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065337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I)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1、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2、“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派思想的影响A道家 B佛教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3、“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应出于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4、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礼乐与法制并举C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5、战国至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C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形成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6、“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 D朱熹的“格物致知”7、在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根本原因是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 B封建专制统治的残酷压迫C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D士大夫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8.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9.(原创)右图绘画作品的题诗为:“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落款为“禅一”。这一绘画作品应该属风俗画 文人画 山水画 花鸟画、 、 、 、10. 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 )A春秋 B.孟子 C.荀子 D.离骚11亚历山大征服希腊之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了著名的“吕克昂”学园,其图书馆的藏书超过阿卡德米学园数倍。这些藏书的材质最有可能是 A植物纤维纸 B竹木简牍 C龟甲兽骨 D羊皮纸12. 西欧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最主要区别在于( )A前者是资产阶级文化艺术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运动B前者促进了自然科学产生,后者促成了革命与改革C前者反对天主教神学思想,后者反对封建专制与教会特权D前者代表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后者代表了已经形成的资产阶级13、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A上帝 B罗马教皇 C马丁路德 D君主114、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15.吹响第一次动力革命号角的发明是(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汽船的发明C.火车机车的发明 D.电的发明16. 罗兰斯特龙伯格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中评价一种文学艺术流派时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启蒙运动推崇理性主义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这里评价的文学艺术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17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作品的主旋律是( ) A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B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 C现代主义的批判意识 D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18.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名著西游记的销量一直不温不火,但自从该故事被搬上电视屏幕后,该书迅速成为各大书店热销书籍。我们应如何解释这一现象()A小说的影响力远远小于电影B小说的影响力最终还是超过了电影C电影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D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文化艺术的推广19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谜,如“论伍子胥之为人”,谜底为“议员”;“颈上污尘”,谜底为“领土”;“独行三年丧”,谜底为“专制”;“成汤鸣条之役”,谜底为“商战”等。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 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B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C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D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思想20魏源著海国图志印刷近千册不久被列入禁书;瀛环志略一书在作者徐继畲被罢官后也被查禁。造成其相同归宿的原因是( ) A清朝沉醉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 B书中作者的观点触怒清帝 C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惨败 D作者的罢官经历决定其归宿21.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理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22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根本原因是 A. 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祟儒家思想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落后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23、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最突出的区别是 ( )A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B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有 C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 节制资本24.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A相对论B日心说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25.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武帝把黄老刑名等百家之言排斥于官学之外,以优厚待遇延揽儒生数百人进入政府。他根据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在首都长安建立太学(国立大学),教授五经,从学官弟子里选拔官吏。 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迄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1916年)材料三 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现在应科学地研究孔子、评价孔子。 张岱年老专家谈儒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突显“官学”的地位做了哪些事情?(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孔教”的基本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具有这种态度的时代背景。(8分)(3)依据材料三的观点,你如何看待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现象?(4分)27(18分)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材料二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有何相似。(4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8分)(3)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点。(6分)28(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材料二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表年代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12625万余“所出无余”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余13186万余(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6分) (2)材料二中三朝收支情况有何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分) (3)对上述社会问题北宋进行了哪两次改革?改革的结果效果怎样? (8分)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高二开学初考试历史试题答题卡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31. (14分)(1)(2分)(2)(8分)(3)(4分)32. (18分)(1)(4分)(2)(8分)(3)(6分)33.(1)(6分)(2)(4分)(3)(8分)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高二开学初考试历史试题答案1-10 CADCD CCDDD11-20 DCB BA CDDCA21-25 ADAAD 31、(16分)(1)做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太学。(2分)(2)态度:否定儒学(孔教),主张以西方民主思想取代之。背景: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像陈独秀这样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奋起反击这股逆流。(8分)(3)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现象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其片面性;应取其精华,辩证、全面地对待孔子及孔教。(4分)32.(18分)答案(1)态度:伏尔泰尊崇儒学;孟德斯鸠、卢梭批判儒学; 目的: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 (4分)(2)思想主张不同:中国启蒙思想家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描绘出资产阶级国家的新蓝图。经济根源: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确立,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8分)(3)相似点:借助外来文化为思想武器;都进行过激烈争论;否定专制暴政,主张开明民主;都推动了各自的社会变革。(6分)33(18分)(1)北宋中期,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极贫局面的形成;军队的指挥效率和战斗力降低,形成积弱的局面;革新除弊逐渐成为朝野的共识。(6分)(2)三朝的财政收入逐渐减少,支出呈增加的趋势,到英宗时期,财政入不敷出。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都给北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4分)(3)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结果:庆历新政由于官僚贵族的反对而失败。王安石变法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节省了军费,宋军的战斗力有了提高;但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宋神宗死后,新法被废除. (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