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IV)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下图是与人体体液组成有关的概念图。图中依次为 ( )A.细胞外液、血浆、内环境 B.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C.细胞外液、内环境、血浆 D.血浆、内环境、细胞外液 2、下图表示a处产生兴奋并传递的过程。下面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到c处突触B. b处的神经递质分布在突触间隙中C. a处兴奋时的膜电位与c处不同D. b处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以胞吞方式被接收3、下列与如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 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C. 图中甲表示靶细胞,信号分子可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乙处D. 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能与a发生特异性结合4、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正常免疫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过敏反应A. B. C. D. 5、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B.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C. 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D. 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6、已知水稻根尖生长受生长素(IAA)的影响,科研人员以琼脂块和水稻根尖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对根的处理生长状况黑暗垂直生长单侧光照射背光弯曲生长黑暗(一侧含1108 molL1的IAA琼脂块)向琼脂块一侧生长黑暗(一侧含1106 molL1的IAA琼脂块)?A. 实验表明单侧光越强,根尖背光侧生长素含量越多B. 组与组说明单侧光照射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 根尖向琼脂块一侧弯曲生长说明较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根尖生长D. 第组根尖的生长状况应是“向琼脂块一侧生长”7、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B.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C.植物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D.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不稳定等特点8、在某鱼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M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n条,其中有标记的m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错误的是()A. 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少B. 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C. 前后二次捕鱼所用的渔网网眼大小不一样D. 被标记的鲫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9、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分析不合理的一组是()A.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B.蚂蚁的虫卵的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进调查C.夜间出行的飞蛾,采取黑光灯诱捕方法D.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如果标记物容易脱落则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小10、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 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等11、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这一特征能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破坏子代的性别比例C.种群数量的“J”型和“S”型曲线均为描述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D.同一种群在同一环境中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12、下列关于一个地域的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长时期的稳定平衡密度B.在该地域中,每部分的环境容纳量都是一样的C.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的增长速率大,会呈现周期波动D.种间关系不会影响环境容纳量的大小13、下列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相对较高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关C.群落内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D.森林群落的演替会导致空间结构发生改变14、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表示猞猁和雪兔之间的关系B. 图甲表示小家鼠和褐家鼠之间的关系C. 图乙表示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D. 图丙表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的关系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不具有向地性,茎也无向光性B. 同种地雀分布在存在地理隔离的两个环境完全相同岛屿上,长时间后不可能形成两个不同物种C.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K值D. 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可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增加,所以两者间存在拮抗作用16、以下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的研究的是()A迁徙到鄱阳湖越冬的丹顶鹤数量调查B某地的东方田鼠在近5年的数量动态研究C池塘中溶解氧变化对鳜鱼鱼仔存活率影响的研究D有机磷农药污染对湖泊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影响的研究17、树种单一的人工林具有以下特点:面积大,树木年龄和高度比较接近且树冠密集,这种森林却被称为“绿色沙漠”。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植物种类相对单一且长势整齐,不存在生存斗争B. 植被垂直结构简单,可以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C. 人工林是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演替过程完整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D. 树林地表植被较少,水土的保持能力差,容易发生火灾18、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群落演替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 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间关系会不断调整C. 初生演替缓慢、时间长,次生演替迅速、时间短D. 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不一定都是森林阶段19、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A. 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 一个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 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20、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可以流向生产者B. 农田弃耕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复杂,稳定性提高C. 测定甲地蒲公英种群密度应计数样方内蒲公英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D. 高山不同海拔地区所分布的动植物种类不同,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21、近些年,中国北方地区经常受雾霾天气的笼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中的颗粒物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 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C. 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雾霾可能降低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 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22、下列生物学的相关观点中,错误的是( )A.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B.在进化过程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动物发生相互选择C.环境在不断变化,生物也在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D.运用生态学原理,人们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23、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B. 图乙中的生物最终会被图甲中的B分解,在、过程中碳以有机物形式进行循环C. 若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可表示为N+RD. 若杂食性动物的食物中草占1/3,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其体重增加30kg,需消耗草750kg2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字1、2代表第一、第二营养级,字母代表各种能量,其中A指呼吸作用,C流向分解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植食动物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应该属于C1B. 植食动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B2+C2+D2C. B2是第二营养级未利用的能量,即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 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00%25、蝴蝶为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有14000多种蝴蝶幼虫嗜食叶片,成虫大部分吸食花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16平方米草地上有8只蝴蝶可以表示蝴蝶的种群密度B. 若调查一长方形地块中某蝴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可用等距取样法取样C. 诱捕某种蝴蝶的雄性个体,会降低该种蝴蝶的种群密度D. 蝴蝶属于初级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6、下列有关生产措施与其原理或预期结果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鱼类捕捞之后的剩余量接近K/2保持鱼类的持续高产B.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模拟动物信息吸引鸟类捕食害虫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D.桑基鱼塘实现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2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体现了生态系统中行为信息的传递B.