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44317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读书汇报 教育目标的来源与选择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一书简介 八年研究 的主要的主要负责人泰勒在对 八年研究 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步骤和方法 其基本原理全部囊括与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一书中 泰勒围绕着四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展开他的阐述 即目标的确定 经验的选择 经验的组织及结果的评价 泰勒并不试图直接回答这些问题 因为具体答案因教育阶段与学校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他只是想提出研究这些问题的程序和方法 教育目标的确定 目标的确定经验的选择经验的组织结果的评价泰勒原理实际上是对这些步骤或阶段的进一步阐释 其中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因为其他三个步骤都是围绕或紧随目标陈述的 所以 泰勒用了全书近一半的篇幅来论述如何确定目标 在泰勒看来 如果我们要系统地 理智地研究某一教育计划 首先必须确定所要达到的各种教育目标 这些教育目标是选择材料 勾划内容 编写教学程序 以及制定测验和考试的准则 教育目标的来源 教育目标是学校职员期望学生各种行为变化的结果 泰勒认为 学校领导和教师与其说是制定目标 还不如说是选择目标 而要对教育目标的抉择作出明智的判断 必须有来自三个方面的信息 1 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2 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3 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在进步主义者与要素主义者之间 学科专家与儿童心理学家之间 社会学家与教育哲学家之间 对教育目标的基本来源有许多争议 泰勒认为 上述每一种来源都具有其某些价值 但任何单一的信息都不足以为明智地选择教育目标提供基础 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这个 行为 包括外显的行为 也包括思维和情感 教育目标代表着教育机构寻求使它的学生发生的各种行为变化 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就是要找出确定教育机构想要产生所需要的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 需要1 了解学生的现状2 把学生的现状与公认的常模作比较 以确认差距或需要兴趣进步主义理论认为 教育目标的基础是学习者本身的兴趣研究方法 观察 交谈 问卷 测验 社区记录 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 原因 工业革命以来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 知识量急剧增加 学校想要在课程中包含所有知识技能已不可能 因此学校需要选择社会生活最重要最有意义的部分赞同的两个论点1 当代生活如此复杂并不断变化 把教育上的努力集中在复杂生活的决定性部分 是极为必要的 2 对学生心智和官能进行一般训练 随着生活的进展 学生能运用受过训练的心智进行应对 而训练迁移研究表明 只有遇到的情境与学习情境相似时 才能运用所学的 批评1 当代社会生活本身并不一定合理2 现世主义崇拜3 本身不一定是儿童感兴趣和关心的 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在泰勒看来 美国大多数学校都把学科专家的看法作为教育目标的主要来源 因为教科书是学科专家编的 缺点 1 学科专家提出的目标太专门化 与学生的需要不合2 学科专家往往把学生看作是未来在该邻域从事高深研究的 而不是把其当作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对策 学科专家应考虑的是该学科对一般公民有何用处 即探讨该学科的一般教育功能 而不是该学科本身的特殊功能 在这里 泰勒相当详细地探讨了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区别 在选择教育目标时运用哲学 在上述3个来源中获得的教育目标 是一些暂时性或尝试性的目标 由于达到教育目标需要一定时间 因此需要选择少量能达到的 真正重要的目标 学校所信奉的教育哲学可用作过滤教育目标的第一把筛子 学校的教育哲学或办学宗旨 涉及所持的价值观 以及对社会的态度 泰勒原理 并不关注学校应该信奉哪种教育哲学 它要说明的是 教育目标的选择与学校办学宗旨直接相关 在选择教育目标时运用学习心理学 教育目标是通过学生的学习而得到的结果 因此 除非它们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 否则是没有什么指导作用的 在最低层次上 学习心理学的知识使我们把可能期望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产生的变化 与不可能期望产生的变化区别开来 在较高层次上 学习心理学的知识筛使我们把在特定年龄阶段可行的目标 与那些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或几乎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区别开来 学习心理学的另一种用途 是与为各年级安排的 在教育上可达到的教育目标相联系的 用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的方式陈述教育目标 学校教育目标的任何陈述 都应该是陈述学生发生的变化最为有效的陈述教育目标的形式 既指出要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 又言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 行为和内容 感悟与思考 泰勒目标模式优点 1 根据教育目标来编制课程的模式符合人类思维和行为的逻辑 2 在目标模式下 课程编制科学性与效率性增加 是开放的 民主的 3 以目标为核心来组织各要素 发挥了整体效能 表现出巨大的组织与连贯的力量 不足之处 1 教育目标的模糊性和随意性2 目标模式在本质上含有管理控制之意3 对非预期的目标没有足够的重视4 忽略了对 潜在课程 的研究 Theend 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