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15919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鲁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鲁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共5题;共20分)1. (4分)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字注音。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_清芬。”汉水苍茫,沧浪濯缨,洗涤了高士大儒们的尘埃,成就了他们的武功文事。凝_思静想,他们的一世英名,如汉水之清流,历万世而流芳。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缟素 烨然 援疑质里B . 怫然 官讳 组袍敝衣C . 皲裂 府身 四肢僵劲D . 耄老 寻思 拳打脚剔3. (2分)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B .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C . 专家告诫:观看日食时要有防护措施,不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以免灼伤眼睛。D . 弟弟不但很瘦,而且精神饱满。4. (2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它已经融人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动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它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 对它缺乏热情, 缺少感受它的机会。(1)第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2)第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3)第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 5. (10.0分)默写。 (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_。(关雎) (2)蒹葭中,一唱三叹,叙写了“溯洄从之”的艰险的诗句是有:“道阻且长”“_”“_”。(蒹葭) (3)_,在城阙兮。(子衿) (4)_,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_,_。_,_。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二、 阅读理解(45分) (共5题;共45分)6. (11.0分)(2013青岛)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戴逵戴逵,字安道,谯郡铚也。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郑玄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其画古人山水极妙。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王长史见之云:“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逵曾就范宣学,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不宜虚劳心思。逵乃与宣画南都赋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逵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 , 不足动心 , 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选自历代名画记)【注释】谯、铚:古地名;郡:古代行政区域。郑玄:人名。范宣:人名。至于开敬:到了开放敬神的时候。动心:打动人心。(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 _又善铸佛像及雕刻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3)通读全文,说说戴逵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7. (5.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满江红山居即事(宋)辛弃疾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稻田(唐)韦庄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注】稏(b y):水稻的别称。(1)以上两首诗词都写了_风光。 (2)结合诗句分析两个作品作者的心境的异同点。 8. (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1) 给文章命一个标题。_(2) 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_;结尾说“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中“长大”的具体表现是_。 (3) 文中画线句子是_ 描写,作用是_(4)“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5)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_(详写,略写),而“考上中学”和“长出青春痘”却是_(详写,略写)。这样剪裁材料突出了_这一主题。 (6)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请结合本文主题,联系生活谈一谈你对“长大”的体会。 9.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汪曾祺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教创作靠“讲”不成,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我记得他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他还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我觉得先做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亚里士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听“懂”了他的话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作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上课时分发给学生。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就夹了好些纸卷。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就是这样一户!他谈某一位老先生养了二十只猫。谈一位研究东方哲学的先生跑警报时带了一只小皮箱,皮箱里没有金银财宝,装的是一个聪明女人写给他的信。谈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一边吃,一边讲,还说:“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谈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谈林徽因发着高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文艺。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金先生终生未娶,长期独身。他养了一只大斗鸡。这鸡能把脖子伸到桌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他到外搜罗大石榴、大梨。买到大的,就拿去和同事的孩子的比,比输了,就把大梨、大石榴送给小朋友,他再去买!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文林街二十号对面一家小米线铺吃一碗米线。有时加一个西红柿,打一个鸡蛋。有一次我和他上街闲逛,到玉溪街,他在一个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打了一碗酒。他用盖碗盖子喝了一点,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一九八六年一月二日上午(1)请简要概括“我”与沈从文先生交往的几件事。 (2)选文中写“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沈先生不长于讲课;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这是否贬损了沈从文先生的形象?谈谈你的理解。 (3)选文的第段提到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和金岳霖,有什么作用? (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段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结构上起到怎样的作用? (5)联系选文内容,请你简介沈从文先生是如何教学生写作的。 10. (5.0分)好的作品往往蕴含人生的道理,请从下列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红星照耀中国或昆虫记相关情节加以印证。 得道多助 眼见为实三、 语言运用(55分) (共2题;共55分)11. (5.0分)陈爷爷家住温岭市体育场路附近(7路公交车有停靠站),准备去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但并不清楚市一院搬迁事宜,请你根据公告中的相关信息告知,使其顺利前往体检。要求表述清楚、语言得体,120字左右。 12. (50分)时光流转,不知不觉已经走进新学期一段时间了,那些曾经的人、事、景、物,或远离,或走近了你。请以“你和我很近”或“你和我很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通过具体事件写出独特感受,要求真情实感。写作前请认真构思,尽量不要涂改。字数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共5题;共20分)1-1、2-1、3-1、4-1、4-2、4-3、5-1、5-2、5-3、5-4、5-5、二、 阅读理解(45分) (共5题;共45分)6-1、6-2、6-3、7-1、7-2、8-1、8-2、8-3、8-4、8-5、8-6、9-1、9-2、9-3、9-4、9-5、10-1、三、 语言运用(55分) (共2题;共55分)11-1、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