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 第九单元 溶液.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29670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 第九单元 溶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 第九单元 溶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 第九单元 溶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第九单元 溶液1.下列厨房用品中,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 B.面粉 C.白糖 D.辣椒粉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氯化铁 B.氢氧化镁 C.小苏打 D.汽油3.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霾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购买的是A硝酸铵 B.小苏打 C.生石灰 D.食盐4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牛奶C酒精D白醋5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B矿泉水C白醋D蒸馏水6(梧州市)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固体溶解时都放出热量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7(18娄底)7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将硫酸钠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把30%的硝酸钾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8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A. B. C. D.9(哈尔滨)右图是甲、乙12.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人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小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水的质量/g50505050所取NaCl的质量/g15202530剩余NaCl的质量/g027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时,5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gNaCl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D.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1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用洗涤剂洗去油污洗涤剂能溶解油污B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水能降低纸箱的着火点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Fe+CuSO4FeSO4+CuD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使用方便,宇迹清晰12.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溶解度/gt1 t2 温度/甲乙丙A. 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 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13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 B由t2降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溶液 C由t2降到t1丙溶液浓度一定不发生变化 D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4.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固体45.8g B.NaNO3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 C.KCl的溶解度比NaC1的大 D.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KCl大15、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M是硝酸钾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D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溶液和为饱和溶液16、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B.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乌鲁木齐)17如图是 A、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图中阴影部分表明 A、B 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t1时,A、B 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t2时,B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A 物质的溶解度t2时,等质量的 A、B 两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相等.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1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面增大C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仍然是饱和溶液19(18娄底)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B甲物质溶解度大于乙物质溶解度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D将20时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20(18盐城)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考虑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B. t2时,将50g四物质加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溶液C. 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D. t1时,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21(福建)某同学模拟闽籍化学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制纯碱,需用50.0g水配制20的NaCl饱和溶液(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A18.0gB16.0gC13.2gD11.5g22、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D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2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操作I一定是降温 B.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C.与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与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23、(18广东)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B.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性质相同C.排放CO2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D.空气中O2的体积约占21%24(18衡阳)20.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生成C.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B打开啤酒瓶盖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少而减小C洗洁精用于洗涤餐具,是因为洗洁精能溶解餐具上的油污 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26(18衡阳)10.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27(深圳).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D.将t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g固体析出28、18广东)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下列曲线错误的是( )ABCD29(梧州市)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溶溶解度:abcB随温度的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Ct3时,将30克a加入50克水中可以得到80克溶液30(黄石)11.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观象如图一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将温度由T1开高到T2,充分提拌,烧杯乙中故体一定全部容解31、(咸宁)8、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右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B.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C.烧杯中溶液质量比烧杯中溶液质量大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32.氯化钾(KCl)和氯酸钾(KCl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3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5%B.60时,a点对应KCl溶液恒温加水可变饱和C.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比KClO3大D.90150gKClO3饱和溶液降温到10可析出45g晶体3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34、(孝感)7、如图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B.在t2时,将28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8g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D.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Z丙35、为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图I所示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结合图II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对硝酸钾溶液变化的推断,合理的是X为NaCl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X为NaOH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X为NH4NO3晶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X为浓H2SO4,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36(18聊城)1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由t2降温到t1,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D.l2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多37、高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温度/20406080溶解度/g1.683.737.31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于98g水中,可配制2%的溶液C.60时,高氰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D.80C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38、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D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39、t2时,向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加入13g固体甲,搅拌后固体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固体析出,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P点表示甲的溶解度为98gB.搅拌的目的是増大甲的溶解度C.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容易变为饱和溶液D.甲溶于水的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4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B.6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饱和溶液C.