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4月月考试题 (I).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89197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4月月考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4月月考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4月月考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4月月考试题 (I)一、单项选择题(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印象刘三姐,源自于纯正的广西少数民族生活,弥漫着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让我们领略了其故乡农民的质朴与奔放它们表现的都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这说明(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A. B. C. D.2.回家吃饭栏目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推出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厨房里的美食哲学,描摹出我们的民族性格,熏染着我们的文化品位,无论怎样的烹调和饮食,只要我们细细咀嚼,总能体味出其中中华文化与人生的况味。这主要表明(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A. B. C. D. 3.“稻化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D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4“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余光中的这首诗总能让海内外华人动容。这表明(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D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5.AA制植根于西方的文化土壤里,属于典型的西方文化产物。在中国,文化程度高的群众比文化低的群众对AA制更易于接受,但是总体上对于AA制的认同并不高。材料说明( )A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西方的交往方式比我国的交往方式更文明6.“红灯、绿灯、警灯,灯灯为令;弯道、坡道、直道,道道小心”“时间要紧,没有安全要紧;金钱再好,不如活着更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都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如今公益广告已成为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B.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7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作为网络用户中最庞大、最活跃的群体,对网络中的海量信息缺乏辨识能力,容易出现价值迷失、道德滑坡等问题。因此,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难以抹去 B.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优秀文化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D.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8.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其主旨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年老还是年轻,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的产权。下列诗句寓意与世界读书日主旨较为符合的是( )A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9. 诗经小雅鹤鸣说“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原意是说: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借助外力(多指朋友)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告诉我们( )A. 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B.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需要兼收并蓄 C.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历史虚无主义”是错误的10. 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品尝一下咖啡,对咖啡的依恋也不妨碍我们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 )A. 相互尊重、日渐趋同 B.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C. 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D.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11.杂技是我国最早面向世界舞台的民间艺术。在杂技艺术家的开拓下,茶、扇、服饰、戏曲、秦俑、中国画等都被纳为杂技创作题材,使杂技有情节、有故事、有人物、知识性、趣味性兼备。观众欣赏杂技,不仅可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可以体味到新的时代气息。杂技艺术的发展说明( )面向世界的文化才能不断得到发展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成就其博大精深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A. B. C. D.12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 000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 B. C. D.13中国谜语大会上有这样一个益智谜语,“正看八十八,倒看八十八,左看八十八,右看八十八,仔细一端详,好像一朵花”。(打一字,谜底:米)。这充分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日益相互交融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文化影响人们的生产活动 D.拆字法谜语源于人类的智慧14.如今,依托二维码技术,报刊可以将部分稿件由单一的文字形式转化为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读者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便能看视频、听音频。这种传播形态的创新( )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化传播 使纸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显示出大众传媒沟通和共享的功能 使纸媒逐渐从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淡出A. B. C. D.15.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ABCD16.中国有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历史文化街区需要被开发,否则就容易被破坏,就容易覆盖上厚厚的历史尘埃。但这些历史文化街区需要有文化地开发、有继承地开发,没有文化地开发、没有继承地开发,就是糟蹋。这一观点体现了( ) A.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C.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必要性17.某市为推进垃圾分类,实施了小手拉大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一二三工程”,即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两个家长,影响三代人,普及全社会。这是因为教育( )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做好垃圾分类的关键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A. B. C. D.18.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共建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表明(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各国都坚持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A. B. C. D.19.在键盘时代,曾经习以为常的写字成了一种集体记忆。我们应将汉字敬畏感重新提升到重要位置,担当起对祖国文化的坚守责任,让热爱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之所以关注汉字,是因为( )普及书法艺术,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字能够传递中华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 字内涵丰富,书写汉字才能感受汉字美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 B C D20.“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歌曲六尺巷亮相xx猴年央视春晚,受到观众好评,掀起了一股对六尺巷的关注和探访热潮。这反映了( )人们对传统美德的守望 传统美德引领文化发展方向中华传统美德历久弥新 人们的文化需求日趋多元化A B C D随着xx全国两会的召开,“工匠精神”一词红遍了大江南北。据此回答21-22题。2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之所以重视工匠精神是因为(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2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诗经中雕玉工匠的生动写照。中国自古以来不缺工匠精神,中国有悠久的手工业传统,木匠鼻祖鲁班、西汉巧工丁缓等一直都是工匠的杰出代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材料说明了工匠精神( )A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见证B是优秀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 D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具有相对稳定性23.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万卷史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A. B. C. D.24.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目前全球已有123个国家设立了465所孔子学院,注册学员达85万人。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表明( )民族文化渐趋融合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 B C D25、“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强调了( )A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人创造文化的同时也享受文化C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必要 D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26、这几年浙江各地的文化节异彩纷呈。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遂昌汤显祖文化节、苍南畲族风情旅游节等节庆的举办,提升了形象、聚集了人气、拉动了经济的发展。这表明( )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 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A B C D27、一些地方让孩子们诵读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编的传统家训家规,在这个过程中,文明的种子潜入了孩子们的骨髓,融入了孩子们的血液。这表明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一定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B C D28、4月4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xx国际安徒生奖。