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自我循环,能量需系统外提供C. 动物尿液中所含能量不属于该动物的同化量D. 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28、下列生态系统中传递的信息形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蚜虫遇敌害时释放报警信息素警示同伴B 夏夜中雌雄萤火虫靠发光相互识别C 狗靠自己沿途的尿迹巡回出发地D 雄鼠散发气味使幼鼠的性成熟大大提前29、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比热带草原强B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C 动物可以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行为信息只能在生物之间进行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30、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 )A 人们将农作物秸秆粉碎作为饲料饲养家禽家畜提高能量利用率B 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C 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D 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31、下列与生态学相关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B. 一个森林中的所有动物与植物构成了这个森林的生物群落C. 一座高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草甸等群落,这是群落的垂直分布D.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3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B. 生态系统稳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的C. 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D.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33、下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增大的同时x值也增大B 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会发生波动C 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有关D TS值越大,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大34、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应控制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B. 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层使地球的俘获热增加C. 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可增大人类的宜居区域D. 酸雨是指由碳和硫的氧化物引起pH低于7的降水35、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实施的二孩政策可以调节人口的出生率B. 农民对某个农田放弃管理后,该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打破碳循环平衡,引起温室效应D. 蜜蜂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3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是( )A.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B.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对生态系统的消耗标准C. 利用生物防治农田、森林等病虫害,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D. 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3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内的所有生物以及不同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B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湿地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做到防止环境污染38、滇池沿湖滨浅水区种植了香蒲、水竹、水葱、芦苇等植物。人工湿地的建立,既美化了沿湖景观,又改善了湖泊水质,调节了气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湖滨浅水区的各种植物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B.流经人工湿地的能量是生产者体内储存的能量C.人类的生产活动可改变湿地中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D.人工湿地能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39、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人口增长过快、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B. 人口增长过快,只会造成大量自然资源短缺,不会加剧对环境的污染C.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D. “禁止开发和利用”是对生物多样性最好的、最有效的保护措施40、某农村有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导致很多农田弃耕。下图表示某弃耕农田中,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其中A点农田弃耕,C点出现灌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时要注意随机取样B. D点之后可能会出现乔木,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不断增加C. BC段该植物种群密度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敌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等D. 地表生满杂草、灌木等植被有利于防风固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二、非选择题(40分)41、(每空1分,共10分)如图1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2是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若图1食物网中戊摄食丁和丙的比例为3:1,丙摄食的两种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戊每增加10 kg生物量,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消耗生产者_kg。(2)在图2生态系统的成分中,A属于_;E属于_;F属于_。(3)碳是以_的形式在A和E之间传递的,是以_的形式在A和F之间传递的。(4)该草原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和_等方面。从演替的类型来看,因放牧、烧荒引起的演替属于_演替。(5)根据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在开发和利用该生态系统以前,必须对其营养结构及其功能即物质循环、_和信息传递进行研究,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损害。42、(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夏蜡梅是一种落叶灌木,属于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省狭小的区域内。生态学家研究了群落物种组成对夏蜡梅种群分布和种群密度的影响。(1)种群密度是指_。在用样方法调查夏腊梅种群密度时,要根据夏腊梅的分布状况和地段形状确定样方的多少、样方大小和_(1分)。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1分)。(2)生态学家调查了白水坞、西坑、大明山三个地区不同基径夏腊梅个体的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据上图可判断,大明山地区夏腊梅种群年龄组成属于_型,而西坑地区夏腊梅种群年龄组成属于_型。(3)研究发现,群落中乔木层的树种类型及其组成对夏蜡梅影响显著,而灌木层对其影响相对较小,请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43、(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而弓丨起的一种偶蹄动物烈性传染病。某养殖户为预防牛口蹄疫,定期给牛肌肉注射疫苗制剂(灭活的口蹄疫病毒+矿物油佐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给牛注射疫苗时,皮肤的痛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兴奋传至甲图所示的突触处,只能按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的方向传递,理由是 。(2)图乙所示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的 (1分)免疫,其中表示 的过程。(3)为检测注射该疫苗的牛是否产生了免疫能力,选取1岁的健康小牛(未感染口蹄疫病毒)若干,均分为两组。A组每头注射2mL疫苗制剂,B组每头注射等量的 作为对照;21天后,给两组小牛注射等量的口蹄疫病毒弱毒株(不会致死)。与B组相比,A组小牛体内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特有的是 (1分)过程(填图乙中标号)。44、(每空1分,共10分)下图甲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实际个体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食物链有 条,A和C之间的关系为 。(2)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3)该食物网中E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是 ,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该有 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4)调查B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应遵循的原则是 ;若A、C、G均生活在土壤中,则调查它们的种类常用的方法是 。(5)由图乙中可知, 物种的种内斗争最剧烈,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 (从营养结构或能量流动角度分析)。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每题1.5分,共60分)1-5、A D C B D 610、 A D B D A 1115、 C A C D C 1620、 D D A B B2125、 B D C C A 2630、 B D B C A31-35 D D D A D 3640、 D B C C B二、非选择题(40分)41、(每空1分,共10分)【答案】(1)2125 (2)消费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或无机环境 分解者 (3)CO2 有机物 (4)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次生演替 (5)能量流动42、(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答案】(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取样方法(1分) 随机取样(1分) (2)稳定 衰退 (3)夏腊梅属于灌木,在与乔木竞争阳光时处于劣势【答案】(1)ba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体液 (1分) B细胞增殖、分化(3 )矿物油佐剂 (1分)44、(每空1分,共10分)【答案】(1)6 捕食、竞争(2)生产者固定的能量(3)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 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4)样方法 随机取样 取样器取样法(5)2 1、2、3三个物种的营养级不同,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环境容纳量越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