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99569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 O 16 、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Cu 64、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下列各组变化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小于后者的一组是 ( )CH4(g)2O2(g)CO2(g)2H2O(l)H1; CH4(g)2O2(g)CO2(g)2H2O(g)H2;S(s)+O2(g)=SO2(g) H1;S(g)+O2(g)=SO2(g) H2;2H2(g)O2(g)2H2O(l)H1; H2(g)O2(g)H2O(l)H2;CaCO3(s)CaO(s)CO2(g)H1;CaO(s)H2O(l)Ca(OH)2(s)H2A. B. C. D. 【答案】C【解析】中为CH4的燃烧反应,H10,H20,H2O(l)H2O(g)要吸热,则H1H2;中为S的燃烧反应,H10,H20,S(s)S(g)要吸热,则H1H2;中为H2的燃烧反应,H10,H20且H1=2H2,则H1H2;中前者为吸热反应,H10,后者为放热反应,H20,则H1H2;化学反应的H前者小于后者的是,答案选C。点睛:反应热大小的比较:(1)同一物质,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不同,具有的能量关系为:固态液态气态,若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反应物状态相同、生成物状态不同时,生成固体放热最多,生成气体放热最少;若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反应物状态不同、生成物状态相同时,固体反应放热最少,气体反应放热最多。(2)等物质的量的同一物质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大于不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3)同一反应化学计量系数不同,H不同。(4)吸热反应的H大于放热反应的H。2.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纯净物(方括号内物质),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 ()A. AgNO3AgNO3 B. NaOH NaOHC. KCl KCl D. CuSO4 CuCO3【答案】D【解析】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后溶液复原的原则是“出什么加什么”。A项,电解AgNO3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4AgNO3+2H2O4Ag+O2+4HNO3,应加入一定量的Ag2O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B项,电解NaOH溶液,就是电解水,应加入一定量的水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C项,电解K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2H2O2KOH+H2+Cl2,应通入一定量的氯化氢气体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D项,电解CuSO4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2H2O2Cu+O2+2H2SO4,应加入一定量的CuO或CuCO3(CuCO3可改写成CuOCO2)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答案选D。3. 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其总反应为:2C2H6 7O28KOH=4K2CO310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负极反应为14H2O7O228e=28OHB. 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酸性减弱C. 每消耗1 mol C2H6 ,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 molD. 放电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答案】C【解析】根据电池总反应,通入乙烷的一极为负极,通入O2的一极为正极,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A项,电池总反应减去正极反应式(消去O2),得负极反应为C2H6-14e-+18OH-=2CO32-+12H2O,错误;B项,放电时,负极附近OH-减少,碱性减弱,错误;C项,每消耗1molC2H6,电路上转移14mol电子,正确;D项,放电过程中KOH被消耗,同时生成H2O,KOH物质的量浓度减小,错误;答案选C。4. 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保护法B. 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 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渐渐变暗D. 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答案】A.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C. 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D. 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自发反应的判断依据判断,判断依据为:G=HTS,当G=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当G=HT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G=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解: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为:G=HTS,当G=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当G=HT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G=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自发反应判断依据不能判断该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也不能判断熵的变化,自发反应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必须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故选:C点评:自发反应的判断依据为:G=HTS,当G=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当G=HT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G=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焓变和熵变都不能独立地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自发反应的判断依据不能判断该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也不能判断熵的变化6. 100时,将0.1 mol 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 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 2NO2 (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 NO2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 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 B. C. D. 