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理综下学期12月五科联赛试题.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82041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理综下学期12月五科联赛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理综下学期12月五科联赛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理综下学期12月五科联赛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理综下学期12月五科联赛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33-38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B-11 C-12 O-16 Mq-24 Fe-56 Ag-108 Cu-64 S-32 Al-27 K-39 Pb-207 Li-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对于下列名词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 0.09%的氯化钠溶液。B水解:有机物分解成 CO2、H2O 等无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C染色质: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D必需氨基酸: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缺的氨基酸。2、人体的下列各种体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最少的是A皮肤表皮细胞 B心肌细胞 C唾液腺细胞 D红细胞3、甲、乙、丙是科研人员从哺乳动物早期的细胞中分离出的部分细胞结构,并对其核酸分子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细胞结构甲乙丙DNA含量%99.%300RNA含量%0.170100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甲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B在低倍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丙结构C乙是早期红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用差速离心法能分离出甲、乙、丙三种结构4、甲图中、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若甲图中的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则是脂肪B若甲图中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可用无水乙醇提取C若是乙图中的单体,则乙表示的化合物为多(或四)肽D若是脱氧核苷酸,则由组成的乙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蓝藻细胞虽然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是具有一个大型的DNA构建的拟核,用高倍显微镜清晰可见。(2)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3)DNA和RNA属于核酸,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4)已知多种酶的活性与锌有关,说明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必需使用显微镜观察(6)用植物根尖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7)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8)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细胞溶酶体中水解酶分解后的产物全部被排除细胞外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6、核糖体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胞器,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的末端,是一种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DNA蛋白复合体;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核糖核蛋白体。由此可知,下列不属于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是A完全水解的产物中都有糖类 B都具有C、H、O、N、P等化学元素C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有关 D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7、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古化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机诸药者”,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B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C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D我国古代人民用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一种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的胶状物质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7g铝箔在酒精灯上充分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总数是3NAB84g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总数是4NAC常温常压下,11.2 L CO2 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D7.8gNa2O2中含有的阴、阳离子的总数为0.4NA9、在指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加入紫色石蕊显红色的溶液中:K、Mg2+ 、AlO2-、SO42- B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SO42-、K、Cl-、H C加入Na2O2溶液中:Na、Cl-、 NO3-、SO32-D通入大量CO2的溶液中:K+、Ca2+、NO3-、HCO3-10、下列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否大量共存判断正确,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正确的是 条件离子组离子共存判断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加入KSCN溶液K +、Fe3+、SO4 2、Cl能大量共存Fe3+3SCN=Fe(SCN)3Fe(SCN)3能溶于水B滴加氨水Na、Al3+、Cl、NO3-不能大量共存Al3+3OH-=Al(OH)3C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Fe2+、Na、Cl、NO3-不能大量共存 Fe2+2OH-=Fe (OH)2或3Fe2+NO3-+4H+=3Fe3+ +NO+2H2OD通入少量SO2气体K+、Na、ClO、SO4 2不能大量共存2ClO+ SO2+ H2O=2HClO + SO32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预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实验操作预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释A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的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溶液下层呈橙红色Cl2氧化性强于Br2B将过量的过氧化钠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最终得红色溶液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C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D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少量稀盐酸立即有气体逸出CO32-+2H+=H2O+ CO212、白磷有剧毒,白磷中毒可用硫酸铜溶液解毒,白磷与硫酸铜可以发生如下两个反应:(1)2P+5CuSO4+8H2O=5Cu+2H3PO4+5H2SO4(2)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上述两个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在上述两个反应中,氧化产物都是H3PO4C在反应(2)中,当有5molCuSO4发生反应时,共转移10mol电子D在上述两个反应中,氧化剂都只有硫酸铜13、已知Ba(AlO2)2可溶于水。