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98391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I)本试题共分两部分:1、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共计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将第卷、第卷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第卷(选择题 共计6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40题,共计60分)1周代王位继承制度一改“兄终弟及”为“父死子继”,然,王的儿子有嫡、庶之分,嫡子有长、幼之别,于是又规定“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等。该制度的核心标准是()A年龄长幼B贤良优次C出生贵贱D血缘亲疏2“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这主要是因为“先王之法”()A使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B开创了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C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关系D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3周代分封制“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这说明分封制()A巩固了各部族间的联盟B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C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D开创了等级社会秩序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此处“封建”是指()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5“齐人”“鲁人”这种表述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6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反映了夏周时期()A政权更替频繁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尚未实现高度集权D世袭制度遭到废弃7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照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 B C D8“(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 周本纪)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合的是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B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C先代贵族和功臣也受到分封D王室同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仅占少数9符合下列材料的主题是() A分化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B权力由皇帝身边远的人向皇帝身边的人转移C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D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10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1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122015年2月19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13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14在表解梳理秦代九卿(局部)的基础上,张霞同学所得到的三点认识 () 奉常 掌管宗庙礼仪 宗正 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郎中令 掌管宫廷警卫 少府 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秦代设立了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中央官职九卿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和负责监察系统体现了秦代国与家同治的突出特点 A B C D15以下摘自钱穆对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应是() A 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县制C汉代的刺史制 D元朝的行省制16尚书本是宫中保管、传递文书的小吏。汉武帝任用尚书处理天下章奏,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朝廷重臣也可以“领尚书事”为名掌实权。据此判断,汉武帝时的尚书应属于A内朝官B外戚集团C外朝官D宦官集团17元朝时,管辖今山东省的是()A山东行省 B河北行省 C陕西行省 D中书省18据南齐书记载:在凭“世资”取官的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这说明九品中正制()A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合理流动B为平民入仕开辟了一条便捷途径C为新生政权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D使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19 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兵部20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21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下列关于该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形成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体系有利于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三省六部制一直被后世历朝沿袭A B C D2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异族征服了我们,跨驾在我们头上。不放心把政权交给地方,也不放心把政权分散。所以连地方政事,也由中央政府最高领袖来亲自统治。此如现在英国在香港,过去在印度,都设有总督,殖民地总督是直属皇帝的。”钱穆评价的最可能是()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B元朝的行省制度C明朝的内阁制度D清朝的军机处23有人认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不在于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而在于其对中国封建政治统治需要的满足。下列关于科举制的作用叙述,符合其观点的是()A扩大官吏人才来源B提高国民整体素质C大大加强中央集权D促进诗歌繁荣发展24针对汉初诸侯国势力强大,大臣主父偃上书汉武帝,提出了一个妙计,它既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这个妙计是()A郡县制B“推恩令”C诛晁错D清君侧25下列文献记载,按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机房”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ABCD26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名目有很多,如贤良方正、孝悌力田、茂才异等、孝廉、直言极谏等。后来,“孝廉”逐渐成为使用较多的一种名目。材料中所述的选官制度为()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7“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源自宋代政府的告示。当时的“州官” ()A负责向中央转运钱粮赋税B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C拥有封地,官位可世袭D由文官担任,受通判节制28朱元璋曾说:“夫元氏之有天下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为杜绝“元之大弊”,朱元璋A创立军机处B设置枢密院C废除丞相制D实行内阁制29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特点之一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下列各项中,通过分割宰相财政权强化皇权的官职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B唐朝的中书令C明朝的户部尚书D宋朝的三司使30“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官僚互相推卸责任,大多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数量一百多万,仅禁军就比宋初增加三倍多。