只有【答案】B【解析】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只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NO2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分子物质的量增加,烧瓶内气体压强增加,平衡时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不变,烧瓶内气体压强不变,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N2O4和NO2都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即NO2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分子物质的量增加,气体的总质量始终不变,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平衡时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不变,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烧瓶内气体的总质量始终不变,烧瓶的体积始终不变,烧瓶内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答案选B。点睛: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逆向相等,变量不变”,“逆向相等”指必须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且两者相等,“变量不变”指可变的物理量不变是平衡的标志,不变的物理量不变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7. 将氯酸钾加热分解,在0.5min内放出氧气5mL,加入二氧化锰后,在同样温度下0.2min内放出氧气50 mL,加入二氧化锰后反应速率是未加二氧化锰时反应速率的多少倍( )A. 10 B. 25 C. 50 D. 250【答案】B【解析】不加MnO2时每分钟放出O2=10mL,加入MnO2每分钟放出O2=250mL,则加入MnO2后反应速率是未加MnO2时反应速率的=25倍,答案选B。8.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2XY(g);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I是加入适当催化剂的变化情况B. 图II是扩大容器体积的变化情况C. 图III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D. 图III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答案】D【解析】解:反应X2(g)+Y2(g)2XY(g)H0,为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且为放热反应,A加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与图象不符,图象中正逆反应速率增大倍数不同,故A错误;B、压缩体积,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与图象一致,图是压缩容器体积的变化情况,故B错误;C、乙先达到平衡,若为压强,则压强不影响平衡移动,与图象不符,故C错误;D、乙先达到平衡,若为温度,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生成物XY的含量减少,与图象一致,故D正确;故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把握反应的特点及图象的分析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压强、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反应X2(g)+Y2(g)2XY(g)H0,为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且为放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A是易错点。9. 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下列有关的三种酸的电离常数,若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NaCNHNO2=HCNNaNO2 NaCNHF=HCNNaFNaNO2HF=HNO2Na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K(HF)7.2104 B. K(HNO2)4.6104C. 根据其中任意两个反应即可得出结论 D. K(HCN)K(HNO2)K(HF)【答案】C【解析】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原理,由反应NaCNHNO2=HCNNaNO2得出酸性HNO2HCN,由反应NaCNHF=HCNNaF得出酸性HFHCN,由反应NaNO2HF=HNO2NaF得出酸性HFHNO2,则酸性HFHNO2HCN,酸性越强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则K(HCN)K(HNO2)K(HF),K(HF)=7.210-4,K(HNO2)=4.610-4,K(HCN)=4.910-10,A、B、D项均正确;根据第1个和第3个反应可以得出结论,仅由第1个和第2个或第2个和第3个反应不能得出结论,C项错误;答案选C。10. 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并灼烧,可得原有物质的固体是()A. 氯化铝 B. 碳酸氢钠C. 硫酸铁 D. 亚硫酸钠【答案】C【解析】A项,在氯化铝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lCl3+3H2OAl(OH)3+3HCl,加热时由于HCl的挥发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AlCl3完全水解成Al(OH)3,灼烧Al(OH)3分解成Al2O3,不能得到原固体;B项,加热NaHCO3分解成Na2CO3、H2O和CO2,获得的固体为Na2CO3,不能得到原固体;C项,虽然在硫酸铁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但水解生成的硫酸没有挥发性,所以加热蒸干并灼烧获得的固体为硫酸铁,得到原固体;D项,在加热蒸干时亚硫酸钠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硫酸钠,不能得到原固体;答案选C。点睛:盐溶液蒸干后所得产物的判断:(1)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蒸干后一般得原溶质,如硫酸铁溶液等;(2)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灼烧后一般得到对应的氧化物,如氯化铝溶液等;(3)盐受热易分解,蒸干后一般获得分解产物,如NaHCO3溶液、KMnO4溶液等。(4)还原性盐在蒸干时会被O2氧化,如亚硫酸钠溶液等。(5)弱酸的铵盐蒸干后无固体,如NH4HCO3等。11. 用水稀释0.1molL-1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 c(OH-)/c(NH3H2O) B. c(NH3H2O)/ c(OH-)C. c(H+)和c(OH-)的乘积 D. OH-的物质的量【答案】B【解析】加水稀释促进NH3H2O的电离,NH4+、OH-物质的量增大,NH3H2O物质的量减小。A项,c(OH-)/c(NH3H2O)= n(OH-)/n(NH3H2O),随着水量的增加c(OH-)/c(NH3H2O)增大;B项,随着水量的增加c(NH3H2O)/ c(OH-)减小;C项,c(H+)和c(OH-)的乘积为水的离子积,加水稀释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D项,随着水量的增加OH-物质的量增大;答案选B。点睛:弱电解质稀溶液加水稀释会促进弱电解质电离,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物质的量增大,弱电解质分子物质的量减小,由于溶液的体积增大,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减小。由于加水稀释温度不变,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和水的离子积不变。12. 现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5种溶液:(a)NaHSO4,(b)NaHCO3;(c)H2SO4 (d)Al2(SO4)3;(e)Na2CO3,其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A. (c)(a)(b)(d)(e) B. (c)(a)(d) (b)(e)C. (e)(b)(d)(a)(c) D. (c)(a)(d)(e)(b)【答案】B【解析】NaHSO4属于强酸的酸式盐,其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其水溶液呈酸性;H2SO4属于二元强酸;Al2(SO4)3属于强酸弱碱盐,由于Al3+的水解溶液呈酸性;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性溶液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2SO4NaHSO4Al2(SO4)3。