右图表示的是向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入Ba(OH)2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b时沉淀的物质的量:Al(OH)3比BaSO4多Bde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Ba2可能等于OHCad时沉淀的物质的量:BaSO4可能小于Al(OH)3Dcd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AlO2比Ba2少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只有此时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加速度越大,说明它的速度改变的越快,因此加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小; C行驶的火车速度大,刹车后向前运动距离长,这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物体惯性的大小仅由质量决定,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15、自从采用调控房价政策以来,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国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一位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中的“增速”,将房价的“下降”类比成运动中的“减速”,据此类比方法,你觉得“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中的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C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D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16、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的圆柱体放置在粗糙的V形槽内如图所示,凹槽右壁竖直,左边为倾角q = 37的斜面,圆柱体与槽间滑动摩擦系数为m = 0.2,用沿圆柱体轴线方向的水平推力F使圆柱体在V形槽内匀速前进,则推力F为多大()A. 3N B4N C. 5N D8N17、如图所示,A、B为竖直墙面上等高的两点,AO、BO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为一根轻杆,转轴C在AB中点D的正下方,AOB在同一水平面内,AOB120,COD60,若在O点处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则平衡后绳AO所受的拉力和杆OC所受的压力分别为A、mg,mg,B、mg,mg,C、mg,mg,D、mg,mg。18、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A,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有另一个物体B开始自由落下,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率都为v,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A上抛时的初速度和物体B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都是2vB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的同一个高度处一定是物体B开始下落时的高度的一半C物体A上升的最大高度和物体B开始下落的高度相等D物体A和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19、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紧靠其右侧有竖直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质量均匀的光滑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Q未落地且P一直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 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P对地面的压力不变20、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轴相切于10 s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的初速度为零B乙车的初位置在x080 m处C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6 m/s2D5 s时两车相遇,此时甲车速度较大v3021、如图所示,用绳通过定滑轮牵引物块,使物块在水平面上从图示位置开始沿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滑轮的质量及摩擦不计,则在物块此后的运动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一定先变小后变大B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重力的合力一定变小C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合力一定变大D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合力可能变大第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三、非选择题:22、(10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6分)图乙中的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_。(选填“变”或“不变”)(2)(4分)如右图所示,在实验中橡皮筋一端固定于P点,另一端连接两个弹簧秤,使这端拉至O点,且初始时两力夹角为锐角.现使F2大小不变地沿顺时针转过某一角度,相应地使F1的大小及图中角发生变化.则相应的变化是_。AF1一定增大BF1也可能减小CF1若增大,角一定减小DF1若增大,角可能增大23、(8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线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是22图1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16.6mm =126.5mm =624.5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1)(4分)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S;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m/s(取2位有效数字)。(2)(4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用、和f表示)。24、(15分)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铁轨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s。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该旅客在此后的20.0s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已知每根铁轨的长度为25.0m,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m,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1)客车运行速度的大小;(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25、(14分)一光滑球重力为G,半径为R,靠着墙角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厚度为h(hR)的木块塞在球的左下方,如图所示,现用水平力F推木块,忽略各接触处的摩擦力,则当F的值至少多大,才能将球从地面推起来。26、(15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轻绳跨过一个定滑轮后,两端分别系住质量为2m和m的物体A和B。(滑轮处摩擦不计,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求:(1)当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与水平向右的方向成600角时,物体A、B均能保持静止,则物体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应满足什么条件?BA(2) 若水平桌面足够长,无论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的任何位置,物体A、B均能保持静止,则物体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应满足什么条件? 27、(14分)已知A为生活中的常见金属,C为磁性黑色晶体,A、B、C、D之间转化关系(1)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B 、C 。