曹文轩的作品有很强的故事性与感染力,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很高的文学品位,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决定人的健康成长29、“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理想和追求,成为中华儿女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这着重表明优秀文化( )A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能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D能塑造人的健全人格30、一尊青铜,数行铭文,引发无限遐思:声势浩大的宗庙祭祀,尘土飞扬的战乱杀伐,觥筹交错的节庆盛宴斑斑铜绿下,一串字符就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这体现了(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人类创造文化同时也享受文化文明只有靠文字才能传承 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31、“最心酸作文”中表达的“爸爸只爱手机”令人深思,一些人享受了网络文化,却疏远了亲人,降低了人际交往的温度。这表明( )A人们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D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32、“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春节期间出现的微信抢红包大战,使“红包文化”有了更多的表达方式,丰富了传统节日的内容。这表明( ) A文化影响来自特定文化活动 B传统文化可以因时而变 C文化传承取决于物质载体 D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33、几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延续的“年廿八,洗邋遢”的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这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 ) A深远持久B源远流长C潜移默化D博大精深34、网络媒体出现的新词,如“洪荒之力”、“颜值”、“主要看气质”等新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 )A传统文化被注入了时代精神 B文化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D文化的实质是精神力量35、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 )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36、在苏南,有不少可以与周庄媲美的文化古镇,却只有周庄旅游收入年年超亿元。当年,画家陈逸飞的画作周庄双桥在美国展出时引起了轰动,1979年收藏家哈默又将此画赠送给了访美的邓小平,从此,周庄成为世人游览江南古镇的首选地。这一事例表明:( ) A文化交流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内容 B旅游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C文化传播给经济发展以重大影响 D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37、在中国,即使没有读过论语的人,也无法摆脱孔子的影响,因为孔子的精神与思想早已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中。这说明( ) A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的传承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 C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38、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 B. C. D.39、“雷锋精神”不会过时,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和上海世博会期间志愿者的行动,都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雷锋精神”得以弘扬,是因为这种精神能够( )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决定人的健康成长 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A B C D40、(xx10月浙江选考)尽管已在德国定居几十年,祖籍浙江的宗先生还是喜欢喝龙井茶,习惯用筷子,见到家乡人仍讲地道的家乡话。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A.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C.总是无法抹去的 D.总是积极健康的二材料分析题 20分 41. “最忆是杭州”是2016年9月4日,在杭州西湖岳湖景区内,为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呈上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这是国内首次在户外的水上舞台举办大型交响音乐会, “最忆是杭州”创排历经了一年的时间,1000多名演员一个一个细节抠,一个一个动作改,才最终呈现了这台不可复制的文艺演出。同时体现“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的要求,是在原有印象西湖的基础上打造的。整场演出将在室外水上使用全息投影技术,将科技手段和自然环境完美融合,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在 一个美丽的春江花月夜,人们来到中国江南的杭州,姑娘们跳起了采茶舞曲,传奇爱情故事梁祝在耳边缓缓响起。一曲高山流水,暗喻千里遇知音,西湖上跳起了天鹅湖,奏响了德彪西的月光曲,和中国风味的我和我的祖国、难忘茉莉花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最后,脍炙人口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响起,将演出推向高潮。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最忆是杭州”精彩演出成功的原因和效果。(10分)42(10分)近年来,“互联网+”又显示出强大的威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互联网”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从文化领域来看,通过“互联网”,大众可以超越时空获得包括演出场所、电影院线、电商平台、知名书店、低票价演出、电影展映、图书阅读、动漫游戏等文化消费信息,促使大众参与数字化文化消费;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和融合下,文化产业无论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以及运作模式上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电商企业可以围绕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的沟通、共享。材料二:为倡导青少年“绿色”上网,同学们决定以“文明畅游网络,快乐助我成长”为中心,自己动手分别从中学生学科学习、文体活动、人际交往方面思考、制作网页内容。请你参与:网页内容 文化生活 依据学科学习唐诗宋词赏析:文体活动推荐一本好书(音乐、电影):人际交往介绍本地的文化名人、道德模范:道德修养“文明上网、传递正能量”倡议书:xx文化生活综合测试题 参考答案选择题1-5 CDDBC 6-10 ABCCC 11-15 BABAD 16-20 ADBCA 21-24 BDCC 二、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 BA DBAB BACD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DDCB26.立足实践,推动文化创新。秉承服务于G20杭州峰会,迎接G20领导人推出经典力作。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主体地位。1000多名演员一个一个细节抠,一个一个动作改,才最终呈现了这台不可复制的文艺演出。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最忆是杭州”在原有印象西湖的基础上打造,保留了中国传统曲目并进行了创新发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运用全息投影技术、世界名曲为演出添彩。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巧妙运用精彩的运用了现代高科技手段,讲述动人故事。文化创新有利于社会实践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最忆是杭州”推动了G20的开展,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取得良好效果。(6分)27.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重视科技创新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创新能推动社会实践发展和民族文化繁荣。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从而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事业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综合国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进步推动文化的发展,有助于文化强国梦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重视科技创新,弘扬科学精神,可以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推动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每点2分,答出四条即可得满分。)28.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要重视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保持江南村落文化特色,保护文化多样性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以文化促进城镇化发展,以经济投入促进江南文化繁荣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江岸村落文化遗址,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使江南城镇化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江南人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推动江南城镇化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每个要点2分,共8分)29.经济是基础,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二孩抚养和教育成本的增加,会导致一部分人对二孩政策心存犹豫。(2分)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少生优生”观念深入人心,“优生优育”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使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产生犹豫。(2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会影响一部分人对二孩政策的看法和选择。(2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基本特征不会改变,但内涵却因时而变。家庭成员中存在着“养儿防老、人多力量大”和“优生优育”两种观念的冲突,也导致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产生犹豫。(1分)30.(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互联网”时代科技能促进文化产业升级,促进文化消费。(2分)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人们能够运用现代科技开发新产品,促进文化创新。(2分)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大众传媒,依托科学技术,带来更快速、方便的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文化传递、沟通、共享。(2分)(2)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每点2分。若从其他角度答题,只有合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