官僚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以下对材料主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北宋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B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的原因C北宋军队数量庞大,战斗力强D北宋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31元代行省官员任命,遵循这样的原则:“七品以下者,由吏部掌理;正七品以上届中书省;三品以上,则核定权在皇帝。”由此可见,元代()A地方有相当大的自主权B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C中央能够有效节制地方D设行省利于管辖辽阔疆域32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的选官制度是()A世官制 B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33宋太祖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却导致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由此得出的教训是A机构改革必须增大财政开支B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C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D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34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九品中正制”相一致的()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制C立嫡以长不以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35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B内阁首辅可以制约皇权C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36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认为:“世宗(雍正)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这一机构是()A内阁B南书房C军机处D文渊阁37明太祖朱元璋曾祷了一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挂于宮门里,可后来明代政治最坏时,司礼监太监却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其根本原因在于()A政治腐败B宦官专权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38明朝内阁制在我国政治史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内阁”是() 内侍机构 君主专制产物 决策机构 制约皇权工具ABCD39明朝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徐阶曾说:“人尝谓辅臣(内阁首辅)拟旨,几于擅国柄,乃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首辅()A承担了丞相的职能B不享有决策大权C制约了皇权的膨胀D成为最高行政长官40针对军机处的“有官无吏”现象,淸赵翼说:“枢廷义取慎密,有官而无吏。”也有学者对此指出:“始密且速矣。”军机处名义上虽然有官,但实质上除了皇帝,其他人全都是吏,是真正的“有吏无官”。对军机处的“有官无吏”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便于严格保密 利于提高效率 加强君主专制 其实是有吏无官A BCD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3题41题11分,42题13分,43题16分,共计40分)41.(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许,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祀。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摘自左传 请回答: (1) 材料一周武王实行的政治制度称什么?受封的主要有哪些人?(2分) (2) 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有哪些?(5分) (3) 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42(13分)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在最高专制权力中心的边上,总是会不断产生新的权力机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挑选一些文学之士,让他们侍从左右,随时得到天子垂询而参与大政。同时宫中传发书简奏章的尚书,也开始扩展职责,涉身机要事务。武帝在临终前,任用外戚霍光做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于是将军辅政而领尚书事,开始成为惯例。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采取的措施。(1分)结合所学,指出这样做的目的。(1分) 材料二 (2) 依据所学,完成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要求:写出三省职能,并以箭头线(“”)标出中央职权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6分) 材料三 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庭,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簷曝杂记卷一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朝军机处的认识。(5分)43(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监视他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醇酒)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还有一些列侯因其他各种原因而陆续失爵。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 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何突出特点和进步意义?(6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侯”“王”的由来及汉武帝削夺其爵位的目的。(4分)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6分)历史月考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材料讲述的是宗法制,在嫡子中是按年龄长幼,但无嫡子的时候,则按“立子以贵不以长”,年龄长幼不能全面概括该制度的核心,故A项错误;从材料“立嫡以长不以贤”可知贤良优次不是该制度的核心标准,不能全面概括这一制度的核心标准,故B项错误;出生贵贱是在无嫡子的时候看庶子母亲的出生,即“立子以贵不以长”,不能全面概括这一制度的核心,故C项错误;宗法制通过区分嫡、庶,按父系血缘亲属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故D项正确。2【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可知“先王之法”指宗法制,当时周王尚未实现高度集权,故A项错误;宗法制商朝已有,并不是崭新的政治风格,故B项错误;周朝森严的等级关系是分封制所确立的,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故D项正确。3【答案】B【解析】据材料“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可知,实行分封制以前才是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故A项错误;抓住材料“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可知,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使各封国与周王室的政治臣属关系更加明确,从而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故B项正确;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在材料无体现,故C项错误;夏商周本身就是奴隶制等级社会,不是从周代分封制开创的,故D项错误。