(2)C+盐酸B+D的离子方程式为 ,D的溶液可作为印刷电路板“腐蚀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保存B的溶液时常加入少量A,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向B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的现象是 ,过程中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8、(16分)铝镁合金已成为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实验方案一铝镁合金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称取5.4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溶于V mL 2.0 mol/L NaOH溶液中。为使其反应完全,则NaOH溶液的体积V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实验方案二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约20,1.01105Pa)的体积。(3)同学们拟选用图一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A接(_)(_)接(_)( )接( )(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分液漏斗可旋转的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中。请你帮助分析原因_。实验结束时,在读取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你认为最合理的是_。(有几个选几个)。A等待实验装置冷却后再读数B上下移动量筒F,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C上下移动量筒G,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D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4)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图二的实验装置。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_。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V2 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mL。(用含V1、V2的式子表达)29、(14分)xx3月21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废水节省水资源,加强废水的回收利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已知:某无色废水中可能含有H、NH4+、Fe3、Al3、Mg2、Na、NO3-、CO32-、SO42-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分别取废水样品100mL,进行了三组实验,其操作和有关图像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3组实验可以分析废水中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_,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_。(2)写出实验图像中沉淀达到最大量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3)分析图像,在原溶液中c(NH4+)与c(Al3)的比值为_,所得沉淀的最大质量是_g。(4)若通过实验确定原废水中c(Na)=0.14 molL-1,试判断原废水中NO3-是否存在?_(填“存在”“不存在”或“不确定”)。若存在,c(NO3-)=_ molL-1。(若不存在或不确定则此空不填)30、(14分)(一)某溶液中可能含有Fe2、Mg2、Cu2、NH4、Al3中的一种或几种。当加入一种淡黄色固体并加热溶液时,有刺激性气体放出和白色沉淀生成,加入淡黄色固体的物质的量(横坐标)与析出沉淀和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纵坐标)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请填写下列空白:(1)在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2)所加的淡黄色固体是_(化学式)。 图1 图2(二)黄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FeS2和少量FeS(假设其他杂质中不含Fe、S元素,且高温下不发生化学变化),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黄铁矿石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将m1 g该黄铁矿石的样品放入如图2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一】:测定硫元素的含量 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3)反应结束后乙瓶中的溶液需加足量H2O2溶液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4) 该黄铁矿石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列出表达式即可)。【实验二】:测定铁元素的含量用足量的稀硫酸溶解石英观众的固体加还原剂使溶液中的Fe3+恰好完全转化为Fe2+后,过滤、洗涤将滤液稀释至250mL取25.00mL稀释液用0.100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5)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有_。(6)某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滴定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消耗KMnO4溶液体积/mL25.0025.0324.97根据所给数据,计算该稀释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Fe2+) _。31、(14分)下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用图中的标号作答)。图中含有核酸的结构是_,只分布于动物或低等植物细胞中与其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_。科研上,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2)若该细胞发生癌变,结构的成分会发生的变化是_。(3)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3H标记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3H出现的部位依次为_(填写序号)。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0,那么水中的3H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_(基团)。(4)细胞核的结构包括_ 。32、(14分)根据下列图完成下面的问题:(1)A1是_,A2是_;A4通称_。(2)C是_,C1与C2组成成分的不同表现在_。(3)B在植物体内主要是_,b的主要功能是_33、(14分)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中重要有机物A、B、C、D、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据图回答:(1)图中Y所指的元素为_。(2)a、b、c分别为A、B、C的单体,其中a的种类有_种; (3)D代表具有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的物质是_;若E是细胞膜的重要有机物,则E的“合成车间”是_。(4)在小麦根尖细胞中由腺嘌呤、尿嘧啶、胸腺嘧啶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_种。(5)某一C由m个c组成,其分子式为CXHYNAOBS2(Am,Bm+1),并且是由下列4种c组成的,那么该物质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乙、丙物质数目依次为_ , _。34、(7分)如图所示为苹果成熟期有机物质含量的变化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五种有机物质最可能含有S元素的是_。(2)若在6-11月每个月采集苹果制备组织提取液,并用斐林试剂检测,则_月的苹果提取液_色最深,说明该月还原糖含量最高。(3)苹果中除了还原糖外,还有组成其细胞壁的多糖是_,其单体为_。(4)苹果中还含有少量的脂质,属于细胞内良好储能物质的是_,构成细胞膜重要成分的是_。35、(5分)下图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1表示_,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1的厚度会变小,这说明1具有_。(2)某同学为了验证活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准备了以下实验材料和用具。请你帮助他完成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和用具:新鲜的红色月季花瓣、烧杯、记号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清水、量筒。实验步骤:第一步:选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用记号笔标上A或B。第二步:_。第三步:_。实验结果:盐酸溶液呈现红色,花瓣的颜色逐渐褪去 。请解释在盐酸溶液中出现的结果的原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