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随堂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85989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随堂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随堂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随堂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1(2018临沂高一期末)“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治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这一“退步”是指(A)A郡国并行B建立中朝C设置刺史 D颁“推恩令”解析B、C、D三项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政策,不符合题意;A项郡国并行制是汉高祖实行的,但造成西汉初期的王国问题,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是历史的“退步”。所以答案为A项。2(2018北京东城区高一期末)“省,宰相之府,所以临百司、统万机、定谋画、出政令,佐天子以安天下者也,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处的文字应该是(A)A中书 B尚书C门下 D行省解析由材料信息“宰相之府”可排除D项,由“临百司、统万机”“其事权不可不专”可知该机构权力很大,上承天子,下总百司,应为元朝时所设的中书省。3(2018聊城高一联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称:(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据此可知,元行省(D )A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B辖区广阔但权力不大C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解析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指的是行省制下节制地方重臣,防止其割据一方,元行省尽管权力很大,但受中央政府节制,故D项正确。材料不是强调行省的权力,而是强调其权力受到节制,故A项错误;元代行省的权力大,故B项错误;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故C项错误。4(2018珠海高一联考)汉书武帝纪记载:元朔元年,有司奏“令二千石(郡守、刺史等级的官员)举孝廉,所以化元元(平民百姓)、移风易俗也”,且“非有实行可见,不容谬举”。这说明察举制(C )A具有严格的选举程序 B解决了官员空缺的问题C兼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D使地方获得自主用人权解析根据“非有实行可见,不容谬举”可知强调标准就是“有实行”,方法是“令二千石(郡守、刺史等级的官员)举孝廉”,没有详细的程序,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到官员的空缺,故B项错误;由“化元元(平民百姓)、移风易俗也”可知其具有教化功能,故C项正确;察举制是由地方推荐人才、中央任用的选官制度,故D项错误。5(2018莱芜高一期末)两宋三百余年间,贡举登科者共有十一万多人,平均每次录取的人数为唐代的十倍左右。更重要的是,唐代登科后,还要经过吏部身、言、书、判的考试,才能走上仕途,宋代士人及第即可释褐入官。这对宋代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C)A创新了人才选拔制度B吸引大批知识分子参加考试C扩大了统治基础D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宋朝仍然实行科举选拔官吏的制度,A项错误。B项是与唐代的共同点,不是宋代科举的最主要影响。宋朝完善科举的举措是糊名法,并非扩大规模,D项错误。宋朝通过扩大科举录取人数扩大了统治基础,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6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转型,是从王权社会转变为皇权社会,此乃经过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而完成的,由此成就了直至清代的中华帝国时代。黄玉顺大汉帝国的正义观念及其现代启示材料二它原则上不问门第出身,只看成绩,即使农民子弟,成绩优秀就可入选它考试的科目注重政治、文化素质,如唐代的进士科考帖经、诗赋、策论三场这样的考核还是十分全面的。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宋承唐制,抑又甚焉。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悉隶三司。马端临文献通考(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社会大转型”中政治制度的变化,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说明这一变化产生的历史影响。解析第一小问据材料可知时间为“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社会转型的特征为“从王权社会到皇权社会”即君主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据此推断政治制度变化是从宗法分封制演变为中央集权制;第二小问根据题目要求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回答。答案变化:宗法制、分封制演变为中央集权制。历史影响:打破了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科举制的特点,说明科举制的作用。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不问门第出身,只看成绩”“注重政治、文化素质”“进士科”等信息概括归纳;第二小问主要从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选拔人才等角度分析。答案特点:公平竞争;分科考试;注重素质。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人才的选拔。(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中央官制改革的特点,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哪一发展趋势?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中书”“枢密”“三司”等的职权可以看出分权的特点;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君相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答案特点:行政、军事、财政的分权。趋势: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