4【答案】B【解析】此处“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也就是说秦朝废除了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据材料“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得出此处“封建”不是郡县制,故C项错误;行省制出现于元朝,故D项错误。5【答案】A【解析】周王朝建立后,将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各地,因此会出现“齐人”“鲁人”的表述,故A项正确;宗法制是一种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与“齐人”“鲁人”的称呼无关,故B项错误;郡县制度之下,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不会出现“齐人”“鲁人”的称呼,故C项错误;行省制是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因此不会出现“齐人”“鲁人”的称呼,故D项错误。6【答案】B【解析】题目中并未体现政权的更替频繁,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在夏商多罪,均是天命诛之,体现了在中国古代早期神权和王权相结合,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到夏商时期的集权现象,故C项错误;世袭制度是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题目中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宗法制的重要特点,、都是嫡长子,因此一定能成为大宗。8【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A项符合史实;从材料关键词“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可见B项符合材料意思和史实;从材料关键字词“褒封神农之后皇帝之后帝尧之后帝舜之后大禹之后”可见先代贵族受到了分封,“于是封功臣谋士”可见功臣也受到了分封,故C项符合材料意思和史实;结合所学可知王室同姓贵族是分封的主体,故D项与史实不符,符合题意。9【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通过削弱相权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分化相权,如汉“中外朝制”、宋“二府三司制”;二是权力由大臣向近臣转移,如汉中朝,明内阁,清军机处,材料中秦汉、宋元、明清三时期君臣议事时的行为体现君臣地位的变化,并不能充分体现分化相权以削弱相权的主题,故A项错误;材料中秦汉、宋元、明清三时期君臣议事时的行为体现君臣地位的变化,也不能充分体现权力由大臣向近臣转移以削弱相权的主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秦汉、宋元、明清三时期君臣议事时的行为体现君臣地位的变化,与中央与地方关系无关,故C项错误;秦汉时期君臣均坐着议事,宋元时期君坐着臣站着议事,明清时期臣子则跪着议事,说明臣子地位越来越低,表明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故D项正确。10【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分析、比较,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知道,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表述明显错误,因为自明朝开始丞相制度被废除了,因此,D项符合题意。其余ABC三项表述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1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秦始皇之所以推行郡县制就是吸取了分封制的教训,材料中的“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足以证明这一点,所以,秦始皇“求其宁息”的措施也只能是“B推行郡县制”。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12 【答案】D【解析】中央集权下,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与题意皇帝制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避皇帝嬴政的讳”,“政月”改为“正月”可知并未体现神权,故B项错误;为避讳改称谓不能体现皇帝制度的独断性和随意性,故C项错误;因犯讳改称谓,已达到维护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的独尊形象,故D项正确。13.【答案】D【解析】秦朝郡尉是地方长官,与诸侯有明显的不同,没有封地,官位也不能世袭。14【答案】A【解析】秦汉由三公负责处理政务和监察系统,秦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并未体现“家国同治”的特点。15【答案】D【解析】西周的分封制地方诸侯享有统治地方的权力,与材料“行动的中央政府”“地方绝无权”不符,故A项错误;秦朝郡县制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行政控制,而不是军事控制,也不是宰相府的派出机构,与材料“宰相府的派出机构”“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不符,故B项错误;汉代刺史属于监察机构,不是宰相府的派出机构,与材料“宰相府的派出机构”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描述相符,故D项正确。16【答案】A【解析】据材料“宫中保管、传递文书的小吏”可知,汉武帝时的尚书属于内朝官,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宫中保管、传递文书的小吏”不符,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宫中保管、传递文书的小吏”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尚书不属于宦官集团,故D项错误。17【答案】D【解析】本题是对教材知识的考查。元朝时实行行省制度,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其他地方设行省进行管辖。1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凭世资取官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门第成为选官的标准,贵族与平民间不存在人才自由流动的制度基础,故A项正确;该表述与材料相反,故B项错误;凭借门第选官不利于大量优秀人才的录用,故C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下,选拔官员的权力很大程度掌握在中正官的手中,故D项错误。19.【答案】C【解析】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分析材料可知魏征是在“封驳审议”,所以选C。20【答案】D 【解析】 解析反映的实质问题21【答案】A【解析】三省六部制并非一直被后世历朝沿袭。在宋初,三省六部制已有名无实。明太祖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排除。22【答案】B【解析】根据“不放心把政权交给地方”、“地方政事”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地方管理制度。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故A项错误;行省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命,与材料描述相符,故B项正确;明朝的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C项错误;清朝的军机处属于中央机构,故D项错误。23【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科举制的服务对象而言的作用,未提及官僚群体本身的来源、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举制考察内容,故A.B.D项错误;科举制满足封建统治的需要,故C项正确。24【答案】B【解析】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推恩令”通过扩大王国继承的受益群体的方式削弱了王国实力,又不至于诸侯国反抗,故B项正确;诛晁错是七国之乱之王国的主张,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清君侧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25【答案】A【解析】指的是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指的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指的是明太祖废丞相和裁撤中书省,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选择A项符合题意。