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分别将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甲析出晶体较多A. B. C. D.41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0 20 40 温度/溶解度/g504030甲乙 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42(荆门)14.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中含有杂质乙。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B.将A点降温到t1甲乙丙均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甲乙丙饱和溶液中,丙质量分数最大D.将甲中A点变成B点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43(18滨州)21、(4分)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1)t2时,将60g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g。(2)图中P点所表示的B物质的溶液为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将t1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任写一种)。44(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3(忽略水的蒸发),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某同学将甲乙固体各30克分别加入100克水中后,进行了如下图1所示的实验。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1)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 乙(填“”、“”或“”)。(2)m的取值范围 。(3)40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恢复到原温度后,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B.恢复到原温度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乙甲C.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质量:甲乙D.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45、某同学配制50g9%化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填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 (填序号)(2)图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需称取氧化钠_ g。(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填字母),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保持水平。A.10mL B.25mL C.50mL D.100mL4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辩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2)t2时,物质a的容解度与物质_的溶解度相等。(3)t3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 (填字母序号)。A.ab B.a=b C.a”“ =”或“”)瓶外大气压。(5)配制500克溶质质最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填序号)。将解 将溶液装瓶、贴标签 称量 计算 量取50.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t2时,分别用甲、乙的固体配制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甲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50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5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认真分析并回答: (1)t3o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t2o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loC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3)当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 (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4)t3oC时,若用A、B两物质各50g配成饱和溶液,则所需加水的质量A B(填“”、“”、“”)。5218益阳)25(每空 2 分,共 6 分)下表是 NaCl、NH4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NH4Cl29.437.245.855.265.6(1)以上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2)40时,将 40.6 g NaCl 加入到 100 g 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53(3)20时,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小数点后 1 位) 。(吉林)15.根据右图中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P点的含义:在tC时甲与乙的溶解度_;(2)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把乙的不饱和容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54(吉林)1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的名称是_;(2)选择恰当的装置,可用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_,再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最佳收集装置是_。55(7分)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填字母)。A高锰酸钾B汽油C面粉D白糖(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填字母)。A烧碱B硝酸铵C氯化钠D浓硫酸(3)下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向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填“”)。56(18衡阳)26.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问题:(1)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2)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写出一种即可)。(3) 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g.(4)图中P点所表示的意义是_。57(18宜昌)21(2分)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2)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t3时,将70g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4)t3时,将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58(安顺)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随温度升高,Ca(OH)2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根据上表推断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 。(3)取KNO3、NaCl两种固体各36g 分别放入20时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20时存在如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是 ;烧杯a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1%),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4)如图2所示,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固体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Dt1时,a的饱和溶液和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59(18荆州)16(4分)(4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A、B两种物质在 时溶解度相同。(2)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 。(3)t2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 。(4)t2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 。60(18襄阳)46、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作答:(1)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A_C (填“”、“=”或“”);(2)t3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_。61(18荆州)17(4分)(4分(随州)39、(4分)(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是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可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受污染水中的可溶性有毒物质C.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经处理达标后排放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2)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t2时,将30g的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g。当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_方法提纯A物质。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62(武汉).(4分)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1)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2)t1时,将50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3)t2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钾的方法是_。(4)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ab C.溶质质量a=bD.溶剂质量a甲=乙。65(4分)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时,温度是 。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2,降温后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将150g甲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后,向其中加入50g水,此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66(18威海)(5分)柔之力神奇的水溶液水在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应用广泛。岩石圈约有四分之三被水覆盖,其中的某些物质被水溶解,其随水的天然循环在水圈中富集,富集后的物质可能再次沉积到岩石圈。图2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青海湖区的人们有一种经验,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指纯碱,盐指氯化钠,他们所依据的原理是_。(2)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但仅用物理方法从盐湖中“捞碱”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工业上主要利用从水圈中获得的食盐来制备纯碱,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3)为确定某白色周体是碳酸钠还是氯化钠,在20时,取2.5g样品加入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3所示,则固体粉末是_。若将该溶液升温到40时,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66、(本题共9分)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它成分不考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味精中至少含有 (填数字)种元素。 (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 (填字母)。A.5mLB. 10 mLC. 50 mLD. 100 mL (3)下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A.B. C.(4)为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所测定的味精中NaCI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精确测定AgCl沉淀质量为2.87 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aCl-58. 5 , AgCl-143.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