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反应分类WST.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52877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5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反应分类WS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输血反应分类WS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输血反应分类WS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T624 2018 输血反应分类2018 09 26发布2019 04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血反应的分类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输血反应诊治与报告统计 同时为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督导与评审提供依据 2术语和定义 2 1输血反应 输血并发症与输血具有时序相关性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是不良事件 也可能是患者与所输注血液相互作用 2 2急性 速发性输血反应ATR ITR发生在输血过程中 输血后即刻至输血后24h内的输血反应 2 3慢性 迟发性输血反应CTR DTR发生在输血结束后24h至28d的输血反应 2 4输血传播性感染 输血感染性反应TTI TTIR病原体通过输血过程从献血者体内进入到受血者体内并引起相应的感染或疾病 2 5输血非感染性反应TTNIR与输血具有时序相关性的非病原体引起的不良反应 3输血反应分类 3 1输血传播性感染 TTI 输血前无相应病原体感染病史 无临床症状 血清标志物检测阴性 但输血后出现相应病原体感染症状 且从受血者体内分离出病原体与献血者体内的病原体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3 1 1输血传播病毒感染 TTVI 3 1 2输血传播细菌感染 TTBI 3 1 3输血传播寄生虫感染 TTPI 3 1 4输血传播其他病原体感染 3 1 1输血传播病毒感染 TTVI 3 1 1 1病毒性肝炎 viralhepatitis 由肝炎病毒引起 主要涉及乙型 丙型 丁型和戊型等肝炎病毒 3 1 1 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引起 可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3 1 1 3巨细胞病毒感染 CMVI 由巨细胞病毒 CMV 引起 受染后病毒可局限于涎腺 有的则导致全身性感染 CMV感染大多呈亚临床型 显性感染者则有多样化的临床表现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3 1 1 4EB病毒感染 EBVI 由EB病毒引起 95 以上的成人可携带 且与鼻咽癌 儿童淋巴瘤等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3 1 1输血传播病毒感染 TTVI 3 1 1 5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 HPB19I 由人类细小病毒B19 humanparvovirusB19 引起 可出现传染性红斑和急性关节病等 在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受损患者可导致再生障碍危象 3 1 1 6成人T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 ATLL 由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 1型 HTLV 1 引起 可呈急性或慢性起病 可出现皮肤损伤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升高 肝脾与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3 1 1 7西尼罗河病毒感染 WNVI 由西尼罗河病毒引起 80 的感染为隐性感染 少数人可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极少数人可表现为病毒性脑炎 脑膜脑炎和脑膜炎等 3 1 1 8上述未涉及的病毒感染 3 1 2输血传播细菌感染 TTBI 3 1 2 1革兰阳性球菌感染 Grampositivecocciinfection 常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肠球菌和链球菌等 3 1 2 2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Gramnegativebacilliinfection 常见于大肠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变形杆菌 耶尔森菌 黏质沙雷菌等 3 1 2 3厌氧菌感染 anaerobicinfection 常见于拟杆菌 梭状芽胞杆菌 产气荚膜杆菌等 3 1 2 4上述未涉及的细菌感染 3 1 3输血传播寄生虫感染 TTPI 3 1 3 1疟疾 malaria 由疟原虫感染引起 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 高热 随后出汗热退为特点 可引起脾肿大 贫血等表现 3 1 3 2巴贝西虫病 babesiosis 由巴贝西虫 babesia 通过蜱类媒介感染引起人兽共染性疾病 发病初期症状轻重悬殊 急性发病时颇似疟疾 具有间歇热 脾肿大 黄疸及溶血等特征 慢性患者的原虫血症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不等 3 1 3 3克氏锥虫病 trypanosomiasis 由克氏锥虫 trypanosomacruzi 引起 急性期可出现发热 全身淋巴结肿大 心脏增大等表现 慢性期可出现心肌炎 心脏增大 食管或结肠扩张等表现 3 1 3 4上述未涉及的寄生虫感染 3 1 4输血传播其他病原体感染 3 1 4 1梅毒 syphilis 由梅毒螺旋体 treponemapallidum 引起 通常除侵犯皮肤黏膜外 还可累及内脏器官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3 1 4 2克 雅氏病变异型 Creutzfeldt Jakobdisease 由朊病毒 prionvirus 感染引起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病变 朊病毒是蛋白质病毒 是一种蛋白质侵染颗粒 也是唯一不应用DNA RNA作遗传物质的病毒 3 1 4 3真菌感染 fungalinfection 白色念珠菌占绝大多数 也可见于热带念珠菌 毛霉菌等 4 1 4 4上述未涉及其他病原体感染 3 2输血非感染性反应 TTNIR 3 2 1过敏反应 allergicreaction 过敏原与体内已有的抗体间相互作用所致 