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改变,D错误。答案:C25、解析:本题考查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相关知识。两种分泌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的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mRNA不同,B符合题意;自然界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tRNA的种类都是61种,同种生物的核糖体成分相同,A、C、D错误。答案:B26、解析:碘是人体甲状腺激素的构成元素,为组成人体的微量元素。由于131I有放射性,能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但这属于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不会遗传给下一代,D项错误。131I不是碱基类似物,故不能直接插入到DNA分子中,也不能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A、B项错误。大剂量的放射性元素会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C项正确。答案:C27、解析:转录时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启动转录;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翻译出的是肽链而不是蛋白质,故C错误。答案:C28、解析:引起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如果环境引发了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就成了可遗传的变异;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不定向改变;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内部分子结构的改变,不会导致某个基因的缺失。答案:B29、解析: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以回复突变为A基因;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组复等位基因;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但有害突变不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基因突变能够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答案:C30、解析:突变基因1是基因中某个碱基对改变,但没有引起信使RNA上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种类发生变化,这是由于一种氨基酸有多个密码子与之对应。突变基因2是基因中某个碱基对改变,使信使RNA上苯丙氨酸的密码子变成了亮氨酸的密码子。突变基因3是基因中增添了某个碱基对,使信使RNA上从苯丙氨酸以后的密码子对应的氨基酸种类都发生了变化。答案:A2、 填空题:31、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本知识。(1)将两对相对性状分开来看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题中信息可分别推知后代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2)将两对相对性状分开分析:子代中灰身与黑身之比为31,可推出双亲基因型为Bb和Bb,由大翅脉与小翅脉之比为11,可推出双亲基因型为Ee和ee,然后合并便可推出双亲基因型。(3)亲本雌蝇的基因型为BbEe,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推出产生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4)根据双亲的基因型BbEe和Bbee,可推出子代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BBEe和BbEe均表现为灰身大翅脉,只有bbEe为黑身大翅脉。答案:(1)灰身黑身31大翅脉小翅脉11(2)BbEeBbee(3)41111(4)BBEe和BbEebbEe32、解析:(1)由图可知,甲图细胞中,是植物细胞,其他都是动物细胞;图甲均为二倍体细胞分裂图,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细胞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属于有丝分裂中期,没有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其子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2)由图乙可知,AB为细胞分裂间期,该过程细胞内DNA分子数加倍、染色单体出现、染色体数不变,图丙中a表示染色体,b表示染色单体,c表示DNA;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子细胞内DNA、染色体数是一般体细胞的一半,没有染色单体,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2、0、2。(3)图甲代表的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染色体组合不同的配子最多为16种。(4)DNA分子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催化合成子代DNA,若抗癌药物与DNA聚合酶特异性结合,细胞分裂将停滞在DNA分子的复制阶段。答案:(1)次级精母细胞(2)a2、0、2(3)16(4)AB33、(1)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2)理论上讲,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蛋白质外壳(3)a.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b是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4)DNA是遗传物质(5)不能因为在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元素(6)2细菌细胞内游离的脱氧核苷酸34、 答案:(1)b、c解旋酶和DNA聚合酶(2) 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3)28(4) 一个密码子由三个相邻的碱基(核糖核苷酸)组成(5)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