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最后一课》作业 苏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029236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最后一课》作业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最后一课》作业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最后一课》作业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后一课课堂作业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宛转(wn) 钥匙(yu) 懊悔(o)B.哽咽(yn) 肃静(s) 祈祷(q)C.踱步(du) 锯子(j) 郝叟(ho)D.诧异(ch) 糊涂(t) 赚钱(qin)2. 请你试着给下列形似字组词。垮_帖_邹_惨_跨_粘_雏_渗_3.选词填空。(1)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_(A.喧闹B.热闹 C.喧哗)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2)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_(A.安静 B.平静 C.肃静)。4.最佳配对,下面几句话分别用了哪种描写方法?A.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E.服饰描写(1)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个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2)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漂亮的绿色的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3)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4)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5.考考你的理解能力,看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3)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唱歌吧。”6.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体裁是小说。B.本文描写的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时期,在内容上着重写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和祖国语言的深深的爱。C.文章按照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变化逐层展开,而主人公却是韩麦尔先生。D.韩麦尔先生服饰的不同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课后作业1.比较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回答段后问题。甲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象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乙一列火车缓慢地驶进了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他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好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虑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一、二、三”神智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我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1)甲段选自课文最后一课,作者是 _ 。(2)甲乙两段都以 _ 为背景,甲段的主题是 _ ,乙段的主题是 _ 。(3)甲段写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新字帖都是“法兰西”“阿尔萨斯”的圆体字,其目的是要从侧面表现 _ 。乙段写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其含意是指老妇人对 _ 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 _(4)甲段画“杠子”和乙“一、二、三”的双引用用法一样吗?为什么?_(5)甲段将心理与 _ 描写相结合,表现了小弗朗士 _(6)乙段对老妇人身体状况的描写用了一个短语,它是 _ ,这样描写揭示了 _(7)乙段结尾是“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结合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答: _。2、激发想象,联想拓展根据课文结尾,展开合理想象,假如你是小弗郎士,请以“散学以后”为题续写一段话,不少于350字。3、文章是如何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请写一段文字描述韩麦尔先生。4、设想小弗郎士上完了最后一课,在回家途中再次听到和看到普鲁士士兵操练、布告牌的感受,写一段一百字左右的短文。5、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课文,你一定会有所感触,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材料一:日本对中国领土垂涎已久。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两年以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1931年,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转移国内人民视线,缓和阶级矛盾,并依靠掠夺中国财富,来医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炮轰我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落入日军之手。第二年,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中国东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932年1月28日,日军袭击上海,国民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出上海,日本军队“可暂驻扎”。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从政治上、军事上逐步控制了华北。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进攻北平、天津,全国的抗日战争就此开始。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日本侵略者在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劳动力等方面,对沦陷区进行不同形式的掠夺,而且在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学校不得悬挂中国地图,不得使用“中华”字样,在东北地区规定日语为共通语言,同时搜缴并焚毁一切具有抗日爱国思想和有关中国历史、地理的书籍和教科书,在沈阳三中,日本统治者一次就杀害爱国师生35人。材料二: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中有这么几句歌词:“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参考答案课堂作业1.C2.略3.(1)A (2)C4.(1)B (2)E (3)D (4)C5.(1)比喻深刻。“监狱”使人失去自由,任人宰割。打开监狱大门,使人重新获得尊严。它是联系人民思想的纽带,能使人民不忘记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2)细节描写,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文字是民族的标志,从书写内容到摆挂形式看,这正是韩麦尔老师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精心设计的。(3)对普鲁士士兵禁教法语的嘲讽、轻蔑及对祖国语言深厚的感情。6. C课后作业1. (1)都德(2) 战争 (甲)表现了小弗朗士等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爱,对普鲁士军队的恨 (乙)对战争的痛恨和谴责(3)(甲)在法兰西人民心中,阿尔萨斯永远属于法兰西,绝不属于普鲁士。 (乙)失去儿子不幸 谴责(4)不一样,“杠子”属于特定称谓,“一、二、三”属于引用原话。(5)景物描写 对普鲁士军队的仇恨(6)瘦弱而多病 并列短语 战争给老妇人身心上的摧残 反战情绪(7)说明战争不仅仅是给老妇人一家带来不幸,而是给整个社会的人们或多或少地都留下了创伤和悲痛。2.略3.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