NaHCO3、Na2CO3溶液都呈碱性,由于H2CO3的一级电离大于二级电离,CO32-水解能力大于HCO3-的水解能力,等物质的量浓度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5种溶液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2SO4NaHSO4Al2(SO4)3NaHCO3Na2CO3,答案选B。点睛: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不同溶液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二元强酸一元强酸弱酸强酸弱碱盐强酸强碱盐(中性)强碱弱酸盐弱碱一元强碱二元强碱。13. 一定条件下:甲分子和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和丁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离甲和丙可以采用蒸馏法 B. 甲的空间构型是平面正六边形C. 丙不属于烃类物质 D. 该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答案】D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芳香烃(即含苯环的烃)的获取主要来自煤的干馏和对石油分馏产品的催化重整B. 正丁烷转化为异丁烷一定有能量变化C. 石油的催化裂化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尤其是汽油的产量D. 石油的催化裂解是为了能得到润滑油、石蜡等【答案】D【解析】A项,芳香烃(即含苯环的烃)的获取主要来自煤的干馏和对石油分馏产品的催化重整,正确;B项,正丁烷转化为异丁烷为化学变化,一定有能量变化,正确;C项,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尤其是汽油的产量,正确;D项,石油催化裂解是为了得到乙烯、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错误;答案选D。15. 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热;乙烯与水蒸汽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醇B.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 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乙烯使溴水褪色D. 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和物;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A【解析】A项,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B项,前者属于加成反应,后者也属于加成反应;C项,前者为萃取,是物理变化,后者为加成反应;D项,前者为取代反应,后者为氧化反应;答案选A。16. SCl6是一种无色的很稳定的物质,可用于灭火。SCl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呈正八面体型。如果氯原子被氢原子取代,则SCl6的氢取代物的分子种数为()A. 6 B. 9 C. 10 D. 12【答案】B【解析】SCl6分子结构呈正八面体型,6个Cl原子完全等同。一氢取代物只有1种,则五氢取代物也只有1种;二氢取代物有2种(和),则四氢取代物也有2种;三氢取代物有3种(的一氢取代物有2种,的一氢取代物有1种);SCl6的氢取代物的分子共9种,答案选B。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填空题17. 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1)甲池是 _ 装置; (2)乙池中A(石墨)电极的名称是 _ ; (3)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_ ; (4)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5)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4.32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 _mL(标准状况);此时丙池某电极上析出1.60g某金属,则丙池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 _ (填序号)。AMgSO4 BCuSO4 CNaCl DAgNO3【答案】 (1). 原电池 (2). 阳极 (3). CH3OH-6e-+8OH-6H2O+CO32- (4). 4AgNO3+2H2O4Ag+O2+4HNO3 (5). 224 (6). 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多池串联装置中原电池和电解池装置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多池串联的计算。甲池为燃料电池,甲池为原电池,乙池和丙池都为电解池。通入CH3OH的电极为负极,通入O2的电极为正极,则乙池中A极(即C极)为阳极,B极(即Ag极)为阴极;丙池中C极为阳极,D极为阴极。(1)甲池为燃料电池,属于原电池装置。(2)乙池中A电极与燃料电池的正极相连,A电极为阳极。(3)甲池中通入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燃料电池总反应减去正极反应式(消去O2),则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4)乙池中阳极为C,属于惰性电极,乙池中为电解AgNO3溶液,化学方程式为4AgNO3+2H2O4Ag+O2+4HNO3。(5)乙池中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装置中通过电子物质的量等于n(Ag)=0.04mol。甲池中O2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根据电子守恒,甲池中消耗O2物质的量为0.01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mL。丙池中两电极都为惰性电极,丙池中某电极上析出金属,丙池中的盐溶液为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则不可能为MgSO4和NaCl;若为CuSO4溶液,阴极上析出Cu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析出1.60gCu,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物质的量为2=0.05mol0.04mol,不可能为CuSO4溶液;若为AgNO3溶液,阴极上析出Ag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析出1.60gAg电路中通过电子物质的量为=0.015mol0.04mol,根据电子守恒,阴极析出Ag后H+继续放电,可能为AgNO3溶液;答案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判断。多池串联装置中原电池和电解池判断的方法:直接判断:燃料电池等在电路中为原电池,其他装置为电解池。根据电池中的电池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判断:原电池一般是两种不同的金属电极或一种金属电极一个碳棒电极;而电解池一般是两个惰性电极,如两个铂电极或两个碳棒;原电池中一般有一个电极可与电解质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电极反应现象判断。18.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请回答:实验编号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混合溶液的pH甲0.20.2pHa乙c0.2pH7丙0.20.1pH7丁0.10.1pH9(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 (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_。