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89103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C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甲方向移动D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下视野变暗,细胞变大,数目增多2下面有关生物实验中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或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B脂肪鉴定中,可观察到在细胞中已被苏丹IV染液染成黄色的圆形小颗粒C双缩脲试剂B液为0.01g/mL CuSO4溶液D鉴定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3现在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多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是A999、1016、1046B996、1、1C996、24、54D996、1016、10464关于下图所示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相同B乙是五碳糖,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C丙是含氮碱基,在人体细胞遗传物质中有四种D丁是核苷酸,在一个病毒中有八种5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B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C固醇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D有些脂质能激发和维持动物第二性征6“绵绵的春雨,是她润醒了小草,润绿了杨树,润开了报春花。”小草被润醒了、杨树被润绿了、报春花被润开了的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相对含量变化,如图表示正确的是7如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该图不能说明的是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B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C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D膜的功能越复杂,所含糖类的种类和数量越多8如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B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应去掉的结构为5、9C图中的5、6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D此图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9下列有关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B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或黑藻的叶,原因是叶片薄而小,叶绿体清楚C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D可用高倍镜直接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10右图a、c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C若b表示产生水分子的生理过程,则a、c不可能是细胞核和高尔基体D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11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B是产生核糖体、RNA和蛋白质的场所C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D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1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C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13如图表示溶酶体的发生及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图中所示结构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B可形成运输小泡的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水解酶C图中吞噬损伤细胞的结构与是同种细胞器D该图所示细胞为动物细胞,图中包含了该细胞的所有细胞器14图a与图b是某细胞结构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模式图,图b中的是细胞内的相关结构。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a可能是洋葱的根尖细胞B细胞的渗透吸水能力与内溶液浓度有关C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D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15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不同组织细胞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下图为某组织细胞的结构简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该细胞是胰脏腺泡细胞,处附近可能分布较多数量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B若该细胞是皮肤表皮细胞,其细胞核膜上核孔的数目较多C若该细胞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处附近可能分布较多的线粒体D若该细胞是胰腺细胞,其细胞核膜上核孔的数目较多,核仁较大16假设将标号为A、B、C的同一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甲、乙、丙三种不同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所示状态(原生质层不再变化)。据图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蔗糖溶液浓度为:甲乙baD实验后细胞液浓度:cba17下列关于植物对离子选择性吸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对离子选择性吸收的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B根细胞膜上某种离子的载体蛋白的有无,决定对离子选择吸收的种类C根细胞膜上某种离子的载体蛋白的多少,影响植物对离子选择吸收的多少D根呼吸强度也影响植物对离子吸收的选择性18将新鲜马铃薯切成5cm的粗细相同长条,再将它们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蔗糖溶液中,4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马铃薯细胞液的平均浓度约为25gL1B当溶液浓度为40gL1时,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C在溶液浓度为30gL190gL1的范围内,细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D在溶液浓度为50gL1,细胞均因过度发生质壁分离而死亡19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A构成膜的基本支架B膜的功能主要与的种类和数量有关C细胞识别与有关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20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AS1=2S2BS12S2CS12S2DS2S12S221人体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壁,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这个过程的完成依靠细胞膜的A选择透过性B保护作用C流动性D扩散22下图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关于生物膜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叶绿体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B动物细胞融合与钠、钾离子的进出均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能够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2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大分子物质)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胞吞、主动运输C主动运输、胞吞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2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只能催化在细胞中进行的化学反应B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C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催化反应的条件都相同D酶能够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而加快反应速率26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乙、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或pH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D点和G点酶的活性很低的原因是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B酶分子在催化生物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或核苷酸C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在B点适当增加酶浓度,反应速率将增大D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短期保存该酶的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27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酶促反应速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情况,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在a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B在b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不可能增大C在c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D该图不能反映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的变化特征28某同学欲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因素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滤纸上需附有过氧化氢酶B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从烧杯底部到浮出液面的时间(即t3t2)来表示C可通过设置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D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29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植物和动物体内合成ATP的能量来源完全相同B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部分能量储存于ATP中C动物细胞内ATP形成的过程是由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DATP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30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DNA、RNA相同,组成ATP的化学元素有C、H、O、N、PB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结合而成C动物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D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有些是需要能量的,有些是释放能量的,吸收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9分)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A是 ;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 。在消化道和呼吸道,该结构还有 的功能。(3)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性,细胞膜具有该特性的原因是 。(4)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 。(5)细胞膜的外侧是 (M、N)侧,判断的依据是 。32(8分)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中所示的细胞膜模型称为 。(2)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填图中字母及名称);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 (填图中字母及名称)。D代表 。(3)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O2、CO2、H2O等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图中的哪一种? (填图中字母编号)。(4)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以图中的哪种方式进行的? (填图中编号);与O2、CO2、H2O等物质的吸收相比,此方式的最大特点是 。33(11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H2O2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1、实验2均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3其他条件适宜)。请分析回答:(1)实验1、2、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 。(2)实验2结果反映,在b、c所对应的H2O2浓度范围内,H2O2溶液浓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3)实验l若温度升高10,加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 (填“增大”或“减小”),加Fe3+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 (填“增大”或“减小”)。(4)实验3的结果显示,H2O2酶的最适pH为 ,实验结果表明,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H2O2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 。34(12分)荔枝果皮褐变是限制长期储运、降低品质的主要因素。经研究,pH是影响果皮褐变的环境因素之一,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1)不法商贩对已经褐化的荔枝使用硫酸处理能够欺骗消费者,其原因是: 。(2)有人认为酸性溶液可能会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完善实验方案。实验材料:新鲜荔枝若干、pH为1.7的缓冲液、清水、恒温设备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将同种的新鲜荔枝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加 ,B组加清水,两组都在 (填“常温”或“低温”)条件下保存。第二步:3天后将B组的清水换成 ,20分钟后观察A、B组的褐化程度。实验结果和结论:若A组的褐化程度 (填“明显大于”“明显小于”或“基本等于”)B组,说明酸性溶液能通过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达到降低褐化的作用。若A组的褐化程度 (填“明显大于”“明显小于”或“基本等于”)B组,说明酸性溶液不能通过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达到降低褐化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