26【答案】B【解析】世官制与血缘有关,而与孝廉无关,故A项错误;察举制的标准为孝廉,故B项正确;九品中正制的标准是门第,与孝廉无关,故C项错误;科举制的标准是才学,与孝廉无关,故D项错误。27【答案】D【解析】宋代负责转运钱粮/有专门的转运使,故A项错误;州郡长官是地方行政长官,故B项错误;宋代依旧实行官僚政治,官员有薪俸,不得世袭,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宋代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可直接上报朝廷,故D项正确。28【答案】C【解析】材料中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委任权臣,上下蒙蔽”,因此要削弱相权。军机处创立于清朝,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B项不属于朱元璋削弱相权的措施,故B项错误;朱元璋废除丞相制,达到高度集权的目的,故C项正确;内阁制实行于明成祖朱棣时期,故D项错误。29【答案】D【解析】秦朝的御史大夫是丞相助手,负责监察系统与“分割宰相财政权”不符,故A项错误;唐朝的中书令主要掌握决策权,与“分割宰相财政权”不符,故B项错误;明太祖时期已废除丞相,故C项错误;宋朝设三司使总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政权以强化皇权,故D项正确。30【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消极影响,不是强调措施,故A项错误;由材料“官僚互相推卸责任,大多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数量一百多万,仅禁军就比宋初增加三倍多。官僚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得出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的原因,故B项正确;北宋军队数量庞大,战斗力强,与材料“军队数量一百多万,仅禁军就比宋初增加三倍多。官僚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官僚机构膨胀、军队不断扩充、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三个方面,故D项错误。31【答案】C【解析】行省是地方的最高行政区划,行省的官员任命均是由中央决定,故A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元代行省官员的任命原则,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C项正确;题目并未体现行省的作用,故D项错误。32【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世官制度又称世卿世禄制,官场依然为贵族把持,故A项错误;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贵族依然垄断官场局面,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的选官制度,故C项错误;科举制是隋炀帝时确立的,其选官标准是考试,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故D项正确。33【答案】C【解析】宋太祖为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官员互相牵制,增设很多官吏,形成“冗官”、“冗兵”的局面,造成财政巨大开支。34【答案】A【解析】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这一制度创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衰落于南北朝时期,废除于隋朝,随后科举制形成。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35【答案】D【解析】明朝内阁入阁的官员初期官位较低,中后期入阁官员的官位很高,故A项错误;内阁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故B项错误;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是在清朝,故C项错误;明朝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故D项正确。36【答案】C【解析】内阁是在明朝设立的,故A项错误;南书房是康熙时的机构,故B项错误;军机处是雍正时开始设立的,故C项正确;文渊阁是明朝时设立的,故D项错误。37【答案】C【解析】政治腐败是“明代政治最坏时,司礼监太监却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的体现,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宦官专权是对材料中现象的陈述,不是原因,故B项错误;明代废丞相,设内阁,君主专制的加强,而使得宦官专权成为可能,故C项正确;中央集权是指地方服从中央,跟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38【答案】A【解析】内阁是明朝皇帝为辅助处理政务的临时性机构,属内侍机构,故正确;内阁服务君主,加强君主专制,故正确;内阁不具备决策权,故错误;内阁有利于强化皇权,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39【答案】B【解析】明代内阁首辅享有的权力远远不及古代的丞相,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描述的内阁首辅“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说明当时皇帝掌握最终的决策大权,内阁首辅仅仅是皇帝的顾问,为皇帝服务,故B项正确;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机构,不能有效制约皇权,故C项错误;内阁不是中央机构,内阁仅仅是皇帝的顾问机构,并不掌握行政大权,故D项错误。40【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军机处的特点之一是“始密且速矣”,故和正确;因为除了皇帝的其他人都是吏,因而军机处的设置有利于皇权的加强,故正确;根据材料“军机处名义上虽然有官,但实质上除了皇帝,其他人全都是吏,是真正的有吏无官”可知,军机处实则是有吏无官,故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41 . (1)分封制。包括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2分) (2)臣属关系。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5分) (3)周天子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一些诸侯国实力强大,王室衰微。(4分)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主要考查分封对象、分封下的诸侯权力与义务以及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依据课本知识容易回答。42【答案】(1)措施:任用侍从、秘书、亲戚(或建立内朝),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1分) 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1分) (2)(职能每空各1分,箭头线各1分) (3)认识:清初仿明朝制度,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但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控制,皇权受到很大限制。雍正为办西北军务,设军机处。(2分)军机处由因事而设变为常设机构,它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等机构的权力再分化,(1分)最终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2分)(学生能从军机处的设立背景、职能、作用或影响等多角度谈认识,即可酌情给分)43【答案】(1)制度:郡县制。(1分) 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或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照接有效的控制;或以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1分) 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4分) (2)由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分封同姓诸侯王。(2分) 目的:削弱王国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2分) (3)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2分)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