(2)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C是否一定等于0.2_(选填“是”或“否”)。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A)与 c(Na+)的大小关系是_(选填“等于”、“ 大于”或“小于”)(3)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是_酸(选填“强”或“弱”)。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molL-1。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做近似计算,可以写成两数的加减式)。 c(Na+)c(A-)_molL-1 c(OH-)c(HA)_molL-1。【答案】 (1). 若a7,则HA是强酸;若a7, 则HA是弱酸 (2). 否 (3). 等于 (4). 弱 (5). c(Na+) c(A-) c(OH-) c(H+) (6). 10-5 (7). 10-510-9 (8). 10-9【解析】(1)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2mol/L,则酸碱的物质的量相等,如a=7,说明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HA是强酸,如a7,反应后呈碱性,则HA是弱酸;(2)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如HA为强酸,则c=0.2,如HA为弱酸,则c0.2,仅从乙组情况分析,c不一定等于0.2,由于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有c(OH-)=c(H+),根据溶液呈中性,则有c(Na+)+c(H+)=c(A-)+c(OH-),所以c(Na+) =c(A);(3)等物质的量的酸碱反应后溶液呈碱性,由于NaOH为强碱,则该酸为弱酸,在溶液中存在A-+H2OHA+OH-,则c(Na+) =c(A),溶液呈碱性,则c(OH-)c(H+),一般来说,盐类的水解程度较低,则有c(A-)c(OH-),所以有:c(Na+)c(A-)c(OH-)c(H+);(4)溶液的pH=9,则氢离子浓度为10-9 mol/L,等物质的量的酸碱反应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全部来自于弱酸根离子水解得到的,c(OH-)= = =10-5 mol/L,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生成NaA溶液,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A-),依据上述计算得到:c(Na+)-c(A-)=c(OH-)-c(H+)=(10-5-10-9) molL-1; 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得到:c(Na+)+c(H+)=c(OH-)+c(A-),c(Na+)=c(A-)+c(HA),合并得到c(OH-)-c(HA)=c(H+)=10-9 molL-1。19. 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4H10(g)=C4H8(g)+H2(g)H1 已知:C4H10(g)+1/2O2(g)=C4H8(g)+H2O(g)H2=119kJmol-1 H2(g)+1/2O2(g)=H2O(g)H3=242kJmol-1 反应的H1为 _ kJmol-1图(a)是反应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 _ 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 _ (填标号)。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降低压强 (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 _ 。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59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_ 、 _ ;590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_ 。【答案】 (1). +123 (2). 小于 (3). AD (4). 原料中过量H2会使反应平衡逆向移动,所以丁烯产率下降 (5). 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产生丁烯更多 (6). 590前升高温度,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7). 高温则有更多的丁烷裂解生成副产物导致产率降低【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用式-式可得式,因此H1=H2-H3=-119 kJ/mol +242 kJ/mol =+123kJ/mol。由a图可以看出,温度相同时,由0.1MPa变化到xMPa,丁烷的转化率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反应前气体系数小于反应后气体系数之和,因此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x0.1。提高丁烯的产率,要求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因为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丁烯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B、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丁烯的转化率降低,故B错误;C、反应前气体系数之和小于反应后气体系数之和,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丁烯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D、根据C选项分析,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丁烯转化率提高,故D正确;(2)因为通入丁烷和氢气,发生,氢气是生成物,随着n(H2)/n(C4H10)增大,相当于增大氢气的量,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逆反应速率增加;(3)根据图(c),590之前,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的丁烯会更多,同时由于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体系中会含有更多的丁烯。而温度超过590时,由于丁烷高温会裂解生成短链烃类,所以参加反应的丁烷也就相应减少。20. 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 (1)乙烯的结构式是 _ 。 (2)若将乙烯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试剂是 _ 。(填序号) 水氢气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能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A,其反应方程式为 _ ,其反应类型是 _ 反应(填“取代”或“加成”) 。【答案】 (1). (2). CH2=CH2+Br2CH2Br-CH2Br (3). (4). CH2=CH2+H2O CH3CH2OH (5). 加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乙烯的结构,乙烯的化学性质。(1)乙烯的结构式为。(2)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3)乙烷、乙烯都难溶于水,不能用水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虽然乙烯可以与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乙烷,但过量H2为新杂质,不能用H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被吸收,乙烷不能被溴水吸收,能用溴水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乙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CO2,引入新杂质,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答案选。(4)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