在一些情况下 输入来自于具有遗传性过敏体质的献血者的抗体也会发生 部分可见于先天性IgA缺乏的患者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局部性与全身性过敏反应 3 2 2溶血性输血反应 HTR 3 2 2 1急性 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 AHTR IHTR 常发生在输血过程中 输血后即刻 或输血后24h内 由于输入血液与患者间的免疫不相容性导致红细胞裂解或 和清除加速 常由IgM抗体引起 多为血管内溶血 最常见于ABO血型不相容输血 3 2 2 2慢性 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 CHTR DHTR 常发生在输血结束后24h至28d 患者输血后体内产生针对红细胞血型抗原的意外抗体 当再次输血时 体内意外抗体可与输入红细胞相互作用 导致红细胞裂解或 和清除加速 常由IgG抗体引起 多为血管外溶血 最常见于Rh血型不相容输血 3 2输血非感染性反应 TTNIR 3 2 3迟发性血清学输血反应 DSTR 患者输血后体内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红细胞血型的意外抗体 常可维持数月至数年 外周血血红蛋白值变化可不明显 3 2 4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NHFTR 在输血中或输血结束后4h内 患者基础体温升高1 以上或伴有寒战 无原发病 过敏 溶血与细菌污染等所致发热证据 主要是由于输注了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与患者体内已有的抗体发生免疫反应 或 和血液储存过程中白细胞释放的可溶性细胞因子等所致 3 2输血非感染性反应 TTNIR 3 2输血非感染性反应 TTNIR 3 2 5输血后紫癜 PTP 多见于输血后5d 10d 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与献血者血小板上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导致患者血小板破坏 可出现外周血血小板数明显减少 皮肤瘀点或 和瘀斑 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3 2 6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TA GVHD 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输注给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 在其机体内存活 增殖 并攻击宿主组织细胞 可出现发热 皮疹 肝功能损害 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增生低下 且造血细胞减少及淋巴细胞增多等 3 2输血非感染性反应 TTNIR 3 2 7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TRALI 输血中或输血后6h内出现急性呼吸困难伴进行性低氧血症 血氧分压 氧合指数 PaO2 FiO2 300mmHg 胸部X线示双侧肺部浸润 且无输血相关性循环超负荷 TACO 及输血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和细菌污染反应等表现 3 2 8输血相关呼吸困难 TAD 输血结束后24h内发生呼吸窘迫 不符合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TRALI 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 TACO 或过敏反应等诊断依据 且不能用患者潜在或已有疾病解释 3 2 9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 TACO 由于输血速度过快或 和 输血量过大或患者潜在心肺疾病不能有效接受血液输注容量等所致急性心功能衰竭 可出现紫绀 气急 心悸 听诊闻及湿性罗音或水泡音等表现 3 2输血非感染性反应 TTNIR 3 2 10输血相关性低血压 TAH 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1h内出现唯一血压下降表现 其收缩压下降 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 40mmHg 或脉压差减少 20mmHg 3 2 11铁超负荷 ironoverload 长期多次输血可导致患者体内铁超负荷 且存积于机体实质细胞中 导致心 肝和内分泌腺等器官组织损害和皮肤色素沉着等表现 3 2 12肺血管微栓塞 PVM 由于血液成分在储存过程中 白细胞 血小板与纤维蛋白等形成的微聚物可通过标准孔径输血滤器 输入患者机体后引起肺血管栓塞导致急性肺功能不全等 3 2 13空气栓塞 airembolism 由于输血过程中空气通过输血管路进入患者机体静脉系统所致 3 2输血非感染性反应 TTNIR 3 2 14大量输血相关并发症 massivetransfusionrelatedcomplication 3 2 14 1凝血功能障碍 coagulationdysfunction 由于患者在出凝血过程中会丢失或消耗大量血小板及凝血因子 或 和血液成分中血小板及不稳定凝血因子含量随着保存期延长而下降 或 和以具有抗凝作用枸橼酸盐为主要成分血液制剂大量输注 或 和抗休克扩容时大量静脉输注晶体液使患者机体残存的血小板与凝血因子含量更低所致 3 2 14 2枸橼酸盐中毒 citratetoxicity 全血及血液成分大多采用以枸橼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抗凝剂 大量输血或实施血液成分置换时 可导致患者血浆中枸橼酸盐浓度达到1g L及以上 易引起中毒 3 2输血非感染性反应 TTNIR 3 2 14大量输血相关并发症3 2 14 3高钾血症 hyperkalemia 全血和红细胞成分中血钾离子浓度随保存时间延长逐渐增高 大量输注保存期相对较长的全血和红细胞成分时 可导致患者机体血钾离子浓度明显增高 3 2 14 4低钙血症 hypocalcemia 全血及血液成分大多采用以枸橼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抗凝剂 大量输血或实施血液成分置换时 易引起患者血钙离子浓度明显降低 3 2 14 5高氨血症 hyperammonemia 全血和红细胞成分中血氨随保存时间延长逐渐增高 大量输注保存期较长的全血和红细胞成分时 可导致患者机体血氨浓度明显增高 3 2 14 6酸碱平衡失调 acid baseimbalance 全血和红细胞成分保存液中含有枸橼酸盐等 随保存时间延长乳酸生成增加 大量输注时 可导致患者机体酸碱平衡失调 3 2 14 7低体温 hypothermia 由于快速大量输注温度低于患者体温的全血和血液成分 患者机体体温 36 使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加 从而影响氧在器官与组织中释放 最终导致器官与组织的缺氧状况 3 2 15其他上述未涉及的输血非感染性反应 3 2输血非感染性反应 TTNI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